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螺旋焊管成型几何质量在线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陈强  董培臣  都东  李开金 《焊管》2006,29(4):51-54,59
为实现螺旋焊管成型过程中钢管几何质量的在线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圆坐标法的螺旋焊管成型几何质量在线测量方法,并构建了实现该测量原理的在线测量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螺旋焊管截面周长、直径、圆度误差、错边量等成型参数的测量.采用该系统进行了实地钢管成型的在线测量,系统的测量速度和测量误差均满足实际生产中钢管在线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石油储罐静电研究的特殊性,尤其是雷电天气条件下的静电测量工作,设计了静电参量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符合安全要求,并在鲁宁输油处临邑站成功试用。该系统包括罐内电位测量系统、罐区电场测量系统、储罐接地电流测量系统和信号存储显示系统,可有效地实现罐外雷电和油内静电参量的全天候自动实时测量,为系统认识储罐静电规律和评价静电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杨帆 《石化技术》2024,(2):81-82+59
介绍了一种飞机燃油油量测量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电容式传感器进行油量测量,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实现对温度、换油和姿态等误差的补偿。详细阐述了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误差分析方法,并介绍了油量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利用光纤后向喇曼散射光谱的温度效应和光时域反射技术实现温度测量,它是一种利用既是传输介质,又是传感介质的光纤进行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传感系统。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进行井温测量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及在稠油热采井中进行测量的测试工艺和现场应用。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可以在不影响温度场原始分布的情况下实现实时快速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及其在石油测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章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进行井温测量的方法 ,该系统是一种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光纤传感系统。该系统中光纤既是传输媒体 ,是传感媒体。文章讨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测量模型以及系统构成。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测温精度和空间分辨率 ,可以在不影响温度场原始分布的情况下实现实时多点快速测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测量原油含水率的装置,其在传统电容式水分传感器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的融合技术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技术相结合,组成了新型智能化测量系统.该装置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油田不同时期的含水率,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存储、显示和回放.  相似文献   

