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毫米波雷达的距离分辨率和最大可工作距离通常受雷达射频信号带宽和发射功率的限制,具有宽工作带宽、高输出功率、高灵敏度、高精度相位控制的毫米波雷达芯片是实现高性能毫米波雷达系统的关键.毫米波雷达芯片的设计难点主要集中在阻抗匹配、噪声降低、功率提升、相位控制等方面.因此,该文针对毫米波雷达前端芯片设计难点的关键解决技术进行探讨和综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毫米波雷达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复杂性,设计了一套简洁有效的毫米波雷达数据无线采集与处理的系统。该系统使用STM32F103C8T6控制器和ESP-12F WiFi模块,将IWR1642毫米波雷达的数据通过WiFi进行无线传输。由于该系统是高度集成的,所以系统只要供电即可进行雷达数据的无线采集与处理,不需要额外购买任何雷达数据采集所专用的数据采集卡,因此有效地解决了现在毫米波雷达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成本高、采集不方便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测试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在毫米波雷达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毫米波雷达的距离分辨率和最大可工作距离通常受雷达射频信号带宽和发射功率的限制,具有宽工作带宽、高输出功率、高灵敏度、高精度相位控制的毫米波雷达芯片是实现高性能毫米波雷达系统的关键。毫米波雷达芯片的设计难点主要集中在阻抗匹配、噪声降低、功率提升、相位控制等方面。因此,该文针对毫米波雷达前端芯片设计难点的关键解决技术进行探讨和综述。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毫米波雷达性能优越,作为重要的探测感知部件,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及智能汽车领域。该雷达专业集成度高,测试难度较大。从探测指标及射频基础条件两方面设计需求出发,围绕探测指标的理论计算、测试系统设计方案、测试指标验证,分析了基于雷达目标模拟的探测指标实现及验证方法。从暗室屏蔽效能、暗室尺寸计算到暗室静区性能仿真设计,研究了该测试系统射频基础条件的形成过程。探测性能测试系统为完善高性能毫米波雷达测试评价技术,构建协同开发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戚昊琛  解光军  张鉴 《电子科技》2012,25(5):44-46,50
(FMCW)调频连续波雷达在汽车防撞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汽车防撞系统的发展做了阐述和比较,以FMCW毫米波雷达作为系统前端,对防撞系统的原理、结构、信号的前置放大和模数转换等关键数据采集模块进行了介绍与设计。  相似文献   

6.
随着毫米波雷达及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有源相控阵天线日益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天线形式。然而,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存在空间紧凑、结构复杂、装配繁琐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毫米波相控阵的板级集成天线,并对其天线阵列、垂直过渡等关键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讨论。该阵面将天线阵列、收发组件和馈电网络全部集成在一块基板上,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量产的特点。文末给出了对所设计的有源阵面的暗室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天线在毫米波雷达和通信系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毫米波雷达四元微带双天线阵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收发分离体制毫米波雷达前端的小型微带阵列双天线.双天线包含两个四元并馈微带天线阵,共置于直径为18.6毫米的圆形衬底上,分别作为雷达前端的接收和发射天线.前端电路采用自行研制的毫米波雷达MMIC套片,利用MCM技术集成在与天线共型的圆形衬底上,与天线以背对背方式连接,采用小孔耦合技术进行场耦合.经过对天线和整个前端的测试,收发天线提供了10.5dB的增益,两天线问的隔离度优于-34dB,雷达前端具备良好的收发性能.  相似文献   

8.
雷达是交警道路测速重要的设备。文章介绍了一种8mm交通雷达前端的设计与实现,选用耿式管产生振荡器的频率,对微带集成电路进行设计。详细阐述系统的前端射频电路设计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并在用频谱仪进行前端射频信噪比的测试。该系统经过项目使用,具有工作稳定、实用性强,便于实现产品的便携式、小型化,满足道路监测车辆测速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毫米波雷达感测技术被用于多种工业和汽车应用中,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针对毫米波雷达系统的小型化需求,文章采用锁相环(PLL)结合高度集成的多功能雷达收发前端的方法设计了一种24GHz测距雷达系统,详细介绍了雷达系统的设计过程,分析了其技术指标,并进行了实物测量。该雷达系统工作在24GHz,以连续锯齿波作为调制波形,具有电路原理简单、尺寸小、集成度高、线性度高等特点,多功能集成电路的使用降低了雷达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设计效率,为片上雷达系统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用于非相参雷达导引头的毫米波接收前端小型化低温漂设计技术。采用多芯片混合集成电路和镜频抑制混频器技术,设计了一种小型化三通道高放混频接收前端。针对非相参雷达特点,对接收机本振采用频率漂移的温度补偿技术,保证了全温范围内接收机对信号频率的稳定跟踪。测试结果表明,接收前端噪声系数低于4.0 dB,镜频抑制大于25 dB,全温范围内温度漂移小于0.6 M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