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表现是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由于此类患者常因低氧血症、感染、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对洋地黄耐受性降低,在心肺功能不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致心率加快,而致氧耗量增加及心肌损害,造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金陵瞭望》2011,(4):68-68
冠心病是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作用下,人体血管的内皮功能就会发生变化.导致血管内膜增生、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变形增殖.从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管变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就会使血管内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血。患者会有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如不积极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加重,当动脉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如狭窄程度超过50%,会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长期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肌力丧失.心室产生重构.从而发生心力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的研究普遍表明,公司治理是导致内部资本市场(ICM)低效的源头。本文以企业集团为对象研究ICM效率,而集团公司治理中,大股东行为和委托代理是最影响内部资本配置的两个方面。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其对ICM效率的影响,并以2009年沪深两市的系族集团为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和经济环境下,集团控股股东的股权性质影响ICM配置效率,其中"民营系"显著小于"国有系"的ICM效率;同时,ICM效率还与集团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呈负相关,与控股股东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脏病称冠心病。冠状动脉是主动脉的第一分支,供给心肌血液,如果发生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即产生冠状循环障碍,使心肌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心脏病变。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的一种症状,是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症候。其特点是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或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一般常发生在劳动或兴奋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盐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可与高血压、糖尿病同时存在,劳累、情绪激动、饮食、爱寒、阴雨天气、周围循环衰竭为诱因,它是由于心肌耗氧和供氧量失去平衡所致。自70年代提出  相似文献   

5.
从装置研制背景、基本要求、主要参数与指标、结构与功能以及性能评价等5个方面,介绍了心肌桥模拟装置.心肌桥模拟装置的实际使用证明,它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复现心肌桥压迫壁冠状动脉,并导致血流动力学特性异常的现象,模拟实验大部分结论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3,(2):66-66
人们常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而饮食入口,首先影响的就是胃。胃黏膜血管丰富,具有贮存、消化和运送食物的功能.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由于饮食因素在慢性胃炎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胃”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影响人们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以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冠心病的发病与个人情绪、饮食习惯和营养等诸因素有关,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保健是预防老年冠心病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腮腺肿瘤93例临床分析陈胜蓉腮腺肿瘤是颌面部常见肿瘤之一,我科从1980~1990年共收治腮腺肿瘤93例.现将本组病例有关诊断、治疗等情况作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在93例腮腺肿瘤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38例,男女之比约为1.5:1.年龄最小为1岁,...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葡萄糖、氯化钾、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对心肌的影响以及对治疗心肌疾病等的辅助作用,简要说明了电生理的反应变化及心电图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吃剩菜易中毒”子虚乌有 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引起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能力,表现为机体缺氧的症状,出现心慌气短、口唇青紫,严重者可因严重缺氧导致昏迷甚至死亡。除误食亚硝酸盐纯品外,多数亚硝酸盐中毒与蔬菜有关。  相似文献   

11.
氯氧镁水泥装饰墙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用氯氧铁水泥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一种墙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种墙砖有较高的强度和表面光泽度,而且没有无机人造石材常见的泛霜现象.  相似文献   

12.
结合有效价键模型和原子对势的理论计算研究了T1-1223超导相的Cu-O金字塔五配位上由于Fe掺杂所导致的额外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e掺杂原子占据Cu晶位后.将导致额外氧进入晶格而占据Ca原子四方网络的间隙位置.Fe掺杂所带来的额外氧。对Cu-O面载流子有很大的局域化作用.导致了载流子浓度降低,同时破坏了Cu-O平面的完整性.也致使Tc下降。这一点得到了超导电性测量的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药物导致的肝脏毒性目前仍然是现代肝脏病学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场所,结核病化疗与耐药性结核病的形成使联合用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国家基本药物文本规定的10种抗结核的药物中经常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大约占7种,药物性肝病成为是较常见的药物副反应之一。我们收集了我院2005年以来所有可疑为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结核病病历资料,并且对药物和药物所致的肝损伤的类型进行分析。根据ALT/ALP比值按照国际会议的标准进行,即Roussel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评价方法。将结核药物性肝病划分为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对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结果3450例结核病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中,肝功能高于参考值的平均为9.3%。按照Roussel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评价方法有30例结果符合“赫氏现象”所定义的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诊断,结论将各类重症药物性肝病划分为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对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伍后正 《社区》2008,(24):49-49
夏季天气炎热,许多人喜欢喝啤酒。啤酒虽有营养,但饮用过量易患,“啤酒心”,其表现是心脏有不同程度扩大,心肌变性,致使心肌丧失正常的弹性和收缩力。啤酒含酒精虽仅为白酒的1/10,但喝一瓶啤酒相当于50克白酒。连喝4瓶啤酒,血液中的酒精可达到0.1%,一般人可醉倒。长此以往,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同时,过量饮用啤酒,大量液体快速进入体内,加重心脏的负担,消耗了过多的心肌能量,对心脏不利。所以饮用啤酒也应适量。  相似文献   

15.
牛顿第三定律因其内容简单易懂,且无定量计算式,一向不为同学们重视,其实它很重要,其解题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以下举例说明几种常见情况下的应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伍君仪 《百姓生活》2011,(12):47-47
心率,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脏每跳一下,都伴随着心肌的收缩及血液的泵出,可凭其粗测心功能。特别是静息心率(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代表着心脏的基础功能,若太快会大增加心肌耗氧,使心肌供血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容易引起心绞痛甚至心力衰竭。健康成人的静息心率,应在51~94次/分,平均67次/分。  相似文献   

17.
脓毒症是重症医学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具有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为早期干预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是目前脓毒症患者常见的感染性炎症指标,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就常见炎症指标在脓毒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数次的鱼类生理实验中观察到金鱼体表色素细胞均能随着水中溶氧的下降而改变体色.用诸多因素进行验证后得出结论为水中溶氧下降是导致体表色素细胞变化的唯一因素.这对进一步研究体表色素细胞的变化机理、病变等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钠氢交换体1(sodium—hydrogen exchanger1,NHE1)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NHE1在心衰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35例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NHE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NHE1mRNA的△Ct值分别为6.29±0.66、5.01±0.60、4.40±0.74。与心功能Ⅰ级组比较,在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患者心肌组织中NHE1mRNA表达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组(P〈0.01),同时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心功能Ⅲ级组患者心肌组织中NHE1mRNA水平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患者心肌组织中存在NHE1mRNA的高水平表达,提示NHE1可能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ICM理论看,汉语古诗词中的转喻分为ICM及其CM之间的转指关系、ICM中的CM之间的转指关系两种类型.转喻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应该深化到认知的层面,实现在源语(汉语)和译人语(英语)中的激活对等,使读者理解到转喻手法运用的同时,明白隐藏在转喻语言形式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