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 kappa B,NF-kB)在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了105例骨肿瘤(其中骨肉瘤85例、骨软骨瘤20例)中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对骨肉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骨肉瘤中survivin与NF-κB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63.5%,而在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0%.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在骨肉瘤临床分期中Ⅱb期、Ⅲ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a期(P<0.001).病理分级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级45.0%、35.0%,Ⅱ级73.5%、58.8%,Ⅲ级96.8%、87.1%,随着恶性程度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1).有软组织浸润和转移者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01~0.005).NF-κB p65和survivin同时表达者87.0%(47/54),明显高于NF-κB P65阴性表达中survivin阳性表达54.8%(17/31),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在骨肉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提示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与IL-β、IL-6、TNF-α mRNA表达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应用NF-κB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NF-κB活性ELISA试剂盒,检测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中NF-κB活性,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两组PBMC中NF-κB mRNA表达及IL-1β、IL-6、TNF-α mRNA表达。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PBMC中NF-κB的活性及NF-κB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精神分裂症组PBMC中IL-1β、IL-6、TNF-α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③在精神分裂症组及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其mRNA表达量无明显相关(均P〉0.05);④在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IL-1β、TNF-α mRNA均呈正相关(均P〈0.05);无论是在精神分裂症组或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IL-6 mRNA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中NF-κB mRNA表达及活性均增高,对NF-κB活性的检测更能反映NF-κB的转录调控功能情况;活化的NF-κB对IL-1β、TNF-α的基因转录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核因子-κB(NF-κB)和CA15-3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乳腺癌的诊断、转移和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NF-κBELISAkit和i2000免疫化学分析仪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以及正常女性血清中NF-κB、CA15-3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血清中NF-κB、CA15-3的浓度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乳腺癌临床分期的组间比较,Ⅲ期和Ⅳ期乳腺癌患者比Ⅰ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NF-κB、CA15-3的浓度表达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Ⅱ期与Ⅰ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Ⅱ期、Ⅲ期和Ⅳ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NF-κB、CA15-3的浓度比没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同期患者血清表达的浓度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乳腺癌复发的患者比术后未复发的患者血清中NF-κB、CA15-3的浓度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未复发的乳腺癌患者血清NF-κB、CA15-3的浓度同术前血清中的表达有明显的下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NF-κB与CA15-3联检乳腺癌时敏感性可提高到90.6%。结论:NF-κB和CA15-3可以作为乳腺癌的诊断、转移和术后复发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病理组织67例标本,其中男性43例,女性24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0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胃癌标本中NF-κB、COX-2及VEGF的表达情况,以相应癌旁组织(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2.5岁)作为对照,并且采用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NF-κB、COX-2及VEGF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69%、64.18%及79.10%,且三者的表达均呈正相关,胃癌组织中NF-κB、COX-2及VEGF表达均阳性组,MVD值也最高(35.95±3.38),与三者表达均阴性组相比,MVD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NF-κB、COX-2及VEGF均高表达,三者均可能参与了胃癌的血管生成,并对胃癌的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建立大鼠IRI模型,健康WistaI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未治疗组、LMWH治疗组,后两组又分别分为术后1、3、6、24h组。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水平及中性粒细胞(PMN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通过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及趋化因子NF-κB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肾缺血再灌注未治疗组造模后1h,Scr水平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ICAM-1、NF-κB表达增多,肾小管坏死积分值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2)缺血再灌注6h以后,两组Scr浓度明显增高(P〈0.01),但LMWH治疗组SCr、ICAM-1、NF-κB表达水平及肾小管坏死积分值均明显低于模型未治疗组(P〈0.05);(3)肾组织中NF-κB表达与肾小管损伤积分值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71,P〈0、01);而NF-κB与ICAM-1间则呈现显著正相关(r=0.62,P〈0.05)。由此说明:(1)ICAM-1、NF-κB在肾缺血再灌注早期的瞬时表达,可能参与了炎症早期的白细胞迁移与浸润,与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2)LMWH可通过减少ICAM-1及NF-κB的表达,阻抑炎症反应过程,减轻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核因子NF-κB在胰腺炎细胞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时核因子NF-κB激活的情况及NF-κB在AP病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B组(将AR42J细胞以caerulein作用制成AP细胞模型)。检测淀粉酶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情况;另取1ml培养液上清加入接种巨噬细胞的培养板中培养,然后,收集巨噬细胞进行NF-κB激活检测。