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结果称,应用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未必优于低水平PEEP。试验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ARDSI临床试验协作网中的23所医院联合实施,试验目的为对比高水平PEEP和低水平PEEP治疗急性肺损伤(ALI)和ARDS的临床效果。霍普金斯大学的Brower博士认为,大多数ALI和ARDS患者PEEP治疗的压力值为5~12cmH2O。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呼气末气道正压(PEEP)水平对急性肺损伤(A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OI)及诊断的影响.方法 观察满足ALI/ARDS诊断的9例患者在不同PEEP水平(PEEP=0、5、10、15 cm H2O)时OI的变化.结果 PEEP对ALUARDSI患者OI有明显影响(P<0.05).与0 cm H2O PEEP相比,PEEP为5 cm H2O时,OI的升高无明显影响(P>0.05);而PEEP为10、15 cm H2O,Ol有明显的升高(P<0.05);PEEP为5、10、15 cm H20时,组间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PEEP增加,满足ALI/ARDS诊断标准的例数逐渐减少.结论 PEEP对OI有明显影响,从而直接影响ALI/ARDS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3.
自从1967年Ashbaugh提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念以来,高呼气末正压(PEEP)就成为纠正低氧血症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研究表明,对于急性肺损伤(ALI)/ARDS患者,PEEP还能够防止肺泡周期性的塌陷与复张所造成的剪切力损伤(atelectrauma)。至今对于高PEEP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Esteban的研究,可将超过7.5cm H2O的PEEP认为是高PEEP。  相似文献   

4.
低潮气量机械通气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蔚琳  张学刚  黄中华  何并文 《医学综述》2006,12(22):1382-1383
传统机械通气习惯选用大潮气量和低频率,有时配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研究表明,这种通气方式存在许多弊端:增加了炎性因子的释放或急性肺损伤。近年低潮气量机械通气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被用于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而且,一些数据表明,低潮气量通气对非ALI/ARDS也同样有益。  相似文献   

5.
ALI/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最佳PEEP选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及肺复张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已普遍被人们接受,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ALI/ARDS患者.但由此造成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及其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选择最佳PEEP成为关注的热点.Surer等[1]于1975年首先提出最佳PEEP(optimal PEEP)的概念,认为既能改善氧合,又能减少VALI的PEEP为最佳PEEP.  相似文献   

6.
熊伟  陈萍 《医学综述》2016,(5):921-924
术后肺部并发症与术中通气关系密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能够减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损伤,改善患者氧合,获得较好的预后。小潮气量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及肺复张策略(RMs)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然而,机械通气并非仅限于ALI/ARDS患者,相比之下,全麻手术人群基数较为巨大,LPVS是否同样适用于该部分人群一直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7.
顾佳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6):1092-1092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是治疗急性肺损伤(ALI)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键要素,但是其最佳水平仍属未知.为了就两种PEEP设定方案(一种旨在增加肺泡征募并限制肺过度充气,另一种旨在最大限度减小肺泡表面张力)对ALI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比较,来自法国的Alain Mercat及其同事于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法国37所重症监护室767例ALI成人患者[平均(SD)年龄,59.9(15.4)岁]中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其结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JAMA杂志中(JAMA,2008,299:646-655).  相似文献   

8.
