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国产十四肽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各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7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国产和进口十四肽生长抑素100 μg缓慢静脉注射后以250 μg/h的速度以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结果 治疗组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均临床治愈.治疗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4 d治疗组TNF-α、IL-6、IL-8及IL-10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4 d治疗组血、尿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尿素氮、HCO3-、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十四肽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可靠,症状体征的改善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及各器官功能的影响与进口药物无差异,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取代进口药物,尤其是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国产泮托拉唑与进口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2例)。在基础治疗上A组给予国产泮托拉唑,B组给予进口奥美拉唑,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运用成本-效果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5%,B组为90.5%,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有1例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成本-效果比优于B组(P<0.05)。结论国产泮托拉唑与进口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渍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相当,两者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两药相比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泮托拉唑更经济。  相似文献   

3.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血淀粉酶、血白细胞、血糖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向福友  米慧 《当代医学》2012,18(24):140-14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积液、腹痛腹胀及白细胞、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水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加速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
王灿 《中外医疗》2010,29(23):115-116
目的分析治疗高血压的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效果及成本。方法将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120例)与B组(120例),分别给予国产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l2周,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率分别为72.5%、75.8%(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4.2%(P〉0.05),药品费用分别为118.8元、507.6元(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639、6.697(P〈0.05)。结论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无明显差异,但经济效果优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eutepanereatitis,AP)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A、B2组,其中A组为生长抑素联合丹红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A、B2组内再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对2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1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实验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减弱的时间,以及用药后血淀粉酶,脂肪酶,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实验指标的改变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病人治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万莹  杨敏  孙刚  李玉明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33-734
目的探讨生大黄浸液胃管灌注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在常规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维持水电解质、抗生素等治疗基础上,将54例急性胰腺炎随机分组:生大黄治疗组30例(A组);未用生大黄对照组24例(B组)。观察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首批排便时间及氧分压的变化。结果A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A组氧分压恢复较B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大黄浸液胃管灌注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有效,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用丹参或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 将246例SAP患者分成4组:生长抑素组(A组);生长抑素联合丹参组(B组);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组(C组);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和丹参组(D组).观察4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心率及呼吸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及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有效率.结果 患者腹痛及腹胀消失时间、心率及呼吸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及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最短为D组,其他依次为C、B、A组,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7%、77.42%、81.54%、89.66%,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能有效治疗SAP,与乌司他丁或丹参联用能提高疗效,但乌司他丁的疗效优于丹参,乌司他丁与丹参联用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疗程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0%(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72.1%(3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等指标恢复至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或头孢派酮他唑巴坦在EECP术后胰腺炎中的预防作用。