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实验动物灌胃加味四逆散煎剂7d,制备各药物含药血清,并将药物血清用培养基配制成5%、10%、20%、40%四个浓度;培养肝星状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用噻唑兰(MTT)比色法检测药物血清对100ng/ml的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加味四逆散和秋水仙碱药物血清均有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且在5%~40%的血清浓度范内,两组对抑制HSC-T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的关系,但在10%~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对HSC-T6细胞增殖抑制率加味四逆散组高于秋水仙碱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具有抑制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给正常大鼠灌胃加味四逆散及其拆方药物煎剂7天,分别制备各药物含药血清,并将各药物血清用培养基配制成5%、10%、20%、40%4个浓度;培养肝星状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用噻唑兰(MTT)比色法检测各药物血清对100ng/mL的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加味四逆散、疏肝药、活血药、健脾药各药物血清均对增殖的肝星状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在5%~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秋水仙碱对照组亦能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P<0.05),但在10%~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加味四逆散组对HSC-T6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秋水仙碱对照组(P<0.05);在10%~40%浓度范围内加味四逆散全方药物血清与3个拆方药物血清相比较,其抑制率明显高于拆方3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拆方组中,对增殖细胞的抑制率疏肝药优于活血药优于健脾药,但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拆方组与秋水仙碱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均有抑制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作用;②加味四逆散全方药物血清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拆方中单一方的疗效,说明综合运用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治疗肝纤维化会取得比单一疏肝或健脾或活血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病理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柴胡疏肝散低、中、高剂量组、柴胡疏肝散预防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发肝纤维化,0.5 mL/只,2次/周,连续10周,5周后即可形成肝纤维化.预防组于造模同时给药(以柴胡疏肝散6.3 g·kg-1),各治疗组于造模第6周给药,持续至第10周.秋水仙碱治疗组剂量0.5 mL·kg-1·d-1,柴胡疏肝散低、中、高剂量组(3.5,6.3,12.6 g·kg-1·d-1).用全自动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清肝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采用酸性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并观察病理变化.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中剂量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156.5±3.2) U·L-1 VS (78.4±4.6) U·L-1(P<0.01);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87.4±12.7) U·L-1 VS (232.5±13.5) U·L-1(P<0.01);r-谷氨酰转肽酶(GGT),(128.2±4.0) U·L-1 VS (78.5±4.2) U·L-1(P<0.01);碱性磷酸酶(ALP),(152.75±5.01) U·L-1 VS(42.51±4.67) U·L-1(P<0.01);透明质酸(HA),(337.2±22.1)VS(140.6±21.2) μg·L-1(P<0.01);PCⅢ(145.31±17.14) μg·L-1VS(85.5±19.7)μg·L-1(P<0.05);Ⅳ型胶原(135.1±22.4)VS(88.37±21.09)(P<0.05);层黏连蛋白(LN),(317.5±21.3)VS(148.4±18.4),(P<0.05)含量均显著下降, 肝组织(HYP)(527.2±34.2)VS(346.2±43.1)(P<0.01)含量显著降低. 结论: 柴胡疏肝散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萎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拆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萎胃康及其拆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 其余58只采用多重刺激6周复制大鼠CAG模型。确定造模成功的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萎胃康全方组(全方组)、拆方Ⅰ号组(补益组)、拆方Ⅱ号组(祛邪组)、维霉素对照组(西药组), 分别ig 0.9%生理盐水(10 mL ·kg-1)、萎胃康水煎液(8 g ·kg-1)、拆方Ⅰ号水煎液(5.5 g ·kg-1)、拆方Ⅱ号水煎液(2.5 g ·kg-1)和维霉素混悬液(0.3 g ·kg-1),1次/日。给药30 d后,观察对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全方组大鼠胃黏膜组织接近正常组。与正常组SOD(239.88±6.32)U ·mL-1,MDA(3.17±0.02)μmol ·L-1比较,模型组SOD(174.59±12.81)U ·mL-1明显降低(P<0.01),MDA(5.14±0.15)μmol ·L-1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 各用药组大鼠血清SOD明显升高,MDA 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全方组SOD(233.91±9.03)U ·mL-1,MDA(3.11±0.19)μmol ·L-1比较,补益组、祛邪组大鼠血清SOD明显降低,MDA 显著升高;与补益组SOD(221.58±5.71)U ·mL-1比较, 祛邪组大鼠血清SOD(209.89 ±5.27) U ·mL-1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萎胃康能改善和逆转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萎缩。其中益气养阴药物起主要作用,祛邪药物起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药扶正解毒颗粒(FJG)对硫酸镍(NiSO4)染毒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 (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采用NiSO4 2.5 mg ·kg-1 ip(连续7 d,此后间日1次)制备肾损伤模型,随机分为NiSO4组(模型组)、 FJG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0,10,5 g ·kg-1 ·d-1),二硫基丁二酸(DMSA),50 mg ·kg-1 ·d-1)组。