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预防提供策略,提高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满意率。方法:结合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探查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有:(1)椎间盘突出复发和邻近椎间盘突出;(2)椎管内瘢痕形成神经受压,椎管狭窄;(3)神经根减压不充分,侧隐窝狭窄;(4)腰椎不稳;(5)神经损伤;(6)手术节段错误;(7)术前失诊漏诊。治疗效果参照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34例行手术治疗:优21例,良8例,可3例,差2例;8例行保守治疗:优3例,良3例,可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原因比较多。手术前全面正确的诊断、手术中谨慎仔细和正规准确的操作、维持脊柱稳定性,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是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Protrusion,LIDP~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疾病,约有15%的LIDP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可能出现术后综合征。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患者5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汪志翠 《中医正骨》1996,8(6):33-3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尿异常的预防和处理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汪志翠手术摘除突出椎间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多,一些术后并发症,如神经根或硬膜损伤、感染、脊柱不稳及术后早期以尿潴留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脊柱微创术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改善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25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3例,微创手术减压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对照组108例,微创术后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创术后使用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能够改善颈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与方法,但手术难以根治神经根缺血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同时由于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使患者术后仍可出现腰腿痛等症状[1]。而术后应用通督活血汤配合功能锻炼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可促进患者术后腰腿功能恢复,减轻神经根性疼痛,增强脊柱柔韧性和稳定性,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0例均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腰椎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椎间盘(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7年6月期间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ED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摘除髓核的重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症状缓解程度。结果:经5月~2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出血量60ml;疗效评价优良率达93.85%。结论: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伤口小,恢复快,手术操作安全,组织损伤轻,同时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仍有相应受压所表现出的相应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症状,或术后出现的腰腿痛及下肢的痠胀麻木,或术后出现单独的腰痛及下肢局部的麻痛等术后症状之统称[1]。关于如何处理这一术后综合征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近年有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非手术治疗的文献综述如下。1现代医学治疗方法1.1脊髓刺激疗法脊髓刺激疗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开展及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日趋成熟。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的稳定影响小、出血量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现简要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状况、技术操作、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面对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经皮穿刺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病,是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本身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者压迫临近组织,并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经皮穿刺椎间盘汽化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术式,疗效确切,但该术式10年以上远期疗效的优良率有所下降。由于对髓核摘除术后远期疗效下降的原因认识不足,加之一些临床医生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腰椎融合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中出现滥用;理念先进、操作简便且可保留脊柱节段运动功能、维持腰椎稳定性的腰椎非融合术亦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其应用也出现了扩大化现象。因此,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腰椎融合与非融合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利于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笔者认为:1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术式,疗效确切,仍应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方法。2腰椎融合的目的是避免椎间盘的再突出和维持腰椎的稳定,对于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须常规进行腰椎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行腰椎融合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3和腰椎融合术相比,非融合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选择,避免盲目扩大手术适用范围,造成滥用。4微创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腰椎非融合术的概念和范畴进一步完善和扩大;而腰椎融合术的应用逐渐减少,且进一步微创化、有限化、精确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高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度脱垂型)患者22例,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随访时间为12~1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术后末次随访的Macnab评分来评价手术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及ODI功能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Macnab评分:优18例,良3例,可1例,差0例。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治疗高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综合征[1]。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选择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是通过临床观察,一部分患者手术后患者易复发[2]。术后复发患者大多不愿意再次选择手术,从而寻求保守治疗。笔者采用电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取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腰痛伴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疼或腰腿疼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因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慢,术后脊椎不稳定及可能产生粘连、瘢痕等缺点;而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显著,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正逐渐被临床认识和应用。正确认识腰椎间盘微创手术,严格适应症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为腰腿痛及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种综合征。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而手术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忠者的心理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如果在护理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建立起平常心,正确的面对手术,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通过对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护理我们发现,术前的心理调节、术后的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是巩固手术疗效,促进疾病康复的关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随着现代医学对"微创"的理解逐渐深入,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已经成为针对LDH的首选治疗方案。该术式较传统手术方法而言,具备独特的优势,如术后恢复过程快、出血量少、对人体的损伤少等。尽管该术式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了相当好的疗效,但仍无法避免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出现的复发危险因素成为各个学者的研究热点,而且研究出来的复发因素多种多样。该文章对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出现的常见复发因素及其预防对策进行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为腰腿痛及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种综合征.本院2005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其中50例实施腰椎间盘摘除术,由于此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多,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96年起,采用小针刀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术后复发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整理58例报道如下. 从腰椎生理功能、腰推间盘突出症(腰突症)病因病理及手术治疗的目的三个方面论述腰突症术后复发的原因,认为腰突症及腰突症术后的病因病理是脊柱动态平衡失调、腰和下肢的软组织损伤.治疗则是用小针刀疗法松解病变组织,推拿是矫正脊柱,使之动态平衡,以此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技术日渐普及,手术的方式也呈多样性,其副作用之一就是手术后症状复发,使病人不得不继续求医并面临手术与非手术的再次选择。作者从1998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79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综合征1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之一,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很快缓解,但麻木、肌力减弱恢复缓慢,严重者甚至不能恢复,且术后短时间内大多数患者残留臀腿酸痛。为促进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效果,笔者从2002年以来,应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综合征1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时的宣教。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取得成功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