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济阳坳陷隐蔽圈闭识别与精细描述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中国东部老油区的油气勘探已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隐蔽圈闭勘探的关键是储层识别与描述(主要是砂体的预测)。针对陆相断陷湖盆复杂多样的隐蔽圈闭类型,开发形成了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和地震地质分析技术等为基础、在不同勘探阶段的岩相、岩性、物性及流体预测的配套技术系列,应用于济阳坳陷典型的河道砂体和浊积砂体的识别与描述,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油田高邮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砂体类型单一、勘探领域局限及砂体识别和预测精度不高;苏北盆地戴南组砂体的形成和分布与中国东部其他断陷盆差异很大,没有成熟模式可供参考。因此,开展了戴南组砂体成因机制和识别技术研究。通过深化砂体成因和砂体识别技术研究,取得了三方面创新:(1)明确了陡坡带多样性剥  相似文献   

3.
滴西178井区梧桐沟组发育上、下2套气层,天然气地质储量为31.49×108m,是下步开发建产的有利区。但是梧桐沟组储层构造幅度低、砂体薄,现有地震资料频率较低,勘探开发的投资成本高、风险大,因此要提高水平井砂体的钻遇率,对薄砂体识别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常规叠后地震反演方法能够识别厚度较大的砂岩储层,但对较薄的砂体由于受到地震分辨率的限制,预测结果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在精细地震资料处理基础上,基于波形特征、阻抗属性和烃类活动因子属性,结合测井信息,对砂体厚度进行多属性融合预测,刻画出滴西178井区梧桐沟组砂体发育分布区,并利用预测结果部署实施了4口水平井。预测结果与钻井、气测结果吻合,有效地提高了水平井砂体钻遇率,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地球物理信息预测河道砂体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地震资料提取多种属性进行河道砂体预测,在目前的油气勘探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它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复杂数学变换和计算而得出多种地震属性;通过对地震属性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平面、三维立体可视化,进行多方面综合分析研究.应用结果表明,地震属性预测砂体、油气效果良好.由此认为,借助多属性分析技术对河道砂体进行预测,可大大提高勘探精度,提高钻井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高邮凹陷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油田高邮凹陷地震资料品质受构造破碎、野外地表复杂等因素影响,且目标砂体厚度往往小于地震垂向分辨率,从地震剖面上无法直接识别单砂体,利用现有地震资料提高储层预测精度难度很大。通过对高邮凹陷地质背景的分析和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沉积背景分析、沉积砂体发育特征与控砂机制研究,综合运用地质、测井、钻井、地震资料,建立了一套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按照定性到半定量—定量化储层预测思路,利用叠前地震反演、地震AVO正演及属性分析等特色技术判断砂体发育区,开展定量储层厚度预测,最终综合定性、定量研究成果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提供有利钻探目标。勘探实践的高成功率充分说明该方法在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中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夏步余  林波  夏勇  胡敏 《复杂油气藏》2022,(1):58-63,79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已进入勘探的高成熟阶段,构造油气藏的发现难度越来越大,隐蔽圈闭渐成为滚动勘探开发的重要研究目标.针对高邮凹陷隐蔽油藏砂体薄、横向变化快的预测难点,以真武油田戴南组岩性油藏为例,通过地震相分析、砂体地震响应特征正演模拟、地震精细储层预测等技术开展了砂体识别和描述,提高了隐蔽岩性小砂体描述精度,并在后期滚动...  相似文献   

7.
针对薄砂层地区油气勘探中,地震资料分辨率达不到储层预测的精度,又无测井资料进行直接预测的情况,为了降低勘探风险,必须进行储层的预测和圈闭的综合评价。在吐哈盆地胜南合作区块的滚动勘探中,采用了精细沉积微相分析技术,对勘探目标区各小层沉积微相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各层的砂体分布图;将各层砂体中水下分流河道主力砂体提取出来,编制了各小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叠加图。通过对叠加图中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加情况的分析,确定了优势储层分布区域。以砂体分布为基础,结合油藏断层的封闭性、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对各砂体发育区所在的圈闭进行了成藏风险评价,提出了勘探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勘探风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隐蔽油气藏成因和分布规律复杂、勘探技术要求高的特点,把层序地层学方法应用于陆相湖盆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对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的解剖分析,研究沉积作用发生和演化的机制,探讨隐蔽油藏(圈闭)分布的边界条件,进而形成了关于斜坡带低位扇砂岩体隐蔽油藏(圈闭)分布与预测的地质方法和技术,初步提出了湖相盆地“低位扇" 和“坡折带" 的理论.以埕岛地区东部斜坡带为例,介绍了斜坡带低位扇砂体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思路和方法,使该类砂体油藏预测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更加清楚,有效地指导了对该类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9.
