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了13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声像图的特征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住院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结果 13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声像图特征为:肝内可见破裂无张力感的包虫囊肿;肝内外胆管扩张;胆管内的长条、双线状高回声带;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 超声诊断该病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诊断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61例肝包虫囊肿破裂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61例肝包虫囊肿破裂的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988-2010年我院肝包虫囊肿破裂61例患者超声资料。结果 61例肝包虫囊肿破裂者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共同特点,但在其破入胆道、腹腔、胸腔中又具有各自的声像图表现,其中破入胆道31例,占50.8%;破入腹腔26例,占42.6%;破入右侧胸腔4例,占6%。结论超声对肝包虫囊肿破裂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1984-2007年收治的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13例临床资料。结果:13例全部采取手术治疗,本组病人全部治愈。结论: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诊断在当今先进影像学设备的支持下不太困难,及时的手术介入及手术要点的掌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的CT征象,讨论CT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20例经手术证实的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结合CT征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诊断.结果:20例肝包虫囊肿共有29个囊肿;其中单房单囊16个,单房多囊7个,多房多囊6个.囊肿壁见钙化10例;20例肝包虫囊肿均经肝内胆管破入胆道系统,致肝内胆管扩张者6例,肝总管、胆总管扩张14例;其中有2例合并主胰管扩张.结论: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马永芳  塔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2,34(2):134-138,F004
目的:探讨肝包虫并发症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经手术证实具有并发症的68例79个肝包虫囊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肝包虫合并感染62例,声像图特征为:囊壁增厚,囊内呈现点状、条状、片状不规则强回声。合并破裂10例,声像图特征为内外囊分离,囊液中可见迂曲强回声光带,若内外囊均破裂时,示包囊张力降低,部分包囊可见与胆管相通的瘘口,合并胆道梗阻4例,声像图特征为包囊外壁有缺口与胆管有交通形成,胆管内可见坏死包虫内容物呈层状排列,延伸到肝总管形成高位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肝包虫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军  崔刚 《农垦医学》2005,27(4):257-258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系统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5年~2004年收治21例肝包虫破入胆道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法、术后引流方式、拨管顺序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手术治疗。其中20例行肝包虫残腔引流加胆总管T型管引流,1例仅做胆总管T型管引流,21例均痊愈。结论:肝包虫破入胆道,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肝包虫残腔引流和胆总管T型管引流通畅对肝包虫残腔早日闭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17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患者,B超诊断符合率为94%。分析了本病的声像图特征,提出了与肝囊肿、胰头囊肿等的鉴别要点。囊肿与胆总管相通,或囊肿内合并结石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佐证。超声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道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包虫囊肿破入胆管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破入胆管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收治的肝包虫囊肿破入胆管56例临床资料。结果56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并治愈。结论肝包虫囊肿破入胆管的诊断并不困难,及时正确的手术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37例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腹部超声(SUG)、CT、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分别检查37、22、12、4例,36例患者施行肝包虫内囊摘除及残腔引流术,其中31例行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4例经胆囊管置引流管胆总管减压,1例行Roux-en-y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1例内囊摘除术后患者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清理胆道引流术.结果:SUG、CT、MRCP均能准确诊断包虫囊肿,对胆道扩张的诊断率分别为67.6%、77.3%、100.0%,ERCP对胆道扩张、胆总管内包虫内囊和(或)子囊碎片及包虫囊肿与胆管相交通的诊断率均为100.0%.术中胆瘘口缝合的19例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残腔胆瘘,而未缝合的17例中8例出现胆瘘, 缝合者平均住院10.9 d, 未缝合者平均住院18 d (P<0.05).结论: MRCP检查对高度可疑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患者具有诊断准确和无创等优点,ERCP不仅对该病有确诊意义,而且可对该病术后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治疗.缝合胆瘘、胆道减压是治疗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的简单、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方法,而术中胆道造影和胆道注射亚甲蓝是发现胆瘘口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肝包虫囊肿在西北地区为常见病,多发病。右肝隔面顶部包虫病合并感染,破入胸腔是中晚期肝包虫囊肿一种罕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误诊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对16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胸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超声检查对肝包虫囊肿破入胸腔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超声分辨胆总管下段梗阻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64例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作对照研究。