方法术前血清淀粉酶在正常范围内拟行ERCP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生长抑索组27例,生长抑素+左氧氟沙星组33例,生长抑素+头孢派酮他唑巴坦组35例。生长抑素组术后当日予以生长抑素250ug/h静脉泵入,持续1d,生长抑素+左氧氟沙星组术后当日予以生长抑素250μg/h静脉泵入+左氧氟沙星03g/d静脉点滴,用药1d,生长抑素+头孢派酮他唑巴坦组术后当日予以生长抑素250μg/h静脉泵入+头孢派酮他唑巴坦6g/d静脉点滴,用药1d,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术后2、12、24h血清淀粉酶。结果生长抑素组、生长抑素+左氧氟沙星组、生长抑索+头孢派酮组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3.03%、2.86%。生长抑素组与生长抑素+左氧氟沙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组与生长抑素+头孢派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左氧氟沙屋组与生长抑素+头孢派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抗生索可更好的预防EE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预防作用与联合左氧氟沙星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TNF-a的影响。方法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TNF—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上腹部不适、腹部压痛的消失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的TNF—a含量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基础上联用生长抑素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的TNF—a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血症(hyperamylasemia)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生长抑素组(n=41)和对照组(n=39),生长抑素组于术后30 min给予生理盐水50 mL+生长抑素6 mg静脉泵入,4 mL/h,持续24 h;对照组泵入同等量的液体,但无生长抑素加入,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 h、术后24 h血淀粉酶值,并观察有无胰腺炎发生。结果生长抑素组术前、术后24 h淀粉酶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0.05、P=0.9870.05),术后4 h生长抑素组淀粉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2〈0.05),术后4 h、24 h生长抑素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χ2=5.61,P〈0.05;χ2=6.25,P〈0.05),术后24 h内生长抑素组胰腺炎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χ2=4.35,P〈0.05),生长抑素组无重症胰腺炎发生,而对照组有1例。结论生长抑素可有效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应用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6月诊治的185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随机分为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B+M组)95例和布地奈德联合地塞米松(B+D组)9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差异。结果:B+M组患儿治愈89例(93.7%),好转6例(6.7%),B+D组治愈75例(83.3%),好转15例(16.7%),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两组患儿治疗前的症状和体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B+M组患儿评分较B+D组低(P<0.05)。B+M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显著少于B+D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无死亡病例,对雾化吸入耐受,无咽部刺激和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治疗后血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可迅速缓解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症状体征,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疗效显著高于联合应用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分别联用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或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经济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7年7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EVB住院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单用内镜下套扎组(n=40,EVL治疗)、内镜下套扎+生长抑素组(n=34,EVL联用生长抑素静脉泵入)、内镜下套扎+特利加压素组(n=40,EVL联用特利加压素静脉注射)、内镜下套扎+奥曲肽组(n=36,EVL联合奥曲肽静脉泵入)。记录4组治疗24 h、1周后止血率,住院天数;比较4组的住院成本、住院成本-效果比及增量住院成本-效果比、敏感度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单用内镜下套扎组治疗1周后止血率低于其他3组,住院天数长于其他3组(P<0.05)。住院成本、住院成本-效果比及增量住院成本-效果比:单用内镜下套扎组住院成本-效果比高于内镜下套扎+生长抑素组、内镜下套扎+奥曲肽组(P<0.05);内镜下套扎+特利加压素组住院成本和住院成本-效果比高于其他3组(P<0.05);内镜下套扎+奥曲肽组增量住院成本-效果比低于内镜下套扎+特利加压素组(P<0.05)。敏感度分析:单用内镜下套扎组住院成本高于内镜下套扎+奥曲肽组(P<0.05);单用内镜下套扎组住院成本-效果比高于内镜下套扎+生长抑素组、内镜下套扎+奥曲肽组(P<0.05);内镜下套扎+特利加压素组住院成本、住院成本-效果比高于其他3组(P<0.05);内镜下套扎+奥曲肽组增量住院成本-效果比低于内镜下套扎+特利加压素组(P<0.05)。4组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能有效治疗EVB,EVL联用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或奥曲肽可提高治疗疗效,且3种联用方案疗效相同。在获得同等疗效的基础上,内镜下套扎+特利加压素组费用最高,内镜下套扎+奥曲肽组费用次之,内镜下套扎+生长抑素组的费用最低,因此内镜下套扎+生长抑素组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胰瘅1号、胰瘅2号、胰瘅贴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探讨其对SAP大鼠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SAP动物模型,将其分为假手术组(J组),模型组(M组),善宁组(S组),胰瘅1号、胰瘅2号、胰瘅贴组(Y组),善宁、胰瘅1号、胰瘅2号、胰瘅贴组(Z组)。