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万拥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50-15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36例诊断为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占肝胆管结石患者的5-3%,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右上腹疼痛及反复的胆管炎发作为主,但缺乏特异性。术前胆管癌组患者AKP、γ-GT均不同程度升高,ALT升高32例,总胆红素升高14例,与非胆管癌组相比,AKP、γ—GT、ALT、TBIL均显著升高(P〈0.01),且胆管癌组术前血CA19—9及CEA显著高于非胆管癌组(P〈0.01),而CA125及AFP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随访显示,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姑息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显著低于根治性手术患者(P〈0.05),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第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姑息性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有肝内占位、血CA19—9及CEA显著升高者应行病例活检确诊,并积极的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早期诊断较为困难,预后较差.我院1986~2004年收治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3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与胆管癌的关系,总结本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15例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3.1%(15/485).其中,肝内胆管癌占33.3%,肝门部胆管癌占40.0%,肝外胆管癌占20.0%,壶腹部癌占6.7%;15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正确率20.0%(3/15);根治性切除率为26.7%(4/15).术后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6.7%和13.3%.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率低,顸后差.对45岁以上,有较长病史及反复胆管炎发作,黄疸进行性加重,或腹痛难以控制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应高度警惕并发胆管癌的可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能提高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72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中并发肝胆管癌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肝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胆管结石患者的2.1%.15例患者中,可行手术10例(66.7%) ;其中根治性手术7例,姑息性手术3例.7例根治性切除的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 %、2...  相似文献   

5.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1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24%(18/740),均经手术确诊.综合B超、CT、MRI/MRCP以及CA19-9检查,术前诊断8例,占445%.根治性切除11例,占611%(11/18),存活19~53月,平均27月;姑息性切除及探查引流7例,占389%(7/18),存活3~15月.术中快速冰冻确诊6例,术后左外叶切除胆管切缘病理阳性3例.结论 B超、CT、MRI/MRCP以及CA19-9检查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但术前确诊率仍较低,术中快速冰冻可提高确诊率,积极的根治性手术切除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诊治的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38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在术前确诊13例,占34.21%;病理检查术中确诊15例,占39.47%;病理检查术后确诊10例,占26.32%。其中,肝门部胆管癌7例,占18.42%;左肝胆管癌27例,占71.05%;右肝胆管癌4例,占10.53%。12例患者肿瘤根治性切除,占31.58%;26例患者姑息性手术,占68.42%。结论:对于10年以上病史的胆石症患者,要做好进一步详尽检查,尽早发现胆管癌,及时手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 1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术前确诊率为 18.2 % (2 /11)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 2例 ;术后病理证实 7例。肝门胆管癌 72 .7% (8/11) ,中段胆管癌 9.1% (1/11) ,下段胆管癌 18.2 % (2 /11)。肿瘤根治切除率 36 .4 % (4/11) ,姑息性手术 6 3.6 % (7/11)。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详细的术中探查是及早发现胆管癌的重要途径。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明显优于姑息性手术。  相似文献   

8.
詹俊宏  胡江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2002-2003
目的:讨论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术前确诊率为18.2%(2/11);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2例;术后病理证实7例.肝门胆管癌72.7%(8/11),中段胆管癌9.1%(1/11),下段胆管癌18.2%(2/11).肿瘤根治切除率36.4%(4/11),姑息性手术63.6%(7/11).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详细的术中探查是及早发现胆管癌的重要途径.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明显优于姑息性手术.  相似文献   

