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以阻燃齐聚物(PSPTR)和酚醛树脂(PF)作为膨胀型阻燃剂(IFR)阻燃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和水平垂直燃烧(UL-94)测试研究了阻燃PSPTR-PF/ABS体系的阻燃性能.研究表明,当PSPTR:PF=1∶1(质量比),总质量分数为30%时,体系的LOI为28.2%,UL-94达V-1级别.采用热重-红外联用(TG-IR)技术探索了阻燃体系的热性能和热分解历程,发现PSPTR-PF阻燃剂的加入延缓了ABS的热分解,提高了ABS的热稳定性能.采用SEM、XRD和Raman光谱分析了燃烧炭层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PF不仅改善了炭层的致密度,而且完善了炭层的石墨结构,最终提高了ABS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阻燃齐聚物(PSPTR)和酚醛树脂(PF)作为膨胀型阻燃剂(IFR)阻燃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和水平垂直燃烧(UL-94)测试研究了阻燃PSPTR-PF/ABS体系的阻燃性能。研究表明, 当PSPTR:PF=1:1(质量比), 总质量分数为30%时, 体系的LOI为28.2%, UL-94达V-1级别。采用热重-红外联用(TG-IR)技术探索了阻燃体系的热性能和热分解历程, 发现PSPTR-PF阻燃剂的加入延缓了ABS的热分解, 提高了ABS的热稳定性能。采用SEM、 XRD和Raman光谱分析了燃烧炭层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 PF不仅改善了炭层的致密度, 而且完善了炭层的石墨结构, 最终提高了ABS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聚苯氧基磷酸-2-10-氢-9-氧杂-磷杂菲基对苯二酚酯(POPP)为阻燃剂,对PC/ABS合金进行阻燃改性。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UL-94)测试、热重分析(TGA)测试、锥形量热(CONE)测试和扫描电镜(SEM)测试等表征方法研究其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阻燃剂添加量为15%时可以达到UL94 V-0级,LOI值为21.1%;最大热释放速率(Pk-HRR)下降41.7%,热释放总量(THR)下降31.1%;TGA和SEM分析显示改性PC/ABS合金具有更好的成炭效果,燃烧后能促进表面生成致密多孔炭层,有效的隔绝氧气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磷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CEPPA),并用FTIR、HNMR表征了其结构。当磷含量为0.6wt%时,其阻燃共聚酯的LOI可达29.4%。同时利用DSC、TGA研究了不同磷含量共聚酯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热结晶温度(Tmc)、起始分解温度(Tid)随着磷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冷结晶温度(Tcc)、最大分解速率(Tmax)、燃烧后炭层含量则随之增加。为了更好地解释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利用FTIR研究了TGA测试后生成炭层的结构,结果表明燃烧后的炭层主要由含磷碎片组成。  相似文献   

5.
通过垂直燃烧试验和极限氧指数法,对比了不同种类的氮-磷复配阻燃剂体系对聚甲醛(POM)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燃烧后的残炭进行表征,考察了阻燃剂含量对POM力学性能及冲击断裂面形貌的影响。采用热失重分析仪(TGA)分析了阻燃POM的热分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各个氮-磷复配阻燃剂体系均能使POM的阻燃性能达到FV-1级,其中聚磷酸铵/三聚氰胺氰脲酸酯/季戊四醇双磷酸酯蜜胺盐三元复配体系可使POM的阻燃性能达到FV-0级,极限氧指数高达54%(体积分数);TGA曲线显示阻燃POM的分解过程为二步分解,阻燃剂在POM未分解之前首先分解,形成炭层从而发挥阻燃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共聚物,即ABS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然而其极易燃烧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的广泛应用。本文采用膨胀型阻燃剂—[4-(二苯氧基-磷酰基氨基)-6-苯基-[1,3,5]三嗪-2-基]氨基磷甲酸二苯基酯(DPCPB)和纳米级三元水滑石粉粒Mg-Al-Co-LDHs组成复配体系,对ABS树脂进行阻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膨胀型阻燃剂DPCPB能够有效阻燃ABs树脂,在配方ABS/DPCPB=100/25,ABS/DPCPB/LDHs=100/21/4的添加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从纯ABS树脂的18.1分别提高到23.9、24.7,同时垂直燃烧实验UL-94分别通过V-2、V-1级测试。而不同材料的热失重曲线(TGA)表明,新型阻燃体系同时具备气相与凝聚相双重阻燃机理,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燃烧后的残炭产量,Mg-Al-Co-LDHs的添加能够与DPCPB产生良好的协效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THEIC)和对苯二甲酸(PTA)为原料合成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对苯二甲酸酯(T-ester),并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T-ester(同时具有炭源和气源的作用)与聚磷酸铵(APP,酸源)复配后形成一种新型膨胀型阻燃剂(IFR),应用于含磷阻燃聚酯(FRPET)的阻燃性能研究中。采用极限氧指数(LOI)、熔滴测试及锥形量热表征其燃烧性能,热重测试表征其热稳定性。研究发现,在固定添加量20%的情况下,FRPET/IFR17-3的阻燃效果最佳,其700℃的残炭量能增加到23.2%,LOI提高到32%~33%,1min内熔滴数目也降至28滴。此外,通过观察锥形量热测试后的样品表面,可以发现连续膨胀的炭层。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乙基次磷酸铝(AlPi)复配超支化三嗪大分子成炭剂(EA)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无卤阻燃改性。通过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及锥形量热测试研究了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通过热失重分析(TGA)研究了复配阻燃体系的热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阻燃体系燃烧炭层的形貌。研究表明,AlPi与EA复配比例为7∶3时阻燃效果最好,材料氧指数达到34.6%,通过UL-94V-0级,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至653kW/m2;热重分析表明,复配阻燃体系的加入促进了PBT的提前分解成炭,增加了阻燃PBT的残炭量;燃烧炭层扫描电镜说明,复配阻燃体系能形成连续致密的膨胀炭层,提高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1-氧-4-羟甲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PEPA)和偏苯三甲酸酐(TMA)为原料合成了集阻燃固化功能于一体的化合物PEPA-TMA,并将其作为阻燃固化剂与三聚氰胺氰尿酸(MCA)复配,制备了不同含磷量的阻燃环氧树脂EP/PAPE-TMA/MCA。采用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UL-94)研究了阻燃树脂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阻燃树脂的热分解过程,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阻燃树脂燃烧炭层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当含磷质量含量达到2.5%时,阻燃EP/PAPE-TMA/MCA体系的阻燃效果达到最好,LOI值为31.2%,垂直燃烧UL-94通过V-0级,800℃时材料的残炭量达到33.7%。TGA研究表明PEPA-TMA对EP/MCA体系的热起始分解温度没有太大影响,但提高了材料在高温时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通过SEM观察得到炭层密度增加,起到了隔热、隔氧作用,发挥了凝聚相阻燃作用。此外,MCA在燃烧过程中有NH_3等不燃气体逸出,有效地稀释了气相中的氧气浓度,发挥了气相阻燃作用,对材料的阻燃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膨胀型阻燃剂(IFR)和自制的有机蒙脱土(OMMT)协同阻燃剂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和协同阻燃剂对LLDPE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极限氧指数(LOI)和热重分析(TGA)表征了LLDPE的阻燃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燃烧残余物的炭层形貌。结果表明,OMMT的加入增强了LLDPE/IFR体系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系燃烧时的熔滴和浓烟现象;当IFR用量为30份,有机蒙脱土用量为2%时,体系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5.2%,燃烧残余物形成致密的炭层。  相似文献   

