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柱凝胶技术在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对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术前备血和输血的患者运用微柱凝胶技术提前作不规则抗体筛检,将阳性血清再用谱细胞鉴定抗体类型。结果 2145名患者中有9名阳性,均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适合临床常规不规则抗体筛检,输血前作不规则抗体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于本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000例,其中男479例,女521例。在本研究中,针对选取病例在输血前实行如下的方法:检测技术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同时实验方法选用间接性的抗人球蛋白试验、谱细胞,从而进行抗体的特异性检测。结果本研究通过对100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的不规则抗体检验,479例男性患者中,有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0.2%;521例女性患者中,有7例为阳性,阳性率为1.3%,因此,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较男性高。同时,大多数的女性患者伴随有妊娠史。另外,针对此阳性结果来源的病例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8例患者血清中含有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80%,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抗-C、抗-D、抗-E、抗-Ce及抗-Ec,此五种类型检出率分别为0.10%、0.10%、0.20%、0.30%以及0.10%。结论临床上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验检测工作,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保障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旦将患者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进行明确研究,将不予以对应的抗原细胞的输入,从而防止出现破坏性的输血反应或者其他风险,保障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在临床输血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25份血清样本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本次研究共筛查出不规则血型抗体患者72例(1.75%),经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采用鉴定谱细胞1~11号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其中抗D26例,抗E27例,抗E、抗C8例,抗C6例,抗Ce5例;在72例阳性患者中,男26例,均有输血史;女46例,其中15例有妊娠史,18例有输血史,13例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结论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可有效检出常见的不规则血型抗体,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输血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652例拟进行纠正贫血治疗及手术备血的患者,将其血浆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73例(0.76%),其中男29例,女44例;女性患者中26例为孕妇,18例为非孕妇。采用谱细胞鉴定法对不规则抗体进行进一步鉴定,其中抗-D 13例,抗-C 9例,抗-c 6例,抗-E 17例,抗-e 3例,抗-Ce 5例,抗-Ec 10例,抗-Fya 2例,抗-K 2例,抗-Jka 2例,抗-Lea 2例,抗-M 2例。结论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检测出除ABO之外的血型抗体,能有效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等输血并发症,有高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本院行择期手术987例需输血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结果为阳性的标本进行进一步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予以分析。结果对987例需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有6例患者(4例男性,2例女性)出现抗体阳性,阳性概率为0.60%,6例不规则抗体患者中有2例抗-E、3例抗-c E、1例抗-D,最后有2例患者未输血,经血液中心配合血液输血患者有4例,均没有发生输血反应。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良好,可以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的疗效,对相关溶血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一定临床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抗-Survivin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术后生存期差异.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26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高于对照组均值2个标准差作为确定非小细胞肺癌抗存活素抗体阳性的诊断标准:1.3946+2×0.0846=1.56 U/m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率51.5%,阳性患者134例,手术组69例,化疗组65例.阴性患者126例,手术组62例,化疗组64例.其中69例抗-Survivin抗体阳性患者和抗-Survivin抗体阴性患者62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抗-Survivin抗体阳性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的浓度是(2.1009±0.7342)U/ml,抗-Survivin抗体阴性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的浓度(1.3946±0.0646)U/ml,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阴性组的生存期比阳性组明显要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浓度与生存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输血前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66例协助配血患者,抗体由筛选细胞采用凝聚胺技术检测,抗体类型由谱细胞鉴定,交叉配血采用coombs实验。结果①抗体筛选结果阳性结果59例,其中男13例,女46例。女性30例有妊娠史,66例患者均有输血史。阴性7例。②抗体类型鉴定发现冷抗体18例,抗-D抗体29例,抗-c抗体5例,抗-E抗体4例,抗-c、抗-e抗体3例。⑤输血效果coombs实验选择相合血液,输注后效果良好。结论输血前做抗体筛查试验,检测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选择相合血液输注,避免迟发性输血相关性溶血反应发生,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次数输注红细胞治疗后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情况。方法 2007年3月至2014年5月,对我院11 239例预输血住院患者,在每次输注红细胞治疗后次日,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方法对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经多次(>3次)红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红细胞输注诱导产生的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60%(10/1 627),单次、少次(2~3次)输注者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分别为0.06%(4/6 333)、0.22%(7/3 234),不同输血次数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抗-E 6例(28.5%),抗-CE、抗-M、抗体性质待定各3例(14.3%),抗-c 2例(9.4%),自身抗体+IgG抗s、自身抗体+IgG抗E、抗Jkb、抗-Lea各1例(4.8%)。结论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结果可能与红细胞输注的次数有关;对不规则抗体阳性的受血者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时,应为其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同型输注,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朱奕  薛俭成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596-2597
目的:探索单份与混合筛选细胞在检出率上的差别以及血浆代替血清进行抗体筛选的可行性。方法:用DIANA全自动血型仪对4857例患者血清和血浆标本同时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观察其结果;卣何差别。并用混合筛选细胞对阳性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其检出率。结果:受检患者中有8例不规则抗体检出阳性,分别为孕妇3例,地中海贫血患者3例,血液病患者2例,总阳性率为0.16%。单份和混合筛选细胞,使用血清或血浆标本在检出率上无差别。结论:微柱凝胶检测不规则抗体能有效降低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混合筛选细胞可降低成本,使用血浆进行抗体筛选比血清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15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在输血前未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观察组患者在输血前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并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输血前筛检。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不规则抗体占比,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输血前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常见的不规则抗体类型包括抗-E抗体、抗-e抗体、抗-C抗体、抗-c抗体、抗-D抗体,其中抗-C抗体患者1例、占比为1.33%(1/75),抗-e抗体患者2例、占比为2.67%(2/75),抗-E抗体患者4例、占比为5.33%(4/75),抗-c抗体患者2例、占比为2.67%(2/75),抗-D抗体患者3例、占比为4.00%(3/75)。