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近几年内多次参加了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鉴定会议,感到在评价和推广节能技术改造的成果和经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真正的节能,现在提出来供有关方面考考。一、节能项目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问题就笔者参加的历次鉴定会议来看,对节能项目经济效果的评价,基本上都采用投资偿还年限法,即以评价项目所获得的年净节约费用回收该项目投资所需的年限作为评价指标。设某节能项目的投资为 A,而所获得的年净节约费用为 B,则投资偿还年限为 n=A/B,通常要求 n 小于3年,从会议提供的数据看,确实有不少项目只用一年多甚至不到一年就可  相似文献   

2.
林火灿 《节能》2014,(3):74-74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探索实行节能评估机构负面清单制度,定期向全社会公告不合要求的节能评估机构;并对违规的节能评估机构给予相应处罚。2013年12月份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以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和节能审查意见为主要依据,对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山东、山西、陕西、四川8省16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表明,大部分项目建设单位能够在初步设计、施工建设、运营阶段落实节能评估文件和节能审查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了2016年第7号公告,公布了对内蒙古、浙江、广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7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现场监督检查情况,个别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骗取节能审查意见。同时,发展改革委还公布了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和单位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 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由于目前国家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有限,以及逐步由拨款改为贷款形式,为此研究节能技改投资效果的评价问题也日益重要。评价的目的是在多项节能技改项目中如何评价其经济效果,以及在和能源开发投资对比条件下划定一条节能技改单位投资上限等。由于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评价方法,致使同一个项目得出  相似文献   

5.
颜芳 《中外能源》2010,15(4):83-86
能效水平对标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都是国家鼓励的、经过实践验证的、效果显著的节能管理措施,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放大节能效果,提高节能经济性。云南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在2007年成功开展年综合能耗为5000t标煤及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的基础上,结合能效水平对标在云南省率先开展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工作,完成了70多个项目的节能评估。具体做法为:在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环节,督促可研报告编制单位根据项目所在行业的特点设计完整的能效指标体系、能源计量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并开展能效水平对标,做到从项目源头抓节能,提高项目节能经济效益。能效水平对标的原则为:对于国家规定的22项高耗能产品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强制性能效水平对标;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主要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达必须达到能耗限额准入值;在技术、投资许可的情况下,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应尽量达到产品能耗限额目标值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节能评估是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节能评估机构根据节能法规、标准等,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的行为,是项目核准立项的前置条件。根据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按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能源消费量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是国家加强节能工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抓手,是能源"双控"的重要手段。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已连续多年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监察,重点监察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落实节能审查意见的情况。本文汇总剖析了上海多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监察的总体情况,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思考探究。本文可为全市节能审查主管部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作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展节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监察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2007,29(2):4-4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发出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精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规划、新、改、扩建工程)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现有可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产业和技术政策、标准和设计规范进行了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7年3月16日发布了《江苏省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经贸环资〔2007〕21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分为总则、节能篇审查、节能篇编制、节能评估、节能篇审查与评估的管理、惩罚和附则7个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节能融资项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世界银行利用世界银行转贷资金与全球环境基金赠款,共同实施的节能领域融资政策创新和实践.项目正式实施以来,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为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石化等多个行业实施了能耗设备节能改造、干熄焦、余热利用、煤炭减量替代等项目.王晓东表示,8年的实施,中国节能融资项目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撬动了8倍的世界银行资金投资,起到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赠款+贷款”得到了“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节能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就是对不同节能措施和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分析、评价 ,并在多方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作为决策的依据。进行节能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必须明确计算节能经济效果的所需的指标 ,它主要包括 :1 投资指标节能投资包括 ,方案本身新增加的投资 (用于建筑方面的投资 ,用于购置设备机具方面的投资 ,用于安装方面的投资 ,用于管理方面的投资等 ) ,旧设备报废的损失 ,因改造引起的停产损失。这样 ,计算节能投资指标的公式为 :K∑ =K1 K2 K3式中 :K∑ -节能方案的总投资 ;K1-改造新增投资 ;K2 -旧设备报废损失…  相似文献   

12.
节能分析篇(章)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本文总结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的经验,对节能分析篇(章)的内容、深度、能源品种的划分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几年来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篇的编制及评估的实践,结合国家的政策和对节能篇的编制及评估要求,就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篇的编制及评估中的重点与难点介绍一些体会,可为从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篇的编制及评估人员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经贸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已开展节能项目投资评估业务,7月27日该中心与荷兰银行合作,向企业家介绍了第一批节能投资项目。该中心通过研究各行业和地区节能技术与措  相似文献   

15.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的作用和意义的深入介绍,指出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是国家加强节能工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抓手,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是能源"双控"的重要手段和完善。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通过连续多年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监察,重点监察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落实节能审查意见的情况。梳理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专项监察的总体情况和工作经验,同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考,可为上海市节能审查主管部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作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展节能专项监察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效节能回洞式组装架空炕连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效节能炕连灶是节省薪柴,提高生活质量的技术项目,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效节能炕连灶热效率高达75%,火炕是预制组装形式,比旧式火炕年节薪柴34%,适于工厂化生产。文章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要点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民用建筑节能评估能耗估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全年能耗计算是民用建筑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的重要环节,分析了民用建筑的能耗组成,其中空调、采暖系统的能耗计算最为复杂。空调、采暖系统的能耗计算方法可以分为动态能耗模拟法和静态能耗分析法,鉴于计算方法特点和节能评估阶段的项目周期、项目资料以及经济性,认为采用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更加高效、经济。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4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6号)同时废止。《办法》对原6号令进行了较大幅度修改,(一)取消国家发改委节能评估和审查,由国家发改委核报国务院审批、核准或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节能审查交由地方负责。(二)企业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由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改为开工前完成即可。(三)提高需开展节能审查的项目用能量门槛,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并公布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北京市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方面率先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本文对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体系、特点、已开展工作及成效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项工作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