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大利Tecnionsult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表面涂覆了水溶胀性涂层的纤维增强塑料棒材。这种纤维增强塑料棒材可以代替普通的纤维增强塑料棒材用作干芯光缆的加强棒。在应用普通的纤维增强塑料加强棒制造干芯光缆时,为了吸收光缆中的水分,以免羟基使光纤的传输损耗增大,需要在光缆中加入凝胶、水溶胀性带或水溶胀性纱等强吸水性材料。应用这种涂覆了水溶胀性涂层的纤维增强塑料加强棒后,光缆制造商就不需要再在光缆中加入这些强吸水材料了,因此可以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干芯光缆用FRP加强棒@钱世准  相似文献   

2.
人们所熟知的纤维石膏板是以石膏为胶凝材料以适量的有机或无机纤维为增强材料,经打浆、铺装、脱水、成型、烘干等工艺处理而制成的人造板材。可是采用短切玻璃纤维作分散配筋时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在石膏浆料中由于玻璃纤维的相互缠绕难以打浆和无法实现均匀铺装,失去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板的目的。新加坡的“百得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玻璃纤维石膏装饰板成功的解决了短切玻璃纤维作为分散配筋增强石膏装饰板的技术,其制造过程是这样的:该公司采用的是代号为 RS—2400型玻纤纱,为中碱玻璃纤维15支纱,其表面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面浸润剂处理,由玻纤纱组成直径为2—3cm 的纱束,以缠绕型组成纱团,这种强制扭曲缠绕的纱束由于表面经特殊的浸润剂处理,被剪断后有高分散性和可伸直性,以长度为15cm 左右掺入石膏浆料中。  相似文献   

3.
铝质纤维吸声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铝质纤维吸声材料的特性,尤其是它适于露天使用的优良的耐候性能,并与传统的无机纤维类材料以及其他铝质吸声材料进行了对比,总结了铝质纤维吸声材料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煤沥青碳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在水泥砂浆中的握裹力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雾化流纤维静态涂覆法"对煤沥青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在碳纤维表面涂覆各种不同的聚合物乳液.用荧光显微镜和SEM对改性的纤维表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在水泥砂浆中的握裹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聚合物乳液均可涂覆在碳纤维表面,形成一定厚度致密或骨节突起状涂层.且改性后沥青碳纤维在水泥砂浆中分散性较好,握裹力均提高,最大可以达到61%.  相似文献   

5.
以陶粒、膨胀珍珠岩为骨料制备了适用于隧道环境的无机颗粒吸声材料,为了提高该材料的防潮性及在隧道潮湿环境下的耐久性,提出了多种改善该材料耐久性的方法--对骨料进行防潮颁处理,原料中掺入硅灰、聚丙烯纤维,表面进行防水处理等,测试了各种改善措施的效果,为无机颗粒吸声材料在隧道环境中的使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研制出新型无机建筑吸声材料。该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焙烧煤矸石轻骨料,其占材料总重量份的60%以上,主要由水泥、焙烧煤矸石轻骨料、膨胀珍珠岩组成(重量份),其中水泥占5~20,焙烧煤矸  相似文献   

7.
信息荟萃·国内外专利·增强复合结构用的无纺筛网织物(法国专利FRZ,719,320P18)织物含经向上的纱(A)和纬向上的纱(B),A和B纱在相交点上粘合,由合相应纤维作为A和(或)B纱的混合纱组成。混合纱织物,含玻璃纤维和钢纤维作为A纱,玻璃纤维作...  相似文献   

8.
邦达吸声板是上海邦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新近研究开发的一种以镁水泥为主要成分的泡沫型吸声材料,其强度和刚度较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无机纤维隔热保温、不燃不腐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耐水性,适用于户外以及潮湿环境使用。由于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吸声板的板幅最大尺寸大致可做到600mm×1200mm。它与其它常用的纤维型和泡沫型强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相似,降噪系数高达0.93。根据建筑吸声产品的吸声性能分级的国家标准(GB/T16731-1997),邦达吸声板属一级吸声材料,但它消除了纤维性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对人的…  相似文献   

9.
陶粒多孔吸声材料内部大量孔隙使其具有降低环境噪声的功能。本文添加了膨胀珍珠岩和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吸声组分以提高其吸声性能,对膨胀珍珠岩和聚丙烯纤维与水泥石界面进行微观分析,深入探讨了这两种增强吸声材料组分对陶粒吸声材料吸声性能和强度的影响。实验证明这两种吸声组分都能较大程度提高材料的吸声性能,实验还发现聚丙烯纤维能同时提高材料强度,膨胀珍珠岩能明显降低材料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水泥基吸声材料的多孔结构,设计了单侧均匀分布的圆柱体穿孔结构,探讨了穿孔与多孔结构复合的吸声原理,并以水泥浆包裹膨胀珍珠岩颗粒压制成型的方法制备了含有纤维或(和)发泡多孔结构的水泥基吸声材料,分别研究了其多孔结构与穿孔结构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基吸声材料多孔结构中同时含有纤维和发泡结构的吸声性能较好,单含纤维或发泡结构的吸声性能相对较差;但经穿孔后,不同多孔结构的水泥基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将玻璃纤维原丝、碳纤维纱束或合成纤维纱束,在张力状态下埋置在砂浆或混凝土内,可以提高砂浆或混凝土的强度,并能防止产生裂纹。例如,先在玻璃纤维原丝表面涂覆一层合成树脂粘结剂,再将其固定在模框内,并拉伸玻璃纤维原丝,使其张应力达到断裂强度的  相似文献   

