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期以来,对等网络(Peer-to-Peer,简称P2P)已经从一种新的通信形式渐渐发展、成熟,并被使用在构建应用系统。针对P2PStreaming这个热点进行了讨论。在P2P网络拓扑构建进程中吸取非结构化P2P中Gnutella组网策略的优点并对其进行重新的改进设计,系统同时使用了合理的数据分派算法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
非结构化P2P中的一种信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除非结构化对等网络中恶意节点的恶意行为对网络系统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会规则的声望模型,给出了该声望模型的参数及其计算方法,在基于社会规则的声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用于非结构化对等网络的信任管理方案;给出了评价信息的分布式存储方案以及信任管理中声望和满意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个声望搜索算法;给出一个基于信任的拓扑进化算法,该算法改善了网络拓扑结构,增加了网络性能的稳定性.实验仿真表明该信任机制能够有效抵制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应用中恶意节点的恶意攻击.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的对称网络理论,设计了生物网络仿真平台上的对等(P2P)网络拓扑结构模型.该P2P网络的节点上的生物实体能够相互作用维持网络平衡与稳定,并向用户提供服务.在生物网络仿真平台上,通过构建P2P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能有效地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4.
激励一致的自适应P2P拓扑构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诸如文件共享的P2P(peer-to-peer)网络中,节点不可靠的自主行为严重影响了P2P服务的可用性.而目前,主流的全分布P2P网络在构造拓扑时都没有考虑节点的自主行为特征,节点在拓扑上的地位是对等的.充分考虑了节点构造拓扑的理性,提出了基于节点互惠能力的自适应P2P拓扑构造协议.仿真分析表明,利用该协议构造的拓扑对P2P网络中不同类型的节点具有激励一致性.此外,该网络拓扑与已有同类拓扑相比更有效,且网络开销更小.  相似文献   

5.
高效的拓扑优化算法是非结构化对等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现有对等网络拓扑优化算法大多基于理想的网络环境、缺乏对节点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的综合考虑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基于互惠能力的对等网络拓扑优化算法。它从节点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来计算节点的互惠能力,在此基础上对非结构化对等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拓扑优化算法能将互惠能力低的节点排挤到网络边缘,降低其对网络整体性能的影响,并能有效地提高对等网络的资源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6.
无结构P2P覆盖网络并非规则网络,也非纯粹的随机网络,结点在拓扑结构中体现出非对等性,在接收查询消息的数量上具有非均衡性.研究了结点连接度分布、数据流行程度与搜索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数据的不同流行程度给出了结点连接度的最优分配模型.最后给出了一种实现最优结点度分配的主动复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拓扑信息的主动复制是一种提高无结构P2P搜索性能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等计算主要关注构造在应用层的虚拟覆盖网络. 在上层的覆盖网络和底层的物理网络之间, 通常都存在着拓扑失配. 这种失配会导致P2P应用耗费相当大的通信开销. 在移动自组网中, 由于资源(比如带宽, 电池能量等)和节点移动性的限制, 拓扑失配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而已有工作对这一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移动自组网中的拓扑失配问题对非结构化P2P覆盖网中目标搜索的影响, 并提出一个分布式的、能感知拓扑失配的覆盖网络构建算法D-TAOC.分析和实验表明在D-TAOC构建的拓扑失配感知的覆盖网中, P2P应用能够在较少牺牲目标搜索效率的前提下, 明显地降低网络中的通信负载.  相似文献   