观察组患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2例,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女性有妊娠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患者,输血>2次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输血2次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助于提高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存活素(Survivin)抗体水平对抗Survivin抗体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26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65例抗Survivin抗体阳性患者行化疗。结果NSCLC化疗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的浓度是(2.4865±0.7149)U/ml,将NSCLC患者以血清抗Survivin抗体平均浓度2.1U/ml作临界值分成2组,发现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低水平组的生存期比高水平组明显要长(P〈0.05)。结论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浓度与抗Survivin抗体阳性NSCLC患者化疗后生存期有明显的相关性,也许可以作为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Rh和MNS血型系统临床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及意义.方法 调查试验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微住凝胶卡方法对55789例临床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统计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并采用谱细胞以及相关试剂对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别,同时还重点分析Rh和MNS系统血型中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s以下简称DAT)又称Coomb’s试验,是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经典方法,其阳性既可以证实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也可以成为交叉配血不合的重要证据。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充分认识DAT阳性患者血清中存在的不规则抗体,对DAT阳性患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我们高原,检验水平相对落后,很多医院还没有条件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相关实验,所以更应该充分认识不规则抗体的存在,让DAT阳性患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本文基于阅读大量关于DAT阳性案例的相关研究,旨在更全面认识DAT阳性患者的疾病类型、不规则抗体分型,最终对于DAT阳性患者的输血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血站安全献血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我站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346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针对筛查结果呈阳性的无偿献血者再使用谱细胞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在不规则抗体筛查中,3468例无偿献血者筛查出血浆不规则抗体共有15例,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为0.43%,其中有14例表现为特异性抗体,占据93.3%,1例为非特异性抗体,占据6.7%;同时筛查的时候发现有4例为抗-M,占据26.7%,且检出率是最高的,抗-D与抗-E为2例,占据1.3.%。与此同时,15例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无偿献血者在过去有输血的历史或者是孕产史,并且全部完成输血,并未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在对比的时候发现,女性血浆不规则抗体检查结果高于男性,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怀孕史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高于无孕史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输血患者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预防输入含有响应抗原血液,这对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提高血液治疗效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0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共输血2000ml,末次输血为2000-09,本次因Hb30g/L要求输血,交叉配血时发现盐水相合,而在polybrene及抗人球蛋白介质中有凝集(H-Hs),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有抗-E及抗-Fyb抗体。患者为O、CCDee、Fy(a+b-),其广谱抗人球蛋白试验、单抗IgG、单抗补体C3试验均为阴性,所用标准血清及血球均有上海血液中心提供,谱细胞分别由上海血液中心及英国Serologicaliltd公司提供。患者血清与上海血液中心生产谱细胞及自身细胞在盐水介质中为阴性,而在polybrene及抗人球介质中出…  相似文献   

16.
邹亚峰  王国臣 《河北医药》2010,32(8):953-955
目的本实验探讨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抗存活素(Survivin)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26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69例Survivin抗体阳性患者行手术治疗,68例健康体检者和6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的Survivin抗体水平。结果高于对照组均值2个标准差作为确定非小细胞肺癌抗Survivin抗体阳性的诊断标准:1.3946+2×0.0846=1.56U/ml。抗Survivin抗体在健康体检者中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率51.5%(134/260),手术组69例,化疗组65例,其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抗Survivin抗体在良性病变手术组几乎不表达,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手术组术前、术后1周抗Survivin抗体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2周抗Survivin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手术组腺癌、鳞癌术前抗Survivin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手术组腺癌、鳞癌术后1周抗Survivin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抗Survivin抗体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抗体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及意义。方法冠心病80例患者为实验组,选同期进行冠脉造影显示正常的80例为对照组。使用ELISA实验法进行血清抗体的测定。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HPLgC、抗HPLgM及抗CagA-HPLgC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19 164名献血者和1841名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明确太原地区人群中不规则抗体的比例、种类及分布规律,为建立真正的稀有血型供者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聚凝胺和经典抗人球蛋白法,用筛选细胞和谱细胞检测不规则抗体并鉴定.结果 19 164名健康献血者中共检出红细胞不规则抗体20例,阳性率0.104%.1841例受血者标本的研究显示,导致新生儿溶血、配血不合、引起血型鉴定困难的不规则抗体主要是抗-M、抗-D、抗-E、抗-c、抗-e等抗体.结论 在建立稀有血型供者库和筛查本地区不规则抗体时,应对抗-E、抗-Lea、抗-e、抗-D、抗-M、抗-c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对2500例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 2 500例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查中,出现有15例患者血清中含有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60%;其中男性0.12% (3/2 500)、女性0.48%(12/2 500),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的高于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x2=7.34,P<0.05);主要表现为抗C、抗D、抗E和抗M类型以及非特异性抗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3.3%、26.7%、20.0%、33.3%、6.7%.不规则抗体阳性输血者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为100.0%,不规则抗体阴性输血者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为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8,P <0.05).结论 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能够有效的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输血,并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降低输血超敏反应,确保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魏晓娟王维  刘晨梅 《天津医药》2016,44(10):1291-1292
抗-S 抗体是 MNS 血型系统中少见的不规则抗体。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 1 例冠心病患者在行冠脉搭桥术前经不规则抗筛查呈阳性。 经过检测确认患者血清中含有 IgG 型抗-S 抗体, 为本实验室首次发现。 因此在输血前必须进行抗体筛查, 并行不规则抗体鉴定, 以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