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展推荐     
正微纪元·中国媒体艺术2019年9月5日——2020年1月26日∣柏林国立美术馆"微纪元·中国媒体艺术"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为来自中国的艺术家曹斐(1978)、陆扬(1984)、方迪(1987)和张培力(1957)。"微纪元·中国媒体艺术"特别展是对2001年汉堡火车站柏林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展"生活在此时"的呼应和延续,都在探讨不同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科技上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艺术家情侣自现代艺术诞生以来并不罕见。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的展览"现代情侣:艺术、亲密关系与先锋派"(Modern Couples:Art, Intimacy, and the Avant-Garde)"通过40对艺术家情侣的作品与文献,揭示出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关联,不同于以往"男性天才艺术家和他的缪斯女神"的这种限定观念,女艺术家同样从她们的艺术伴侣那里获得灵感,缪斯的角色在先锋派艺术家情侣之间实现了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从2016年10月到在2018年年初,位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博物馆计划推出一系列关于女性主义的展览项目,这部年度大戏"A Year of Yes:Reimagining Feminism at the Brooklyn Museum",是特别为美术馆内专为研究展示女性主义艺术的空间Elizabeth A.Sackler Center庆祝10周年纪念。该项目以美国著名非裔女性艺术家比弗利·布坎南迄今为止最完备的回顾展作为启动,陆续推出一系列与女权主义(feminism)及女性主义(feminist)相关的艺术,当中除了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玛丽莲·明特(Marilyn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9月7日至10日,第四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影像上海"在短短四天迎来了超过三万名观众,其中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专家、收藏家、知名人士、重要机构和企业代表。来自16个国家、28个地区的50家参展。"影像上海"活动期间,"在场"(大型装置与行为艺术展)、"洞见"(实验性作品特展)、"焦点"(已故艺术家任航个展)、"叙事"(由戴比尔斯呈献的收藏家特展),以及十余场明星云集的"对话"等公众项目,从多个纬度开拓影像艺术的边界和内涵。  相似文献   

5.
正"支架/表面"运动(The Supports/Surfaces Movement)是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部分法国艺术家进行的一次关于思考和质疑"绘画本体"问题的先锋艺术运动。这场时隔50多年的艺术运动中的作品近期亮相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一场展览是对法国现代艺术运动中发生的事件、人物、作品的回顾,重新理清"支架/表面"运动在法国现代艺术中的历史发展脉络,重新认识"艺术运动"中艺术家的观念与思想对于促进艺术变革与新艺术形式产生的重要价值及作用的一次探索。因此,在中国对该艺术运动的回顾与再审视是从"观念"与"实践"的双向维度为今后中国的艺术发展道路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伦敦设计节掀开序幕的展会之一Decorex迎来了十周岁,在策划上也越见精致和创意,尤其在今年的展场中邀请到三位工匠于现场制作手工艺,让人看得目不转睛。著名应用艺术评论家科琳·朱利叶斯(Corinne Julius)所策划的"未来遗产"项目囊括的17组设计师中,除了有来头不小的荷兰大腕托德·布歇尔(Tord Boontje)、口吹玻璃专家约亨·霍尔兹(JochenHolz)、陶瓷艺术家香织馆林  相似文献   

7.
正"我向来不敢自称艺术家,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做艺术家——我连画画都不会。我也不懂艺术史。"这是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在2016年的一次访谈中说的,然而,黑特·史德耶尔却是著名的德国当代艺术家、文化理论家,是全球化和数字化世界中敏锐的观察者,在《Art Review》评选的艺术界2017年"Power100艺术权力百人榜"中,黑特·史德耶尔问鼎榜首,成为Power 100首位夺魁的女性。  相似文献   

8.
正在大多数人们看来,绘画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种是通过图像形式给观众带来视觉感受,一种是通过音律波动给听者带来听觉体验。一种绘画与音乐重叠的艺术究竟是怎样的艺术呢?德国艺术家阿尔伯特·欧伦(Albert Oehlen)近期在意大利格拉西宫(Palazzo Grassi)举办的个人展览"水边的牛"(COWS BY THE WATER)中讲述了音乐是如何在艺术家绘画创作中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正2018.01.20—05.13展览将同时呈现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 y s,19 21-19 8 6)与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 aik,19 3 2-2 0 0 6)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代表作品,并深入探讨两位先锋艺术家在20世纪艺术浪潮中的合作与密切关系。约瑟夫·博伊斯是20世纪下半叶最激进、最具影响力的行为艺术家、政治活动家,也是国际艺术领域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对艺术、政治以及社会构建具有远奥的想象力,对后继艺术家产生了深  相似文献   

