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WSN层次型路由协议中簇首单跳传输数据至汇聚节点、而部分簇首因传输距离过长导致能量过早耗尽从而影响整个网络寿命问题,提出了基于剩余能量对簇首优化选择和簇首至汇聚节点间多跳数据传输的改进算法.对首个节点死亡轮数和能量图像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可使全网负载更加均衡,并进一步延长了网络整体寿命.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簇首选择策略可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负载均衡和簇首均匀分布程度,延长网络生存时间.现有算法在选取簇首时未充分考虑节点剩余能量和能耗速率,导致负载不均衡,部分节点因耗能过度而提前消亡.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均衡的WSN路由算法,该算法使用节点剩余能量、能量消耗速度、与Sink节点的距离作为簇首选择参数,并通过回退机制实现节点回退等待时间的自适应调整,从而保证高能量节点有更高机率成为簇首.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有效避免“热区”的出现,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能量的簇首选择改进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LEACH分簇路由协议在选簇首时没有考虑节点能量而影响网络寿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来调节节点生成随机数的大小,从而调整节点成为簇首概率的簇首选择算法,剩余能量越多的节点成为簇首的概率越大。仿真结果表明,此改进算法比LEACH算法能延长网络寿命10%以上,网络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节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协议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传感器节点电池电量有限,因此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如何节能是一个关键问题.对经典的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协议做出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簇首选择机制.算法通过综合考虑候选节点的剩余能量、地理位置等参数来优化簇首的选择,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低能量与位置不佳的节点被选为簇首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网络内节点能量负载的均衡性.仿真结果表明,新型的簇首选择机制能够有效平衡节点的能量消耗分布,延长节点与网络的寿命.  相似文献   

5.
节点能耗是判断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优劣的重要指标。WSNs节点一般由电池供电,节点间通讯距离越远能耗越大,因此,在研究WSNs时必须考虑节点的能耗与分布。经典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协议(LEACH)在选簇首时没有考虑节点位置和剩余能量。本文在LEACH算法的基础上加入节点剩余能量和位置参数:基于节点的分布,优化汇聚节点位置;节点剩余能量越大当选簇首的概率越大。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改进后的算法均衡了网络节点的能耗,延长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6.
基于NS3的LEACH协议仿真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EACH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经典的分簇算法,但LEACH协议中簇首是随机产生的,存在簇首分布不均、网络拓扑和能量消耗不均衡的问题.基于此提出的LEACH-ER算法采用动态的簇首选举机制,将代表簇首间地理位置的RSSI信息和节点剩余能量引入选举权值,以均衡能量消耗和优化簇首分布.仿真结果表明,与LEACH算法相比,LEACH-ER算法有效地均衡了节点能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从而大大地延长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于CSMA/CA协议的分簇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退避算法.首先通过把资源分配看成效用最大化的优化模型,说明了簇内传感器节点争用信道的退避窗口应该具有同样大小;然后在假定簇内各个节点有一样的退避窗口的基础上,通过最小化节点间的冲突概率,得到了簇内节点的最优退避窗口值和节点个数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共享退避窗口的重传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较传统的二进指数算法具有较少的冲突,能够减少传输时延、提高吞吐量,同时也是能量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节点分布不均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其节点能量的均衡消耗和网络寿命的延长问题.在LEACH协议分簇算法基础上,针对节点分布不均匀情形,由理想的簇节点数来控制分簇的通信半径,并以节点当前的剩余能量以及离基站的距离作为它成为簇首的随机数值的调整权值,得到了一种新的分簇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均衡了节点的能量消耗,并显著延长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存在的节点能耗不平均、 节点过早死亡等缺陷, 提出一种改进低功耗自适应分簇(LEACH)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首先针对无线传感器节点过早死亡的问题, 引入簇半径动态确定方式, 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多个不均匀的簇; 然后考虑簇首能量消耗过快的问题, 结合簇首所在位置和节点剩余能量选择每轮中的簇首; 最后改进数据传输机制保证节点能量消耗均衡, 并在MATLAB 2014平台上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改进LEACH算法较好地解决了节点过早死亡的难题, 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 平衡了各节点能量消耗, 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显著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传感网中数据收集、存储和查询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可调簇的能量感知数据存取算法ACEDBA(Adjusted Cluster-based energy-aware Data Brokerage Algorithm).该算法将网络节点分成许多簇结构,簇内节点负责数据采集,簇首节点负责簇内数据的收集、汇聚和转发,数据可以集中存储,也可以分布存储在各簇首节点或本地存储.算法引入能量分级消耗机制,可动态选择和调整簇首节点,保证各簇首节点簇内数据存储和簇间数据转发查询的能量平衡.实验结果表明,与典型数据存取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节点能耗均衡、生命周期和查询成功率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全局信息的LEACH协议改进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LEACH协议在选举簇头节点时,采用动态簇头选举算法,每轮选举产生簇头节点个数为最佳簇头数的概率并不是最大,使得每轮选举的簇头数偏差较大,不能使节点能量达到最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LEACH-P协议,该协议在簇头选举阶段通过簇头节点间的相互协作,以少量的能量消耗来获取全局信息,消除了LEACH协议簇头选举算法的盲目性,从而改善簇头选举算法.实验结果表明,LEACH-P协议相比传统LEACH协议有效地节省了节点能量,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2.