结果:B组胰腺腺泡细胞内容物淀粉酶、LDH的释放与A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B组NF-κB激活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AP时可影响核因子NF-κB激活,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增加时则NF-κB激活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基因与NF-κB p65在乳腺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了46例乳腺癌及其正常组织中的uPA mRNA(单位:2-△△Ct)及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乳腺癌 组织中均可检测到uPA mRNA表达,以2-△△Ct≥2为阳性标准,63%(29/46例)的乳 腺癌中uPA基因表达阳性;T/A 2-△△Ct值在不同NF-κB表达状态、肿瘤最大径及淋 巴结阳性数分组中,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0.01和<0.05;进一步经相关分析显示 ,uPA基因表达值与NF-κB表达状态、肿瘤最大径相关,r分别为0.451、0.512,均 P<0.01;在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及有无远处转移分组中,uPA基因表达未发现显 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组织中uPA mRNA含量明显增高,并且与NF-κB 表达、肿瘤大小及淋巴结阳性数目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NF-κ B、XIAP、bcl_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93例GIST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NF-κB、XIAP、bel-2 mRNA水平.结果 NF-κ B、XIAP、bcl-2 mRNA在GIST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呈现高表达,三者之间正相关.NF-κB、XIAP mRNA表达的变化与NIH分级、肿瘤侵袭转移、粘膜受侵密切相关(P<0.05),但bcl-2 mRNA表达无关(P>0.05).结论 NF-κ B、XIAP、bel-2 mRNA在GIST高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多功能蛋白聚糖(Versican)、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及 mRNA 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47 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 Versican、NF-κB 和 MMP-9 蛋白及 mRNA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 Versican、NF-κB 和 MMP-9 蛋白及 mRNA 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 Versican、NF-κB 和 MMP-9 蛋白及 mRNA 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有转移、TNM 分期越晚均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分级均无关;食管鳞癌组织中,Versican、NF-κB 和 MMP-9 三者在蛋白及 mRNA 水平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Versican、NF-KB 和 MMP-9 在食管鳞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生成、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并且三者具有相关性,为我们进一步探索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潜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Survivin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7例结肠癌患者手术病理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患者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分类统计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高分化结肠癌标本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51.0%,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结肠癌标本的100%(P〈0.05)。Ⅰ、Ⅱ期结肠癌标本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59.1%,明显低于Ⅲ、Ⅳ期结肠癌标本的98.0%(P〈0.05)。结论: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结肠癌病理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作为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B)在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了105例骨肿瘤(其中骨肉瘤85例、骨软骨瘤20例)中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对骨肉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骨肉瘤中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63.5%,而在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0%。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在骨肉瘤临床分期中Ⅱb期、Ⅲ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a期(P<0.001)。病理分级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级45.0%、35.0%,Ⅱ级73.5%、58.8%,Ⅲ级96.8%、87.1%,随着恶性程度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1)。有软组织浸润和转移者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01~0.005)。NF-κB p65和survivin同时表达者87.0%(47/54),明显高于NF-κB p65阴性表达中survivin阳性表达54.8%(17/31),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在骨肉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提示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DAPK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该甲基化状态与DAPK1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DAPK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结合半定量RT-PCR法的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43例乳腺癌标本中DAPK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44.1%(20/43),DAPK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无关(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P53是否阳性有关(P〈0.05)。DAPK1启动子甲基化标本中的DAPK1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甲基化标本,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中DAPK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其mRNA失表达有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分析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蔡莉  王娅兰  林晓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11):1156-1159
目的探讨PARP抑制剂5-AIQ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核内PARP抑制后,对PARP/NF-κBP65复合物形成和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CT26细胞核内PARP与NF-κBP65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分析CT26细胞核内PARP/NF-κBP65复合物形成,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检测CT26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的结合活性。结果5-AIQ处理组与5-AIQ未处理组比较,前者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核内PARP与NF-κBP65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弱(P〈0.05),PARP/NF-κBP65复合物形成明显减少(P〈0.05),NF-κB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5-AIQ可通过抑制PARP的表达,减少PARP/NF-κBP65复合物的形成,进而使NF-κB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NF-κB、XIAP、bcl-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93例GIST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NF-κB、XIAP、bcl-2mRNA水平。结果 NF-κB、XIAP、bcl-2mRNA在GIST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呈现高表达,三者之间正相关。NF-κB、XIAPmRNA表达的变化与NIH分级、肿瘤侵袭转移、粘膜受侵密切相关(P<0.05),但bcl-2mRNA表达无关(P>0.05)。结论 NF-κB、XIAP、bcl-2mRNA在GIST高表达。  相似文献   

15.