10.
设计报告     
正"不安分的灵魂Restless Souls"——张啊啦(Alla Zhang)沉浸式个展画家、诗人、翻译家、自由撰稿人……拥有太多头衔的张啊啦(Alla)这次以艺术家的身份,在上海的二回画廊(UGALLERY)举办首场『沉浸式』个人画展。本次画展由两位年轻的策展人(同时也是二回画廊创办者)徐艺超(Isaac Xu)和赵涵(Han Zhao)联合策展,首次与国内艺术家合作打造一个多媒体沉浸式艺术空间。本次展览主题为"不安分的灵魂Restless Souls",以绘画、装置、诗歌的形  相似文献   

11.
正9月初,第五届艺术书展(The 5th Art Book Fair)abC艺术书展在上海开幕。非白工作室(Transwhite Studio)首次参加abC艺术书展,为观众和读者带来了近年来为清影艺术空间设计的独立出版物。在书展上,非白工作室发布了新书《龙与花之歌》(The Song of Dragon and Flowers),这是为艺术家陈栋帆2018年在纽约做的公共艺术项目而设计的独立出版物。  相似文献   

12.
正非裔美国艺术家桑德拉·佩里(Sondra Perry)在英国蛇形画廊(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持续2个半月的首次欧洲个人展览再次颠覆了民众及艺术家表达、看待艺术的视觉传统。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桑德拉·佩里(Sondra Perry)是一位跨学科艺术家,基于视频和计算机的装置是佩里最受称赞的艺术表达媒介,她擅长使用例如  相似文献   

13.
影讯     
《数码摄影》2012,(4):47
《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在中国》——1957-2012艺术创作全回顾:摄影、录像、装置、电影阿涅斯·瓦尔达生于1928年的布鲁塞尔,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法国人。她的艺术生涯涉及多个艺术领域,是一个典型的"跨界"艺术家。这次展览包括了她作为"装置艺术家"、"摄影艺术家"、"电影艺术家"的三个领域的作品。《装置艺术家阿涅斯·瓦尔达》将推出她最近这些年以舞台设计为基础而创  相似文献   

14.
正在如今的世界中,人工智能及其科学、工业、金融和家庭应用的进步普遍而一致地改变了世界,人们认为艺术用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的观点可以解释为"人对人的最后(直接)方式"。"艺术家与机器人"(Artists and Robots)是对高科技领域的另一个方面感兴趣:人造想象的出现。一台机器能否等同于一位艺术家?机器人能代替画家还是雕塑家?人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谈论人造创造力?列奥纳  相似文献   

15.
正提到观念艺术,人们可能会立刻想起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在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会展出的名为《泉》的小便池。杜尚的艺术思想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影响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他影响了一批批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想洗礼的艺术家,这其中就包括美国卓越的观念艺术家安德里安·玛格丽特·史密斯派普(Adrian Margaret Smith Piper)。  相似文献   

16.
艺术家的问题在现代主义者那里被主张为"艺术精英";而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则被理解为"人人都是艺术家";实际上后现代历史情境下,海德格尔近似极端的关于只有作品而没有艺术家的观点其实与中国古人的看法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它们让所谓的"艺术精英"走下了圣坛,从而最终"回到事实本身",即存在"人人都是艺术家"。  相似文献   

17.
正"未来"一词近年来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大著名美术馆的展览中,对"未来"的思考是艺术家、哲学家口中常年不变的话题。第六届广州三年展以"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为主题联合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家、哲学家(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在筹备和展览的过程中,邀请到诸多哲学家献言献策)和策展人共同探讨我们当下社会、文化风向以及艺术状况,以期望我们会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正从装置艺术谱系上看,意大利艺术家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的名字可以与美国的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贾斯帕·约翰斯(Jasper Johns)联系起来。无论是前者的空间主义也好,还是后两者对日常生活主题进行特殊运用也好,它们都与"二战"以后的当代艺术进程中,装置艺术作为一种新媒介与观念表现方式相关。这种新的表现方式,又密切地与时代的特殊性和革命性交织一体。二十  相似文献   

19.
艺术展推荐     
正波普前卫艺术家回顾展2020.7.27-2020.11.15∣泰特美术馆安迪·沃霍尔,一位拥抱消费主义观念、名人和反文化的艺术家在此过程中改变了现代艺术,在他开创性的波普艺术中,欧美文化得到观念上的转变。这次大型回顾展是近20年来泰特现代美术馆的第一次沃霍尔展览。除了他标志性的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可口可乐(Coca-Cola)和坎贝尔(Campbell)  相似文献   

20.
科技的发展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更佳的艺术表现效果,场景展示备受观众期待。投影技术不断升级创新,具备普通投影光源的传统设备已不能满足新媒体艺术家的实际需求,具备单色性好、能量集中等特点的"激光投影"设备颠覆了传统投影机,将激光作为投影光源,激光投影所投射的图像轮廓清晰,符合新媒体艺术家对作品局部的精准把控需求,激光投影的实践应用前景非常值得期待。文章梳理了新媒体交互艺术的概念、前景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激光投影"在新媒体艺术作品表现中的价值和推动艺术家尝试新方法的积极作用,希望本文能为艺术家和同行们提供参考并在促进新媒体艺术发展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