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定量反馈理论的火炮随动系统鲁棒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荀盼盼  韩崇伟  赵宇和  王保华 《兵工学报》2015,36(10):1841-1846
针对火炮随动系统由于参数摄动及非线性扰动等因素导致控制精度不高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定量反馈理论(QFT)的火炮随动系统鲁棒控制策略。在建立带有不确定参数的火炮随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以某火炮随动系统为例,利用回路整形法设计控制器,分析验证该控制器作用下系统稳定性、跟踪性及鲁棒性,并研究带有参数摄动、输出扰动等情况下系统的时域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QFT鲁棒控制器能够满足火炮随动系统性能指标要求,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跟踪性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总线技术传输速率低、可靠性差和布线结构复杂,不适用于复杂火炮系统.因此,选择通信速率快、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FlexRay总线技术构建火炮通信节点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lexRay的火炮随动系统通信接口卡以MC9S12XF512单片机为处理核心,通过节点软硬件设计,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和传递.实验证明,FlexRay技术可增强控制系统稳定性,提高系统实时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线故障诊断在随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火炮随动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构建了一种集故障检测技术与专家系统为一体的在线故障诊断系统。它由运行在PC计算机上的在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和由嵌入式PC104计算机组成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组成。在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是随动系统故障诊断的核心软件。它根据数据采集系统发送来的随动系统故障现场数据,模拟随动系统专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故障部位并给出维修建议。实践表明该系统提高了随动系统故障诊断的效率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依据常规兵器定型试验方法对火炮随动系统性能试验的要求,利用iRMX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火炮随动性能参数测控系统。介绍了火炮随动系统试验测试的要求以及iRM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主要概念,阐述了测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以及软件设计方法,最后讨论了测试通道的标定方法及其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火炮射击实验场多相机实时采集实验图像,设计基于FPGA的火炮试验场多相机触发控制系统。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以键盘的输入以及上位机和下位机的RS-485通信作为控制手段。详细介绍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通过FPGA逻辑分析仪实时在线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原理简单、结构紧凑、控制手段多、可靠性高,能克服传统触发电路的缺陷,满足火炮发射场多相机触发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朱莹  刘伟  宋琳 《兵工自动化》2008,27(2):84-87
一种火控随动系统模拟器,由火控仿真、随动信号发生、时钟、通信、其它功能等模块,以及显示器与键盘组成。软件采用Visualc++6.0开发,系统外部与随动系统以网络为总线,通过以太网接口与接口机连接,与武器随动系统实现交互,时统信号系统以RS485电平方式轸出至接口机。同时,火控随动仿真模拟系统向武器随动系统提供20ms与lms的时统信号及24VDC电源,以实现系统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动系统作为火炮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中执行电机结构强度对火炮性能有很大影响。为满足执行电机冲击载荷强度要求,以某随动系统执行电机为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发现,执行电机设计结构强度有一定余量。通过冲击试验验证,执行电机状态完好,电气性能工作正常,达到某随动系统的设计要求。该研究结果为执行电机结构和电气性能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仿真分析和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8.
针对火炮随动系统制动时能量转换带来的电压泵升分析了其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数学推导,建立了电压泵升与泄放的模型,根据具体的火炮随动系统参数,对不同的泄放电阻值、母线电容以及泄放点对泵升与泄放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泄放点的选取对泄放时母线电压最大值影响较小,增大母线电容可降低泄放时母线电压的最大值,选取小阻值的泄放电阻可有效提高泄放能力。所得结论对于火炮随动系统电源设计以及参数选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火炮设计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知识重用的火炮设计技术,开发了火炮快速设计原型系统。分析原型系统需求,进行系统框架设计与功能模块划分,将案例推理、神经网络参数预测、参数化设计等技术依次进行知识组件、流程模板封装,调用模板配置火炮快速设计流程,实现原型系统的开发。以火炮复进机快速设计原型系统开发为例,验证了火炮快速设计原型系统的可行性。原型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基于知识重用的火炮快速设计,更新了火炮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复进机作为火炮反后坐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火炮战斗力。针对火炮反后坐装置工作可靠性与复进机内部压力密切相关这一工程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实时反映火炮复进机内部压力变化规律的压力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了现代传感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以及单片机技术,实现了建制规模火炮复进机压力数字化检测与管理,为火炮反后坐装置常态化检测、维护和保养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靠实用,符合火炮射击过程,为反后坐装置后续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FPGA的1394b光纤总线接口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1394b光纤总线在军用车辆领域应用过程中的设备兼容性问题,基于1394b异步传输机制,采用FPGA作为中心处理器完成1394b接口设计。并以实现PC机1394b接口与PC机串口之间通信为例,通过FPGA实现RS232接口连接PC机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实现1394b光纤总线与通用总线协议设备的兼容。结果表明,该设计对总线的扩展应用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通用异步收发芯片ST16C650的内部结构、主要性能以及与通信有关的寄存器,着重从硬件和软件二方面论述了采用该芯片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21060与显控PC机之间的异步串口通信设计。实践表明,该方法制作成本低、硬件连接及编程简单,但传输能力强,而且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同时对其它系列的DSP与PC机间,以及DSP系统与单片机系统间的异步串口通信设计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PC/104的粮情监控系统由现场、过程控制层、生产管理层构成.硬件包括数据服务器、现场控制单元、低压配电柜及各种检测装置,各部件间由集线器通过CAN总线和以太网联接.软件采用WinCE组态软件,用OMT方法设计直接操作串口,发送命令的仪表驱动程序,通过DDE通信.下位机PC循环采集监测数据,预处理后送给上位机PC处理.通过CAN总线接口和以太网接口实现对监控对象的监控.  相似文献   

