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玉米秸秆纤维素为原料,以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 TFA)为催化剂,提出采用一锅法高效制备三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triacetate, CTA)的新工艺,并进行了合成试验。以CTA的取代度和产率为指标,分析了TFA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乙酸酐添加量对CTA取代度及产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合成工艺,结果表明,CTA的最佳制备条件为:TFA添加量15mL/g、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0min、乙酸酐添加量5mL/g,得到的CTA的取代度为2.95,产率为96.2%。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氢核磁共振分析对产物理化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纤维素发生了乙酰化反应,并合成了CTA;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CTA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植物乳杆菌生长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植物乳杆菌在静置条件下的生长条件,以植物乳杆菌为试材,采用摇瓶发酵试验方法,探讨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接种量对菌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7.0~7.3,培养温度37~40℃,接种量5%(V/V),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培养,活菌数可达9.47×10<'9> cfu/mL.培养条件优化后,得到的活菌数是基础培养基的1.8倍.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磷脂酶A1的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后的磷脂酶A1用于大豆油脱胶。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酶添加量、钙离子浓度、戊二醛浓度和固定化时间等因素对磷脂酶A1固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2.0%、酶添加量1.0mL、钙离子浓度0.2mol/L、戊二醛浓度0.4%和固定化时间5h时,固定化效果较好。脱胶过程中分别以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起始pH值为单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酶添加量0.10g/kg油、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58℃和起始pH值5.8时磷含量降至最低约为9.87mg/kg,此时大豆油脱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应用现有的脱胶技术,采用一种自制可拆卸的脱胶膜反应器,进行脱胶试验。该方法是在实验室小试基础上进行试验,通过搅拌桨对油脂进行搅拌,使其与磷脂酶膜进行充分的接触,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脱胶的时间、温度和搅拌速度进行试验,并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4h、脱胶温度40℃、搅拌速度45r/min、固定酶量25mg/kg、加水量2mL/100g油和pH值5.0,该设备与传统的酶法脱胶工艺相比,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猪骨蛋白的风味蛋白酶酶解工艺及其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猪骨蛋白风味蛋白酶水解度为目标值,以酶解时间、pH值和酶解温度为因素的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拟合较好。通过对回归方程优化计算,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2h、pH值7和酶解温度48.5℃。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水解度为20.08%,与理论值20.03%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猪骨蛋白的水解度;当浓度75~375μg/mL和120~600μg/mL的范围内,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14.95%~33.18%和21.74%~81.42%,且清除效果与浓度之间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荔枝果醋液态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荔枝果醋加工中的液态酒精与醋酸发酵工艺,试验表明添加4 g/L的多肽,可促进酒精发酵过程中菌种生长和风味成分(酯及氨基酸态氮)的生成.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了酒精发酵工艺条件,当接种量0.15%(安琪酵母和菌株CICC 1312的体积比为2∶1)、还原糖质量浓度为18 g/(100 mL)、发酵温度为30℃、pH值为4.5时,发酵体的酒精度达9.76%.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的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0%、温度33℃、酒精度6%;此条件下,荔枝果醋总酸质量浓度为5.99 g/(100 mL),总酯质量浓度为0.48 g/L,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达59.8 mg/(100 mL).  相似文献   

7.
采用氢氧化钠为土壤全氟测定熔融试剂,设置了氢氧化钠状态、试样与熔剂比例、称样量、熔融温度、熔融时间等熔融条件的单因子试验,按选择的熔融条件,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利用GBW07418、GBW07420标准样品进行方法检验。试验表明,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全氟含量时,熔融剂氢氧化钠形态、试样与熔融剂比例、称样量、熔融温度、熔融时间对土壤全氟测定值均会产生影响。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熔融剂、称样量0.5000g、试样与熔融剂比例1:8、熔融温度600℃、熔融时间30min的熔融条件,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可达到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氢氧化钠为土壤全氟测定熔融试剂,设置了氢氧化钠状态、试样与熔剂比例、称样量、熔融温度、熔融时间等熔融条件的单因子试验,按选择的熔融条件,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利用GBW07418、GBW07420标准样品进行方法检验.试验表明,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全氟含量时,熔融剂氢氧化钠形态、试样与熔融剂比例、称样量、熔融温度、熔融时间对土壤全氟测定值均会产生影响.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熔融剂、称样量0.5000g、试样与熔融剂比例1:8、熔融温度600℃、熔融时间30min的熔融条件,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可达到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9.
优化纤维素酶提取了哥王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了哥王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2mL/g、pH值4.4、酶浓度0.6%、酶解温度45℃和酶解时间90min,此时总黄酮得率为0.860%;在质量浓度13.14~78.82μg/mL和10.67~127.97μg/mL的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0.43%~70.89%和18.56%~66.05%,且清除效果与质量浓度之间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碱性蛋白酶酶解猪骨蛋白工艺中的酶的浓度、温度和pH值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水解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酶解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为酶的浓度4%、酶解温度50.6℃和pH值8.1,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32.8%,与理论计算值33.2%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碱性蛋白酶酶解猪骨蛋白的水解度;当酶解物浓度在133~4000μg/mL范围内,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1.84%~88.16%,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峰  赵丽莉  杨琦 《农业机械》2012,(33):49-52
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苹果籽油植物甾醇提取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以植物甾醇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考察了液料比、碱浓度、皂化温度和皂化时间对植物甾醇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苹果籽油植物甾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4.39:1、碱浓度为0.59mol/L、皂化温度86.18℃和皂化时间122.54min,在此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值植物甾醇提取率为90.56%。  相似文献   

