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边界形状下二维斜面颗粒流在通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边界形状对二维斜面颗粒流有重要影响,粗糙边界条件下,颗粒流量密度在通道中横向呈对称马鞍型分布,且峰值位置与边界形状有关.对锯齿形边界,颗粒流量密度的峰值位置随斜面倾角(sinθ)的增大往中心区域移动,墙体附近20~30 d(d为颗粒直径)区域内颗粒流量密度随斜面倾角的变化呈指数衰减,衰减指数在2~3之间;对于半圆形边界,峰值位置始终出现在墙体附近20~30 d区域内,并且此区域内的颗粒流量密度随斜面倾角(sinθ)基本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半圆形粗糙元壁面对颗粒沉积的影响,分别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和离散相模型(DPM)求解流场与颗粒运动轨迹,并结合临界速度判别颗粒沉积的方法。通过构建不同半圆形粗糙元参数(e/D,p/e)的通风管道计算域,研究了1~10 μm颗粒沉积速度变化及沿气流方向颗粒的沉积趋势,分析了流场所引起的湍流变化对颗粒沉积的影响,与相同参数下的方形粗糙元壁面颗粒沉积特性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粗糙元参数对颗粒沉积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半圆形壁面颗粒沉积速度小于同参数下的方形壁面颗粒沉积速度,这是由于半圆形壁面的回流区相对方形粗糙元更小,捕捉颗粒能力差,半圆形粗糙元流体附壁效应导致半圆形粗糙元拦截效率较低。当e/D=0.02,p/e=3时,颗粒沉积速度变化较大,但在其余参数下变化并不大。半圆形粗糙元壁面的迎风面是颗粒沉积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3.
采用急性致死、单个体和群体培养实验,研究紫外线照射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运动、存活分布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间的增长(0~30min),轮虫的运动能力下降并产生急性致死效应,死亡率与照射时间关系符合Sigmoid模型.紫外线照射下(0~120s),轮虫的生存数据符合weibull分布,紫外线使各处理组轮虫寿命(1.7~8.8d)、生殖期(0~5.3d)、生殖期的平均繁殖率(0~2.0ind·(female·d)^-1)显著下降(P〈0.001),种群增长特征参数rm、R0、λ和T也呈下降趋势.群体培养与单个体培养结果相似,卵密度、幼体密度和种群增长率均随照射时间(0~120s)的延长而呈显著的下降(P〈0.001).  相似文献   

4.
在生理酸度(pH 7.4)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甜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甜蜜素与 BSA 形成基态复合物而引起 BSA 的内源性荧光猝灭,25℃时的结合常数为3.05×103 L·mol-1,结合位点数约等于1。利用 Van’t Hoff 方程计算出热力学参数:焓变(ΔHθ)和熵变(ΔSθ)分别为-3.46 KJ·mol-1和48.23 J·mol-1·K-1,表明疏水作用和氢键是维持 BSA-甜蜜素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位点竞争实验表明,甜蜜素主要结合于 BSA 的亚域ⅡA,即 site I 位。同步荧光结果显示,甜蜜素与 BSA 的结合诱导 BSA 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疏水性有所增加,而对酪氨酸残基微环境没有明显影响。Zn2+、Mg2+的存在对 BSA-甜蜜素的结合有促进作用,而 Ca2+、Fe3+、Cu2+则对 BSA-甜蜜素复合物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H2O2的降解作用可得到水溶性壳糖胺(CS)产物.降解速度及产物颜色与CS用量、H2O2浓度和降解温度等工艺条件有关.实验结果表明,在80℃温度下,搅拌速度为2400r·min-1,用6g·L-1H2O2可使33.0g·L-1CS降解成水溶性产物,其降解速度为1.21g·L-1·h-1.由产物的FT-IR谱图初步推断了降解反应机理.由所得水溶性CS制得了一种兼有材保与环保双重作用的绿色涂层,这对CS的改性与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路模型的改进及若干相应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1段导线可以采用注上3个非负常数L,R,Q或分式(LP^2+RP+Q)/p的1段有2个端点的简单曲线来表示,且L恒≠0;可定义电路为有限条导线串并联而成的组件,使电路图可相应简化.提出用等价电路来简化电路的概念,从而得出用电路图来计算拉氏阻抗的较直观简洁的新方法,并证明了在任何电路中都存在拉氏阻抗,并且是个分子次数比分母次数高1的分式;也证明了拉氏电位降定理中的L{u(t)}=ZL{i(t)}可加强为L^s{u(t)}=ZL{i(t)},其中L^s{u(t))则为u(t)的强拉氏变象.同时也证明了空载电路中电流可通过电路特征表达电路特征定理,即i(t)=g(t)·ue(t)=∫0^1g(t—τ)ue(t)dτ,而ue(t)为外接电动势两端之电位差,g(t)=L^-1{Z^-1}为拟连续、缓增的函数,也被称为电路的电路特征;又证明了电路特征测定定理ue(t)=δ0(t)时,i(t)即为g(t),并且电路特征定理和测量定理对一切电路均成立.  相似文献   

