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联锁道岔室内试验方法主要是针对在计算机联锁改造工程中室外道岔设备利旧,开通前不具备室内、外道岔设备联调联试条件的情况。为了缩短计算机联锁开通时道岔试验时间,可利用此方法,按照道岔联锁试验表格项目,提前对道岔电路进行道岔单项试验。  相似文献   

2.
在湘黔电气化工程中,株洲枢纽下行系统Ⅰ、Ⅱ场计算机联锁信号楼进行倒楼改造.由于新旧信号楼之间有20多条通信电缆需要割接,且有些电缆内部还存在复接,分歧方向较多,为保证既有设备不受影响和行车电话线不中断,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定了一种认为较好的电缆割接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
一送二受不对称轨道电路无绝缘双破损防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7月27日15时17分,武昌南站Ⅴ场进入Ⅰ场的04978次列车尾部第2节车厢,在180#道岔处脱线.当时列车正在180#道岔上走行,未出清112-180DG区段,信号楼控制台上却显示列车出清,于是车站就办理了02660次列车Ⅰ场3道接车进路,使180#道岔在有车占用的情况下错误转换,导致04978次列车尾部第2节车厢脱线(见图1).  相似文献   

4.
龙川北站是京九线在广东龙川境内的一个编组站,位于龙川县城北郊山谷,全站由龙北Ⅰ场、龙北Ⅱ场、龙北Ⅲ场3个车场按横列方式组成.其中Ⅱ场有驼峰和编尾2个信号楼,全站信号设备概括为"三场四楼",4个信号楼内信号设备均为计算机联锁系统.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京沪线蚌埠站1#-3#道岔及其前后相关线路存在的平面线形不良问题,对原道岔大修设计方案,1#、3#道岔同步拆除方案及同步更换为9号道岔方案进行分析比选。采用原道岔大修设计方案不能消除现有的线形病害;采用同步拆除1#、3#道岔方案,能彻底解决现有平面线形问题,但会对调车及机车换挂作业造成影响,且涉及信号联锁改造;采用同步更换为9号道岔方案,即能有效改善现有平面线形,同时又不影响既有的调车与机车换挂作业。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渡线道岔均被作为双动道岔进行控制,从电锁器联锁、电气集中,直到计算机联锁,渡线道岔双动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渡线道岔为何必须双动,其根源就是从安全角度考虑.  相似文献   

7.
在计算机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计算机集中联锁逐渐取代继电集中联锁,特别在今年京沪线电气化改造中,涉及到的非计算机集中联锁的大修站全改为计算机集中联锁(站场基本不变形,道岔利旧)。而这大修改造不象新开站可以一步试验到位,存在着许多过渡条件。就是在这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要在未开通之前,克服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施工最后的计算机集中联锁的软件、硬  相似文献   

8.
张萍  赵阳 《中国铁道科学》2004,25(5):110-113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要求具有扣车、紧急关闭和轨道区段故障时单独操纵道岔三种特殊联锁功能。确定A,B两种类型的矩阵,建立新的模型和算法,实现扣车时单独操纵道岔这种新增加的特殊联锁功能。利用原有联锁运算模块中的某些算法,实现紧急关闭时单独操纵道岔特殊联锁功能。在原有联锁运算模块中的某些算法上稍加修改,实现轨道区段故障时单独操纵道岔特殊联锁功能。实现三种特殊联锁功能的软件满足技术条件要求和故障—安全性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既有线插铺道岔纳入联锁的几种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防止既有线联锁车站改造施工中,新插入的道岔不纳入联锁正常开放信号而造成行车重大事故,铁道部下发了《关于既有线车站信号改造过渡过程中严禁在进路接人非联锁道岔的情况下开放信号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严禁进路有关道岔未纳入联锁时开放信号、接发列车。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的控制方法是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执行部分硬件设备放置于轨旁,联锁运算部分放置于机械室或调度中心机房,双方通过冗余光纤网、工业以太网、CAN总线进行通信。这种控制方法具有降低室外通信信号设备造价、节省信号楼空间、减少电缆混线、断线故障等优点。本文针对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燕风 《铁道知识》1999,(1):23-23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献礼项目——桂林北站计算机联锁工程,于1998年11月18日开通试运,连同10月份向中东出口的计算机联锁合同的正式签订,标志着我国铁路计算机联锁技术有了重要突破,并实现了首次出口。 计算机联锁,是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现代化行车控制系统。它把过去靠人扳道岔、继电器联锁提高到了计算机安全控制道岔的水平。计算机联锁科技含量高、受软硬件制约,过去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能制造。由于道岔之间的联锁关系复杂,而联锁关系正确与否关系着旅  相似文献   

12.
介绍在既有线改造中,往往插入"过渡工程道岔",如何将这类道岔纳入联锁,提出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方法是在室外纳入联锁、另一种方法是在室内纳入联锁。  相似文献   

13.
以一个车站信号计算机联锁改造过渡为例,介绍了信号机、轨道电路、道岔以及道岔电路的过渡方法,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信号施工过程量,缩短了工期,有效地保证了行车安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梅山古雄工厂站铁路信号6502电气集中系统改造为计算机联锁集中控制系统项目中,对场间联系电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确保国铁线路的作业安全,增加了场间特殊道岔同意操动联系电路;详细分析了道岔同意操动联系电路的技术要求及原理,并提出了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龙岩站因南龙铁路引入而引起的站场改造、道岔过渡、软件换装等改造内容,研究提出了龙岩站计算机联锁、闭塞、列控子系统的信号改造方案,为类似站改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信号楼机械室使用的组合架、综合架、组合柜等均为六、七十年代产品,普遍存在着功能单一、品种繁杂、外观造型落后等缺陷,并且多数采用大角钢架,十分粗笨,和现在的计算机联锁机柜相比更显得落后几十年.其主要缺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线路所信号设备的联锁控制方式是铁路信号工程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线路所的道岔通常有3个特点:①道岔组数很少(常只有1组双动道岔);②距相邻站信号楼的距离比较远(通常在5~7km);③对大部分的国铁正线而言,通常使用对侧向通过速度要求较高的较大号码道岔(1/18号及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新型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核心控制模块,用电子电路取代了由安全继电器构成的道岔控制电路。内容包括联锁系统道岔控制总体架构、硬件及软件技术方案3个部分,旨在为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电子接口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CBTC计算机联锁安全性十分重要的问题,介绍时间自动机理论,分析CBTC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结构和与传统联锁系统的区别,以CBTC联锁系统的道岔转换功能为例,采用UPPAAL建立了道岔转换模型,分析模型的安全需求。表明了在联锁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基于时间自动机建模与验证的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当前计算机联锁系统道岔电流采集单元现状,结合AVR单片机技术特点及成熟的霍尔原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技术的计算机联锁系统道岔电流采集单元设计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功能需求,有利于分析诊断道岔设备当前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