11.
The curing of thermosets is a complex process involv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 fluid into a (visco-) elastic solid. This phase transition comes along with an increase in stiffness and a volume shrinkage of the polymer. The latter may lead to severe residual strains and stresses, which in turn can cause damage in the final, usually quasi-brittle material. In this contribution a constitutive model is developed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uring of a thermosetting material together with the process-induced damage as resulting from curing shrinkage. The curing of the material is governed by a phenomenological hypoe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which includes temporal evolutions for stiffness and volume shrinkage. Thermal and viscous effects are neglec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isotropic gradient-enhanced damage model is adapted to describe the damage evolution. The curing-damage model is implemented into a finite element code and numerical examples for thermosetting material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capable to predict cure-induced damage in thermosets.  相似文献   

12.
热交换器是将不同温度介质之间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形式,由高温介质传递给低温介质,使介质达到生产所需温度的工艺设备,也可作为一种节能设备使用.通过对不同热交换器的结构分析,总结不同热交换器的优缺点、适用环境,为生产工艺设计人员及设备制造单位在选择可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的设备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化学氧化法分别制备盐酸,盐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碳纳米管(MWNTs-COOH)掺杂的聚苯胺,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聚苯胺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分析不同掺杂物对聚苯胺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超声波作用对聚苯胺形貌以及聚苯胺包裹MWNTs-COOH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SARS传染病数学建模及预测预防控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利用疾病传播的一般规律及人口守恒统计法则建立了四类人的SARS传染病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对四类人的SARS传染病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其生理意义和预防、控制机理。其次,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SARS的预测模型,以北京市的SARS数据为例进行了预测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简单易行,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高校教职工体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浙江省7所高校560名教职工健康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问卷以及对他们的体态、机能、素质测试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教职工体质总体尚好,而中年教职工的健康应引起重视.根据这次调查并结合全省情况我们对教职工的体质与健康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HRP引发酚类与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解淀粉和酚类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淀粉和酚类接枝共聚物。研究了淀粉降解程度、酚类单体配比、HRP用量、反应温度和pH对接枝改性淀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α-淀粉酶降解后的淀粉15与12g间苯三酚(PG)和20g对羟基苯磺酸钠(HBS)在5mg HRP/H2O2引发体系下,在30℃及pH值为7.0时反应5h制备的酚类与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较好的性能,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26.6mN/m,所鞣制皮革收缩温度(Ts)达到了78℃。用FT-IR、1 H NMR、UV-Vis和GPC等方法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在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仪器“导爆索、雷管爆速校准仪”的过程中,引入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处理超过单片机处理能力范围的高速信号,并开发了一套有效结合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报导了8-羟基喹啉锂(Liq)的合成及其提纯方法;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谱、紫外吸收光谱对提纯后的样品性能进行表征;研制了结构为ITO/PVK:TPD/Liq/Al的蓝色发光器件,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纯度与Liq薄膜的表面形态及器件发光性能间的关系,并且也研究了其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9.
罗林  黄志雄赵颖 《功能材料》2007,38(A09):3470-3472
SMC/BMC废弃物对工业及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指出了SMC/BMC回收再利用的紧迫性。通过对目前国际上SMC/BMC回收再利用的3种典型途径优缺点的对比,参照国外SMC/BMC回收再利用的先进方法,对我国SMC/BMC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New measurements are reported for the density and viscosity of tetralin and trans-decalin. The density was determin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60°C for tetralin and to 95°C for trans-decalin.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was measured up to temperatures slightly above 100°C. Our results improve upon the values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for these liqu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