7.
将MEVVA源(metal vapor vacuurm arc ion source)71出的Ag,Ni离子以不同的剂量比在室温条件下注入到高纯非晶二氧化硅玻璃,透射电镜明场像以及光学吸收谱证明了该样品中形成了Ag,Ni会属纳米颗粒.样品在空气中邀火,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光学吸收淆变得平缓,当退火温度达到600℃时,Ni被部分氧化,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测最样品的磁学特性,结果显示在外磁场为0~80kA/m时表现为铁磁性,在外磁场为80-240kA/m时表现为抗磁性。  相似文献   

8.
旅行效用概率模型与旅游业滞区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旅游流的空间分配是旅游研究的重点.从效用的角度研究旅游流的空间分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众多的预期目的地中,旅游者最终选择的是在一定经济和时间花费约束下可感受效用值最大的目的地.然而Rugg的旅行效用模型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未列明具体的消费技术矩阵,对具体变量与效用的关系未作明确阐述.(2)该模型没能反映出多产品组合间的竞争关系和权衡取舍关系.所以Rugg的旅行效用模型缺乏可操作性.借鉴并修正Rugg的旅行效用模型,对旅行效用变量进行界定和识别,建立旅行效用概率模型,用于分析旅游流的空间分配,并据此提出王瑛、王铮界定的“旅游业滞区”发展策略.最后以福建为例,结合线性规划技术和Lancaster效用理论说明旅行效用概率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基于旅行效用概率模型,还可以简便地绘制在不同时间和预算约束下各目的地所对应的客源地的旅游域,对其目标市场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9.
Rb蒸气中的辐射陷获效应和5P1/2能级有效寿命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测量了Rb蒸气中(5P1/2)共振能级的有效寿命.圆柱形样品池充入金属Rb,样品池温度在333K-373K之间,在池中产生10^11~10^12cm^-3的Rb原子密度.使用Nd:YAG脉冲激光器(泵浦激光)将Rb原子激发至5P3/2态,测定了转移荧光随时州衰减的曲线.由于辐射陷获效应的存在,有效辐射率是自然辐射率与透射因子的乘积.对5R1/2→5S1/2跃迁荧光曲线的测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及速率方程得到的不同温度下的有效寿命与霍斯坦理论计算得到的相符.  相似文献   

10.
区域网络结构研究是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基于铁路客运视角开展研究是区域网络结构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依据2015—2019年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客运班次数据,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核心-边缘结构和凝聚子群4个方面对长三角区域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区域城市间铁路流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分布不平衡,主轴与次轴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整体网络;(2)城市网络密度显著上升,网络结构复杂,但处于弱连接状态,江浙沪省际联系紧密,安徽省有待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3)度数中心度两极分化显著、高低值区地域集聚特征明显、核心城市控制力强势;(4)由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等组成的宁沪主轴沿线城市群在长三角区域内关系最为紧密、一体化程度最高;(5)凝聚子群分布形态的组织性逐步增强,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为枢纽,形成了具有地理邻近性的铁路客运联系网络;(6)长三角区域总体网络结构特征为空间分布不平衡、城市首位度突出、形成各级凝聚子群,总体演变趋势为网络联系趋于紧密、网络结构趋于复杂、分布形态趋于优化。  相似文献   