14.
以工控PC机为核心,设计一个综合测试系统,其电缆接口连接被测武器系统的测试电缆。炮控系统部件、自动装弹系统部件测试由PC机直接控制,导弹控制部件测试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总线与各测控模块连接在一起,测试指令由PC工控机发出,单片机实施,测试结果在PC机上显示,PC机与工控机之间通过RS232串口通信。应用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使用方便、简单可靠,能检测武器系统中的绝大部分故障。  相似文献   

15.
基于PCI总线的交流传动系统开发平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PCI总线的交流传动系统开发平台采用主从式结构,通过PCI总线通信.主机PC机实现交流传动系统的实时监控.从机由DSP构成小系统,承担对电机转速、电流和电压等信号的采样与处理,并产生PWM信号以驱动功率变换器的开关器件.驱动程序采用Windows驱动程序模型编写,应用程序对PCI卡的访问通过调用CreateFile() 来实现.使用该平台上可组合各种控制方案、编写电机控制算法、考察交流传动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防空火炮对伺服系统高精度和强鲁棒性的要求及传统滑模控制中抖振的缺点,设计一种连续滑模控 制算法。建模时忽略电流环路的动力学特性,将其视为比例环节;分析火炮随动系统的动力学和跟踪目标,对火炮 随动系统的滑模控制算法及连续滑模跟踪算法进行研究;运用数值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消除系统抖 动,使系统具有较小的误差,证明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弹箭力学参数综合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针对弹箭力学参数的综合测试系统的测试原理和设计方法.该系统的硬件电路以单片机为核心部件,实现了各类信号的测量、电机的控制以及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等功能.通过运用Lab Windows/CVI编程语言,实现了命令的下达、数据的接收、处理以及显示等功能.该系统克服了传统测试方法的不足,实现了自动化测试,方案可行合理.  相似文献   

18.
将捷联惯导安装在火炮的摇架上,直接测量身管的射向,可提高火炮的操瞄精度。采用四元数法求解火炮随动系统的解耦误差控制量,使方位、高低随动能够独立控制,可避免将主令与捷联惯导姿态测量的对应值直接求差,作为随动系统的误差控制量,致使两个通道的运动控制存在耦合的问题,从而提高调炮精度。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9.
高可靠粮情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情监控系统是由中央控制站、通信控制器、现场测控单元等构成的分布式网络监控系统。中央控制站(PC微机)以主从式工作方式实现对128个现场测控单元的监控管理,并通过通信控制器RS232/485转换模块完成网络通信。文中介绍了由AT89C2051、CC4051、93LC46和CC4049等构成现场测控单元的硬件结构,多路采集器工作框图,采集模块软件流程和光电隔离电源电路。叙述了中央控制站软件功能模块,及其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使用的OLE Automation和VB5.0报表生成器等方法,以及实现系统高可靠所采取的抗干扰和防腐蚀等安全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套基于CAN总线的智能监控系统,选用STC89LE54RD+为微控制器,SJA1000为CAN控制器,PCA82C250为CAN控制器接口芯片。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上位机程序模块、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CAN通信模块。系统采用IBM—PC兼容机、单片机和SJA1000组成二级控制系统,由此实现一体化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