12.
赏析     
<正>项目名称:意大利科诺公共图书馆和礼堂建筑设计:Archea Associati建造地点:意大利,贝加莫该项目是一栋由混凝土和氧化铁组成的庞然大物,建筑表面完全被英文字母浮雕装饰。整体来看建筑面向广场,就像铭刻隽永的展开书籍,丰富了建筑的水泥表面。建筑结构由混凝土双壁分界的中央长廊组成,视觉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17)
为了改善声屏障的降噪效果,本文采用边界元法和移动渐近线优化算法对声屏障表面吸声材料的分布进行优化设计。基于各向同性惩罚微结构模型法(SIMP)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建立以吸声材料单元相对密度为设计变量,以吸声材料的体积为约束,以参考面声压值最低为设计目标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使用边界元法进行敏感度计算,最终使用移动渐近线优化算法求解优化模型。以二维声屏障模型为例,对表面吸声材料的分布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减噪优化设计中的可行性。算例结果显示:声屏障表面全部敷设吸声材料通常不是降噪效果最佳的情况,这一结果凸显了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广东建材》2011,(6):5-6
涂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膜物、颜料、填料、溶剂及各种助剂所组成。涂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又称漆膜或涂层。建筑涂料是涂料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内墙涂料、外墙涂料都属于建  相似文献   

15.
赵应虎 《重庆建筑》2023,(10):58-60
开放式石材幕墙是建筑外墙的重要装饰之一,为了延长开放式石材幕墙的使用寿命,需对其与建筑表面之间进行防水处理。采用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双重防水构造结构,选择JS复合涂料和CPS反应粘结型高分子湿铺防水材料分别作为幕墙和建筑表面的防水材料,经过涂覆操作完成开放式石材幕墙与建筑表面之间的防水处理。将设计的防水处理方法应用到实际施工工程中,发现幕墙的含水率减少了72.3%,建筑表面湿度系数降低了0.14。  相似文献   

16.
防火涂料是指涂覆于可燃性基材表面,能降低基材表面的可燃性、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或是涂覆于结构材料表面,用于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功能材料。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装饰性要求和消防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防火涂料几乎覆盖了一般涂料的所有领域,如建筑内外墙、娱乐场所、商店、宾馆、工业厂房、写字楼、家庭住宅、家具涂饰、轮船、飞机等。  相似文献   

17.
BT-85吸声砖     
根据中央彩电中心工程急需新型吸声材料的要求,由北京陶粒厂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北京六建公司共同协作研制成功了BT一85吸声砖。该材料经混响室法测试达到声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当表面曝气沉淀池采用泵型叶轮时,一般在叶片不受杂质堵塞时才能达到运转效果。但生活、生产污水中经常夹带着一些纱头,回丝等纤维物质流入表曝池,当叶轮旋转、提升时,进入池内的纱头等纤维物,在实践中有两种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9.
赵永花 《工业建筑》2005,35(Z1):38-40
通过对建筑绝热、吸声材料的原理、作用、种类、性能、发展趋势等的阐述,提出在房屋建筑中应大量使用绝热、吸声材料来实现房屋建筑中的节能。  相似文献   

20.
将纺织废旧布料经过开松、分梳、切断制成纤维纱,在黄土中掺入一定比例及长度的纤维纱,制备成纤维纱加筋黄土,利用一维蠕变仪研究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纤维纱加筋黄土的一维蠕变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纤维纱加筋黄土的蠕变应变均小于素黄土的蠕变应变,纤维纱加筋对于抑制黄土的蠕变变形具有积极作用;当竖向荷载大于400k Pa时,纤维纱加筋黄土达到稳定蠕变的时间相较于素黄土更长;随着纤维纱掺加比例及纤维纱掺加长度的增大,纤维纱加筋黄土的蠕变应变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纤维纱最佳掺加比例为0.3%,纤维纱最佳掺加长度为30 mm。构建可以反映土体进入蠕变阶段后,长期强度稳定性能的蠕变指数表达式,当竖向荷载在400~800 kPa时,蠕变指数增长显著,当竖向荷载大于800 kPa时,蠕变指数随竖向荷载的增大逐渐趋于稳定。结合一维蠕变试验数据,建立了考虑纤维纱掺加比例及纤维纱掺加长度影响的纤维纱加筋黄土一维蠕变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