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制备了5种N-取咯吡咯衍生物:N-丁基吡咯,N-辛基吡咯,N-十二烷基吡咯,N-十六烷基吡咯,N-十八烷基吡咯,用化学氧化法对其实施了聚合反应,最终得到了黑色粉末状产物,其电导经均在10^4以下。通过FT-IR,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新型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十二烷基溴代烷分别与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N,N-二丁基乙醇胺进行烷基化反应,再经五氧化二磷酯化,合成了4种磷酸酯两种表面活性剂,其中3种未见文献报道。对4种磷酸酯两性表面剂进行了性能比较研究,对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其中磷酸酯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N,N-二丁基十二烷基羟乙基铵磷酸酯和N-N-二甲基十二烷基羟乙基铵磷酸酯的表面活性和润湿性能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3.
以邻乙基苯胺为原料,卤代烷为烷基化试剂,在碱性条件下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相应的邻乙基-N-烷基苯胺,并同苯胺的N-烷基化反应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在能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EHMACC/CO程序计算了一系列一维导电化合物,讨论了取代基不同形态和不同烷基链长对其自掺杂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羧乙基吡咯3种状态的导电率大小顺序为:酸盐交替型〉盐型〉酸型;不同烷基链长度对聚合物导电性的影响不同,烷基链过短或过长时,聚合物的导电性都会减弱,只有中等链长才使吡咯环导电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脂肪醇和环氧氯丙为原料合成长链烷基缩水甘油醚,烯后和三甲胺氢溴酸盐反应得到溴化N-(3-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  相似文献   

6.
已经开发出国产十二醇直接胺化法生产N,N-二甲基烷基(十二烷基)叔胺高活性(醇转化率99%),高选择性(叔胺收率94-95%)工业催化剂。发现SiO_2-Al_2O_3载体的SiO_2/Al_2O_3对催化活性,叔胺收率有明显影响,负载金属量在25~30%为催化剂较理想的负载量,并初步讨论了这些发现,提出了催化剂表面一定Cu/Ni的双金属合金颗粒可能是反应催化活性中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乙醇胺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β-氨基氢乙酯,再经环化制得吖丙啶.讨论了环化条件(蒸馏时间、碱的质量分数及甲醇洗涤)对叮丙牌产率的影响,以叮丙院法合成N,N-二烷基乙二胺,产率高达85%~90%.采用该中间体合成了二碳隔离型阳离子染料代替三碳隔离型阳离子染料,提高了染料鲜艳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乙醇胺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β-氨基氢乙酯,再经环化制得吖丙啶。讨论了环化条件(蒸馏时间、碱的质量分数及甲醇洗涤)对吖丙啶产率的影响,以吖丙啶法合成N,N-二烷基乙二胺,产率高达85%-90%,采用中中间体合成了二碳隔离型阳离子染料代替三碳隔离型阳离子染料,提高了染料鲜艳度。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电化学共聚法制备了一类新型手性共聚物修饰玻碳电极,初步分析了聚合单体分子 结构以及共聚单体投料比对电极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报道了手性聚合单体(S)- 1,1′-联萘基-2, 2′-双(N-取代吡咯己酸酯)(BPL)和(S)- 1,1′-联萘基-2,2′-双(N-取代吡咯苯甲酸酯)(BAL)的合 成方法;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和圆二色谱等分析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运用 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共聚物修饰电极的手性识别性能.实验表明:两种共聚物修饰电极均具有明显的 手性识别性能,通过增加共聚物结构中手性单元比例或者采用刚性结构苯环替代BPL单体分子中 的长链烷烃可以提高共聚物修饰玻碳电极的手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伏安法和现场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单硝基四苯基卟啉合钴( Ⅱ) 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非水溶剂中其正电位区经历一步氧化过程,对应[( N O2) T P P Co( Ⅲ)] + /[( N O2) T P P Co( Ⅱ)] 的氧化反应,负电位区还原过程经历了[( N O2) T P P Co( Ⅱ)]/π阴离子自由基和π阴离子自由基/[( N O2) T P P Co( Ⅰ)]2 - 还原的两个步骤.阐述了溶剂的轴向配位对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指出吡咯环上吸电子基团( - N O2) 的引入改变了还原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酸酯乳液(PAE)、苯乙烯-丙烯酸共聚乳液(SA)、聚乙烯醇缩甲醇水溶液(PVFO)对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发现聚合物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如抗弯强度、韧性、纤维与水泥基体界面粘结强度。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合物加入后其活性团与水泥或集料间发生化学键合,DSC放热曲线表明,加入聚合物后混合物的放热峰值提高,验证了红外光谱的结果。通过聚合物与水泥石之间的化学键合强化了钢纤维与水泥基体间界面,形成强度、韧性很好的具有互穿网络的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氯化锌为催化剂 ,利用芳环化合物蒽、芘、蒽醌等与不同酸酐 1 ,2 ,4,5-均苯四甲酸二酐、四氯苯酐、四溴苯酐等在不同的温度下逐步聚合得到多省并醌类聚合物 ,仔细纯化后在不同的温度、压力下对其导电性进行了测量 ,研究了单体的共轭程度、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聚合物导电性能的影响以及聚合物电导率与电子浓度的关系 ,发现单体的共振能是影响 PAQR聚合物导电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聚合物淬火剂的特性及其冷却性能与淬火剂的成份、温度及搅拌因素的关系,尤其强调了活加物或杂质对其冷却能力的重大影响.由此,可以通过加入添加物而充分调整聚合物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这样才可更有效地使用聚合物淬火冷却剂。  相似文献   

