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优选川乌高温烘制工艺.方法:HPLC和滴定法测定炮制品中6种生物碱和总生物碱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选取烘制时间、烘制温度及软化方式等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综合评价其高温烘制工艺.结果:川乌高温烘制的最佳工艺为A5B3C1,即川乌经润透法处理,110℃烘制8h.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可行且易于控制,可替代川乌传统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阿胶烘制工艺.方法:以阿胶珠中4种氨基酸的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选取烘制温度、时间及阿胶丁大小为考察因素,正交试验法优选阿胶烘制工艺.结果:阿胶最佳烘制工艺条件为1.27cm×0.88 cm×0.6 cm的阿胶丁在180℃烘制15 min.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可控、操作性强、适合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3.
远红外烘干法蜜炙甘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远红外烘干法蜜炙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甘草酸含量、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远红外烘干法蜜炙甘草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加蜜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烘制温度和烘制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加蜜量25%,烘制温度75℃,烘制时间40 m 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交实验优选恒温干燥法蜜炙甘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恒温干燥法蜜炙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甘草酸含量、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恒温干燥法蜜炙甘草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加蜜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烘制温度和烘制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加蜜量25%,烘制温度60℃,烘制时间80 m 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恒温干燥法蜜炙马兜铃降毒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马兜铃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恒温干燥法蜜炙马兜铃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加蜜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烘制温度和烘制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加蜜量35%,烘制温度110℃,烘制时间60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姜栀子炮制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姜栀子的炮制工艺。方法:以京尼平苷、藏红花酸糖苷-1和藏红花酸糖苷-2含量为指标,选择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和生姜用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姜栀子炮制工艺优选考察。结果:生姜用量对姜制子炮制工艺有显著影响,最佳工艺为:取生栀子饮片加12.5%姜汁拌匀,闷润至干,置120℃烘箱烘制15 min,取出,放凉。结论:正交试验确定的姜栀子炮制工艺合理可靠,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栀子炭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丁安伟  向谊 《中成药》1995,17(6):19-20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栀子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栀子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10℃烘制10min。  相似文献   

8.
枯矾炮制工艺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萱  王桂娥  朱天琪 《中药材》2001,24(4):262-263
目的:优选枯矾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硫酸铝钾[KAl(SO4)2]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用烘制法炮制枯矾的最佳条件。结果:温度240℃,时间1.5h,样品粒度5mm是烘制法炮制枯矾的最佳条件。结论:优选出的方法对实现枯矾炮制的规范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出茅苍术中多糖成分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成分,以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以总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加水量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茅苍术中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茅苍术中多糖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提取3次,每次加水10倍量,每次提取1.0小时。结论:正交试验结合苯酚-硫酸法考察茅苍术中多糖成分的最佳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焦苍术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优化苍术炒焦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苍术中鞣质质量分数和小鼠腹泻指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考察各因素(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翻炒频率)对苍术炒焦工艺的影响。结果苍术炒焦最佳工艺为220~230℃,翻炒频率50次/min,炒制6 min。结论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焦苍术的质量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单因素法考察加水量、蒸馏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优提取条件;正交试验法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3个因素对挥发油利用率的影响,确定苍术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加水12倍,提取8小时为苍术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6、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60分钟为最佳包合工艺。结论:确定了苍术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及包合工艺,且该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2.
正交设计法优选姜黄连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姜黄连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小檗碱含量为指标。结果:优选出最佳工艺为:取黄连饮片加20%姜汁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烘箱中烘制,温度100℃,时间90 min,取出,放凉。结论:该法为姜黄连饮片炮制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法优选乌梅炭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乌梅炭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乌梅制炭后的成品性状、得率及小鼠出血、凝血时间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乌梅炮制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以小鼠的出血、凝血时间作为主要考察指标,综合考虑制炭得率进行分析,优选出乌梅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30℃,烘制10min。结论:该工艺炮制的乌梅炭可缩短出血、凝血时间,得率在85%以上,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运脾糖浆中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的提取量指标,以粉碎度,加水倍,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苍术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为10目,加8倍水量,提取时间为3h。结论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正交法优选蜜制桔梗的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益  曹继华  李风雷 《中药材》2000,23(12):750-752
选择蜂蜜用量、烘制时间、烘制温度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对烘法蜜制桔梗的炮制工艺进行了研究。优选出了最佳工艺,并将其样品的皂甙含量与传统炮制样品的皂甙含量进行了比较,从而肯定了烘法蜜制桔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正交法研究烘制延胡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灿坤  边荣江 《中成药》1989,11(5):20-21
本文以延胡索水煮液中总生物碱为指标,用正交设计法对烘制延胡索进行了实验比较。经数据统计处理,结果表明:烘制一百公斤延胡索,用20kg醋;闷润4.5h。120℃烘干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0,(7)
目的:筛选鸡冠花炭炮制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鸡冠花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鸡冠花炭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220℃、加热5min烘制。结论:建立了鸡冠花炭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18.
醋烘制川楝子炮制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选醋制川楝子炮制工艺,为醋制川楝子规范化生产和质量保证提供依据。[方法]以川楝素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闷润时间、药材破碎粒度及烘制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正交实验法L9(34)优选醋制川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小粒度川楝子饮片,加20%醋拌润,闷润2 h后,置烘箱中130℃下烘干。[结论]药材破碎粒度和烘制温度对川楝子醋制工艺有显著性影响,优选出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9.
正交实验法改进广西莪术醋制炮制工艺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醋制广西莪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方法 选择醋制的米醋用量、醋制温度、醋制加热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并提取出莪术各醋制品中的有效成分挥发油和总姜黄素,分别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以对莪术饮片的醋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较佳的工艺条件是A3B2C1,即用20 ml米醋闷润2 h后,控制温度60℃烘制30 min.结论 米醋用量、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均使莪术饮片质量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苍术-厚朴药对的最佳工艺并对萃取物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得油率为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解析温度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采用HPLC建立提取物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及苍术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6 MPa,萃取温度50℃,解析压力8 MPa,解析温度35℃.萃取物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及苍术素的平均含量为9.81%,12.52%,7.26%.结论:所得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切实可行,萃取物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