随着小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PEEP)等技术的应用,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存活率已经明显改善,尽管如此,确定理想的PEEP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哈佛大学Talmor等通过食管球囊导管估测跨肺压力,认为尽管在测量精确度上存在技术局限性,但应用此方法可帮助确定能够维持氧合的PEEP值,从而预防由于反复的肺泡萎陷或过度膨胀所致的肺损伤,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2008,359:2095-2104).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取50例创伤性ARDS患者为治疗组,分析PEEP治疗前后血气结果及临床表现;取12例未用PEEP治疗的创伤性ARDS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病变的吸收时间、最后住院时间及其预后。结果:50例创伤性ARDS患者经PEEP治疗后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预后明显改善。结论:PEEP是治疗创伤性ARDS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开胸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开胸术后45例ALI/ARDS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SIMV PSV PEEP),潮气量6~8ml/kg,PEEP8~15cmH2O.结果 全组死亡16例(35.5%),机械通气时间3~23天,平均13.3±2.4天,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发生并发症23例次.结论 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ALI/ARDS最重要、最具肯定疗效的方法,早期介入行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在早期预测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和可行性.方法 对43例ALI/ARDS患者和32例非ALI/ARDS患者分别进行LIPS、肺损伤评分(LIS)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计算两组病死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IPS和LIS的诊断分辨度.结果 与非ALI/ARDS组相比,ALI/ARDS组的ICU平均住院时间、LIPS和LIS较高,而PaO2/FiO2相对较低,且病死率高达34.88%.LIPS与LIS呈明显正相关(r=0.669,P<0.001),但LIPS、LIS与APACHEⅡ评分间的相关性不强(r分别为0.460和0.342,P<0.05).LIPS评分对预测ALI/ARDS有意义[曲线下面积(AUC) =0.832,95% CI:0.728 ~0.908,P<0.001],当LIPS>7分时,预测ALI/ARDS的敏感度为83.72%,特异性为78.12%.LIS评分对预测ALI/ ARDS也有意义(AUC=0.802,95% CI:0.693 ~0.885,P<0.001),LIS>0.67分时,预测ALI/ARDS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1.40%和77.80%.结论 LIPS对预测ALI/ARDS的准确性较好,且与LIS系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早期即可获得,临床操作性较强,该评分系统为早期预测ALI/ARDS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蛋白C(PC)活性在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意义.方法 对49例ALI/ARDS患者和21例非ALI/ARDS患者分别测定血浆vWF:Ag和PC活性,并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肺损伤评分(LIS),进一步将ALI/ARDS患者按预后、病因和器官衰竭数目(除肺外)分组,计算病死率,对结果进行比较.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vWF:Ag和PC活性的诊断分辨度.结果 与非ALI/ARDS组相比,ALI/ ARDS组病死率和LIS评分明显升高,PaO2/FiO2明显降低,ALI/ARDS组患者血浆vWF:Ag (104% ~752%)明显增高(P =0.026),而PC活性(14%~125%)明显降低(P =0.002).ALI/ARDS患者中死亡组、感染组和≥2个器官功能衰竭组血浆vWF:A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C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组和≥2个器官功能衰竭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C活性对预测ALI/ARD准确性较好(AUC=0.709,95% CI:0.588~0.811,P=0.002),PC活性≤83%时,预测ALI/ARD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7.75%和57.14%,而vWF:Ag在预测ALL/ARDS准确性较差(AUC =0.584,95% CI:0.460~0.701,P=0.243).结论 血浆vWF:Ag升高和PC活性降低对判断ALI/ARDS预后都有重要作用,血浆vWF:Ag越高,PC活性越低则预后越差;但在预测ALI/ARDS上有差异,血浆PC活性预测ALI/ARDS的准确性较好,而血浆vWF:Ag预测ALI/ARDS的诊断价值有争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方法 对80例ARDS患者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血气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80例ARDS患者经PEEP治疗后,缺氧症状明显好转,血气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PEEP是ARDS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损伤与细胞因子平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伟  潘灵辉 《医学综述》2006,12(23):1411-1414
