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蒜品种选择、密度与海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8个不同的大蒜品种进行了品种选择试验,并对选出的适宜黔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蒜品种进行了不同密度和海拔试验。通过4年的田间试验,筛选出了优质、高产大蒜品种紫皮大蒜,其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50 cm、窝距16 cm,每窝播种4~5瓣,34000~41000株/667m2,海拔800~900 m为最佳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2.
天水市薹蒜兼用型大蒜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金蒜3号为指示品种,进行了薹蒜兼用大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蒜薹、蒜头产量以62.5万株/hm2处理最高,分别达9 652.8、32 440.5 kg/hm2。综合考虑薹茎、蒜头及其产量等产品性状,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建议种植密度以行距16 cm、株距16 cm,即39.1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蒜鳞茎形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大名紫皮蒜、永年白蒜2个大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各设6个密度处理水平,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大名紫皮蒜、永年白蒜2个大蒜品种鳞茎形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名紫皮蒜、永年白蒜2个大蒜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鳞茎单头重、直径逐渐显著降低,商品性逐渐降低,产量虽然逐渐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先升高后降低。根据密度与产量、利润拟合的曲线可以得出,大名大蒜种植密度为76.57万株/hm2、永年大蒜种植密度为99.07万株/hm2时,大名紫皮蒜鳞茎达到理论最大产量22 965.80 kg/hm2、永年白蒜鳞茎达到理论最大产量19 026.45 kg/hm2;大名紫皮蒜种植密度为63.64万株/hm2、永年大蒜种植密度为77.47万株/hm2时,大名紫皮蒜鳞茎达到理论最大利润33 589.98 元/hm2、永年白蒜鳞茎达到理论最大利润30 230.48元/hm2。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邯郸地区大名紫皮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3.64万~76.57万株/hm2、永年白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7.47万~99.07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大蒜薹用品种引种及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的8个大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日本2号和早薹蒜两个品种抽薹较早,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较好,适合在福州市作薹用品种种植。对日本2号紫皮大蒜进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 m230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5.
以早蒜1号为指示品种进行的薹用大蒜覆膜秋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行距22.5 cm,株距7 cm,密度63.45万株/hm~2时大蒜主要性状表现良好,蒜薹折合产量最高,为6 481.5 kg/hm~2,蒜头折合产量为13 185.2 kg/hm~2。综合考虑,建议薹用大蒜覆膜栽培种植密度为60万~70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3个大蒜品种蒜苗生物量、蒜薹产量、大蒜产量及蒜头大小4个性状对比研究和对9个密度设置的大蒜产量对比,得出JSW-2、JSW-1两品种大蒜产量及蒜头大小显著优于其他品种,可作为焦作地区蒜用大蒜新品种推广;SL-2、SL-4、JSZ-1、SL-1四个品种蒜苗生物量显著优于其余9个品种,是很有前途的苗蒜生产品种;SL-2、JBW、JSZ-1三个品种抽薹时期早且蒜薹产量及品质均佳,是极具推广价值的薹用大蒜品种;在焦作地区的立地条件下,大蒜种植采用6 cm×25 cm、8 cm×20 cm、10 cm×20 cm三个不同株行距的密度设置,不仅能得到高产量的大蒜,而且能保证大蒜个头级别。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不同密度与大蒜蒜头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求得嘉定白蒜最佳的种植密度,为大蒜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花生-大蒜轮作条件下花生的最佳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山花9号为试验材料展开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对蒜茬花生生育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行距和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不同行距配置下,35 cm行距处理的荚果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种植密度下,24万穴/hm2密度处理的产量最高。[结论]鲁西地区花生-大蒜一年两作种植模式下,采用地膜覆盖,单粒播种,种植密度为24万穴/hm2、行距为35 cm时花生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采取裂区设计法,在宁蒗县高寒海拔山区进行了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会单7号采用宽窄行40 cm+80 cm种植优于等行距60 cm+60 cm种植,种植密度以6.0万株/hm2最佳,其次是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以大蒜品种‘金乡紫皮’和‘苍山糙蒜’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等行距及宽窄行栽培对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对两个大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宽窄行种植模式下‘金乡紫皮’蒜薹产量比等行距种植略高,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宽行距28 cm、窄行距12 cm及两小行内的错位种植栽培方式下,‘金乡紫皮’蒜头产量最高;宽行距30 cm、窄行距10 cm种植模式下‘苍山糙蒜’的单薹重、蒜薹产量、蒜头横径和横径≥5. 5 cm蒜头比例和蒜头产量均高于其它种植模式;错位宽窄行种植两个品种的蒜头产量均比其对应宽窄行种植产量高。