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基于网络的桥梁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传统桥梁施工控制过程中获得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网络、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提出建立一种新的桥梁施工控制系统——基于网络的桥梁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三部分:数据高速采集系统、数据双向传输网络系统、计算分析与控制决策系统.此系统以Internet网络或通信网络为媒介,引入专家系统,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到控制决策,实现实时化与智能化,从而使桥梁施工控制达到高精度、高智能与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基于USB2.0接口和DSP TMS320F2812的多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该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TI公司DSP芯片TMS320F2812和16位并行输出的模数转换器ADS8364实现对多路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最后采集的数据通过CY7C68013实现的USB2.0接口传到上位机,由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并将结果和用户的设置传给DSP进行数据采集的控制.实验证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采集精度高,传输速度快和性价比高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磁带复录技术,设计了一种使用USB2.0接口的多路高速数字语音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结构,对USB2.0控制器与高速DSP的硬件连接、USB2.0数据传输系统的软件几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可实现高速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生物酶催化温度场实时测量系统,需要高速、同步的采集反应器皿底部的多点温度,为了满足系统高速同步多点测量的需求,使用ATmega128作为系统的MCU,并在其上嵌入了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降低了单片机单任务顺序执行方式所常有的死机现象.在温度场测量方面,将DS18B20温度传感器常用的串行操作改为并行操作,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了同时读取多路温度数据的目的,使得读取一路温度数据的时间与读取多路温度数据的时间几乎相同,达到了高速测量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温度采集的效率,满足了生物酶催化反应分析仪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采用STC89LE54单片机控制8路逻辑信号电平采集的简易逻辑分析仪设计.采用EPM7128SLC84-15控制系统实现一个数字信号发生器可预置8路信号工作,单片机和EPMTl28SLC84-15间采用中断方式交换数据.采集电路以5 kbit每秒的速率同时对8路逻辑信号进行采样.逻辑信号门限电压通过键盘任意设定信号采集的触发等级、触发条件、触发位置由键盘设定.采集存储的8路信号可以同时清晰稳定地在示波器再现.  相似文献   

6.
应用光纤通信网络设计了一种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多路数据采集的方式结合光纤通信网络,大幅提高了采集能力.系统由采集模块、处理系统以及光纤网络构成,前端采集模块完成模拟信号采样、滤波,然后通过处理器完成信号传输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FPGA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是星载傅里叶光谱仪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64路通道数据同步采集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度红外干涉信号采集.本系统用FPGA实现了干涉信号采样时序控制、打包排序和USB接口的传输控制等功能,具有实时性好、抗干扰性强的优点,并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基于USB2.0接口和DSP TMS320F2812的多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该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TI公司DSP芯片TMS320F2812和16位并行输出的模数转换器ADS8364实现对多路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最后采集的数据通过CY7C68013实现的USB2.0接口传到上位机,由上位机对数据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多路温度监测及自动拨号语音报警系统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系统相关数据的存储、8路温度数据的采集和监测、语音录制、自动拨号语音报警等技术的实现.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多路温度实时监测、实时语音报警等功能.系统具有实时性及智能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八通道高速高精度并行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14位分辨率,4×105次/s最高转换速度.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实现了数据采集速率和采集数据量的程控选择功能,并控制FIFO缓存波形数据.数字处理器(DSP)通过串行命令总线控制采集速率、采集深度并启动采集;通过串行高速数据总线读取采集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整个电路控制灵活,指标先进,结构紧凑,适合高性能井下设备使用.井下测试结果表明,波形特征明显,信噪比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PC总线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岚  王建  张立勋 《应用科技》2005,32(11):30-33
在工程应用中实时数据采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采用中断是提高数据采集速度的最佳方式。介绍了一种基于PC总线的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利用AD1674转换芯片可实现对4通道信号的同步采样,分辨率达12位。讨论了PC机中的8259中断、外部定时器和A/D转换,以及该系统的接口程序的C语言实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等离子喷焊设备和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使喷焊过程稳定、可靠,参数设置和调节方便、准确,设计了单片机80C196KC和PC机联合控制系统,系统采用电平转换芯片MAX202完成单片机TTL电平与PC机RS-232标准电平的转换,PC机在Windows环境下,通过Visual Basic语言的串行通信控件MSComm与单片机进行数据,命令的传送,对模拟量、开关量以及喷焊过程进行控制,按设定的工艺动作程序编制程序,并显示喷焊参数和喷焊状态,实现了等离子喷焊过程的自动控制,实验表明,控制系统稳定,可以通过VB界面实时控制、监测喷焊过程。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在Windows 98下用VB 6.0的Mscommon控件实现PC机与多个 80C1 96KC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方法。重点介绍了一种类似于单片机之间多机通信方式的发送与接受程序的数据帧格式的设计以及程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在电子电路设计方面的设备需要,设计出一款集成有模拟信号采集、函数发生、数字信号采集及发生、以及其他常用模块功能的辅助电子电路设计开发平台.针对该平台软硬件系统设计做了详细叙述:该平台基于虚拟仪器技术,通过平台携带的数据采集卡将采集到的模拟量及数字量上传至PC端,通过PC端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或将需要的函数波形及数字量通过平台进行输出.平台与PC通过USB进行通信.并且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在PC端用户程序中,开发一个虚拟串行接口,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编写相应软件,通过虚拟串口与平台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基于ARM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RM的数据采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硬件主要由微处理器芯片S3C44BOX、USB接口芯片ISP1362、AD转换芯片AD7829等构成.系统能实现8路同时采集,单路采集速率100 ksps,且通过设置Device和Host两种模式,可在无PC机的情况下进行数据采样与存储,从而实现了脱机式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星载电场探测仪星内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PLD和DSP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并通过系统设计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利用CPLD为DSP提供AD的数据和控制接口,屏蔽了不同AD的差异对DSP软件的影响,实现了硬件电路的模块化设计,从而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该系统有三路数据采集通道,使用了三种不同型号的AD进行采样,以实现不同的动态范围、采样速率与采样精度.通过仿真和系统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AD7865的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原理和GAL(通用阵列逻辑)程序设计。在描述AD7865特性的基础上,完成了数据采集系统模拟量输入通道设计和数字部分接口电路设计。通过对GAL编程控制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实现了计算机数字控制齿轮测量中高速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具有不同通信端口的工业终端,设计了一种支持USB和以太网端口的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由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和PC机图形用户界面(GUI)软件模块组成,采集与传输模块采用双C8051F340处理器架构,采集的数据分别实现了USB传输和以太网传输,基于LabVIEW的GUI软件通过上述端口获取数据并进行波形显示.实验表明,该数据采集器支持两种端口,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以波形方式直观显示采集数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一块以 80C196KC单片机为核心,集信号采集处理、数据通讯和智能控制为一体、可以直接插在PC机的ISA总线槽上的多功能智能数据采集控制卡的硬件电路设计。该卡具有功能全、信号处理速度快、兼容性好、应用开发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串行通信的可靠性变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基本的80C196 MC单片机串行通信设计及Visual C++ 5 .0 开发Windows 95 平台下的PC机串行通信入手,结合串行通信的抗干扰措施,介绍如何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实现80C196 MC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