胃腺癌组织中survivin、NF-κB p65和p2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survivin、NF-κB p65和p27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NF-κB p65和 p27的表达情况.结果 (1) survivin 和NF-κB p65在胃腺癌中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6%(34/73)和58.9%(43/73),明显高于它们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0,0/20)和(20%,4/20)(P均<0.01);p27在胃腺癌中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1.1%(30/73),明显低于它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5.0%,19/20)(P<0.01);(2) survivin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NF-κB p65与胃腺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p27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均<0.01),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3)胃腺癌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与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而与p27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P<0.05); NF-κB p65与p27的阳性表达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 survivin、NF-κB p65和p27基因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NF-κB p65和p27,有助于对胃腺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进而为胃腺癌的预后分析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介导的促凋亡蛋白Bak(Bcl-2 associated K protein gene,Bak)及TNF-α的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购80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UC大鼠模型制造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方法,模型制造成功后观察、评估结肠黏膜的大体形态及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模型组与对照组中的NF-κB、Bak、TNF-α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相互之间关系。结果:UC大鼠模型制造成功率为97%。模型组固有层和黏膜层内炎性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ak蛋白在模型组的炎细胞中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的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NF-κB、TNF-α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数及mRNA水平随模型组的组织学等级升高而增强,而Bak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数是减弱的(P0.05);且模型组中NF-κB与Bak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93,P0.01),NF-κB与TNF-α蛋白表达成正相关(r=0.892,P0.01)。结论:NF-κB介导的促凋亡蛋白Bak的表达参与了U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Ki-67、ER、PR、Her-2等基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乳腺包埋石蜡块IDC组织7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Her-2、Ki-67在ID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①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IDC患者ER、PR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IDC患者Her-2表达低于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的IDC患者Her-2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的IDC患者Ki-67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IDC患者Ki-67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R与PR正相关,ER与Her-2、PR与Her-2负相关,ER、Ki-67和PR、Ki-67负相关,Her-2与Ki-67正相关。③Ki-67阳性表达的IDC患者病死率高于Ki-67阴性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ER、PR、Her-2表达情况的IDC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高于阳性表达患者,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阳性表达是影响IDC患者OS的独立因素(95%CI:0.212~0.865,P=0.018)。结论 Ki-67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危险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其阳性表达可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ER、PR、Her-2的表达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F-κB/p65、IKKβ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8例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11例正常胰腺组织中NF-κB/p65及IKKβ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88例胰腺癌组织中,NF-κB/p65、IKK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5%和46.59%,正常胰腺组织分别为18.18%和9.09%,且两者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病理学分级无关(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NF-κB/p65与IKKβ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378,P=0.000,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中NF-κB/p65与IKKβ表达阳性的患者生存时间缩短。Cox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NF-κB/p65和IKKβ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P1=0.004,P2=0.041)。结论胰腺癌中NF-κB/p65、IKKβ的异常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NF-κB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可以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胃癌组织中Cyr6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肝素结合蛋白61(Cyr6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和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与11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基因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99例胃癌组织与25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与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Cyr61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22/26)、88.9%(24/27),明显高于非肿瘤胃黏膜组5/11(P值均<0.05).非肿瘤胃黏膜、原发癌与转移癌组的基因表达量(2-△Ct)分别为(2.76±5.50)×10-5、(14.61±20.64)×10-5、(18.46±26.38)×10-5.胃癌原发灶、转移灶Cyr61 mRNA均高于非肿瘤胃黏膜(P值均<0.05),转移灶与原发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例胃癌中Cyr61及NF-κB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6.6%(56/99)和55.6%(55/99),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值均<0.05),NF-κB还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Cyr6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F-κB呈正相关(P<0.05);Cyr61与NF-κB蛋白高表达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病例(P值均<0.05).结论 Cyr61和NF-κB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yr61和NF-κB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内脏脂肪素(Visfatin)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mRNA表达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构建Visfatin表达载体质粒及Visfatin RNAi表达载体质粒,将细胞分为8组:正常糖对照组、正常糖+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组、过表达Visfatin组、过表达Visfatin+PDTC组、空白过表达载体组、空白过表达载体+PDTC组、Visfatin RNAi组及空白沉默载体组,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等RAS相关基因表达,使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NF-κB活性,比较各组间基因表达及NF-κB活性的差异;以及通过观察PDTC处理对照组、过表达Visfatin组、空白过表达载体组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细胞过表达Visfatin后,NF-κB活性、Visfatin、AGT、AT1R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为正常糖对照组的1.52、11.42、2.85、1.25倍(P均〈0.01);转染RNAi质粒pSIREN-Visfatin/sh RNA后,NF-κB活性、Visfatin、AGT、AT1R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为正常糖对照组的10.90%、26.83%、30.00%、73.47%(P均〈0.01)。经PDTC处理的各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与相应的未经PDTC处理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正常糖+PDTC干预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是正常糖对照组的21.60%、34.59%;过表达Visfatin+PDTC干预组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是过表达Visfatin组的37.96%、19.72%;空白过表达载体+PDTC干预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是空白表达载体组的52.53%、33.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Visfatin可通过NF-κB引起RAS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