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宽行距30cm、窄行距10 cm为本试验条件下‘金乡紫皮’和‘苍山糙蒜’的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地方大蒜产量,采用单因子试验探讨贵州地方大蒜品种麻江红蒜和毕节白蒜在贵阳生态区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4万株/亩时,2个大蒜品种的蒜薹及蒜头产量均最高,其中,麻江红蒜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522.04公斤/亩和916.24公斤/亩,毕节白蒜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215.66公斤/亩和455.34公斤/亩;麻江红蒜适宜在贵阳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宜宾市大蒜生产中品种产量不高、品质不佳等问题,筛选出适宜在宜宾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大蒜品种,助推宜宾市蔬菜产业发展,引进了‘鲁蒜1号’‘嘉祥紫皮蒜’‘金乡大蒜’‘鲁蒜2号’‘云南紫皮蒜’等12个全国优质青蒜品种,分析和评价了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指标等。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蒜的7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3.27%~13.95%之间;同一播期,‘鲁蒜1号’的生长量较大,而本地‘红脚蒜’较小;‘鲁蒜1号’的营养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品种,营养价值较高;‘鲁蒜1号’的产量高于其他品种,且差异显著。由此可见,‘鲁蒜1号’符合优质大蒜品种的要求,可以替代本地大蒜品种‘红脚蒜’,可作为引进品种在宜宾市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10个大蒜品种在天水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天水市海拔1 400 m的河谷川道区对引进的10个大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乡蒜植株生长健壮,综合性状良好,蒜薹产量为2 715.4 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8.86%;蒜头折合产量最高,为22 561.5 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37.51%,可在当地推广种植。新育1号、航蒜4号综合农艺性状突出,属薹蒜兼用型品种,蒜薹、蒜头产量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可在当地搭配种植。鲁蒜王2号、金蒜2号、汉中蒜、陕西白蒜蒜薹或蒜头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不适宜在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李强 《农技服务》2014,(4):43-43
<正>一、建立新品种更换体系针对我市大蒜生产上蒜头变小、夹瓣增多、病害严重、抗逆性减弱等品种退化现象,已上升为影响大蒜高产的主要因素。建立健全新品种推广体系迫在眉捷。据笔者对周边地区的品种考察,河北大名的白皮蒜、江苏农科院培育的紫皮蒜比较适宜本地区的种植,是一个集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据在八义集镇的大蒜种植试验示范,亩产鲜蒜头达1800kg以上,并可提早7~10天成熟。在老蒜区有明显的抗重茬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蒜属于百合科葱属1~2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不结种子,用蒜瓣进行无性繁殖。河北省优质品种安国大蒜因感染病毒病导致种性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目前脱除大蒜病毒的唯一方法是大蒜茎尖培养。本试验以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旨在探索安国大蒜的最佳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品种尚单2012为材料,在保山市适宜区域设置密度栽培试验,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抗性等生长发育特征特性及产量相关构成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高产潜力,以期揭示尚单2012品种的高产耐密性。结果表明,尚单2012玉米品种在保山市中海拔坝区玉米产区的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为每亩3 800~4 300株,最佳种植密度在4 000株左右,不宜超过4 500株。合理密植有利于高产,生产中应选择最佳种植密度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大蒜是柘城县的主要经济作物,笔者结合本县多年来种植大蒜的实际,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秋播大蒜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宜的品种要选用高产、稳产、优质、商品性好的品种。如:苍山大蒜、永年白皮蒜、安丘大蒜等品种。二、严格轮作大蒜忌与葱蒜类蔬菜连作,连作地块植株往往营养不良,生长瘦弱,  相似文献   

18.
先锋38P05具有耐密、抗倒、抗病、后期脱水快、优质高产等特点,完全适合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种植,现已成为八五五农场主栽玉米品种之一,同时德美亚3号也是适合八五五农场积温种植的玉米品种。为筛选适宜农场种植的玉米密度及验证同一品种不同密度和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2015年对两个品种的密度情况进行了试验,选择出最佳品种及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大蒜秋播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从省内外引进的14个大蒜品种进行了秋播试验,结果表明:金蒜2号、金蒜3号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蒜头大,商品性好,可在天水市太京蒜区种植;汉中蒜、天水大蒜、抽薹早,蒜薹产量高,适宜在天水市薹用大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自薹蒜兼用品种上海红蒜的田间变异优良单株。在2013—2014年度大蒜新品系多点试验中,天蒜1号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蒜薹5 518.1 kg/hm~2、蒜头19 441.5 kg/hm~2,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1.65%。天蒜1号表现抗大蒜紫斑病、白腐病。生育期254 d,株高81.1 cm,生长势强,叶绿色,薹茎长53 cm,抽薹率95%;蒜头大而匀,单株蒜瓣平均8~9瓣,蒜头蒜苔产量高,属于薹蒜兼用品种。蒜头维生素C含量为17.1 mg/kg。适宜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地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