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主要致力于片段训练。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对书写片段感兴趣,能掌握片段描写的基本方法,那么到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就能得心应手了。那么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上路子呢?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识字教学时,应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处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是培养他们良好识字习惯的黄金时期,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才能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坚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珍珠鸟》一课是冯骥才先生的散文作品。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懂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思想主题,而且要聚焦表达,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作者的写法之妙;同时,要落实语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才能让学语文与用语文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初次相识 对于新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校是个陌生的地方,他们所面对的一切都将是未知数,也许快乐,也许辛苦,也许无措,也许害怕;而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走过了校园的四年春秋,知道怎样适应学校生活,如何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如何才能和小朋友和睦相处.为了能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认真地、有责任心地完成一件事后的喜悦心情,本学期,我设计了本班四年级学生与一年级新生手拉手的活动.全班每一位学生将为自己寻找一位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他们将担负起帮助弟妹的责任,真实地去感受帮助后的收获.首先,我让四年级学生制作了一张自我介绍的卡片(见下图).  相似文献   

5.
小学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转折点。数学作为小学开发学生智力的一门学科,在三年级显得尤其重要。这时候的学生刚刚开始对事物有判断能力,怎么能让他们在这个时候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这就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使数学真正走入学生的世界,这样学好数学才不会太难。  相似文献   

6.
《咕咚》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教学这篇童话故事,既要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特点,通过课文插图、情境创设和直观显示等特点,让学生理解文本语言;也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讲讲故事,体现童话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复式班的“静”指学生“独立作业”,“动”指的是教师“直接教学”。直接教学.就是教师对某个年级的学生直接授课。独立作业,就是教师在某个年级直接教学前对其他年级的学生所布置的作业.让他们在课堂上自己独立完成。两者妥善安排.合理搭配一教学工怍才能和谐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张长才 《新疆教育》2012,(21):57-57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量身定制”是适合低龄儿童的方法,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让学生对数学充满足够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唤醒孩子的灵性,放飞孩子的心翼,让孩子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真正把课堂变成愉悦发展的乐园,让他们在动态中学习语文,是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演奏的快乐乐章。一、演一演,演出个性理解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学生得到自主的发展。演一演,就是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情感,体验学习的乐趣。如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这儿真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真好”,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表演。扮演小鸟的学生说:“…  相似文献   

10.
语言发展水平如何是鉴别学生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年级注意拼音与汉字地衔接,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多让学生听、说,给他充足的发言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说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自己喝彩     
活动目标:让学生懂得”在逆境中更应有自信才能成功”的道理,从而培养、增强学生自信。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话动过程:(主持人:甲、乙) 甲: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一员。 乙:为别人喝彩的同时,想过为自己喝彩吗? 合:今天,让我们也为自己、为明天喝彩。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刚升入二年级,便接触到一系列识字课,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识字课的效率,才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中掌握所学的字词呢?一、课前调查,直奔重点二年级小朋友已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猫和锚》这课前,我先了解了我班学生识字的基本情况,发给学生一张调查表,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相似文献   

13.
赵海燕 《文教资料》2011,(35):60-61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识字不多的一年级学生尽快识字,亲近母语?作者认为,教师应营造“汉字场”春风化雨般的氛围,创设“汉字场”多向交互式的空间,如此,必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汉字。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所以,寻求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心意相通,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效果的最大化,让每一个生命的灵动起来.以新接的一届四年级学生为例,谈谈如何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如何才能让枯燥的汉语拼音教学吸引刚刚跨进校门的学生们呢?这是一年级语文教师困扰的问题。要圆满地解决这一难题,须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人手改进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过渡时期,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善于记忆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而且他们的记忆效果与他们记忆时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最好,反之较差。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的孩子刚上学,最让老师头疼的是课堂纪律,怎么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一年级的孩子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学校生活呢?我开始自己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课改理念早已成为广大教师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课堂上被要求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这种形式也为各年级学生所习见。但是,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确信你真正具备了这样的理念而非口头说说?怎么才能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你采用的这种形式是必要的、有效的而非走形式、摆姿态?这应该是我们每位  相似文献   

18.
大多学生苦于作文难,特别是刚刚跨入三年级的小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上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是无从谈起。究其原因,是他们吸收不足,在作文中无话可说.无语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吸收不足,又如何能尽情的表达呢!因此,针对三年级的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在注意指导学生积累——解决“炊之米”,让学生充分的吸收,让学生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9.
曾筝 《教育导刊》2011,(5):94-94
在一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两首古诗。从学生的情况来看,对于有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在学前就会背诵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教才能让学生的古诗学习不流于形式呢?显然,这对于教师在设计教学上是一次考验。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自已的实践总结出作为年级的管理成员之一指挥员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年级管理中要找好激励的切入口,树立必胜的勇气,让师生在充满激情中奋进;科学创新管理,特色有效措施,全面促进年级工作的发展;尊重级长,爱护级长,让级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管理才能。年级也因特色管理而精彩,学生得到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