12.
无色高果糖浓缩苹果汁生产工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蔗糖酶酶解法和脱色脱酸树脂进行了无色脱酸高果糖浓缩苹果汁的生产工艺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汁中蔗糖酶酶解条件、脱色条件及脱酸条件.结果表明:苹果汁中蔗糖的较佳酶解条件为:苹果汁浓度为120 g/L,酶质量比为7mg/kg,pH值为4.5,温度为5512;XDA-5脱色树脂的较佳脱色条件为:苹果汁浓度为200 g/L、pH值为3.5、温度为50℃、流速为150 mL/h;D380树脂在温度25℃、苹果汁浓度300 g/L、流速180mL/h时吸附分离果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槟榔籽总酚提取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槟榔籽中总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试验因素,以总酚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槟榔籽总酚提取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槟榔籽中总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4h、液料比47mL/g,总酚含量的预测值为148.09mg/g,验证值为146.63mg/g.试验证明,响应面法对槟榔籽中总酚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可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槟榔籽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其EC_(50)值分别为145.62μg/mL和139.38μg/mL.  相似文献   

14.
首先优化葡萄籽蛋白的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参数,然后研究其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9h、pH值6.6和酶解温度45.3℃,此时水解度为18.44%。葡萄籽蛋白中性蛋白酶酶解物在104~520μg/mL和166.6~833μg/mL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4.34%~38.02%和27.72%~81.19%;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固化滩涂植物大米草的充分利用,本文研究了纤维素酶酶解大米草工艺。研究得出用诺维信DextrozymeDX/1.5X纤维素酶酶解大米草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4.4、温度44℃、酶用量0.2mL/g干大米草和水解时间26h。在此最佳条件下,批量试验得出大米草还原糖得率为201.7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73.3g/kg。  相似文献   

16.
任健  徐慧 《农业机械》2012,(3):64-67
本文利用反胶束法萃取玉米胚芽蛋白,考察了AOT浓度、缓冲溶液的pH值、提取温度和脱脂玉米胚芽粉加入量对玉米胚芽蛋白前萃率的影响,并且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反胶束法前萃取玉米胚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脱脂玉米胚芽粉加入量0.75g、AOT浓度2.19g/50mL异辛烷、缓冲溶液pH值7.17和温度38℃,此时脱脂玉米胚芽蛋白前萃率可以达到58.36%,与模型的预测值(59.77%)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辅助CTAB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异辛烷-正辛醇/氯化钾溶液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蛋白质,并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主要研究了超声功率、全脂大豆粉加入量、水溶液pH值、离子强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蛋白质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TAB/异辛烷-正辛醇/氯化钾溶液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270W、豆粉加入量0.015g/mL、水溶液pH值10、KCl浓度0.1mol/L、萃取时间20min、萃取温度40℃,此时萃取率为86.73%±1.15%。  相似文献   

18.
以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和总黄酮物质含量为指标,对荞麦全粉糖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pH值、糖化温度、糖化时间和酶添加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荞麦糖化工艺参数的最优组合为:pH值4.6、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2.0h及酶添加量为α-淀粉酶50U/g和糖化酶250U/g。在此工艺条件下,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为16.28%,总黄酮物质含量为0.02571mg/mL。  相似文献   

19.
以黑色糙米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酶解法提取糙米多酚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酶添加量6%、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功率350 W、超声温度55℃,此条件下糙米多酚提取量为5.301 mg/g。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由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璜酸钠(AOT)—异辛烷—氯化钾缓冲溶液组成的反胶束体系从葵花粕中前萃取蛋白质,考查了AOT浓度、缓冲溶液pH值、葵花粕粉加入量和温度对葵花蛋白萃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反胶束法前萃取葵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缓冲溶液pH值为9.3、AOT浓度为1.98g/50mL异辛烷、葵花粕粉加入量为0.75g和温度为37℃。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葵花蛋白萃取率可以达到82.61%,与模型的预测值(84.49%)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