陈家庄凸起北坡发育了东营组三角洲砂体,经钻探证实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由于三角洲砂体储层横向上变化较大,单纯利用地震资料难以进行准确的油藏预测。本文尝试利用时频分析对三角洲砂体的沉积层序进行了划分,对三角洲砂体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预测,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侏罗系湖泊—河流沉积体系中的砂体是目前浅层致密油气勘探开发的现实对象。由于受沉积微相影响,砂体具有类型多样、岩性多变、厚度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因此预测困难。通过对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砂层组类型的划分,开展了不同类型砂体的储层分析,指出了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时窗对不同类型砂体进行了精细识别和空间预测。研究表明:(1)沙一段可划分为5个砂层组,其中第一砂组主要为滨浅湖相席状砂、滩坝砂,2~5砂层组为三角洲前缘—平原相河道砂;(2)河道砂平均孔隙度为4.68%,明显高于底部席状砂孔隙度的3.1%,且Ⅰ期河道砂物性最好,其次为Ⅳ期、Ⅱ期、Ⅲ期河道砂;(3)河道砂的预测标准为自然伽马小于65 API,席状砂的预测标准为自然伽马65~75 API。砂体预测中,针对席状砂(滩坝)将研究时窗提取到0~20 ms以内;针对河道砂将研究时窗划分在沙底向上20~100 ms范围内。最终建立起了一套适用湖泊—河流沉积体系中不同类型砂体精细刻画与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缓坡带滩坝砂储层描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体储层发育和展布规律复杂,一直是勘探的难点。通过对东营凹陷缓坡带的研究,建立了古地貌分析储层展布区带、地震属性分析描述追踪滩坝砂储层、油气成藏分析确定部署方案的滩坝砂油气藏勘探技术流程,形成了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相似背景”的分离、地层切片分析、超道数据分析、波形分析等一系列适用于滩坝砂体油藏描述的配套勘探技术,并在梁108等多个井区取得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2.
针对苏布地区油源条件、砂体沉积模式、有效储层展布以及成藏模式认识不清等问题,运用地球化学分析、精细砂体刻画、岩矿分析等多种手段,从生油岩、储层条件、储盖组合3个方面分析了该区的油气成藏条件,阐明了垂向上发育多个异常孔隙带的原因。研究表明:该区发育常规油藏横向构造聚集,有利砂体富集、非常规致密砂砾岩油气藏以及泥页岩油气藏3种成藏模式,纵向上中浅层为常规油藏,深层为非常规油气藏,呈现由浅至深为油藏带、油气混合带、气藏带分布规律。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该区勘探,可为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指明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3.
铁岭-昌图盆地上侏罗统砂岩储层发育中分辫状三角洲沉积。通过对盆内两口井的岩心样品的矿物学及岩石学研究,认为两口井的辫状三角洲储在物源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应用铸休薄片,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测度手段,探讨了辫状三角洲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两口进砂岩样品的储集物性分析结果,结合因子分析得到的成岩相类型以及砂体微相分析资料,将该储层的储集性能由好至差分成了A,B,C,D4个等级,并论述了各级储层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江陵凹陷白垩系—下第三系层序序列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目的层新沟嘴组的旋回结构,建立了新沟嘴组浅水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和砂体展布研究.提出了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对该凹陷新沟嘴组的油气勘探.尤其是岩性油藏的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弄清准噶尔盆地凹陷区是否发育有效砂体、岩性圈闭是否落实,基于岩心观察、重矿物分析、储层表征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盆地盆1井西凹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以下简称三二段)古地貌、沉积微相、储层性质和含油气性,评价了砂质碎屑流砂体的岩性圈闭条件,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三工河组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盆1井西凹陷周缘三二段发育坡折带,坡折带之上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在燕山期构造活动的触发下,滑塌至坡折带之下的半深湖形成砂质碎屑流砂体;②砂质碎屑流砂体厚度大,垂向上具有“泥包砂”结构,侧向与前缘相砂体之间存在泥质分隔带,封堵条件较好,岩性圈闭条件优越;③砂质碎屑流砂体储层物性好,属于中等—较好的储集层,砂质碎屑流砂体整体含油气性较好。结论认为:①准噶尔盆地三工河组发育砂质碎屑流砂体,岩性圈闭条件优越,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意义;②基于该研究成果,通过新钻井已取得了油气勘探重大突破,证实坡折带之下砂质碎屑流砂体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是该区下一步最有利的天然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地震描述技术在平落坝气田沙溪庙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地震方法可以减少详探井和评价井的数量,节省勘探投资。平落坝气田沙溪庙气藏碎屑岩具有低渗透、超致密的特性。利用地震描述,在致密化储集层的背景下,寻找含气的高孔、高渗砂体,可降低勘探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应用Jason油藏描述软件,对研究区不同物性的砂体特征进行了描述,总结出了较成功的有利含气砂体地震描述方法,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为浅水三角洲沉积,其储层具有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特征。为了更好地表征储层非均质性,预测储层甜点区的分布,基于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结合现代沉积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1亚油层组的砂体结构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1亚油层组砂体结构类型主要有4种,即叠合箱型(包括块状叠合箱型和层状叠合箱型)、齿化钟型、孤立箱型和孤立指状,其中叠合箱型、齿化钟型均表现为多期分流河道砂体叠置,是研究区主要的含油砂体;砂体结构成因、类型及分布与古构造、古地貌、基准面旋回、物源供给和古气候等相关。结合鄱阳湖现代三角洲沉积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砂体为分流河道沉积,具有垂向交错叠置、平面连片分布的特征,该认识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江华  向奎  马立群  周晋科 《断块油气田》2012,19(4):437-439,449
针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北部油气勘探"探井少、以地震资料为主"的特点,开展了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分析认为,岩性组合、物性差异和超剥地层结构是影响地震响应的主要因素。采用"优势频率调谐振幅定厚度、地层超剥带勾勒储层边界、特征随机反演描述有效砂体"技术系列进行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结果表明,砂体的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这对认识此类复杂油气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成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三角洲前缘是主要的油气储集带,为了探讨该地区储层砂体成因,文章将储层砂体类型分为六种:截削式河道、完整式河道、叠加河口坝、下残坝上河、完整坝上河和上残坝上河砂体.利用短期基准面旋回原理将这六种砂体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三大类六亚类,并对每一亚类砂体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砂体成因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补给量比值的共同控制.最后,讨论了储层砂体分布规律并建立了该地区砂体成因分布模式.对砂体成因的细致刻画不仅可以提高该地区储层预测的精度,而且对今后的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