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膝关节控制强化训练,对照组做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进行Holden功能步行分类和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步行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控制强化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膝关节控制训练,观察其对脑卒中患者因膝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严重不平衡导致的膝过伸和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初次发病患者50例,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组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均进行"膝关节0°~15°的强化控制训练",观察患者站立和运动过程中有无膝过伸和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与步行能力,进行美国加利福尼亚RLA步态观察分析表和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进行效果评定,治疗组25人,有效20例,5例无效;对照组25人,有效14例,11例无效。结论:膝关节控制强化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膝过伸和患者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虚拟现实康复机器人组(实验组)和康复机器人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验组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而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的康复机器人训练,均为30min/次,5次/周,共进行8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评定表(FMA-LE)、10m步行能力测试(10MW),起立-步行测试(TUG)和6分钟步行能力测试(6MW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FMA下肢评分、10MW、TUG和6MWT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除FMA下肢评分外,其它各项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康复机器人步态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偏瘫患者往往因步行功能丧失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恢复步行功能是患者最迫切的要求,也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1-2].该研究就早期部分减重步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85-88
目的探讨膝关节强化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康复科就诊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颅内压、血压、血糖和血脂,营养脑细胞及预防并发症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训练,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膝关节强化控制训练,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8周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变化。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FMA评分、BBS静态和动态评分评分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患者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FAC评分和MWS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患者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膝关节强化控制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平衡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膝关节控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恢复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的年龄范围为54~89岁的依从性好的脑卒中步行障碍患者9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掷骰子法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训练。康复训练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行膝关节控制康复训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得分对应比较(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得分对应比较(p均<0.05)。结论:膝关节控制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步行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经过治疗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卒中后患者由于下肢活动能力降低,必然会经历步态障碍阶段,恢复行走能力往往是患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主要的康复目标.随着康复医学技术的发展,下肢机器人也更多地运用于步行功能的康复中.本文将对下肢康复机器人及其在步行功能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步行和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采用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者可以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振  李东霞  孙秋莲 《安徽医学》2023,44(5):548-551
目的 比较脑卒中患者采取2种不同减重步行训练方式后下肢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分阶段减重步行训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恒定减重步行训练,两组患者每周治疗和训练5次,每次30 min,连续3周。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级及生理消耗指数(PCI)。结果 上述数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3周观察组FMA-LE(4.52±1.64)分、BBS(13.56±3.90)分、FAC(1.96±0.54)级及PCI(0.16±0.12)beats/m均优于对照组的FMA-LE(2.64±0.86)分、BBS(9.08±3.21)分、FAC(1.40±0.58)级及PCI(0.10±0.08)beats/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减重步行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方法(BWSI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步行训练(CGT).30 d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进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者步行能力显著提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减重步态治疗训练有利于较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物镇痛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四物镇痛汤治疗。对两组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术后第3、7、14、28天观察组膝关节肿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14、28天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28天观察组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镇痛汤能明显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脑卒中后的足内翻和(或)下垂是导致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方法也在不断丰富,步行训练、运动疗法、电刺激、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踝足矫形器等通过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步行速度、增强核心肌力、加强中枢反馈、调整足底力学结构来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保证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回归家庭。多种康复技术相结合,兼以个体化的精准康复将是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1月16日,我科为1例膝关节退行性变的男性病人施行了省内首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成功,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龙立君 《中华医护杂志》2007,4(4):355-355,35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治疗和基础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锻练于2d进行,30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明确优于对照组p〈0.05(x^2=6.4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锻练能促进脑卒中患者更早、更好的恢复患肢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评定的方法与进展研究。方法 :采用收集文献、临床总结及相关科系协同探讨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平衡功能的评定方法主要有观察法、量表法、平衡仪测试法及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的方法。结论 :不同的评定方式有着其自身的应用价值,目前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完全替代另一种,只有更好的选择与应用不同的评定方式,才能更加准确的评估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心理康复护理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护理,实验组实施规范化心理护理方案,入选时和干预30 d、45 d、60 d后采用脑卒中肌力评定.结果 对照组30 d、45 d、60 d肌力评定:肌力从0级升至I级46例,从I级升至Ⅱ级25例,从Ⅱ级升至Ⅲ级29例,肌力恢复不明显;实验组30 d、45 d、60 d肌力评定,从0级升至Ⅲ级30例,从I级升至Ⅳ+级46例,从0级升至Ⅳ+级24例,肌力恢复明显.结论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心理护理对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与单纯运动疗法对老年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6名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综合康复治疗组(42例)和单纯运动疗法(44例)。综合康复治疗组除了单纯运动疗法外,加用电针、生物反馈等综合治疗。疗程为6周,治疗前后每周对两组患者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FMA)、改良Barthel指数(BM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6周后,综合康复治疗组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运动疗法组的FMA、MBI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运动疗法组和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ADL)均有疗效,但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优于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2 0 0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 0例 )。治疗组在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 6周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结果 经 6周治疗后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FMA)、ADL(Barthel指数 )两组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郭莉敏 《黑龙江医学》2021,45(14):1473-147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应用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55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将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n=77,快速康复外科)和对照组(n=78,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  相似文献   

20.
李海丽 《河北医学》2009,15(6):637-639
目的:对偏瘫患者早期规范的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对照组,于1个月、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都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早期规范肢体功能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在3个月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规范康复治疗可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