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肿瘤伴随的肾功障碍有①肿瘤细胞浸润所致;②肿瘤产物及关联物质所致;③伴随治疗肿瘤所引起的肾损伤。此外,还有高钙血症。一、肾炎及肾病传病综合征和恶性肿瘤的关系被提出后,已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如实体瘤和造血系统的肿瘤所合并的肾小球病变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实体癌时,膜性肾病的出现率最高,占全体的1/3,余者为增殖性肾炎等免疫复合物型肾炎为主。  相似文献   

2.
实体肿瘤     
才越 《日本医学介绍》1992,13(5):209-210
恶性肿瘤(包括良性肿痛性病变)时,急性肾功衰竭的直接原因有肿瘤的浸润、压迫导致输尿管或血管系统的闭塞、肿瘤细胞分泌或崩解释放出体液性因子而引起肾功衰竭。间接原因有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或出血导致循环血量减少,为肾前性肾功能不全,或者由于 DIC  相似文献   

3.
血液疾病与神经障碍沟口秀昭血液疾病可合并各种神经障碍。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时,由于肿瘤细胞可直接浸润神经组织,出血或感染而呈现出各种神经症状。但本文仅就因其他机制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神经症状的几个血液疾病进行论述。一、VB12缺乏性巨细胞性贫血VB1...  相似文献   

4.
很早以前就发现恶性肿瘤伴有血栓症,这可以追溯到1872年由Trousseau报告的并存于癌的移动性血栓性静脉炎。恶性肿瘤所伴随的血栓症,其发生机制有肿瘤直接浸润血管腔、压迫血管腔引起血流淤滞及由肿瘤细胞引致的血凝亢进等,一般认为是肿瘤发展加重的副病变...  相似文献   

5.
副瘤综合征     
副瘤综合征或称癌伴随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e,PNS)是Viallet(1961)最先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伴发于各种恶性肿瘤的诸多与肿瘤病变本身无关的一组症候群。该症候群是由恶性肿瘤分泌的激素样物质的作用或肿瘤所致的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其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类:(1)肿瘤自身产生的有害物质引起的症候群,如类癌综合征等;(2)正常组织遭致肿瘤破坏引起的症候群,如高钙血症等;(3)机制不明的症候群,如肺癌伴发的骨关节病等。研究副瘤综合征的意义在于:(1)在肿瘤尚未暴露之前,倘有本征,可成为早期诊断的线索,从而争取较好的预后;(2)有时本征(如高钙血症)对患者远较肿瘤本身更具有危险性,需予以特殊的治疗;(3)因治疗肿瘤,本征可消失,倘再出现,则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的易感染性与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每当对糖尿病患者诊疗时,易感染性应是经常考虑到的问题之一。合并感染性疾病,会促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进而引起机体防御机能破坏,又进一步加重感染性疾病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由于胰岛素治疗与抗感染化学疗法的进步,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降...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探讨目前,肺结核仍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关肺癌合并肺结核的报道已较多,而其它恶性肿瘤合并肺结核则鲜见报道。本文以1980年至1993年12月间就诊于日本国立疗养所东京病院呼吸科的在诊断恶性肿瘤的同时或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症状中,除因肿瘤直接浸润和压迫所致的症状外,还有出现于远隔器官的一系列症状。此等症状统称为肿瘤伴随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s)。例如内分泌症状、皮肤症状、重症肌无力症状、肾功障碍、骨关节功能障碍、血管病变、血液异常等。上述诸症状的成因可能是:①肿瘤产生某种物质,②肿瘤消耗某种物质,③与致癌有关的病毒感染,④肿瘤所致的免疫功能异常等。但大多由于肿  相似文献   

9.
恶性脑肿瘤的治疗原则是以保留神经机能,有意义地延长生命为目的,并通过综合治疗,尽可能去除肿瘤。最有效的去除肿瘤的方法是摘除术,但由于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解剖学特性和恶性肿瘤的浸润特点,致外科切除有一定限度,如果没有术后的辅助治疗,恶性脑肿瘤的治...  相似文献   

10.
人参养荣汤对恶性肿瘤放疗致白细胞减少及自觉症状的有效性已知,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的白细胞减少及自觉症状,可成为限制放疗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大问题。本研究从1990年10月~1991年4月,对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时,同时服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时合并急性肾功衰竭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其成因和发生率无何区别。但糖尿病患者容易引起脱水、感染,加之如有大小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低蛋白血症等则容易合并急性肾功衰竭。一、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所致的急性肾功衰竭在糖尿病性昏迷中的高渗性昏迷,原本是心脏或肾脏代偿能力低下的老年人多发,而且由于伴有明显的脱水而容易合并急性肾功衰竭。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DKA)由于合并了  相似文献   