另设NS组(空白对照)及FJG对照组(FJG 10 g ·kg-1 ·d-1)。各组大鼠ig 1次/d,共4周。测定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免疫组化SP法观察肾组织NF-κB活化。结果: NiSO4组大鼠出现肾功能损伤,NF-κB活化:肾小球(34.62±9.11)%,肾小管(62.45±14.78)%; FJG大剂量组NF-κB活化:肾小球(2.08±0.64)%,肾小管(11.48±3.39)%,明显低于NiSO4组(P<0. 01),肾功能损伤亦明显减轻(P<0.05,P<0. 01)。结论: FJG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NF-κB活性的异常升高而发挥拮抗镍性肾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0 只 Wiste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组(4.0 g·kg-1),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依次为14,7,3.5 g·kg-1),四逆散加味预防组(7 g·kg-1),秋水仙碱组(0.2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 ip 诱发肝纤维化每周2次,每次0.5 mL/只,连续10周。采用反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大量表达(P<0.01);经四逆散加味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四逆散加味中剂量组、四逆散加味预防组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更为显著(P<0.01)。结论: 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肝组织中TGF-β1的产生及下调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R)表达而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肝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而起到抗肝纤维化和保护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普配伍使用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AA大鼠关节炎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来氟米特组、雷公藤多苷组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配伍组;来氟米特20 mg ·kg-1 ig,1次/d;雷公藤多苷组:雷公藤多苷20 mg ·kg-1 ig,1次/d;配伍组:来氟米特20 mg ·kg-1 ig,8 h后,雷公藤多苷20 mg ·kg-1 ig,1次/d均于造模后14 d开始给药,连续处理21 d。治疗后,观察AA大鼠足爪肿胀程度及关节炎指数(AI),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IL-4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① 相较于AA模型组,来氟米特组、雷公藤多苷组和配伍组中大鼠足爪肿胀程度及AI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其中以配伍组大鼠关节炎症状改善最为明显(P<0.05)。② 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和PGE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经过治疗后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以配伍组降低最为显著(P<0.01或P<0.05);③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FN-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4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组中AA大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降低,而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以配伍组变化最为明显(P<0.01)。结论: 雷公藤多苷和来氟米特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关节破坏,减轻A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茶树根水煎剂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影响。方法: 用氧嗪酸钾和尿酸ip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茶树根水煎剂(含生药17.15, 34.3 g · kg-1 · d-1) ig持续6 d,观察对正常小鼠和高尿酸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 茶树根水煎剂17.15,34.3 g · kg-1 · d-1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0.01),而对正常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影响幅度不大。结论: 茶树根水煎剂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五子承气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五子承气汤高、中、低剂量组(104,52,26 g·kg-1)、阳性对照苯溴马隆(10 mg·kg-1)组,采用腺嘌呤(100 mg·kg-1,ig,qd × 28 d)和氧嗪酸钾(250 mg·kg-1,ip,1次/周,连续4周)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尿酸(UA),血尿酸(UA),血黄嘌呤氧化酶(XOD),血肌酐(SCr),尿素氮(BUN).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尿UA显著降低,血UA,XOD,Cre及BUN 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五子承气汤低、中、高剂量组尿UA分别为(146.3±22.5),(202.2±53.8),(218.1±62.6) μmol·L-1,显著高于模型组(89.8±27.1)μmol·L-1(P<0.01,P<0.05);血UA分别为(207.3±42.5),(177.1±50.5),(158.0±49.0)μmol·L-1,显著低于模型组(285.0±54.1)μmol·L-1(P<0.01,P<0.05);五子承气汤还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XOD活性,显著降低SCr,BUN含量( P<0.01,P<0.05). 结论: 五子承气汤明显促进尿UA排泄,降低血UA含量,抑制血清XOD活性,改善肾功能,对大鼠高尿酸血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子宫内膜炎继发性痛经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赤雹果乙醇提取物(AETF)对子宫内膜炎继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子宫内植入塑料管法,诱发子宫内膜炎继发痛经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ig)给药,AETF低、中、高剂量(0.3,0.6,1.2 g ·kg-1)连续7 d。以子宫的肿胀度,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率)及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为指标,观察AETF治疗继发性痛经的作用。