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LTE系统中上行数据组合过程的原理与特点,主要分析了LTE技术中逻辑信道优先级中采用的令牌桶算法,论述了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机制与上行数据复用过程采用的方案。针对LTE技术中的逻辑信道复用与上行数据组装过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可用于实现的数据组装方案。最后总结了LTE系统中逻辑信道映射的优势,根据现有方案实现的代码进行测试,验证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LTE系统上行链路引入MIMO后的信道估计技术。首先介绍了基础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估计的方法以及他们的区别,然后着重指出了在进行上行MIMO的信道估计时遇到的问题,并阐述了该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和详细的公式推导,最后通过对含有MIMO技术的上行LTE链路层的仿真,对在LTE上行MIMO系统中采用MLE算法进行信道估计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TD-SCDMA系统中相关MBMS信道和信道结构,并对基于HSDPA技术的TD-MBMS和LTE中E-MBMS的技术演进中信道的改进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相关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LTE网络下的寻呼消息及其监听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TE网络下寻呼消息的用途以及用于承载寻呼消息的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对其寻呼周期的非连续监听算法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LTE—A系统物理层的PUSCH链路为研究背景,介绍了LTE上行参考信号的设计以及传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着重指出了LTE—A上行MIMO信道估计遇到的问题,并阐述了该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和公式推导,最后通过对LTE—A上行多天线链路的仿真,验证了该MIMo信道估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LTE的下行控制信道和广播信道中采用了截尾卷积编码方式,本文介绍了LTE系统中采用的卷积编码器以及广播信道架构,详细分析了截尾卷积码的两种常用译码算法,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循环译码算法,在基于LTE-PBCH信道链路中对各种译码算法进行仿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截尾卷积码可满足LTE信道对高速率业务的要求,双回溯循环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叶仁召 《通信技术》2015,48(3):330-334
LTE无线系统中的反向功控主要用来使反向传输适应不同的无线传输环境,减少LTE网络中边缘用户的干扰。主要介绍了LTE反向功控原理,重点研究上行共享信道标称功率参数优化原理。从理论上研究LTE上行共享信道标称功率对LTE网络反向吞吐量的影响,并通过实际网络进一步验证上行共享信道标称功率功控参数对网络反向吞吐量的影响,并提出上行共享信道标称功率功控参数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LTE上行信道估计的算法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琳  李小文 《广东通信技术》2010,30(3):29-31,70
介绍了LTE上行信道模型,分析了LTE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特点与上行导频的分布模型及其资源映射位置,阐述了几种常用的信道估计方法,如最小二乘法(LS)和线性最小均方误差法(LMMSE),同时针对上行导频的分布特点,叙述了插值的原理。在瑞利信道无线信道环境下,对前述的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支持了理论研究,最后对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9.
刘晓峰 《现代电信科技》2010,40(1):61-64,72
文章对LTE的组网技术进行详尽的分析并对组网技术的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首先对LTE系统组网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LTE采用的六种组网技术:时域与频域调度、跳频、码分复用、空间波束赋形、功率控制(干扰协调)和接收机算法增强做了详细介绍。最后给出LTE系统中各个物理信道所应用的组网技术及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露文  刘吉雯  刘兆元 《移动通信》2012,36(19):19-22,25
目前LTE的数据传送能力分析和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包括:LTE物理层理论数据传送能力分析计算方法、LTE物理层扣除控制开销之后的数据传送能力分析计算方法,以及LTE传输信道数据传送能力分析计算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三种方法,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了各方法的优劣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文中首先介绍了LTE系统的上行传输方案和基于导频信号的信道估计算法,然后针对LTE上行信道中的PUSCH信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提出了一套基于MMSE、线性插值以及基于判决反馈的信道跟踪算法的信道估计方案.并给出了该方案的性能仿真图。  相似文献   

12.
刘昶 《移动通信》2009,33(8):48-51
文章首先介绍了LTE TDD的技术特点,亦即LTE系统为TDD的工作方式进行的专门设计,包括无线帧结构、上下行的时间分配、同步信道和随机接入前导;接着详细阐述了LTE TDD测试的R&S解决方案的几个主要测试项目:LTE信号的产生与分析,LTE MIMO测试及LTE协议栈的测试。该解决方案可以加快产品的上市。  相似文献   

13.
LTE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代表,具有新的上下行传输方案.文章首先描述了基于SC-FDMA技术的LTE上行处理流程,并对其上行的导频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算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其次根据LTE上行链路PUSCH信道导频结构,搭建了PUSCH信道的链路级仿真平台,对LS、SVD、MMSE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仿真.最后通...  相似文献   

14.
基于LabVIEW的LTE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吕锋  董伟 《通信技术》2011,44(5):125-126,130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LTE)系统上行信道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方案,拥有较低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首先介绍了LTE的时隙结构和物理资源,然后在3GPP 211协议的规范下,基于LabVIEW仿真了LTE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过程,生成SC-FDMA信号。最后,仿真了LTE上行链路中SC-FDMA在不同调制方式和系统带宽中的PAPR。  相似文献   

15.
对于LTE可能部署的2.6GHz频段,其无线特性一直制约着网络的覆盖性能,如何提升该频段的覆盖能力是LTE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LTE覆盖的因素,然后分别对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的覆盖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受限信道,最后从技术、产品等方面提出了提升覆盖能力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LTE系统容量包括业务信道容量和控制信道容量两个方面,而业务信道容量受到控制信道配置的影响。文章详细分析了TD-LTEZ与LTEFDD制式TPCFICH、PHIcH及pDccH信道参数配置及系统容量,重点对LTE两种制式下行控制信道用户调度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为LTE容量规划及参数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3GPP LTE中针对家庭基站引入后的干扰场景进行了介绍,之后从频率资源和功率资源2个资源分配自由度对数据信道的干扰管理算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家庭基站在3GPP LTE版本10中的标准化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LTE牌照的发放,大规模的LTE网络规划和部署势在必行。由于LTE扁平化的结构特点使得空中接口测试成为LTE网络监测的重点。物理层位于空中接口协议规范最底层,而PDSCH信道承载了物理层业务数据比特流,因此,PDSCH信道的检测成为物理层分析的核心模块。本文结合自主研发的LTE空中接口监测仪,对PDSCH信道检测技术进行探讨,仪器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技术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LTE—FDD系统主同步序列的产生,给出了一种基于主同步信道的时频同步算法,包括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和频偏估计算法。定时同步算法引入了多径能量窗,并且根据LTE系统同步信道的特点,对多个同步信道上的相关值进行非相干合并,有效地提高了同步性能。对所给出的算法进行仿真,并采用DSP实现同步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给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满足LTE系统对同步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3GPP为终端(UE)和基站(eNodeB)定义了最低射频(RF)性能要求。人们要求在多供应商环境中提供连续的、可预测的系统性能,这些性能要求是LTE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当前定义的LTE(长期演进)频段以及对应的双工模式,描述了LTE信道带宽中的传输带宽配置,给出了LTE信道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