14.
对部分非共轭聚合物折射率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失量表征各个聚合物分子的结构单体,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同时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各个聚合物分子的折射率与其结构间的模型方程.另外使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这类聚合物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916、0.884、0.923.表明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表征非共轭聚合物分子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P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组成的高吸水树脂,选取吸水树脂与苯乙烯、表面活性剂组成聚合体系,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进行原位共混聚合,制备遇水崩解型聚苯乙烯,并考察了吸水树脂的种类、吸水倍率对崩解材料崩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越高,对应共混聚合材料的崩解性越好;与均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相比,部分中和的聚丙烯酸和含有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吸水树脂可明显改善共混材料的崩解性,说明吸水树脂颗粒与聚苯乙烯之间的界面性能以及吸水树脂的离子强度对材料的崩解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热合成法,以四-(对羧基)苯基卟啉(H2TCPP)及锌卟啉(ZnTCPP)和4,4′-联吡啶(4,4-′bpy)作为联合配体,与金属盐反应制备了3种配位聚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确定它们均是通过分子自组装作用而形成的三维孔洞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模板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r)的加入对金属卟啉配位聚合物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板剂起到了定向导向、支撑框架的作用,使配位聚合物有序化排列且结构规整。  相似文献   

17.
二甲胺聚合物在固色和絮凝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二甲胺聚合物在固色及絮凝方面的性能,以二甲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及适量的交联剂为原料,合成了二甲胺聚合物,并对其固色及脱色絮凝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合成的二甲胺聚合物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进行固色,可以提高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色牢度1-2级、耐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0.5级,固色性能达到朗盛公司生产的固色剂WRP T水平;在pH值为6,二甲胺高聚物用量为50 mg/L时,对模拟印染废水和工业印染废水进行脱色,脱色率分别可以达到88%和92%以上;对工业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8%。  相似文献   

18.
Abrasive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polyethylene, polystyrene, polymethylmethacrylate, nylon 1010 and polyvinyl chloride were investigated. The volume relative wear resistance coefficients of these thermoplastic polymers are 18%-35% (hardened and low temperature tempered steel 45 was used as a comparing material), and have a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square roots of their cohesive energy densities. The coefficients of linear correlation is 0.949. Wear morphologie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RM). Main wear mechanism of the thermoplastic polymers includes brittle breaking for the hard and brittle polymers & plowing and fatiguing for the soft and tough ones.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有两种方法,即"一步法"和"准一步法",所用反应大部分是多官能团ABx(x≥2)单体的自缩聚反应或烯烃的可控自聚合反应。应用准一步法由丁二酸酐和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初步合成了几种超支化聚合物;确定了适宜的合成路线和合成反应条件,考察了带水剂和封端剂的影响,并对合成出的超支化聚合物的一些简单性质进行了初步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步反应时间很短为1h,第二步缩合脱水反应时间为10h(甲苯为带水剂),第三步封端脱水为10h。甲苯为带水剂较好;封端剂苯甲酸、丙烯酸、α-甲基丙烯酸对产物收率、粘度、溶解性、颜色等的影响不大,产物收率在90%以上,比浓对数粘度在0.035~0.060dL/g之间。  相似文献   

20.
采用苯酐-吡啶法研究了样品质量与酸酐质量对树脂羟值的影响,获得测试羟值小于100的树脂的最佳条件为:试样的质量应大于3 g,酸酐量应为理论酸酐量的1.8倍左右.采用红外光谱的相对积分面积法分析测试树脂的羟值,以树脂的甲基峰面积为基准,用积分法求得羟基峰的面积S2与甲基峰的面积S1的比值与树脂的羟值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