结果: AETF 0.3,0.6,1.2 g ·kg-1剂量组大鼠的子宫肿胀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1.2 g ·kg-1剂量组大鼠全血黏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0.6,1.2 g ·kg-1剂量组大鼠子宫组织中的PGE2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AETF治疗子宫内膜炎继发性痛经的作用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对HSC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分别作用12h、24h、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加味四逆散对HSC-T6凋亡的影响。结果:(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加味四逆散各浓度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与HSC作用12h、24h、48h后,细胞凋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与鳖甲软肝片组比较,除加味四逆散低浓度组作用12h时细胞凋亡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浓度组细胞凋亡均优于鳖甲软肝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UNEL检测表明:加味四逆散各浓度药物血清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及鳖甲软肝片组药物血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HSC-T6凋亡,且以高剂量和作用48h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对急性马兜铃酸肾病(AA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AA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强的松组、中药+强的松组,其中正常组10只,其余各组均为20只。模型组、中药组、强的松组及中药+强的松组按100 mg.kg-1.d-1剂量予马兜铃酸A纯品连续ig 3 d建立AAN模型;从实验第6天开始,中药组予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按生药量计为3.55 g.kg-1.d-1,10 mL.kg-1.d-1)ig,强的松组予强的松(0.5 mg.kg-1.d-1)ig,中药+强的松组予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3.55 g.kg-1.d-1)+强的松(0.5 mg.kg-1.d-1)ig,模型组和正常组则予蒸馏水10 mL.kg-1.d-1 ig;连续给药3周后处死各组大鼠。以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Bcl-2mRNA,Bax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组织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而Bax 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强的松组和中药+强的松组均能不同程度增加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中药+强的松组的作用最佳(P<0.05)。TUNEL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肾小管可见少量凋亡细胞,模型组则有大量凋亡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强的松组和中药+强的松组凋亡细胞数均减少(P<0.05);而中药+强的松组凋亡细胞数减少最为明显(P<0.05)。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参与了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能减轻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但联合强的松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加味独活寄生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加味独活寄生汤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症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来氟米特治疗组、加味独活寄生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除正常对照组6只,于大鼠尾根部每只0.2mg im胶原乳剂制成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后,每组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别6只,来氟米特组按10 mL·kg-1给予来氟米特ig,加味独活寄生汤高、中、低剂量组按44,22,11 g·kg-1给予加味独活寄生汤ig,对照组ig相同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12周。分别观察治疗后0,2,4,6,8,10,12周大鼠体质量、关节炎症指数(AI)、足爪指标、关节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独活寄生汤高、中、低剂量组与来氟米特组对关节炎大鼠AI有显著改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治疗组较模型组体质量、足爪均有显著改善(P<0.05,P<0.01);对踝关节软骨病理改善方面,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改善。结论:加味独活寄生汤对CIA大鼠关节炎症有明显改善作用,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心理性应激胃溃疡模型,观察加味四逆散(JWSNS)对模型大鼠胃黏膜形态、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和黏膜血流量等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10,5,2.5 g·kg-1)组,奥美拉唑(3.0×10-3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0种不可预知刺激法建立慢性大鼠心理性应激胃溃疡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常规HE染色观察胃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胃黏膜溃疡指数(UI),多道生理记录仪检测胃黏膜血流量(GMBF),放免γ计数器检测血浆ACTH,血清CORT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弥漫出血、溃疡糜烂,其胃黏膜UI,血浆ACTH,血清CORT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GMBF,胃黏膜修复有效率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损伤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减轻,其胃黏膜UI,血浆ACTH,血清CORT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而GMBF,胃黏膜修复有效率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慢性心理性应激对大鼠胃黏膜有明显损伤作用,加味四逆散能显著减轻心理性应激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有效减低溃疡指数,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增加GMBF和提高胃黏膜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蛹虫草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动物分正常组、盐酸左旋咪唑组、复方蛹虫草颗粒0.355,0.71,2.13,4.26,8.52,12.78 g·kg-1 