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天川汤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给予口服西比灵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自拟天川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天川汤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芩黄解毒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处方药物组成特点,设计制成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选择69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口服芩黄解毒合剂,对照组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加甲硝唑,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芩黄解毒合剂组方合理、工艺可行,质量可靠,治疗阑尾炎总有效率为94.87%,优于对照组。结论:芩黄解毒合剂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薏仁合剂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扁平疣的发病机理,设计薏仁合剂的处方,制定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薏仁合剂治疗扁平疣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 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1)。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邵海荣  乔淑花 《光明中医》2009,24(4):652-654
目的:研究七味咽炎合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并对处方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发病机理,设计七味咽炎合剂的处方,制定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并作出处方综合性评价.结果:七味咽炎合剂治疗咽炎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邵海荣  乔淑花 《光明中医》2009,24(2):259-261
目的:研究苦参愈肠合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并对处方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发病机理,设计苦参愈肠合剂的处方,制定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并作出处方综合性评价.结果:苦参愈肠合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活血清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活血清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按先后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口服自拟活血清风汤;对照组28例,口服西比灵胶囊5 mg,2次/d。疗程为4周,观察头痛次数、头痛强度和头痛指数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86%,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痛次数、头痛强度、头痛指数改善均强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活血清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优于西比灵,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毅  刘贵超  乔立新 《中成药》2011,33(8):1459-1460
目的 对芪倍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观察该制剂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将13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 制备工艺简单,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质量可控;治疗组疗效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制剂工艺可行,组方合理,有稳定可控的质量标准和良好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宜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艾灸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头痛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治疗组灸百会、风池、阿是穴,每次治疗30 min,2次/d,7 d为1个疗程;配合每天早、晚口服西比灵5 mg。对照组每天早、晚口服西比灵5 mg,两组连续治疗4疗程。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9.0%,治疗组为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与西比灵联合使用是治疗血管性头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朱氏头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明确诊断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实行朱氏头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通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70%,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痛发生的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疼痛VAS评分、SAS评分、TSSM评分、PSOI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明显(P0.05)。结论:朱氏头针治疗偏头痛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疗效优于西比灵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风池、风府、肩井、翳风、百会、太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CS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治疗组)60例和口服西比灵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穴位手法治疗,每天1次,2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选用西比灵口服,每次10mg,每天1次,于晚睡前服用,连续治疗20天为1个疗程,以症状、体征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44例,好转16例,无效0例;对照组中治愈24例,好转29例,无效7例.两组间疗效经Ridit分析具有明显差异(U=3.4574,P<0.01).结论:穴位手法治疗CSA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比灵,其疗效明确,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愈肝灵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本品进行质量控制,将126例各种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功能不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甘利欣、门冬酸钾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愈肝灵口服液,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主要症状乏力、纳差、腹胀、眼干涩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中TBil、ALT复常或下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本制剂组方科学,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定通肾合剂的制备工艺及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药材按比例用煎煮法制成合剂 ,对 6 3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 6 9.79% ,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 4 6 .6 7%。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 5 )。结论 :该制剂工艺合理 ,服用方便 ,疗效较好 ,质量可靠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康咳灵合剂治疗肺燥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肺燥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予康咳灵合剂口服,3次/d,30ml/次,对照组予复方甘草合剂口服,3次/d,30ml/次。结论:康咳灵合剂治疗肺燥咳嗽的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4.
壮骨祛风合剂的制备工艺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壮骨祛风合剂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备壮骨祛风合剂建立性状、鉴别等质量标准;该对照组对该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的疗效进行临床应用观察。结果: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该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当王合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观察该制剂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当王合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当归;设立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临床治疗产后缺乳232例,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63.6%)。结论:该制剂工艺合理,质量可控,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西比灵胶囊,每晚睡前5mg。两组均治疗2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6个月后随访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9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为83.6%,对照组为69.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推拿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与口服西比灵治疗相当,远期效果则优于西比灵治疗。  相似文献   

17.
“愈头痛汤”治疗偏头痛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愈头痛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稳定性.方法:将8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患者口服愈头痛汤,对照组42例患者口服西比灵,治疗4周后比较2组疗效及稳定性、血液流变学变化、安全性和依从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6.2%和50.0%,差异具有显著性;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痊愈患者随访1a,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2.5%和42.9%,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愈头痛汤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其可能的治疗机理与其改善患者颅内血管舒缩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综合治疗颈性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中药、电针、颈部牵引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颈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予电针颈部穴位,口服自拟中药,牵引床平卧颈部牵引三联治疗;对照组31例予口服西比灵、芬必得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电针、牵引综合治疗颈性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消石合剂的处方组成、配制方法、质量标准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的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用消石合剂 ,对照组用石淋通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0 .8% ,对照组有效率为 83.7%。(P >0 .0 5 )。结论 :消石合剂制备工艺简单 ,质量易于控制 ,临床疗效好 ,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平肝合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控制,并观察其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赤芍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其中1周内症状改善大于50%。结论:平肝合剂制备工艺合理,制剂质量稳定,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