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患者男,20岁,以发热3d、咳嗽和咳痰2d于2008年10月10日人院。3d前劳累后感觉发热、鼻塞、头晕,体温未测,口服“感康”后上述症状好转。2d前开始轻微咳嗽,咳黄白痰,无咯血及呼吸困难。1d前症状加重,伴胸痛,体温最高达39.6℃,伴发冷,无寒战。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反复发热2月"入院,2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39℃,伴畏寒、咯白色粘液痰、头痛、胸闷、胸痛,无咯血、呼吸困难、关节疼痛。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伴畏寒、胸闷、心悸,无呼吸困难、头痛。来我院就诊,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异常回声(赘生物),主动脉瓣返流(重度)",以"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收入院。患者既往否认肺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3.
发热-憋气     
患者女,15岁,发热3周入院。3周前患者淋雨后出现发热,伴咽痛,体温最高38.0℃,无咳嗽、咳疾、腹痛、腹泻.于当地诊所查“扁桃体肿大”,予“头孢”抗生素治疗2d后体温降至正常,遂停药.停药2d后再次发热,体温最高39.0℃,伴畏寒.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6岁。咳嗽、发热、胸痛5天,于2008年4月27日门诊以“肺部感染”收住。入院查体:体温39.1℃,脉搏102次/分,血压90mmHg/60咄,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及喘哮音,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患者否认有其他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5.
男性患者,19岁,学生,因“发热1+月伴右下腹痛20+天”于2010年6月28日入院。现病史:一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3℃。自20+天前患者出现右下腹痛疼,呈持续性发作,并逐渐加重。在外行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体温基本维持在40.0℃左右。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等病史。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因“乏力、发热2d,咳嗽、咯血1d”于2011年12月25日人院。2d前劳累后出现乏力、发热,体温38.6℃,伴咳嗽、咳痰,初期痰中带有血丝,之后咯血约20mL,伴有轻微胸闷,无其他不适,遂就诊于我院急诊,以“肺炎”收住我科治疗。患者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及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未系统监测血压及服用降压药物。无其他慢性病史,无饮酒、吸炯嗜好,肥胖,体重120kg。无特殊家族史。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发热3天人院。病人于3天前劳累后感脐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伴恶心,未呕吐,体温37.6℃。1天后转为右下腹疼痛,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体温38.5℃。以往有慢性阑尾炎病史10余年,时有发作,曾在多家医院就诊,给予青霉紊静滴后好转。此次发作,在街道诊所静滴青霉紊不见好转而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8.
疑难病例析评——第122例 间断咯血-短暂昏迷-口齿不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因“间断咯血1年余加重1周,口齿不清5d”于2004年11月8日入院。患者自2003年7月起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咯血,为鲜血痰,约100ml/d,当地医院诊断“支气管扩张症”,治疗15d后症状好转出院。其后未再咯血。2004年10月5日无明显诱因再次咯血,为新鲜血块,每日为200ml,当地住院查血红蛋白最低4g/L,血氧饱和度最低至80%,经抗感染、止血治疗咯血减轻,治疗中曾出现短暂昏迷,11月初出现恶心、呕吐,为喷射性呕吐,不伴有头痛及神经精神症状,入院前5d出现多语、语无伦次、大小便失禁,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病程中无胸痛,缓解期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夜间盗汗,无肢体运动障碍,无血便、无畏寒发热。近2月自觉消瘦。睡眠尚可。既往否认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史,否认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吸烟400支/年。入院查体:体温36.8℃,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主因“发热伴咳嗽、咳痰1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 ℃,伴咳嗽,咳黄绿色痰、痰易咳出,伴畏寒,无寒颤、喘息,无胸痛、盗汗、咯血,无乏力、纳差,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频、尿痛,无皮疹、关节痛,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先后输注利巴韦林1 d,洛美沙星3 d,头孢米诺钠2 d,后仍发热,查胸片提示右上肺炎症,收入院.既往体健,否认一切病史.  相似文献   