12.
刘冲 《日本医学介绍》2005,26(12):574-575
如果定义胎儿手术,可以定义为“直接对胎儿进行手术操作,之后继续妊娠,促进脏器器官的发育,改善胎儿生命预后和出生后的QOL”。如定义所示,多数胎儿手术是以改善胎儿脏器机能为特征的。与一般的医疗中进行恶性肿瘤是以手术切除占大部分有所不同。如后所述的进行巨大骶尾部畸胎瘤的胎儿手术,是对流入肿瘤的血流过多已引起心力衰竭的胎儿,以此为治疗目的,与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患者的糖尿病合并率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饮食习惯的改变、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运动量的减少等,糖尿病患者日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合并率也增大。但有关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的抗痨疗效以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合并率究竟为多少,目前尚未见详细...  相似文献   

14.
血液肿瘤     
血液肿瘤井野晶夫等一、血液肿瘤的病理生理1.染色体异常恶性肿瘤的病因是基因的异常。血液肿瘤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一种基因病。以增殖因子等细胞外因子及其受体为主,由酪氨酸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GTP结合蛋白、转录因子及参与细胞循环的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的几...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高血压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持续性高血压促使动脉硬化,引起各种合并症,本文分述高血压合并脑血管障碍、心脏病、肾功能损害等治疗方法。一、高血压合并脑血管障碍的治疗 (一)脑动脉硬化。对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的病例,不仅注意测量平静时血压,而且要随时观察,根据一、二次测得的血压不能决定降压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超声波CT和扫描检查的普及,肾上腺偶发肿瘤(incidentaloma)的检出率很高。此肿瘤的病因很多,或为皮质腺癌、囊肿、癌瘤或是从髓质发生的嗜铬细胞瘤,有时需要及早手术摘出,但是虽怀疑为肾上腺皮质肿瘤而未见症状时是否应当手术则很难判断。如怀疑是恶性肿瘤就需要立即手术。不过至今尚无判断恶性肿瘤的确切指标。近2年来日本有38个医疗单位检出了105例肾上腺偶发肿瘤,发病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一年内科学的进展专辑──造血系统肿瘤原田实根等一年来,关于造血系统肿瘤,集中了很多生物学方面的分析见解。而且治疗上的进步也给人以日新月异、目不暇接之感。一、分子生物学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信息传递机制的破坏或反复出现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间的变异和缺...  相似文献   

18.
肾静脉血栓症自1840年由Rayer首次报告以来,已引起注意。既往很多病例于死亡后通过病理解剖才被诊断,近年来随着X线诊断技术的进步,生前确诊已成为可能。Harrison将肾静脉血栓症的发病原因,区分为以下4种:①下腔静脉血栓症及骨盆、下肢的血栓性静脉炎波及到肾静脉;②恶性肿瘤(特别是Grawitz肿瘤)的浸润及肾外压迫;③由原发性肾脏疾患所致的继发性肾静脉血栓症;④原发性肾静脉血栓症。肾静脉血栓症常合并肾病综合征,其病理改变多为膜性肾炎。另据报告,膜性肾炎的3~7%可见到肾静脉血栓症,二者因果关系较为复杂,尚不能定论。其病理改变还可出现较轻的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及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但其出现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9.
DIC和感染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DIC)为感染性疾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不仅常见于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也见于由假单胞菌所致的败血症及其合并的感染性休克。DIC时全身尤其末稍微循环的血管内的血液呈高凝状态,出现多发性血栓,引起各组织器官的机能障碍,同时由于消耗性凝血障碍,出现明显的凝血异常,并可出现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产生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以上均可损伤血管壁及其他组织,出现出血及其他临床症状。DIC为一种特殊的病理过程。本文对感染时DIC  相似文献   

20.
李放  邵康  赫捷 《日本医学介绍》2006,27(8):382-384
食管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恶性肿瘤的第8位和第6位,是最难治疗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因为早期食管癌症状不明显,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生全身的转移。食管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仅25%~40%。因此,如何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达到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和改善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及基础研究的主要方向。食管癌发生过程中涉及增生、凋亡、分化及转移相关的多种基因异常改变,那些由肿瘤组织产生并可以反映肿瘤细胞存在于宿主体内的化学分子称为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