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超重儿童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特点,为超重儿童的行为生活干预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9—10月,通过体质量指数(BMI)筛选出沈阳市某小学三至四年级正常儿童与超重儿童各28名,使用点探测研究范式评估超重儿童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 在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分数上,超重儿童与正常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2)=0.01,P>0.05,ηp2<0.01];在对食物线索的注意警觉分数上,超重儿童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5.94,P<0.05,ηp2=0.10],正常儿童对食物线索的注意警觉分数高于超重儿童;在对食物线索的注意解除分数上,超重儿童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7.74,P<0.05,ηp2=0.13],超重儿童的注意解除分数高于正常儿童。结论 与正常儿童相比,超重儿童对食物线索并未存在更高的注意偏向;但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特点不同,正常儿童对食物线索更为警觉,而超重儿童更难以从食物线索中解除注意。  相似文献   

2.
贾晓督  李智勇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657-1660
考察不同应对倾向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状态下的注意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者引导个体改善应对倾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将湖北某师范大学86名被试分为积极应对倾向组(37名)与消极应对倾向组(49名),并将被试随机分为正负性情绪组,利用点探测范式获取其注意偏向.结果 有效被试61名,积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正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的注意偏向得分(19.44±25.91)高于负性图片(2.26±25.27)(F=5.70,P<0.05),消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的注意偏向得分(9.96±24.67)高于负性图片(7.88±25.12) (F=4.53,P<0.05).积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正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表现出显著注意偏向(19.44±25.91)(t=3.093,P<0.01)和注意脱离困难(12.57±19.12)(t=2.71,P<0.05);消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表现出显著注意脱离困难(12.93±17.33)(t=3.34,P<0.01).结论 积极应对倾向个体在正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刺激不仅存在注意偏向而且伴有深度的注意加工,消极应对倾向个体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刺激比负性刺激注意更多且存在深度的注意加工.  相似文献   

3.
民办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金辉  胡永萍 《中国校医》2005,19(6):568-570
目的通过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了解民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抽取南昌市315名民办高校和200名普通高校大学生采用SCL-90进行测试。结果民办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不同性别、城市与乡村、班干与非班干的民办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SCL-90许多因子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民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该给予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了解大学生参与不同体育活动等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特殊功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丽水学院2 1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被试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等级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小等级强度和基本不参与体育活动组,共1 098人,占51.24%.参与体育活动组的大学生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组大学生(P值均< 0.01).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等级强度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均分均低于小等级强度组和大等级强度组(P值均<0.05).筛查阳性率随着参与体育活动等级的增强,呈逐渐下降趋势(x2=6.34,P<0.05).结论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是改善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保持中等级强度的体育活动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军校大学生防御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军校大学生防御机制的使用情况,为提高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军校1310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为心理健康组(63.9%),亚健康组(32、1%)和心理理问题组(4.0%)。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军校大学生使用的防御机制不同。不成熟防御机制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相关系数最大,其次是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相关系数最小的是成熟防御机制。结论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军校大学生之间使用的防御机制不同,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防御机制的使用方法,帮助其建立成熟的防御系统.提高其应对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汪西莹  李江波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884-1886
了解体育类大学生注意品质、注意偏向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正性负性注意信息量表、简式注意和人际关系方式测验(TAIS)对安徽省3所综合大学267名体育类大学生及255名非体育类大学生进行测评,运用SPSS 21.0软件将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x2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体育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非体育类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体育类大学生对正性事件注意偏向因子均分大于非体育类大学生,而负性事件的注意偏向低于非体育类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育类大学生注意的视野广阔、思考内省的因子均分高于非体育类大学生(P值均<0.05),而注意的外干扰、自我干扰、常出差错因子均分均低于非体育类大学生(P值均<0.05).体育类大学生外干扰、自我干扰、常出差错与SCL-90各因子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4~0.425,0.254~0.384,0.220~0.431),广阔视野与人际关系、恐怖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6,-0.284),正性注意与敌对、偏执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36,-0.124),负性注意与强迫、人际、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9~0.198).结论 体育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优于非体育类大学生,可能与经常性体育活动提高注意品质和正性注意偏向存在、降低负性注意偏向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张潮  盛丽君  赵丽霞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491-1494
探讨不同妒忌情绪状态下大学生的注意网络差异,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的某大学99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回忆事件的情绪诱发法诱发妒忌组被试的妒忌情绪,通过注意网络测验范式,采用3(情绪状态:善意妒忌、恶意妒忌、中性情绪)×3(注意网络: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群体在不同妒忌情绪状态下的注意网络效率(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差异.结果 妒忌情绪状态、注意网络、妒忌情绪状态与注意网络交互作用的主效应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被试组在定向与控制执行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恶意妒忌组在3类箭头条件下反应时普遍长于其他组别.结论 善意妒忌会增强注意系统的定向功能;恶意妒忌情绪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尤其是简单的区分任务;妒忌组更倾向于采取行动(善妒组提升自己,恶妒组毁灭他人)来解除自己的冲突矛盾.  相似文献   

