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 探讨T2WI+DW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系列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0例PCa(阳性组)、50例前列腺增生(BPH)和10例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阴性组)的MRI、DWI资料和总PSA(tPSA)、游离PSA(fPSA)与tPSA的比值(f/t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检测结果,比较T2WI+DWI及T2WI+DWI分别联合tPSA、f/tPSA、PSAD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比较每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阳性组和阴性组间tPSA、f/tPSA、PS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0、-4.52、14.41,P均<0.01);T2WI+DWI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分别为92.00%、71.67%、80.91%和0.818,95%可信区间为0.752~0.885;以tPSA>10 ng/ml、f/tPSA≤0.15、PSAD≥0.22 ng/(ml·cm3)为诊断PCa的界值,T2WI+DWI分别联合tPSA、f/tPSA、PSAD诊断PCa的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均明显提高。T2WI+DWI联合PSAD诊断PCa的效能最好,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分别为88.00%、90.00%、89.09%和0.890,95%可信区间为0.829~0.951。结论 T2WI+DWI联合tPSA、f/tPSA、PSAD能够明显提高对PCa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T2WI联合DWI及DCE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75例,包括40例前列腺癌患者,35例非癌患者,均行常规T2WI、DWI及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对T2WI、T2WI+DWI、T2WI+DCE及T2WI+DWI+DCE共四种方法所得的图像进行诊断并评分,同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四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四种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敏感度、准确度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5.391、15.61,P0.01)。四种方法敏感度及准确度两两比较,T2WI与T2WI+DWI+DCE,T2WI+DWI与T2WI+DWI+DCE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3.0 T磁共振T2WI+DWI+DCE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对前列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T2WI+DWI的诊断效能略逊于T2WI+DWI+DCE,对难以耐受长时间检查的高龄患者可以作为常规MRI诊断序列。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检出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前列腺癌检出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87例患者,41例为前列腺癌,46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所有病例在3.0TMRI系统接受常规T2WI、动态增强T1WI(DCE-MRI)和DWI扫描(b值取0和1000s/mm2)。在前列腺癌组,分别在肿瘤和无肿瘤区设置兴趣区并测量ADC值。在增生组,分别在前列腺中央区和外周带测量ADC值。结果肿瘤组良、恶性前列腺组织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97±0.25)×10-3mm2/s和(1.34±0.16)×10-3mm2/s。在增生组,中央区和外周带的ADC值分别为(1.37±0.24)×10-3mm2/s和(1.43±0.31)×10-3mm2/s。恶性前列腺组织的平均ADC值显著低于肿瘤组和增生组中良性前列腺组织(P〈0.001);肿瘤组中良性组织与增生组之间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WI检查和ADC值有助于发现前列腺癌,尤其是发生于前列腺尖部和中央区的早期前列腺癌。T2WI结合DWI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前列腺癌现严重危害我国老年男性健康,其确诊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近年来,多参数MRI一系列功能序列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效能。本文就多参数MRI功能序列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外周带癌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标准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所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量化诊断效能及诊断标准.方法 对40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非癌20例,外周带癌20例, 以六分区法为基础,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将每一扫描层面内两侧外周带归为非癌区或癌区,获得外周带各分区内的最小ADC值.判断诊断效能采用ROC分析.结果 癌区ADC值平均(0.98±0.30)×10-3 mm2/s,非癌区ADC值平均(1.59±0.29)×10-3 mm2/s.根据ROC分析,ADC值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的最佳临界值为≤1.24×10-3 mm2/s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58%、92.42%、86.73%;只考虑获得较大特异性可选择临界值≤1.04×10-3 mm2/s,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6.56%、96.95%和86.26%,只考虑获得较大敏感性可选择临界值<1.69×10-3 mm2/s,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8.63%、37.07%和58.82%.结论 可选择分区内最小ADC值≤1.24×10-3 mm2/s作为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标准.当分区内最小ADC值介于(1.04~1.24)×10-3 mm2/s之间时,有可能发生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前列腺癌患者(58个淋巴结)及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0个淋巴结)的DWI表现(b=300 s/mm2),分别测量这些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将癌与增生患者的淋巴结ADC值进行比较.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淋巴结的平均ADC值[(2.282±0.573)×10-3 mm2/s]明显大于前列腺癌患者[(1.607±0.256)×10-3 mm2/s](P=0.000).前列腺癌患者短径<1.0 cm的淋巴结[(1.602±0.267)×10-3 mm2/s]与≥1.0 cm淋巴结的ADC值[(1.610±0.254)×10-3mm2/s]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459).前列腺患者短径<1.0 cm的淋巴结ADC值[(1.602±0.267)×10-3 mm2/s]小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淋巴结的ADC值[(2.282±0.573)×10-3 mm2/s](P=0.003).前列腺癌患者短径/长径<0.7的淋巴结ADC值[(1.631±0.205)×10-3 mm2/s)比短径/长径≥0.7的[(1.594±0.283)×10-3 mm2/s]要高(P=0.039).