结果 超声可清晰显示胆总管下段梗阻部位及病变特征。其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64/64),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2.81%(53/64)。结论 超声对胆总管下段梗阻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价格低廉,无放射损伤,可作为诊断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9例经手术或ERCP证实为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且术前已行MRCP的病人。结果 MRCP发现单纯胆囊结石1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6例。术后证实单纯胆囊结石1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7例。MRCP对于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97.2%。结论 3.0 T MRCP准确性较高,是术前诊断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胆总管癌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胆总管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胆总管癌患者的全部SCT图像。结果胆总管癌术前螺旋CT正确诊断13倒.准确率为92.9%.有9例见胆总管腔内明显均匀强化的结节;11例胆总管壁偏环形增厚;10例肝内胆管呈较藤状重度扩张;12例肝内、外胆管成比例扩张;14例均有胆囊增大。结论螺旋CT扫描对胆总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低位梗阻性黄疸SCT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常见低位梗阻性黄疸病因螺旋CT表现特征,以进一步提高CT对低位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200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低位梗阻性黄疸123例,良性梗阻72例,其中胆总管结石60例,胆总管炎性病变12例,恶性梗阻51例,其中胰头癌25例,胆总管癌14例,壶腹癌12例.结果胆总管结石中有52例显示"新月征"或"靶征".胰头癌增强扫描均呈低密度.胆总管癌中有9例见胆总管腔内明显均匀强化的结节.12例壶腹癌中有9例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区充盈缺损,明显强化.良性低位梗阻中肝内胆管和胆总管轻、中度扩张分别为51例和65例,51例肝内胆管呈竹节状扩张,49例肝内、外胆管扩张不成比例;恶性低位梗阻中36例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43例肝内、外胆管成比例扩张.结论 SCT扫描在低位梗阻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是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于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意义,为术前判断术中是否需行胆管切开探查及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诊断提供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43例B超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但有胆总管扩张或/和伴有肝功能异常者常规行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RCP)。结果:43例患者MRCP检查提示:21例发现胆总管有结石,22例检查未发现结石。所有患者均行术中探查,22例探查发现有胆总管结石,1例术中漏诊,术后残余结石位于乳头部行ERCP检查确诊,后行EST取石术。MRCP诊断准确率为91.3%(21/23)。结论: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对胆管结石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下段软组织病变的超声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87例胆总管下段软组织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超声检查怀疑胆总管癌 16例 ,术后病理诊断为胆总管癌 12例 ,壶腹癌 4例。超声检查怀疑壶腹癌 18例 ,术后病理诊断为壶腹癌 15例 ,胆总管癌 2例 ,软组织炎症 1例。超声检查拟诊为胰头癌 4 0例 ,均与术后病理诊断结论相符。超声检查怀疑十二指肠乳头癌 7例 ,术后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癌 5例 ,壶腹癌 2例。胆总管癌合并胆总管下段结石 4例 ,其中 3例超声检查胆总管癌漏诊。2例超声诊断无法确定病变性质 ,随访结果为软组织炎症。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或临床随访结果相符率为 83.9%(73/87)。 结论 超声检查对胆总管下段软组织病变与胆总管结石容易鉴别 ,对软组织病变的良恶性病变鉴别有困难 ,必要时应结合十二指肠镜或 ERCP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未发现结石阻塞性黄疸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二维超声检查或CT/MR检查未发现结石24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重建图像与二维超声图像对比,确定是否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结果所有患者可以准确地显示梗阻水平,三维超声可清晰地显示扩张的胆管树结构,包括肝内胆管、肝总管、胆囊以及胆总管。结论三维超声重建可以更客观地显示胆管解剖,对阻塞性黄疸患者能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发生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LC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LC术中发现2例立即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早期发现10例行再次开腹手术.其中,胆总管横断伤7例,胆总管和肝总管部分损伤3例,右肝管损伤2例.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发生主要与解剖病理及操作技术有关,早期发现、及时恰当再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胆道肿瘤早期诊断、分型、手术可切除性评价及预后估计中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29例胆道肿瘤患者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重建图像与二维超声图像对比,确定是否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结果:所有患者可以准确地显示梗阻水平,三维超声可清晰地显示扩张的胆管树结构,包括肝内胆管、肝总管、胆囊以及胆总管。结论:三维超声重建可以更客观地显示胆管解剖,能够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丰富的信息,对肿瘤早期诊断、分型、手术可切除性评价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波检查,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诊断资料。结果:超声波诊断出62例胆总管结石,31例胆管肿瘤,11例炎症病变,共确诊104例,诊断准确率为86.67%;超声波定位与手术定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肝外梗阻性黄疸诊断过程中,超声波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无创等特点,有利于提高肝外梗阻性黄疸诊断准确率,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