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颅脑损伤后,气管插管术已成为开放气道、急救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而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也成为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管或在护理和搬运患者及其它非患者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2005年8月-2006年7月,共收治气管插管患者41例,其中6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现将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非计划性拔管是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插管拔除或插管脱落(包括医疗操作脱落),成人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非计划性拔管[1].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性使重插管率增加,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2].重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3].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2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110)按照气管插管的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n=110)增加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实验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4.
刘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46-84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防范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以及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 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13.33%,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可以明显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促进机体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非计划性气管拔管的紧急处理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非计划性气管拔管(UEE)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急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10.8%[1].UEE可造成气道损伤、呼吸停止、病情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是急诊科护士高度重视的护理安全问题之一.现将UEE的紧急处理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对降低急诊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急诊科的16例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优化护理流程并组织实施.对比护理流程优化前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评价护士提升情况自我能力.结果 护理流程优化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方法:回顾分析2004-10/2008-10我院ICU 5 362例留置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4例.结论:非计划性拔管与置管方式、护理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对气管插管实施正确的管理,是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6月各ICU科室共发生的34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资料.结果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构成比高于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构成比高于白天,未镇静或镇静无效的患者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气囊管理不规范易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本组34例计划性拔管患者中44%拔管后48 h内不需重新置管.结论 尽景采取经鼻路径气管捕管方式;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患者监护;合理使用镇静剂,规范镇静评分:采取合适有效的约束方法;规范气囊管理可以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临床上对气管插管拔管指征可能偏于保守,对拔管指征应有更新更全面的掌握,减少患者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在预防S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6月标准化护理实施前的195例S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7~12月220例S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组。调查分析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临床特征,提出有效预防护理对策,制定标准化护理措施并实施护理。比较标准化护理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标准化护理实施前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为4.6%,标准化护理实施后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为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标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S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总结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优化护理干预对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240例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8例为2011年7月前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112例为2011年7月以后进行优化护理干预后的患者.总结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观察采取优化护理干预前后非计划性拔管比例的变化.结果 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128例患者中有15例(11.72%)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优化护理干预组112例患者中仅4例(3.57%)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舒适度低、患者意识状况异常、导管固定不牢、护理操作不当、护患沟通不到位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按气管插管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综合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6月~2008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29例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4例,实验组65例。对照组按照外科重症监护中心的气管导管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并使用爱心呼唤器、写字板、音乐疗法和图文示意卡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外科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牢固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避免非计划性拔管,有效实现护理安全.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丝绸胶布Y型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应用普通胶布加2片3M透明贴膜固定气管插管.观察2组患者气管插管的移动例数及非计划性拔管例数.结果 观察组重新固定气管插管例数、非计划拔管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丝绸胶布Y型固定气管插管能有效地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拔管患者50例,给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插管有效的固定,适当的肢体约束,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加强夜间巡视,加强护士业务培训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 48例发生计划性拔管,占96%;非计划性拔管2例,占4%。结论气管插管患者自行拔管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患者可因失去有效的呼吸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骤停。故应做好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使拔管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梅  钱妍  俞国琴 《天津护理》2005,13(6):330-330
气管内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是UICU中常见的与护理有关的问题,是气管内插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病人的3%~16%。非计划性拔管的定义是病人自行拔管或在护理和搬运病人及其它非病人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由于非计划性插管重置率明显高于计划性拔管的病人,防止非计划拔管有可能缩短插管时间而改善预后,减少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7月共收治气管插管病人105例,发生非计划拔管11例(占10.4%),通过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原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224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116例和对照组108例。实验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加强有效沟通,妥善的方法固定气管插管,实施保护性约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患者死亡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O.05),实验组对气管插管期间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减少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优化护理干预对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240例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8例为2011年7月前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112例为2011年7月以后进行优化护理干预后的患者。总结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观察采取优化护理干预前后非计划性拔管比例的变化。结果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128例患者中有15例(11.72%)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优化护理干预的112例患者中仅4例(3.57%)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患者舒适度低、患者意识状况异常、导管固定不牢、护理操作不当、护患沟通不到位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高艳 《当代护士》2016,(5):95-9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共112例进行观察分析,分为对照组56例和实验组56例,对照组按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重症监护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机体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5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导管气囊破裂及阻塞等有关。结论: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从而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家属参与式危机管理预防ICU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改善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ICU室2013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共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气管插管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家属参与式危机管理。比较2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并在患者出ICU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2. 44%,低于对照组10. 96%的非计划拔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 05%,高于对照组80. 26%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家属参与式危机管理,可以更好的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