ig给药组,采用2,4-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以及碳粒廓清实验,研究复方蛹虫草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采用四甲基氮唑盐(MTT)比色法研究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对小鼠正常以及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复方蛹虫草颗粒0.355,2.13 g·kg-1组耳肿胀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P<0.05);复方蛹虫草颗粒0.355,0.71 g·kg-1组能提高小鼠碳吞噬指数(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2.13 g·kg-1组,P<0.01,4.26,8.52,12.78 g·kg-组,P< 0.05);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4.26 g·kg-1组能显著增加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P<0.01);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12.78 g·kg-1组能显著增加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结论:复方蛹虫草颗粒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葶苈草颗粒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昆明种小鼠,用3%恶唑酮(OXZ)复制小鼠OXZ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组(等容蒸馏水)、葶苈草颗粒(1.95,3.9,7.8 g·kg-1)治疗组、柳氮磺胺吡啶(0.39 g·kg-1)阳性药对照组,ig每天 1 次,连续治疗4 d。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治疗4 d后,与模型组比较,葶苈草颗粒3.9,7.8 g·kg-1治疗组,血清和结肠组织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肠组织MPO,IL-1β,TNF-α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葶苈草颗粒治疗组总DAI值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葶苈草颗粒对OXZ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通过调节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和抑炎细胞因子IL-10之间的平衡,有效减轻实验性结肠炎炎症,从而起到治疗IB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6.5,13,26 g·kg~(-1)补阳还五汤和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SD大鼠1周,制备3种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将BMSCs分为补阳还五汤6.5 g·kg~(-1)组(用含10%6.5 g·kg~(-1)生药制备的血清培养),补阳还五汤13 g·kg~(-1)组(用含10%13 g·kg~(-1)生药制备的血清培养),补阳还五汤26 g·kg~(-1)组(用含10%26 g·kg~(-1)生药制备的血清培养),空白组(用含10%空白血清培养)。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BMSCs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和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酶(p-Akt)(Ser473)蛋白的表达。结果:13,26 g·kg~(-1)生药制备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作用BMSCs 48,72 h后,细胞增殖活性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3种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作用48 h后,BMSCs在S期的细胞比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6 g·kg~(-1)生药制备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作用48 h后,PI3K和p-Akt(Ser473)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增强(P0.01)。结论:13,26 g·kg~(-1)生药制备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促使细胞进入S期,增强BMSCs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丹栀逍遥散低剂量组、加味丹栀逍遥散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复合模型,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接受不同应激因子刺激21 d,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随后分别按氟西汀组2.5 mg·kg-1、加味丹栀逍遥散低、高剂量组2.04,4.08 g·kg-1,各组均按10 mL·kg-1ig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ig 10 mL·kg-1生理盐水1次/d,每天应激前灌胃,从造模第22天开始,至动物处死当天,共21 d,实验周期共42 d;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大鼠海马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内GR的蛋白表达下调而MR的蛋白表达升高;经治疗后,各组大鼠海马内GR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上调(P<0.05),而各组大鼠海马内MR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加味丹栀逍遥散可以通过调节海马内GR和MR的蛋白表达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经过药物干预后的模型大鼠海马内GR表达升高而MR的表达下调,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海马内GR和MR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2 mg·kg-1)组、扶正化瘀(0.415 g·kg-1)组、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高、中、低剂量(80,40,20 g·kg-1)组,采用四氯化碳复合乙醇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8周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每日1次,连续4周,正常组、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第12周末,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H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组、扶脾柔肝方低、中剂量组血清中的ALT,AS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ALT,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组、扶脾柔肝方中剂量组血清中的HA含量明显降低(P0.05),扶脾柔肝方高剂量组H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扶脾柔肝方高剂量组最明显。结论: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下调纤维化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