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郑朝敏  聂智容 《护理研究》2010,(4):1031-1031
髂骨肿瘤切除、耻骨及部分髂骨切除,带股骨近端的人工半骨盆置换术治疗骨盆恶性肿瘤,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了肢体及功能。由于重建了骨盆环和髋关节,肢体长度不受影响,而且3个月左右即可扶拐行走。我院于2009年6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半骨盆切除特制人工半骨盆假体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效果满意。现将该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髂骨肿瘤切除、耻骨及部分髂骨切除,带股骨近端的人工半骨盆置换术治疗骨盆恶性肿瘤,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了肢体及功能[1].由于重建了骨盆环和髋关节,肢体长度不受影响,而且3个月左右即可扶拐行走.  相似文献   

3.
作者自1996年来诊治了9例髋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并实施了骨盆切除或部分切除,其中3例行半骨盆置换(人工半骨盆2例,同种异体半骨盆1例),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又保留了患侧肢体的功能和外形,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自1996年来诊治了9例髋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并实施了骨盆切除或部分切除,其中3例行半骨盆置换(人工半骨盆2例,同种异体半骨盆1例),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又保留了患侧肢体的功能和外形,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7年2月,我院对1例骨盆恶性肿瘤患者行骨盆肿瘤切除 人工半骨盆及上端1/3股骨头置换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68岁。因2006年10月左腿出现剧烈疼痛,不能正常行走,肌肉逐渐萎缩,到我院治疗诊断为大腿与骨盆连接处的髋关节周围肿瘤,其左  相似文献   

6.
骨盆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区域,10%的成骨肉瘤和20%的Ewing肉瘤均易发生于此处。由于骨盆环区域结构复杂,骨盆恶性肿瘤早期不易诊断,而一经确诊多需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包括:部分髂骨切除、内半骨盆切除后体外灭活再植或旷置术、髂肾融合术、高温灭活保肢术和骨盆肿瘤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累及髋臼的骨盆恶性肿瘤行半骨盆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2月采用半骨盆切除半骨盆假体置换术治疗累及髋臼的骨盆恶性骨肿瘤8例。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包括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骨盆负重良好,髋关节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随访2年患者均存活。结论:累及髋臼的骨盆恶性肿瘤行半骨盆切除半骨盆置换术患者的全面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工半骨盆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骨盆巨大良性肿瘤,降低肿瘤复发率、保留肢体功能、防止肿瘤恶变的理想方法。我院于1992-1994年对二例骨盆巨大巨细胞瘤患者实行了人工半骨盆置换术,经追踪观察,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功能恢复较好,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莫某某,男,28岁,因左臀部疼痛两年余,发现肿块一年半,经X线、CT检查诊断为左骨盆巨大巨细胞瘤,瘤体大20cm×16cm×12cm于1992年12月24日人院。经完善术前准备后于lop年2月1!日在全麻下进行了左半骨盆切除;人工骨盆置换术,术中输血107扯d二术后给予吸氧、输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53例骨盆肿瘤病人接受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治疗及护理要点。[方法]对53例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后有15例切口愈合不良,8例深部感染,1例后尿道损伤,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及1例肺动脉栓塞,经有效治疗和护理,病人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术后重视切口护理、早期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处理尿道损伤及坐骨神经损伤、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是提高术后护理质量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患者在接受人工半骨盆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了12例骨盆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了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手术。通过术前注意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护理,皮肤清洁和肠道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各种导管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防治肺部感染、血管栓塞等术后并发症,康复锻炼。结果: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全身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注重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舒缓骨盆肿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减少半骨盆置换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背景:骨盆Ⅱ区肿瘤因其解剖结构复杂,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个体化手术切除范围设计和植入假体制造可能使临床骨盆骨折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骨盆Ⅱ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肿瘤患者应用CT数据及快速成型技术,模拟骨盆Ⅱ区肿瘤切除术,设计手术切除范围,确定截骨面,模拟修复重建,制造病变骨盆精确模型和个体化假体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与结论:手术中病变切除彻底,假体安装顺利,修复精确度高.术后2例患者复发,1例术后2年时出现螺钉松动.参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标准,肢体功能评分良好.说明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参与骨盆Ⅱ区肿瘤的模拟切除重建,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精确的假体重建,临床效果优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背景:髋臼周围骨肿瘤的治疗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应用以及肿瘤切除原则的确立,保肢手术成为一种趋势。目的:分析应用国产人工半骨盆假体治疗髋臼周围骨肿瘤的效果。方法:2001/2010共收治19例髋臼周围骨肿瘤病人,其中6例行国产半骨盆人工假体置换,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50个月)。结果与结论:按Enneking方法评估疗效,良4例,一般2例。提示只要严格掌握骨盆肿瘤切除重建的手术适应证,应用国产人工半骨盆假体治疗髋臼周围骨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对27例骨盆肿瘤患者行半骨盆切除及重建术。结果24例骨盆及髋关节位置理想,肢体关节功能优良;3例复发患者可行走。提出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前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管理好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无菌操作、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等,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为患者康复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谈维 《当代护士》2021,28(8):79-81