结论DWI有可能用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侵袭性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9年6月我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并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的患者共80例,包括49例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和3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依据Gleason评分(GS)将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低级别组(GS≤3+3)和中、高级别组(GS≥3+4);获得DKI表观峰度系数(Kapp)和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侵袭性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之间Kapp和ADC的差异,以及扩散峰度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参数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二者诊断效能。结果49例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共绘制肿瘤感兴趣区65个,包括低级别26个,中、高级别39个。相比低级别侵袭性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高级别侵袭性前列腺癌的ADC值较低,Kapp值较高(P<0.01)。诊断侵袭性前列腺癌和对其进行分级时,Kapp的曲线下面积均小于ADC(0.947 vs 0.978,P<0.001;0.689 vs 0.894,P=0.008);二者联合诊断侵袭性前列腺癌和对其进行分级时,曲线下面积大于Kapp(0.979 vs 0.947,P=0.013;0.934 vs 0.689,P<0.001),二者联合诊断和分级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D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对侵袭性前列腺癌分级的特异性较单独采用Kapp要高(0.838 vs 0.730,P=0.035)。结论ADC和Kapp参数均可用于诊断和评估侵袭性前列腺癌的侵袭性,扩散峰度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和评估侵袭性前列腺癌的侵袭性并没有表现出比单独应用扩散加权成像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3.0T MR 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系统扩散加权成像所得ADC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54例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病例,其外周带病理正常者18例(第一组),炎症13例(第二组),癌23例(第三组),每一例外周带以六分区法分为六区,并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将各个外周带区域归类为正常组、炎症组及癌组。测量各分区的ADC值(b值=800s/mm2),对三个不同病理组进行方差分析。癌与非癌组之间进行ROC分析。结果正常组、炎症组、癌组ADC值依次降低,分别为(1.55±0.25)×10-3mm2/s、(1.40±0.23)×10-3mm2/s和(1.07±0.30)×10-3mm2/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上临界点取1.17×10-3mm2/s时,癌和非癌鉴别诊断的敏感性为61.3%,特异性为84.5%,准确性为80.0%。结论3.0T扩散加权成像可见前列腺外周带癌区、炎症区及正常区ADC值存在明显差异,可用于鉴别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v2)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诊断外周带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95例,其中外周带PCa的患者35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均于穿刺前接受T2WI、DW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检查。对所有患者的图像分别进行T2WI和DWI评分、DCE-MRI分类,再进行PI-RADSv2评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T2WI、DWI、DCE-MRI和基于PI-RADSv2的mp-MRI诊断外周带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T2WI、DWI、DCE-MRI及基于PI-RADSv2的mp-MRI诊断外周带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AUC分别为82.86%(29/35)、80.00%(48/60)、81.05%(77/95)、0.849,77.14%(27/35)、88.33%(53/60)、84.21%(80/95)、0.866,80.00%(28/35)、76.67%(46/60)、77.89%(74/95)、0.783,88.57%(31/35)、78.33%(47/60)、82.11%(78/95)、0.881。结论 基于PI-RADSv2的mp-MRI通过优化序列组合,对外周带PCa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据DWI所得ADC值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前列腺中央腺体癌患者(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组)和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的资料,测量两组患者的ADC值,绘制ROC曲线,寻找最佳临界点,确定中央腺体癌的ADC值的诊断标准。结果①中央腺体ADC值: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组为(1.22±0.20)×10-3mm2/s,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为(1.51±0.1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2,P<0.001);根据ROC分析,Youden指数最大为0.656,最佳临界点为1.316×10-3mm2/s,此时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敏感度为70.40%,特异度为95.20%,准确率为87.64%。②最小ADC值: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组为(0.82±0.16)×10-3mm2/s,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为(1.15±0.1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6,P<0.001);根据ROC分析,Youden指数最大为0.762,最佳临界点为0.953×10-3mm2/s,此时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敏感度为77.80%,特异度为98.40%,准确率为92.13%。结论制定ADC值标准有助于DWI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  相似文献   

11.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3.0T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志愿者及13例胰腺癌患者在3.0TMR上行胰腺DWI成像。比较DWI与T1WI、T2WI序列中胰腺癌相对于癌周的信号强度比(SIR);比较胰腺癌、癌周及志愿者正常胰腺的ADC值并绘制ADC值诊断胰腺癌的ROC曲线。结果DWI及T1WI图像中胰腺癌相对于癌周的SIR均明显高于T2WI(P<0.05),而DWI与T1WI相比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胰腺癌与癌周及志愿者正常胰腺的ADC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39±0.088)(P<0.05)。结论DWI成像及ADC值的测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协助胰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接受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8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5例)的MRI资料,计算并比较中央腺体偶发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中央腺体ADC值及最小ADC值.结果 ①中央腺体ADC值: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组[(1.48±0.18)×10-3 mm2/s]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50±0.14)×10-3 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12,P=0.756).②最小ADC值:中央腺体偶发癌组[(1.15±0.10)×10-3 mm2/s]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15±0.11)×10-3 mm2/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132,P=0.895).结论 DWI不能鉴别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13.
