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胸部软组织肉瘤在全身各类型肿瘤中较为少见,组织来源于皮肤肌肉等软组织。胸部软组织肉瘤局部复发率高,是外科手术的难点之一。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对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经典手术方式是由Mohs提出的莫氏手术,旨在减少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直至Moehrle提出治疗肉瘤的三维手术概念[1],强调手术切缘的无瘤化。我院在2010年后逐步对胸部肉瘤采用三维手术切除方式。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2009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胸部软组织肉瘤患者,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4年1月~2005年7月进行胸科手术时采用腋下Muscle—sparing切口,即保留胸部肌肉的侧方开胸切口手术3l例,代替部分常规后外侧切口,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38例胸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的分析,得出胸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完成胸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38例。手术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外伤性血胸、纵隔肿瘤、肺疾病等。结果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胸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同样具备胸腔镜优点,且费用更低,更适合国情,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手术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25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各因素对胸部创伤患者手术救治疗效的影响情况。结果手术救治后,共20例死亡(8%),经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分析后,年龄〉60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2、失血性休克、肺部感染、腹腔脏器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是胸部创伤患者手术救治后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昏迷程度及严重并发症状与胸部创伤患者手术救治后死亡有关,应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才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电视胸腔镜手术207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体会. 方法 1997年10月~2004年3月,开展VATS 207例,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结扎或切除155例,自发性或创伤性血气胸紧急探查止血30例,肺部良性疾病行肺楔形切除、活检14例,纵隔肿瘤摘除8例. 结果 190例经胸腔镜完成手术,12例附加胸部小切口,5例中转开胸手术.胸部手术时间20~180 min,平均56 min.术后住院5~52 d,平均9 d.术后并发症17例,占8.2%(17/207),其中肺泡漏9例,复张性肺水肿6例,胸腔感染2例.2例术后3~4个月自发性气胸复发. 结论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创伤性血气胸和某些胸部良性疾病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更多优点,适时附加胸部小切口,积极防治并发症,可使VATS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部刀刺伤剖胸探查的指征和手术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剖胸探查救治的80例胸部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80例胸部刀刺伤患者中单纯胸部刀刺伤36例,合并腹部损伤16例,合并四肢损伤21例,颈根部损伤7例;平均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42分。所有患者行急诊剖胸探查术,治愈76例(95%),死亡4例(5%),死亡原因为心脏破裂、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性凝血(DIC)。 结论进行性的血气胸、通气障碍、心脏压塞是急诊剖胸探查的重要指征,合理把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路径是救治胸部刀刺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纵隔镜检查术1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ang K  Zhao F  Wang X  Tian T  Lu X  Wang S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45-47
目的 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疾病诊断及确定手术适应证中的价值。方法 对1979-2000年,有选择性地施行纵隔镜检查术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皆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个别病例加用静脉基础麻醉)下,经气管前间隙向下方探查气管周围肿物和淋巴结,并进行活检。结果 有125例诊断符合(11例未能明确诊断和8例肺癌患者虽纵隔镜检查阴性但未经手术证实不计入),21例诊断不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5.6%(125/146)。其中20例纵隔淋巴结阳性的肺癌患者和7例经纵隔镜诊断恶性淋巴瘤者避免了开胸手术。结论 纵隔镜检查术,对累及纵隔淋巴结的疾病或紧邻纵隔的胸部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不明的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尤其适合。对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纵隔肿瘤者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腋下弧形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腋下弧形小切口(切口长度6-14cm,平均11.6cm)对185例胸部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包括气胸、血气胸、肺部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食管良恶性肿瘤以及贲门癌等.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无手术死亡,并发症率为4.8%.结论:腋下弧形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恢复快以及美观等优点,是治疗胸部疾病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重度胸部外伤是指多发肋骨骨折和心脏、大血管、肺、食管及膈肌损伤所致的血气胸、心脏破裂、脓胸、膈疝、纵隔移位等,需要及时诊断,及时抢救.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10年9月共开胸手术治疗28例重度胸部外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复杂性胸部包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57年6月至2002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胸部包虫病1242例,其中复杂性胸部包虫病454例,占同期胸部包虫病手术的36.55%。现总结我们的经验与教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外科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为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施行VATS手术256例(手术269例次),其中245例经胸腔镜完成手术,11例手术转传统开胸手术。手术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食管和肺疾病及胸外伤等10余种。手术时间18-130分钟平均69.1分钟,。术后平均住院9.8天发生胸部并发症12例,占4.7%,自发性气胸阴访1-48个月,2例复发,食管癌切除随访1-31个月,1例术后8个月颈部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12.