8.
成教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玲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41-342,344
目的 探讨成教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社会支持量表(SSRS)、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评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普通大学生与成教大学生比较,SCL-90得分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各项均存在显著差异,新生之间的差异尤为显著,LES各项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16PF部分项目得分存在显著差异;SSRS部分项目得分存在显著差异;CSQ各项得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成教大学生,其原因与生活事件、人格因素、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9.
视力障碍大学生挫折感类型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视力障碍大学生挫折感的类型与特点,为残疾大学生挫折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北京某特殊教育学院的视力障碍大学生4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视力障碍大学生的挫折感主要来源于就业、学习压力和自我实现等挫折事件。不同专业视力障碍大学生的挫折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视力障碍大学生的挫折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适应环境方面,四年级大学生挫折感显著高于二年级大学生(P0.05);在恋爱方面,二年级大学生的挫折感显著高于一年级和四年级大学生(P0.05);在就业方面,视力障碍男生的挫折感显著低于女生(P0.01)。结论视力障碍大学生的挫折感普遍存在,应有针对性地对视力障碍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剧增[1],学生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并呈现出违纪性质渐趋典型化[2]、新的违纪行为不断出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浙江某高校大学生共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魏源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35-137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共情特点,以便为共情实证性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方法以4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反应性指标(台湾修订版)测量,进行方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男女大学生在身心忧急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文理科学生在观点取替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幻想力、同情关怀2个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同情关怀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家住城镇与家在乡村的大学生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人口特征大学生人际反应性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因为各种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辅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生心理辅导,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尽可能得以全面发展,从而促成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大理学院不同体育成绩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玉福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42-1042
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约有10%~30%的人有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业方面存在困难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笔于2004年6月就不同体育成绩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了调查,以便为改进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维护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了解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状况的关系,为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及体质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随机整群抽取的1 005名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SCL-90测试,对心理状态正常和障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结果 新疆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比例为13.43%(135/1 005),女生比例(16.41%)高于男生(10.34%).男生与女生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和耐力跑成绩正常组与障碍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立定跳远成绩正常组与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会不同程度影响到维吾尔族大学生身体功能和素质方面的各项成绩,对体质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家庭来源各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跨文化实证资料。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抽取甘肃省10所高校的大学生,采用《主观幸福感调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城镇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F=21.150,7.498,P值均0.01);藏族大学生消极情感得分显著高于回族、汉族大学生(F=9.078,P0.01),农村大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大学生(F=7.346,P0.01);不同民族和不同家庭来源的大学生在积极情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来源和民族成分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学生不同时期不良经历与抑郁症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抑郁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6所高校5 913名在校本科生,采用网络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基本信息、家庭有关信息、不同时期不良经历以及是否患有抑郁症.率之间的比较用x2/Fisher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5 913名大学生中,自我报告被医生诊断患有/患过抑郁症的有82名,患病率为1.4%.2 198名(37.2%)有童年期不良经历,l 757名(29.7%)有青少年期不良经历,5 158名(87.2%)有上大学后的挫折经历.1 329名(22.5%)同时有童年期和青少年期不良经历,1 160名(19.6%)同时有童年期和青少年期不良经历以及上大学后挫折经历.童年期不良经历与抑郁症有关,童年期有不良经历者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童年期无不良经历者的2.351倍(95%CI=1.475~ 3.747),而青少年期不良经历、上大学后的挫折经历以及各时期不良经历的叠加均与抑郁症无关(P值均>0.05).结论 需积极关注有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预防或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呈现出复杂性,学业、行为、心理、生理和情绪上可能出现偏差与不足,成为"问题大学生"[1-2]。在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环境失调3个主要原因中,关键性的因素是家庭教育[3]。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舍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冲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据统计,大学生有80%的课余时间在宿舍度过[1],宿舍室友是大学生人际冲突的主要对象[2].研究发现,30%~60%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意,具有不同程度的宿舍冲突[1,3].与舍友敌对关系较高的大学生报告了更多的躯体化症状,更多焦虑、抑郁、偏执和精神病性表现[4].宿舍冲突不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而且还可能导致伤害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危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刘国华  张桂英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98-1200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性别差异,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东海洋大学一年级大学生6794名,使用自杀可能性量表(SPS)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在SPS条目、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上存在性别差异,有23个条目上的得分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敌意量表外,其余3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得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检出率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SPS总分60分以上的比例高于女生,而60分以下的比例为女生高于男生;70分以上的检出率为19.7%,男生(20.6%)高于女生(18.0%).结论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20.
人格特点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人格特点对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影响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等测量工具,对随机整班抽取的聊城大学25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外向对积极应对有直接作用,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有直接作用.外向对积极心理有直接作用,而对消极心理的间接作用较小.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均有直接作用,以积极应对为中介,对消极心理的间接作用与外向特点相当,对积极心理的直接作用明显高于外向.结论 外向和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点是影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影响机制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