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患者及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生化法检测103例高血压患者、39例利尿剂治疗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128例健康人及74例血压正常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结果高血压组、高尿酸血症组及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TC、TG、HDL-C、LDL-C升高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对血脂水平均有影响。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服用利尿剂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同时可导致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2.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学  陈敏 《广西医学》2006,28(9):1362-1364
目的 探讨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186例脂肪肝组和60例非脂肪肝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CG)、餐后2 h血糖(PBG 2 h)、血清尿酸(UA)、血压水平.结果 脂肪肝组BMI、TC、TG、FBG、PBG2h、U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高HDL-C则低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并存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易并发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近年不少地区报告了高尿酸血症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为此本实验室根据体检数据进行统计以了解内江市东兴区机关、乡镇干部及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体检血脂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原因 有文献报道,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具有相关性,虽然高尿酸血症不是这些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相关性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肯定 [1-2].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绝大部分由肾脏排泄,其余由消化道清除.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泄速度较恒定.当嘌呤代谢紊乱、能量代谢障碍以及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障碍均可引起尿酸浓度升高.同时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引起嘌呤的过量合成,可致血尿酸升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时均可继发高尿酸血症.方法 对2009年826例内江市东兴区机关、乡镇干部及事业单位职工检测血脂4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尿酸(UA)].结果 血尿酸偏高(>413μmol/L)者212例,占总检人数的25.7%,其中男性占22.3%,女性占3.4%,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TG升高者92例,占43.4%,TC升高者50例,占23.6%.在不同年龄段中,以55~64 岁组的UA、TG、TC阳性率最高.结论 本区高尿酸血症与高脂血症确有联系,与四川省其他有报道的地区类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广州社区老年人尿酸(UA)水平、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预防HUA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 409例65岁以上老年人的血压(BP)、空腹血糖(FPG)、血UA、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等指标,进行年龄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UA危险因素.结果 HUA患病率为37.8%,男性为24.6%,女性为50.2%.男女UA水平及HUA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HUA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Cr、TG、LDL-C、收缩压、高血压、高TG症、高LDL-C血症,保护因素有HDL-C.结论 应警惕HUA的危险因素,并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尿酸血症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合并症的关系.方法 在对山东沿海居民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的被调查者中选择正常人42例(CON组),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59例(UA1组),高尿酸血症伴高血压患者36例(UA2组),高尿酸血症同时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患者43例(UA3组),填写调查问卷,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糖(FBG)、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hs-CRP从CON组到UA3组依次升高,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以LOGhs-CRP为因变量, 以SBP、DBP、BUN、CRE、TG、TC、HDL-C、LDL-C、UA、BMI、WHR、LOG Ins、LOGHOMA-IR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UA、BMI、DBP纳入回归方程.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是0.507、0.182、0.152,P值分别是0.000、0.006和0.012.结论 血清CRP浓度与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及肥胖相关.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症越多,其血清CRP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并分析大连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 572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尿酸(UA)、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HUA检出率,并分析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71~97岁人群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P<0.05);男性血清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女性血清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体检人群中男性HUA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高TG、高TC、高LDL-C和男性均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连地区HUA发病率为26.34%,HUA的危险因素包括高TG、高TC、高LDL-C、男性,HUA的保护因素是高HDL-C和高FBG。  相似文献   

7.