胸部钝性损伤中CT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明  詹惟 《临床外科杂志》1998,6(3):157-158
1995年3月~1997年3月对87例胸部钝性损伤病人同时行胸部X光摄片(CXR)和胸部CT扫描,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胸部CT扫描对气胸,胸腔积液,肺挫伤,主动脉损伤的诊断优于CXR,但对于肋骨骨折的诊断不及CXR敏感。作者认为对于一般胸部钝性损伤紧急胸部CT扫描不应作为一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合并其他胸部疾病的部分病人,常因顾虑同期或二次手术心肺功能负担过重而放弃了胸部疾病的手术治疗.2000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同期或择期开胸手术治疗其他胸部疾病11例,并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手术17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即通过胸腔镜在监视器显示下。用器械完成某些胸部疾病的手术。这种手术不用剖胸或辅以胸壁小切口,大大减轻了常规手术的切口疼痛和和肌肉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175例,涉及20余个病种和手术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胸部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为3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了经胸部途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恢复良好,出血量约20~50ml,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115min,无手术并发症,4~5天出院。结论经胸部途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不仅可以达到传统手术效果,而且有显著的美容效果及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颈部活动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568例胸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结果胸部创伤568例中闭合性损伤462例(81.3%),开放性损伤106例(18.7%),多发伤占52.5%;来院时有13.7%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12例,行开胸手术61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加其他手术37例。总病死率5.46%。结论胸部X线透视或拍片检查是胸部创伤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也是了解和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手段;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中的关键措施,对胸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同时也是血气胸合并其它部位损伤需行紧急手术前的重要步骤;正确认识和处理肺挫伤,镇痛,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尽早预防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胸部瘢痕疙瘩的切除加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胸部瘢痕疙瘩后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胸部瘢痕疙瘩210例,均行手术切除直接缝合或植皮,术后3天或拆线时开始用β射线照射切口,同时,应用瘢痕硬度计测定正常皮肤、胸部瘢痕疙瘩切除术前和术后3月、6月、1年和3年切口处硬度;结果:210例胸部瘢痕疙瘩切除后随访1年以上,显效154例,有效47例,无效9例。瘢痕硬度测定显示:胸部瘢痕疙瘩切除术前硬度显著大于正常皮肤硬度(P<0.01),在显效组和有效组也显著大于瘢痕切除术后3月切口硬度(P<0.05)且瘢痕切除术后其硬度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小,与正常皮肤硬度接近。结论:应用手术切除胸部瘢痕后β-射线放射治疗对控制胸部瘢痕疙瘩的复发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电视胸腔镜下脊柱侧弯Eclipse矫形术的麻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pic surgery,VAT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胸部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失血少和术后疼痛轻的特点。但由于麻醉与手术操作技术方面的原因,VATS下脊柱侧弯内固定矫形在国内罕见报道。现将我院2002年至今所开展的7例Eclipse矫形术(一种VATS下脊柱侧弯内固定矫形术式)的麻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胸部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胸部手术的影响。方法:对33例胸部疾病合并糖尿病者围手术期如何控制血糖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手术病人血糖控制满意且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例次,平均住院35d,无手术死亡。结论:对糖尿病病者围手术期合理采用降糖药,严格控制血糖,同样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达到预期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开胸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十分常见,尤以心律失常居多。围术期密切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十分重要。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1月对196例胸部肿瘤围术期病人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66例,发生率33%。我们对这些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