目的 总结3D打印技术辅助下人工半骨盆置换治疗骨盆肿瘤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21例患者实行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半骨盆置换治疗骨盆肿瘤,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手术配合及护理.结果 通过医护的共同配合,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观察随访,效果基本满意.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下,可以在术前对患者评估、对内固定植入数字化方案进行了解,充分的手术术前准备,密切的医患沟通与配合,准确的术中配合与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关于骨盆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主要是针对正常和外伤后的骨盆,缺乏对EnnekingⅡ区的恶性肿瘤切除、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骨盆环缺损后骨盆生物力学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目的:观察正常骨盆及半骨盆切除、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患者站立体位下应力分布。方法:采用CT薄层扫描采集1例半骨盆切除、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17个月患者的骨盆原始数字影像和通信标准数据,将数据导入Mimics8.1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再将实体模型导入Abaqus6.7-1分析软件,分别以正常骨盆及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的骨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对双脚站立、患侧单脚站立两种静力状态下进行生物力学加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在正常骨盆及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骨盆2种有限元模型中,不同站立体位相同载荷下健侧骨盆应力值接近;患侧组配式半骨盆假体不同站立体位时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髋臼杯上方CS脊柱内固定器与髋臼杯连接部内侧,所受最大应力均远低于其疲劳强度;组配式半骨盆假体重建后骨盆站立位时应力的分布规律与正常骨盆基本一致。说明:①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对健侧骨盆影响较小。②站立体位下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安全性好。③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后的骨盆符合人体正常生物力学规律,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基础。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64例骨盆肿瘤患者行人工半骨盆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前后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疼痛护理,术后加强各种导管的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脂肪栓塞、肺部感染、压疮、血管栓塞等术后并发症.本组经手术治疗,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5.3分提高至77.4分,肿瘤患者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KPS)从术前平均37.9分提高到66.9分,患者髋关节功能和全身功能状态得到改善.本组术后出现1例肺部感染和1例失血性休克,均通过及时发现并予以相应处理后痊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为骨盆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盆恶性肿瘤半骨盆切除、组合式半骨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04年9月至2007年5月采用半骨盆切除、组合式半骨盆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盆恶性骨肿瘤8例。其中软骨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骨肉瘤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外科分期:IB期6例,ⅡB期2例。术后根据肿瘤切除范围、人工假体置换术后稳定性和骨盆髋周动力肌修复后的平衡程度,决定术后患肢体位、患髋活动范围、是否使用髋部支具;同时指导患者分阶段、渐进地进行患肢足踝、膝、髋关节的主被动训练,以及下床负重时间和步态调整。结果:随访10~32个月,平均15月。1例术后16个月死于恶性肿瘤扩散转移,7例存活。术后8个月患肢功能评定:优2例,良6例。ISOI。S评分:15~26分,平均19.47分。结论:①对骨盆恶性骨肿瘤患者积极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防止人工髋关节早期脱位;②患肢各关节分阶段有序的主动康复护理训练能提高骨盆和髋周肌肉肌力及其平衡度,对维持术后患者行走和步态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切除、重建方式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手术治疗骨盆环原发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5例,其中骶骨恶性畸胎瘤2例、脊索瘤1例,髂骨骨肉瘤1例、恶性骨软骨瘤1例:所有患者术前未行动脉栓塞、结扎髂内血管。髂骨翼肿瘤采用自体髂骨、髋臼肿瘤采用异体骨重建骨盆环、自体股骨头重建髋臼骨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5例肿瘤均行根治性切除,3例骶骨肿瘤术中出血量150—800mL,术后出血300—1000mL,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髂骨翼肿瘤和髋臼周围肿瘤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0mL和4000mL,术后分别为800mL和1100mL。髂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2月后恢复关节功能,髋臼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6月后恢复功能,4例患者术后随访4—24个月,生存良好.结论: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关键是完整的手术切除,包膜外切除可以减少出血、预防复发,影响骨盆环稳定时应考虑重建,自体、异体骨移植能够恢复髋臼周围骨量、维持骨盆环生物学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半骨盆切除股骨头旷置术治疗骨盆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11例骨盆恶性肿瘤进行半骨盆切除股骨头旷置术.其中滑膜肉瘤3例,软骨肉瘤3例,骨肉瘤2例,转移癌3例.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术后给予相应的化疗或局部放疗. 结果 11例患者随访11~64个月,平均42个月.3例死亡;8例能扶拐行走,其中3例功能差. 结论 半骨盆切除股骨头旷置手术术后功能评定结果尚满意,是一种有效的骨盆恶性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由原始的骨间质细胞分化而来,直接或间接产生肿瘤样骨样组织和骨组织[1]。好发于青少年,死亡率高,危害性极大。手术是治疗骨肉瘤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广泛切除是治愈肿瘤的关键。骨盆骨肉瘤患者行半骨盆截肢术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术中体位的变换及无瘤技术的掌握均需手术护士良好的手术配合,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