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5%锐劲特悬浮剂(SC)是杭州安万特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对天敌安全、对多种害虫防治优良等优点。为此,浙江省景宁县植保站受杭州安万特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委托,于2001年在本县外舍乡外舍村单季晚稻田进行5%锐劲特SC防治水稻白背飞虱,兼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5%锐劲特SC(杭州安万特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10%蚜虱净(吡虫啉)WP(江苏克胜集团生产) 1.2处理与方法 试验在本县海拔300米外舍乡外舍村单季晚稻田进行,水稻品种为Ⅱ优63,砂性…  相似文献   

2.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梨小食心虫是果树上重要害虫,连续多年的化学防治使其抗药性发展很快,且防治困难,应用性信息素是综合治理梨小食心虫的重要手段。综述了梨小食心虫的结构鉴定、人工合成方法、性质与剂型,以及利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防治害虫的技术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锐劲特这是一种全新的氨基吡唑类杀虫剂,推荐用量下对鸟类、鱼类、人畜和作物较安全。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棉铃虫、蓟马等害虫,效果达98.7%。一般于害虫幼低龄期用5%锐劲特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 锐劲特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开发的新型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据报道对多种同翅目、鳞翅目害虫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目前已在蔬菜、水稻害虫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棉花害虫防治如何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为此,进行了5%锐劲特悬浮剂防治棉花盲蝽象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5.
5%锐劲特在粮桑地区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程忠方  朱明泉 《农药》1999,38(2):19-21
5%锐劲特悬浮剂因杀虫谱广、对人畜毒性较低及防治害虫持效期较长等而广受关注,本文就其对家蚕的毒力、对水稻几种主要害虫的防效及持效期等进行探讨,综合评价其在粮桑地区的应用前景,以资参考。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农药5%锐劲特悬浮剂(法国罗纳普朗克农化公司...  相似文献   

6.
张翠瞳  李大乱 《农药》1991,(2):43-43,55
1988~1989年,我们用美国FMC公司的2.5%氟氯菊酯乳油对苹果树、梨树上的主要害虫山楂叶螨、苹果蚜虫、梨蚜、梨木虱、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黄粉虫和舟形毛虫等害虫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4种药剂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药效比较和残留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6,(3)
[目的]指导桃树梨小食心虫的科学防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法]通过田间原位试验,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顺式氯氰菊酯和虱螨脲开展田间药效试验与最终残留验证试验。[结果]在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C施用剂量采用14、20 mg a.i./kg,16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采用制剂量25 g/株,其防治效果好于50 g/L顺式氯氰菊酯EC与50 g/L虱螨脲EC。桃收获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顺式氯氰菊酯在果实内残留均低于其MRL值。[结论]从持效期和农药使用准则考虑,在生产中可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C 20 mg a.i./kg和16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制剂量25 g/株,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
锐劲特在水稻害虫总体防治中,效果显著,适期用药一次,对稻飞虱、纵卷叶螟、三化螟的防效可达95%左右,对稻飞虱的持效期长达45天,同时稻田使用锐劲特后,三化螟的防效这95%左右,对稻飞虱的持效期长达45天,同时稻田使用锐劲特后,其药液飘移作用对附近桑园污染影响较小,采集距离稻田5米以上的桑园的桑叶喂蚕对家蚕安全,其产量和品质也不受影响;锐劲特1000倍液直接在桑树喷雾的残毒期为30天,与甲胺磷相似。  相似文献   

9.
蔡平 《安徽化工》1991,(3):34-35
氰戊菊酯水乳剂是安徽省化工研究所最新研制的一种农药新剂型。该剂型不仅具有氰戊菊酯乳油的优良特性,杀虫效果显著,还有生产成本低于乳油的一大特点。为了探索氰戊菊酯水乳剂防治桃树二种主要害虫桃蚜和梨小食心虫经济、有效的最佳用量,作者于1990年进行了上述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果树害虫的发生现状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杰 《农药》1998,37(7):8-11
山东省果树害虫约400种,重要害虫90余种,主要类群是蚜虫、叶螨、蚧虫、叶蝉金龟食心虫、卷叶潜的、蛀木害虫等,通过植物检疫、农业、生物、农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