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电网的应用,构建了无线传感网的能量模型,详细分析了LEACH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针对电力通信自身特点,分析LEACH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针对电力通信的改进型算法SG-LEACH.该算法根据电力通信的特点,将节点分为普通节点与高级节点,高级节点优先当选簇首.仿真结果表明,SG-LEACH算法能有效平衡节点能耗分布,大幅延长节点生存时间,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3.
改进了经典分簇算法LEACH,提出了QBL(QoS-based LEACH)算法,以节约能耗为主要目标,旨在延长网络寿命、减小时延、提高网络可靠性.首先在簇头竞争时采用了新的权重计算方法,其次采用了不均匀分簇的策略,此外簇内只安排部分成员完成监测任务,并在簇间通信时采用基于权重的最短路径方法.仿真实验证明:QBL算法在分簇情况、网络寿命、时延、可靠性方面均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刘涛  庞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1):13447-13453
针对LEACH算法簇头选取不佳、网络寿命过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区的LEACH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节点剩余能量、邻居节点数及距基站距离对簇头选举产生的影响,对簇头选举函数进行优化;对监测区域进行分区,不同分区采取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减少基站附近簇头节点转发信息的负载量,有效避免基站附近“能量空洞”现象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LEACH和LEACH-EDP算法,本文改进算法第一死亡节点出现轮次分别推迟了23.32%、18.44%,网络寿命分别延长了32.27%、21.49%。  相似文献   

15.
在原有的LEACH协议分簇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以节点的剩余能量与节点到基站的距离相结合来改进其阈值,作为节点成为簇首的随机数值的调整权值,改进其LEACH协议分簇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的算法有效地均衡了节点的能量消耗,可以显著地延长网络的寿命周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煤矿采空区的长带状结构特点,以提高煤矿监控系统的安全性为目的,在深入分析LEACH协议应用在煤矿采空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LEACH—GOAF协议,该协议引入簇首竞选权值和多跳路由机制,从而实现能耗的均衡,利用NS2仿真表明,LEACH—GOAF协议能平衡网络中的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有效减少网络能耗,从而提高整体网络寿命是无线传感网领域中的关键问题,LEACH和DEBR等分簇路由算法可以初步提高网络寿命和网络延展性.研究了簇头选择、簇的形成和数据路由3个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均衡的分布式聚类均衡路由算法,通过传感节点的剩余能量、邻居个数以及簇头能耗的混合权重来选择簇头和分簇,考虑每条路径的消耗来选择最佳路径,有效改进了LEACH随机选择簇头节点和DEBR传送延迟导致的网络分割和能耗不均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平衡并降低了节点能耗,使得网络中生存节点数在相同周期内有较大提升,从而延长了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8.
低功耗自适应分簇(LEACH)算法是最早提出的分簇算法,将LEACH算法应用在无线网状传感器网络(Wireless Mesh Sensor Networks,WMSN)中,令簇首直接和Mesh路由器或基站进行通信.与应用在WSN中相比,可以减少簇首的通信距离,降低能量消耗.实验结果表明,LEACH算法应用在WMSN中能够有效地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9.
从节省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消耗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分簇算法LEACH的基础上,将图论知识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相结合,引入Floyd算法来选择簇头.为测试Floyd算法的性能,通过仿真试验,主要从每个节点能量的消耗和LEACH算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经典的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LEACH)协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簇首节点选择机制,通过加权思想综合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和密度参数来优化簇首节点的选择,权衡簇首节点负载均衡和网络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加权因子.仿真结果表明:在仿真区域面积为100 m×100 m、节点数目为100的条件下,相比于LEACH算法,该算法将第一个节点的死亡时间延长了19.6%,并且500轮后,网络中的剩余节点数是LEACH算法的5倍多,改善了节点能耗,有效提高了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