赵国章 《右江医学》2012,40(2):193-195
目的探讨广西西林县3176名壮族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与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检测3176例体检人群的血尿酸(Uricemia,UA)及血脂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对比不同性别人群的高UA检出率。统计男性不同UA水平(正常UA组、高UA组)、女性不同UA水平(正常UA组、高UA组)脂代谢异常情况。结果 3176例体检人群中检出高尿酸血症为706例(18.98%),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5.58%,女性检出率为17.54%,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1)。706例高尿酸血症中脂代谢异常502例(71.10%),其中男性占53.97%,女性占17.14%。男性高尿酸血症组中的各单项脂代谢异常指标(高TC、高TG、高HDL-C、高LDL-C)明显高于正常UA组(P<0.01);女性高尿酸血症组中除高HDL-C外其他脂代谢异常指标明显高于正常UA组(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高尿酸血症人群脂代谢异常明显多于正常人。因此,需重视高尿酸血症,注意保持血脂正常有助于防治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尿酸(SUA)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546例因胸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冠心病确诊情况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287例)和单纯高血压组(259例),分析高血压患者SUA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与冠心病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S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7)、冠状动脉病变积分(OR=1.29)、SUA(OR=1.30)和HDL-C(OR=1.50)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S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间呈直线正相关(r=0.18,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胡轩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599-160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非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A组,30例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为B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C组,另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健康查体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D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其血压和血脂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高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LDL-C升高,HDL-C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正常组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④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糖尿病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均明显升高,HDL-C降低。在临床工作中,治疗胰岛素抵抗的同时降低高尿酸血症可能会收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脑梗死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根据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男性≥416.4μmol/L,女性≥356.9μmol/L)和正常血尿酸组,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率。结果: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的TG、HDL-C、TG、BMI、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DL-C低于对照组(P<0.05),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较正常尿酸组明显增高(P<0.05),UA水平与IMT正性相关(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及无症状脑梗死关系密切,提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严格控制血尿酸水平是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不可忽视的一个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脂及尿酸(uricacid,UA)变化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17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60例)、冠心病组(59例)、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51例)。同期在作者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UA,并进行差别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冠心病组、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的TC、TG、LDL-C、UA水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的TC、TG、LDL-C、UA水平含量均高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P〈0.01),HDL-C水平含量均低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P〈0.01);而脑梗死组和冠心病组血脂及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脂及尿酸异常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防并发症发生治疗中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的变化状况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高血压组和72例冠脉正常组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组间胆红素、血脂、血脂综合指数和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的差别.结果:高血压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P<0.05);高血压组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结合指标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P<0.01).结论: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是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血清尿酸与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88例冠心病患者(包括69例急性心肌梗死、9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稳定型心绞痛)和155例非冠心病患者采血测定血清尿酸、血脂水平,并分析血清尿酸与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各组与非冠心病组间血清尿酸水平无差异;冠心病各组与非冠心病组TC、HDL—C、LDL—C有差异(P〈0.05),TG无差异,而TC、HDL—C、LDL—C在冠心病各组间无差异(P〉0.05);UA与TC、LDL—C之间无明显相关性。UA与TG、HDL—C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病无密切关系。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TG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胆红素、尿酸水平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90例冠心病患者和65例健康者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尿酸(UA)水平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病人TG、TC、LDL-C、TG/HDL-C、LDL-C/HDL-C及UA显著升高(P<0.01),HDL-C、TBiL及IBiL明显降低(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但D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脂异常、尿酸升高和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唐山市超重、肥胖儿童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为预防高尿酸血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8-2019年唐山市学龄儿童体检筛查出的560例超重、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BP),计算体重指数;检测尿酸(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16.
妇女绝经前后血脂和脂蛋白水平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CHD)危险的增加与性激素的不足密切相关。我们测定了660名健康妇女(14~75岁)绝经期前、后血脂和脂蛋白的浓度。观察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TC/HDL—C和LDL—C/HDL—C的比率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增高。绝经后妇女的TG、TC、LDL—C、VLDL—C、TC/HDL—C和LDL—C/HDL—C比率明显高于绝经前的妇女(P<0.001或0.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部分解释绝经妇女CHD发病率增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高血压、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83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及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胰岛素(INS)、 C肽(CP)和血糖(BG)等指标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 三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TC、TG、HDL-C及LDL-C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与对照组比较,INS、CP 水平呈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冠脉造影结果阴性的306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LP(a)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冠心病组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HDL-C逐渐下降(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低HDL-C水平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DL-C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TC/HDL-C可能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56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和331例健康对照组的体质量指数 (BMI)、促甲状腺素 (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空腹血糖 (FBG)、血尿酸 (UA)水平,比较其结果的差异。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的BMI、TSH、TC、LDL-C、TG、FBG、UA水平高于对照组,FT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HDL-C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TSH水平与TC (r=0.254,P=0.000)、LDL-C (r=0.110,P=0.004)、TG (r=0.218,P=0.000)、BMI (r=0.119,P=0.002)和FBG (r=0.210,P=0.000)呈正相关;与HDL-C和UA无相关关系 (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会影响血脂、FBG、UA的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