10.
尿道-眼-滑膜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Rs)[1]是一种少见的累及眼部的系统性全身疾病,可表现为双眼结膜炎、葡萄膜炎、尿道炎、关节炎等。我院于2013年5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0岁,于2013年4月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畏寒(体温37.9℃)及右侧足部行走时疼痛,排尿时有轻度烧灼感及尿色加深,无尿频、尿急、尿痛,未予特殊治疗。曾检查发现结膜充血,有大量分泌物,门诊按急性结膜炎治疗。1周后出现左踝红肿热痛伴剧烈腰痛,外科以左踝丹毒、泌尿系感染收入院。患者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化学毒物接触史,否认性病冶游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因反复发热3月余于1999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因1次淋雨受凉后发热,体温高达39.5 ℃,伴有白细胞升高。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扁桃体炎,用青霉素、先锋霉素Ⅵ及中药等治疗1月体温逐渐下降。以后2月常于劳累或工作紧张后出现发热,体温37~38℃,自觉无不适,休息后可自行退热。1999年11月9日参加单位体检发现脾肿大,脾内占位性病变,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入院后检查:体温36.5~37.5℃,双侧腹股沟可触及数粒黄豆或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其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下2cm,质硬。我院B超示:肝左叶后方、胰体…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3岁。主诉:发热、咳嗽42d,咳痰、呼吸困难20d。患者于2010年10月19日因发热、咳嗽就诊于当地村卫生所,于发病第2天、第4天在家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2g、炎琥宁80mg,每日1次。4d后发热不退,体温38℃左右,偶咳。至当地县医院内科门诊,加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0.5g、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4岁,主诉“间断腹痛、发热伴体重下降1年”。2008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疼痛,为阵发性隐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8.5℃,无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无腹泻、黑便及黏液脓血便。发病以来体重下降15kg。  相似文献   

14.
王国春  卢昕  马丽  罗杰  吴东海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59-2862
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因“乏力,气短4个月,发热和关节痛1个月余”于2001年11月26日收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外出旅游后出现乏力,活动后气短,休息后可缓解,未作治疗。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8·5℃,乏力气短加重,伴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疼痛。发病以来患者无皮疹、光过敏和口腔溃疡,无口干和眼干等症状。既往史:40年前曾患肺结核;6年前患冠心病;无肝炎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8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10·6kPa,发育正常,全身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  相似文献   

15.
1病例简介 患者,男,49岁,农民。因咳嗽,咳痰伴喘息、气短1年余,间断发热2个月,加重4d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量中等。伴喘息、气短。症状持续存在,多于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劳累后加重。体温37.5℃左右,自服感冒药后症状可缓解。11个月前受凉后喘息症状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入睡,2个月前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6.
第2讲发热     
发热是急诊常见的症状,各科疾病经常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指体温超出正常界限值。一般正常成年人口腔(舌下)温度波动于36.7~37.7℃,腋窝温度36—37.4℃,肛温(直肠温度)36.9—37.9℃,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发热分低热(37℃≤体温〈38℃)、中度热(38℃≤体温〈39℃)、高热(39℃≤体温〈40℃)和过高热(体温≥40℃)。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大致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  相似文献   

17.
李光  徐晨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7):31-32
病历资料 患者,男,15岁。因上腹疼痛2天,伴呕吐、黑便1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天食用羊肉串和冰西瓜后出现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进食后腹痛加重。腹痛与排便、体位无关:无排气、排便停止;伴低热,体温最高37.4℃。入院前1天出现呕吐,非喷射样,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约100ml,伴黑便3次,量约50ml/次。入院时无头晕、恶心、乏力、口渴,无发热、晕厥。既往有“胃炎”史,无消化道出血史。否认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8.
合理选用小儿退热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波 《健康问答》2005,(7):46-46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是病毒、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国外有研究证实,父母对儿童发热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容易不恰当地使用退热药物,这样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体温高低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有些专家认为,如果儿童体温达到38.8℃,但精力旺盛,无不适感觉,则无需进行退热治疗。当孩子体温超过38.3℃,但精神萎靡不振,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学生,因"高热、咳嗽、心慌1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流涕,发热,体温39℃,咳嗽,咯少量白色泡沫痰,伴胸闷、心慌,活动后加重,食欲减退,乏力体倦,无明显午后低热,无盗汗.患者为藏族学生,2010年来我校就读,无烟酒不良嗜好,既往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9℃,口唇无发绀,咽后壁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胸廓对称,呼吸动动规整,左侧触觉语颤减弱,无胸膜摩擦感.叩诊左肺中下浊音,听诊左肺呼吸音减弱,两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0岁,以发热3 d、咳嗽和咳痰2 d于2008年10月10日入院.3 d前劳累后感觉发热、鼻塞、头晕,体温未测,口服"感康"后上述症状好转.2 d前开始轻微咳嗽,咳黄白痰,无咯血及呼吸困难.1 d前症状加重,伴胸痛,体温最高达39.6℃,伴发冷,无寒战.人院前1 d血白细胞15.96×109/L,分类粒细胞0.92,血红蛋白153 g/t,,肺CT平扫左肺上叶可见片状实变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