大范围扩散加权成像在 3.0T MR 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大范围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在3.0T磁共振上采用STIR-DWI序列对1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扫描。为研究大范围DWI的可重复性,1周内对志愿者进行2次大范围STIR-DWI扫描,扫描范围从头到小腿,共1664mm,b=800s/mm^2。评价图像的可读性,记录严重变形和出现伪影的部位。应用Functool2软件进行后处理,测量部分正常组织的ADC值,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次大范围DWI上所测组织ADC值的一致性。结果大范围DWI仅在颈部处有轻微的变形和伪影。统计结果表明两次扫描所测组织ADC值一致性较好。结论在3.0TMR扫描仪上行大范围DWI扫描是可行的,且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开展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炎症和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0例前列腺炎和15例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的MR检查资料.将前列腺外周带以六分区法划分,依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区、炎症区及癌区.所有病人行单次激发EPI序列的MR扩散成像检查,b值分别取300、500、800 s/mm2.观察DWI图,并测量外周带各分区内及每位患者的闭孔内肌和膀胱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所得数值进行双样本方差分析.结果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8例前列腺炎及14例前列腺癌获得可靠ADC值.b=800 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像上表现为较高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闭孔内肌及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b=800 s/mm2时,正常外周带平均ADC值(2.15±0.31)×10-3 mm2/s,炎症区平均ADC值(2.12±0.33)×10-3 mm2/s,癌区平均ADC值(1.17±0.21)×10-3 mm2/s,癌组与正常组组间差异及炎症组与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8.61,P=0.00),炎症区与正常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3).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有可能用于前列腺炎与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扩散加权成像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肿瘤ADC值的变化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 对经穿刺活检证实的6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800 s/mm2.根据病理结果 将前列腺外周带六分区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测量每个分区的ADC值,癌区与非癌区之间行ROC分析,并与病理Gleason评分进行对照.结果 65例前列腺癌的癌区和非癌区ADC值分别为(1.19±0.30)×10-3 mm2/s和(1.79±0.34)×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4,P<0.01);ROC曲线上临界点取1.44×10-3 m2/s,诊断的敏感性达84.30%,特异性为64.00%.癌区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347,P<0.01).结论 前列腺癌癌区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ADC值有可能用于评价前列腺癌的分级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评估磁共振T2加权成像(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PCa)包膜外扩散(ECE)的预测价值。 方法60例术前行3.0T磁共振检查的PCa患者,依据影像资料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ECE组和无ECE组。由2名影像学诊断医师对磁共振T2WI和T2WI联合DWI图像进行分析,评估PCa的ECE情况,并测量ECE组和无ECE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PCa ECE组和无ECE组的ADC值差异性。本研究经泰安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结果磁共振T2WI和T2WI联合DWI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6.1%、84.3%。ROC分析显示,磁共振T2WI联合DWI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磁共振T2WI曲线下面积(Az=0.892,0.803,Z=4.661,P<0.01)。ECE组ADC值[(0.72±0.14)×10-3mm2/s]明显低于无ECE组[(0.94±0.21)×10-3mm2/s](t=3.82,P<0.01)。 结论磁共振T2WI联合DWI图像能够提高预测PCa患者ECE情况,ADC值对评估有无ECE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娜 《磁共振成像》2010,1(4):313-316
近年来,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等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等方面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就这三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方法及其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