11.
医院作为应对“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类似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阵地,其空间分布格局直接影响突发卫生事件的防控速度。为分析医院的空间地理分布特征,借助GIS、SPSS等分析工具,从宏观格局、省域布局等视角对2001—2016年我国医院(不含港、澳、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医院建设形成了以中西部地带、东部沿海地带为首的带状增长结构,并呈东高中低西高的整体增长趋势,远西地带和东北地区增速缓慢;呈明显的向行政中心省会城市集聚的特征。(2)中西部地带的医院具有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特点;医院点密度重心随医院等级的提高逐渐向东部地区移动,东西部地区城市的优质医院数量差距较大;三甲医院的空间结构呈单核心状,扎堆现象明显。(3)具有单中心集聚、高区位熵轴线集聚、中区位熵带状集聚、低区位熵成片集聚4种集聚特征。(4)城市户籍人口、建成区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医疗资源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DPD)研究了由两种不同成分组成的两嵌段共聚物组成的混合体系在纳米尺度下的自组装行为.两种嵌段共聚物的聚合度相同,在稳定状态下,纯嵌段共聚物1呈层状有序结构,纯嵌段共聚物2呈无序或六角柱状结构.DPD研究表明,在两者混合体系中,随着嵌段共聚物2体积分数的增加,嵌段共聚物1只出现了层状的有序相,而嵌段共聚物2则呈现出从球状相到柱状相再到层状有序相的有趣变化,随着嵌段共聚物2对称性的增强,其形成的有序相所占的体积分数区域越小.同时,通过混合体系单体密度分布曲线和末端距分布情况,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合体系的微相分离与单体分布的细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VPO/SiO2催化剂由对甲氧基甲苯(PMOT)制备大茴香腈(PMOBN)的氨氧化反应,在内径20mm的石英管固定床反应器上,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空气比,氨气比,空间速度以及催化剂活性组分中的不同磷钒比(P/V)对PMOT转化率,PMOBN摩尔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是:P/V为1,温度603K,反应物摩尔比n(PMOT):n(NH3):n(Air)=1:12:30,空间速度564h^-1,在此条件下,PMOT转化率98%,PMOBN摩尔产率63%,选择性64.3%,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高于99%。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探究不同因素(温度、光照、抗氧化剂、复配抗氧化剂以及抗氧化增效剂)对通过冷、热榨工艺制备的紫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其主要有效成分α-亚麻酸的氧化动力学。结果显示:以冷/热榨紫苏子油的过氧化值达19.7 meq·kg-1时为基准,冷/热榨紫苏子油在63℃避光保存下的所用时分别为11和9 d,而在250Lx光照室温保存下的所用时分别为6和4 d,单一抗氧化剂TBHQ效果一般,用时分别为33和30 d,复合抗氧化剂TBHQ+BHT的效果较好,用时均为36 d,增效剂柠檬酸、异抗坏血酸钠对冷/热榨紫苏子油的氧化稳定性表现为促进作用,且增效剂柠檬酸协同作用优于异抗坏血酸钠。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冷榨法制备的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的氧化符合动力学方程lnY=61.183-0.012x(一级),其拟合优度R2=0.908,热榨法制备的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的氧化动力学方程为Y=62.334-1.151x(零级),其拟合优度R2=0.930。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淡水珍珠育珠蚌养殖水域水质因子季节变化规律以及对珍珠蚌生长的影响,以优质淡水珍珠蚌池蝶蚌养殖为对象,2017年6月~2018年5月对两个不同养殖基地进行了为期1年的水质变化监测和池蝶蚌生长观测,分析了部分水质因子与池蝶蚌生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夏季是池蝶蚌最佳生长季节,该季节的养殖水体内悬浮颗粒有机物含量越高,池蝶蚌生长率越高;总碳高且稳定的状态可令生长率值较高,而总氮越稳定越有利;较高的pH值(8.0~9.0)可以较好地保证池蝶蚌生长率的提高;盐度在0.15~0.30范围内,养殖水体盐度越高越有利于池蝶蚌生长;Chl-a在10.00 mg·L-1左右时更适宜蚌的生长,当超过15.00 mg·L-1时则不利于其生长;藻蓝蛋白含量为2506.38~9464.25 mg·L-1,与池蝶蚌生长正相关,能体现池蝶蚌的滤食作用。  相似文献   

16.
0414号台风登陆过程的诊断与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MM5对0414号台风从2004年8月11日00时~14日00时(UTC)进行模拟,结合浙江省稠密的AWS资料、雷达资料、卫星云图对这次台风登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模式对登陆台风的路径、强度、降水具有较强的模拟预报能力.台风登陆前副热带高压呈坝状发展,副高南缘超地转低空急流加强,以及登陆前台风周围的风速呈现东北象限最大,西南象限最小的分布状况,是造成台风登陆前加速西折的原因.高层辐合中心的维持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台风螺旋雨带前沿存在中尺度热力性低压,在海陆间中尺度锋区的热力条件支持下,低压扰动获得发展,降水加强.水汽输送通道维持与内陆水体和饱和湿土的潜热输送是台风登陆后久留不散的原因.台风登陆后水汽源提供由孟加拉湾和南海转变为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