计算3h、12h、72h、2w的血清淀粉酶(AMY)、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胰腺组织大体形态和光镜下改变。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Z组胰腺组织形态变化明显减轻,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低于M组、S组、Y组;随着时间的推移,Z组血清AMY数值、TNF-α、IL-1β、TLR4、NF-κB活性低于M组、S组、Y组。结论:胰瘅1号、胰瘅2号、胰瘅贴综合治疗SAP大鼠能明显减轻胰腺小叶间弥漫性水肿、炎症,胰腺实质性出血、腺管点状坏死灶、小叶缺失;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胰腺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LR4和NF-κB的活性,减少下游炎症介质(TNF-α和IL-1β)的释放,阻断SIRS和MODS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从而达到有效治疗SAP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联合应用奥曲肽和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的动物实验,探讨其减轻急性胰腺炎和肺损伤的可能性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APALI的实验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奥曲肽组(O组)、灯盏花素组(B组)及奥曲肽联合灯盏花素组(OB组),其中后4个组按照6h和12h又分别分为两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SD大鼠.各组实验结束后提取血清,检测AMY、TNF-α、IL-18和IL-10的含量(ELISA法),留取左肺组织,部分肺组织测定肺湿/干重比(W/D),并在光镜下观察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SAP组AMY、TNF-α、IL-18及肺W/D含量明显高于SO组,同时间O组和B组AMY、TNF-α、IL-18及肺W/D含量明显低于SAP组;同时间OB组肺组织AMY、TNF-α、IL-18明显低于O组和B组,而IL-10明显高于O组、B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示SO组肺组织无明显损伤;各治疗组肺损伤较SAP组明显减轻,其中OB组较O组和B组减轻.结论 奥曲肽联合灯盏花素的应用比单用时能更显著的减轻胰腺和相关性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8和TNF-α等炎症介质的活性和升高IL-10抗炎细胞因子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背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治疗方法是内镜处理和应用降低门脉压力药物;生长抑素和特利加压素是降门脉压力的经典药物。目的 研究早期生长抑素和/或特利加压素联合内镜处理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8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萍乡医院收治的初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2×2析因设计,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生长抑素组、特利加压素组、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药物治疗48 h后给予内镜治疗。分析四组止血时间、血压恢复时间、止血疗效、24 h止血率、48 h止血率、内镜治疗后2周内再出血率与止血率、曲张静脉减轻情况、成本、成本-效果比(C/E)、增量C/E(ΔC/ΔE)并进行敏感度分析,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对止血时间、血压恢复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对止血时间、血压恢复时间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生长抑素组、特利加压素组、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24 h止血率、48 h止血率、内镜治疗后2周内止血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内镜治疗后2周内再出血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止血疗效、静脉曲张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0.914,P=0.012;Hc=9.708,P=0.021),但生长抑素组、特利加压素组、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止血疗效、静脉曲张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393,P=0.822;Hc=0.059,P=0.971)。成本分析结果显示,特利加压素组和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成本较空白对照组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组48 h、2周出血率C/E降低(P<0.05),特利加压素组和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48 h、2周出血率C/E增加(P<0.05)。以生长抑素组为参考,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ΔC/ΔE低于特利加压素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组和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恶心发生率增加(P<0.05),特利加压素组和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腹痛发生率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组、特利加压素组和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的术中出血、发热和异位栓塞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早期生长抑素或特利加压素联合内镜处理均能有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促进曲张静脉消失,在取得同等效果的情况下,生长抑素成本最低,特利加压素次之,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最高,且安全性较好,但生长抑素和特利加压素联用后没有交互作用,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低价、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01例SAP于常规综合治疗、早期短时间断血液滤过(intermitten tshort veno—venuous hemofiltration,ISWH)、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rl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腹膜透析(pefitoneal dialysis,PD)、PD+ISVVH治疗方法下的费用、住院时间、开腹手术比例、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各组的比较。[结果]ISVVH组、CVVH组、PD组、PD+ISVVH组分别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显优势(P〈0.01或P〈0.05);PD+ISVVH组住院时间、死亡率、开腹手术比例、腹内高压持续时间在与其他组的比较中均最显优势;费用的比较中,CVVH组费用最高,PD组与PD+ISVVH组费用相当,也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D+ISVVH组均显低明显,与其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或P〈0.05)。[结论]PD+ISVVH是一种有效、价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治疗SA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