9.
肝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手术后仍有较高的结石残留复发率、并发症及死亡率.为探讨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效果,收集总结了本院1997年—2011年期间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人1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石部位与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结石残留率之间的关系,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术141例,胆肠吻合术13例,左外叶或左半肝不规则切除8例,右半肝切除2例,部分病例术后行纤维胆镜取石.肝胆管结石是一个较难的问题,肝叶切除是治疗的最佳方法,对于不适合行肝叶切除及术后残留余结石者,应采取多元化系统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肝胆管结石及狭窄1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宪法 《中原医刊》2001,28(8):38-39
我院自1989年6月~1998年10月收治肝胆管结石及狭窄10例,现将治疗情况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4例,女6例。年龄32~66岁。病史2个月~32年。首次胆道手术8例,再次胆道手术2例。术前均作胆道造影照片上超检查及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确诊结石部位、数量、大小及胆管狭窄情况。 1.2 结石及狭窄部位:胆总管结石并在左肝管内存在结石5例,胆总管结石并左右肝管结石2例,单纯左肝管结石3例。一级左肝管狭窄2例,三级左肝管狭窄3例。总肝管狭窄2例,左右肝管汇合部狭窄3例。 1.3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7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分型,不同的手术方法及随诊治疗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按Birmuth-Corlette分型法,Ⅰ型8例,Ⅱ型16例,Ⅲa型20例,Ⅲb型12例,Ⅳ型14例。17例确诊前曾有胆囊结石和(或)肝内外胆管手术史,22例患有胆囊结石或胆管结石或同时患有胆囊和(或)胆管结石。B超、CT及MRCP胆道的确诊率分别为75.7%、80%、91.4%。70例患者中,根治性切除8例,姑息性切除12例,胆道引流术36例,未手术14例。总手术率80%(56/70),根治性切除率13.4%(8/70)。根治性切除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6/8)、50%(4/8)、12.5(1/8)。姑息性切除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4/8)、12.5%(1/8)、0。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引流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5%(2/8)、12.5%(1/8)、0。非手术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5个月,1例超过1年。结论:胆石症可能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重要诱因,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有效方法,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肝部分切除术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1989年8月-1992年7月我科收治的肝外胆癌28例。其中15例作了手术探查,2例作了治愈性手术切除,8例作了胆道内(外)引流,其中2例还加作了内置管。另2例加作了肝动脉灌注化疗,本组手术死亡3例,均为高龄合并重度阻塞性黄疸患者,因此对高龄患者,手术危险性极大,应特别注意。对40岁以上的可疑患者及胆道结石和感染的病例应作定期B超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疗仍以治愈性切除治疗为首选,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手术最好在作PTCD,改善全身状况和肝功能后进行,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p16基因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16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超敏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胆管癌和8例胆总管囊肿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7.89%,低于在胆总管囊肿中的表达阳性率10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16蛋白阳性率在胆管癌Ⅰ~Ⅲ级逐级下降,Ⅰ级的阳性率高Ⅲ级(P<0.05);在Ⅰ~Ⅳ期阳性率逐期下降,Ⅰ+Ⅱ期的阳性率高于Ⅲ+Ⅳ期的阳性率(P<0.05);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1.25%,显著低于在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7.27%(P<0.05)。结论p16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检测p16蛋白的表达对评估胆管癌的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15、p16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超敏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胆管癌和8例胆总管囊肿中p15、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5、p16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63%和57.89%,均低于在胆总管囊肿中的表达阳性率10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15、p16蛋白阳性率在胆管癌Ⅰ~Ⅲ级逐级下降,Ⅰ级的阳性率高于Ⅲ级(P〈0.05);在Ⅰ~Ⅳ期阳性率逐期下降,Ⅰ+Ⅱ期的阳性率高于Ⅲ+Ⅳ期的阳性率(P〈0.05);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5.00%和31.25%,显著低于在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2.73%,77.27%(P〈0.05)。结论p15、p16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检测p15、p16蛋白的表达对评估胆管癌的分级、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复查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术前均做CT检查的原发性肝外胆管癌病例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均为腺癌,着重分析了胆管癌与壶腹癌的CT征象及它们的特征性表现及判断病变侵犯范围中的价值,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及掌握手术时机,结论:CT诊断原发性胆管癌是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LA-F在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I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LA-F在75例ICC癌灶组织及51例相应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PearsonX2检验分析癌灶区HLA-F表达量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LA-F在ICC癌灶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38.7%(29/75),而邻近正常肝脏组织不表达HLA-F(P〈0.05)。HLA-F表达量与肿瘤数目(P=0.030)、血管/淋巴管浸润情况(P=0.019)等相关。结论HLA-F在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成为ICC潜在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5 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 3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 ,2 7例行非手术引流治疗。结果  30例手术治疗患者中 11例存活 14月以上 ,2 7例行鼻胆管引流或内置管引流术患者均在 8月内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疗效明显优于ENBD或ERBD胆管内引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78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年龄、结石的分布、肝叶切除的分区、术后结石残留及随访情况等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左肝外叶切除427例,占54.74%,左外叶上段切除286例,占36.67%,左外叶下段切除141例,占18.07%,左半肝切除96例,占12.31%,右前叶切除73例,占9.35%,右后叶切除105例,占13.46%,右半肝切除33例,占4.24%,双侧多区段切除46例,占5.90%。术后残石率10.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6%;其中627例获得随访4个月~4年,优良率为94.26%,复发率为5.74%。结论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行之有效的方法,复发率低,结石残留率低,治疗过程需要根据结石分布情况,同时进行附加手术,改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10例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及75例肝胆管结石病的组织结构及粘液组化观察发现;肝胆管癌的癌组织富于唾液酸粘液,胆石病异型增生的上皮及腺体分别与胆管乳头状腺癌及管状腺癌在形态结构、粘液性质与分布上有相似之处,提示乳头状腺癌及管状腺癌可能分别发源于胆管上皮及腺体,后者为胆石引起的肝胆管癌的主要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