7.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系统采用多线圈、多角度及多补偿的线圈系结构,实现不同径向深度及方位地层电阻率的测量,其在地质导向钻井和油田地层评价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常规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系统的基础上,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哈里伯顿及长城钻探分别研制和推出了具有方位特性的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系统并广泛地应用于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的开发与探测。介绍了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系统的结构组成及电磁波信号的处理方法,并通过对比和分析国内外主流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系统的优缺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中国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MRC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已成为复杂结构井地层评价的重要手段。但常规地质导向系统测量参数测点平均测量零长大于20 m,离正钻地层较远,测量信息相对滞后,对薄油层开发尤其不利,并且常规自然伽马测量不具有测量方位信息能力,不能及时判断钻具在油层中发生的变化。胜利钻井院研制的MRC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采用电磁波电阻率、方位伽马和井斜一体化设计技术,实现近钻头地质参数与工程参数集成测量,实现了近钻头测量,大大缩短了测量零长(测量零长小于10 m),能够实时监测地层特征信息、辨别地层变化,测量的参数具有方位特性,能够确定储集层边界的位置,利于及时调整井眼轨迹,降低打穿油层的风险,提高储层钻遇率。现场应用证明,该系统测量数据准确、工作稳定可靠,应用单井都获得了较高的储层钻遇率。通过与常规地质导向系统应用效果对比,该系统更能实现对地层特性的判断和钻头在储层内穿行精确控制,平均单井储层钻遇率提高10%以上,可为薄油层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基于油田广泛使用的存储式井温压力计系统,对保证该系统测量精度的温度、压力标定算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改善方法。在软件实现部分,基于串口,通过软硬件间的通讯协议实现了存储式井温压力计的数据采集和标定过程。对压力计标定算法的描述和数据处理的实现成为存储式井温压力计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PLC的油品运动粘度测量系统,该系统为实现油品质量分析自动化、智能化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解决方案,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PLC在油品分析及自动化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细致的描述了油品运动粘度测量系统的测量工作原理、硬件结构,以及软件设计结构。该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天然气计量数据信息化建设,以Intranet为基础阐述了天然气SCAD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设计优化了计量模式,完成了各站场自动计量系统的组网和计量数据的远传共享,用户通过B/S模式实现对现场计量数据实时分析和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2.
董本京 《钻采工艺》1998,21(4):52-55
双轴速率陀螺仪是一种新型的采用空间惯性导向技术的连续测量系统。它通过测量地球的旋转速率、重立场和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来计算井眼的位置。根据井斜角的不同,该系统可在两种方式下工作,即陀螺罗盘测量技术和连续测量模式。陀螺罗盘测量技术是用来测量接近垂直井段井眼位置的,是通过静止地测量重力场和地球转速的分量来确定井斜角和方位角的,连续测量模式是用来测量大斜度井段井眼方向的,它通过在运动中测量井斜角和方位角的变化率确定井斜角和方位角。为了加快双轴速率陀螺仪在钻井工程中的更好应用,本文对该型陀螺仪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探索,并根据理论力学和解析几何知识推导了两种方式下工作的解析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对旋转设备机组可倾瓦轴承间隙现有测量方法、结构特点及测量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可倾瓦轴承间隙精确测量模型。结合某炼油厂机组轴瓦结构特点,对可倾瓦轴承间隙精确测量系统机械部分进行了结构设计,建立了可倾瓦轴承间隙精确测量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柯式镇  冯启宁 《测井技术》1993,17(1):7-11,29
岩石介电常数自动测量系统是根据谐振腔品质因素的微波扫频测量技术设计的,它是由微机控制的专门测量岩石和溶液介电常数的自动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5.
潜油电动机滑行时间是评定电动机装配质量的重要指标。鉴于手工测量电动机滑行时间存在效率低和误差较大的不足,设计了潜油电动机滑行时间自动测量系统。它通过分压电路和计算机自动测量系统测量潜油电动机定子上感应的电压变化状况,即可得到电动机滑行时间。用手工测量、波形分析和自动测量3种方法测量6种型号电动机的滑行时间,其中5种滑行时间长于3s,判定为合格;1种滑行时间短于3s,判定为不合格。3种方式测量的滑行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仅波形分析法得出的滑行时间比自动测量的滑行时间稍长,表明自动测量方法的精度和重复性可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气田生产现场计量器具、天然气流量计量、液体流量计量以及计量标准的建设四个方面对榆林气田计量系统现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优化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模拟地层条件的复电阻率自动测量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电阻率测井技术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但是缺乏定量研究基础,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高精度实验系统.研制了模拟地层条件下的复电阻率自动测量系统.模拟地层条件下的高温高压复电阻率测量系统由岩心夹持器、驱替系统、温度控制系统、饱和度计量系统、复电阻率测量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系统能够连续测量驱替条件下的岩心的复电阻率;解决了测量系统的压力精度和稳定性;研制了岩心含水饱和度测量装置,且全部测量和控制由计算机完成.对实际岩心测试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具有较高的复电阻率测量精度和含水饱和度计量精度,满足了实验需要,对于研究含水泥质砂岩的复电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该系统还能够用于驱替条件下的电阻率测试.  相似文献   

18.
面阵CCD在钻杆直径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石油钻井中,对钻杆的磨损分析需要测量磨损部位的直径尺寸,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方法效率低,人为误差大。鉴于此,采用面阵CCD对钻杆受磨损部位的直径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在介绍测量方法、原理及测量的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该测量系统的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该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小于5.2μm,可应用于钻杆的磨损分析;(2)该测量系统测量速度优于传统测量方法,且无人为误差;通过调节CCD间距,还可以测量其它大尺寸的物体。  相似文献   

19.
��Ȼ���Զ�������ϵͳ��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伟  张礼春  杨鸿源 《天然气工业》2004,24(10):136-138
为满足我国四川盆地东部大天池构造带天然气地面集输工程的工艺要求和天然气集输生产过程自动化而设置的大天池SCADA系统网络,实现了对井站、集气站、脱水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包括各种检测、控制调节和数据采集系统。文章说明了计算机计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现场天然气计量系统仪器、仪表的构成,所使用的流量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计算机计量不准确度的诸多因素,且对整个系统总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确定出影响误差的主要因素;另外,通过对同一计量点所做的对比实验(双波纹管差压计与自动化仪表计量相比较),证实计算机计量的准确性、抗干扰性都优于前者,同时还分析了影响现场仪表计量准确度的关键因素是仪表自身的准确度以及仪表所使用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