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分泌的失衡在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就细胞因子在ALI和ARDS中的变化和平衡关系及其平衡在ALI和ARDS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诱发因素,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对ALI和ARDS的认识.方法分析10年间发生ALI和ARDS的60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LI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ARDS患者(P<0.01);导致直接肺损伤的首要原因为肺部感染,导致间接肺损伤的首要原因为全身性感染;符合2项SIRS标准的患者ALI发病率显著高于ARDS发病率(P<0.05),符合3项SIRS标准的患者ALI与ARDS发病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符合4项SIRS标准的患者ALI发病率显著低于ARDS发病率(P<0.05);体温(T)<36℃是影响患者总病死率及ALI和ARDS病死率的共同危险因素(P<0.05);影响ALI患者进展为ARDS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中毒、心率(P)≥130次/min和脑外伤(P<0.05);ALI患者中,MODS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ARDS患者(P<0.01).发生2个器官功能障碍的ALI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发生同样数目器官功能障碍的ARDS患者(P<0.01),而发生3及3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ALI患者病死率与发生同样数目器官功能障碍的ARDS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原发病、氧疗及抗感染基础上的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P<0.05).结论ALI的预后好于ARDS;感染是二者发病的主要诱因;SIRS是二者发病的基础;T<36℃是影响二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MODS的发生与二者病死率密切相关;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二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潮气量联合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ALI)兔肺水肿的影响。方法用数字表法将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ALI组、常规潮气量(15mL/kg)低PEEP(5cmH2O)(CVLP)组、常规潮气量高PEEP(10cmH2O)(CVHP)组、小潮气量(8mL/kg)低PEEP(LVLP)组和小潮气量高PEEP组(LVHP组)。以内毒素静脉注射建立ALI动物模型,经机械通气的4组动物分别给予不同潮气量联合不同水平PEEP机械通气4h。实验结束后取肺组织测定湿质量/干质量比值评价肺水肿严重程度。结果NC组、ALI组、CVLP组、CVHP组、LVLP组和LVHP组的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分别为4.81±0.19、5.84±0.20、5.47±0.28、5.25±0.12、5.24±0.12和5.12±0.10,NC组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高于各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P组低于CVLP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够减轻ALI肺水肿,小潮气量联合高PEEP机械通气减轻ALI肺水肿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近年来,ALI/ARDS相关的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ALI/ARDS患者并发AKI时的病死率更是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8.
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自主呼吸情况下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技术的专业术语,是用于治疗低氧血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功地应用于治疗新生儿透明膜病(HMD)[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2]、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急(慢)性呼吸衰竭以及进行术后呼吸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ALI/ARDS患者外周血液中的纤维细胞(circulating fibrocytes,CFs)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外周血液中的纤维细胞数量与ALI/ARDS进展及预后的关系及价值.方法采用全血溶解流式细胞技术对32名ALI/ARDS患者和23例健康人外周血液中CD45~+Col-1~+循环纤维细胞进行计数,统计分析循环纤维细胞结果与ALI/ARDS进程和28 d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ALI/ARDS组CFs数量比对照组高(6.2%vs 0.9%,P<0.05),ARDS组高于ALI组(16.5%vs 2.9%,P<0.01).ALI/ARDS患者循环纤维细胞数量与肺损伤评分之间具有正相关性(P<0.01).循环纤维细胞>5.85%预测ALI/ARDS患者28 d死亡率具有最佳的预测能力(敏感度:0.889,特异性:0.928).结论 ALI/ARDS患者外周血液中CD45~+Col-1~+循环纤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ALI/ARDS患者外周血液中CD45~+Col-1~+循环纤维细胞数量与肺功能指标和纤维化进程密切相关,循环纤维细胞可以鉴别病情的严... 更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方法 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进入:(1)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2)CPAP组(n=8);(3)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干预后1~4h内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各项生理指标.结果 在降低呼吸频率和浅快呼吸呼吸指数上,BiPAP组效果最明显(P<0.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P<0.001).3组对分钟通气量的影响不大(P>0.05),维持在ALI/ARDS发生后的通气水平.在潮气量、平均吸气流量指标的改善上,BiPAP组效果最显著,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3组在吸气时间占呼吸周期比值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跨膈压峰值上,BiPAP组降低最明显,其次是CPAP组.CPAp组和BiPAP组可有效地抵消内源性PEEP(P<0.01),氧疗组对于内源性PEEP改善不显著(P>0.05).在降低吸气做功上,BiPAP组最显著,其次是CPAP组,氧疗组呼吸功耗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PAP组(P<0.01)和BiPAP组(P<0.05)有效地降低了克服内源性PEEP成分做功的比例.结论 BiPAP和CPAP对于缓解呼吸窘迫、减少呼吸功耗、改善呼吸应答均具有积极作用,显著延缓了ALI/ARDS的病情恶化,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