8.
P2P网络是构建于物理网络拓扑之上的一层重叠网络.针对目前P2P网络模型中缺乏安全和管理机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P2P网络模型--基于拓扑感知的分层集中P2P网络模型.从可运营的角度出发,通过在此网络模型上引入用户认证管理和用户安全计费机制,实现了对用户网络行为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9.
在非结构化P2P系统中,P2P拓扑直接影响了网络的性能,如何构建P2P拓扑是一件重要的问题.采用一个简单的映射将非结构化P2P抽象成一个G(V,E)图,在G(V,E)及其非结构化P2P拓扑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结构化P2P的随机有向图拓扑模型,并讨论了该拓扑模型的度分布、连通性和直径,为研究非结构化P2P系统的性能和算法协议提供了仿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战术互联网应用环境为背景,对某型导弹指挥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模型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系统的网络特性的基础上,应用了一种针对有线网络的改进型随机网络产生模型和一种针对无线网络的分布式拓扑生成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这两种网络拓扑模型对系统组网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任的P2P拓扑进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非结构Peer-to-Peer(P2P)系统缺乏对拓扑公平性的考虑,并且不能对某些节点的恶意行为进行有效的抑制。其主要原因在于构造的拓扑对节点信任度的不敏感性,忽略了P2P网络中各节点的异构性。据此,首先给出了基于反馈可信度的节点全局信任度计算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非结构化P2P网络的自适应拓扑进化机制。利用该机制,可使高可信节点占据拓扑的有利位置,低可信节点处于不利位置,从而体现拓扑的公平性。该机制同时能够对节点的恶意行为进行有效的抑制,并具有激励性质,鼓励节点提供更好的服务,以获得更高的响应率。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较之现有机制,在拓扑的有效性和激励性上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泛洪式路由(Flooding)是在非结构化对等网络中进行有效资源查找的主要方式,但其路由过程将产生大量冗余消息,因而严重制约了其可扩展性。随节点数增多,泛洪式路由的网络带宽消耗也变得异常严重。针对非结构化P2P网络拓扑的特点,结合对已有的非结构化P2P搜索算法的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域的非结构化P2P搜索算法,使得节点能在短时间内查找到有效的资源,减少了查询信息量,缩短了路由路径,提高了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3.
Peer-to-peer (P2P) networks establish loosely coupled application-level overlays on top of the Internet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sharing of resources. They can be roughly classified as either structured or unstructured networks. Without stringent constraints over the network topology, unstructured P2P networks can be constructed very efficiently and are therefore considered suitable to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random search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se networks usually perform poorly with a large network size. In this paper, we seek to enhance the search performance in unstructured P2P networks through exploiting users' common interest patterns captured within a probability-theoretic framework termed the user interest model (UIM). A search protocol and a routing table updating protocol are further proposed in order to expedite the search process through self organizing the P2P network into a small world.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es are conducted and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our approach.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义网的节点关联的P2P搜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分布式的无组织性的Peer-to—Peer(P2P)网络信息检索和查找系统由于不需要集中的目录管理和数据存储最近成为研究的热门。提出了一个高效的能增加搜索概率的P2P搜索算法,它的关键是把提供数据的节点聚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关联网络。节点的关系由关联度来决定。  相似文献   

15.
资源的搜索是P2P网络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P2P网络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研究了集中式对等网络、非结构化对等网络、结构化对等网络与混合结构对等网络模型,并详细分析了各种网络模型的特点及其工作的一般原理。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P2P网络中存在的小世界现象,提出了一个基于兴趣域的无结构对等网络搜索模型。  相似文献   

16.
李治军  姜守旭  李晓义 《软件学报》2011,22(9):2104-2120
无结构P2P网络拓扑随着规模的增大会出现一定的统计特性,充分应用该现象提出了一种多级局部覆盖网络(multi-level local overlay,简称ML2O)的无结构P2P覆盖网,对ML2O中节点间的连接进行恰当的数学控制后,就能使产生的拓扑具有从微观到宏观的多个粒度上的局部性.理论分析表明,ML2O的网络直径和节点平均度都是网络规模n的对数,为其上建立可扩展的无结构P2P搜索奠定了基础.给出了应用ML2O多粒度局部特性的索引机制:首先以局部为单位建立信息索引;然后在局部索引的基础上建立更大粒度局部的索引,从而形成一棵索引树;最后提出了一种局部渗透定向搜索算法(local pervasion and directed search,简称LPDS).LPDS用局部渗透收集到的信息建立部分索引树,并在树上找到更接近搜索目标的下一跳.理论分析表明,LPDS搜索算法的平均搜索跳数和通信负载都是O(logn).模拟实验结果表明,ML2O上LPDS的可扩展性接近结构化P2P搜索,其鲁棒性接近无结构P2P搜索.  相似文献   

17.
一个合理的P2Poverlay可以为P2P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非结构化P2Poverlay的构建比较简单随意,适合于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节点随时加入退出的情况。构建具有可扩展性和稳健性的网络拓扑,是非结构化P2Poverlay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非结构化P2Poverlay,然后与以往研究不同,通过GT-ITM建模分析了每种P2Poverlay拓扑结构的性能,主要分析了不同拓扑结构节点的度、最短路径分布、节点发现概率及结构的健壮性等,该工作对构造合理的P2Poverlay拓扑结构和P2P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