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字通信世界》2008,(12):86-86
日前,中国电信全面启动WLAN平台升级改造工程。亚信自承建了北方电信九省公司WLAN业务平台后,再次与湖北电信、新疆电信签约承建WLAN业务平台并提供认证计费系统。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扩展和无线上网消费人群的扩大,WLAN等数据业务的兴起已成为趋势。中国电信在接手CDMA网络后不断发力、扩大CDMA用户规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有线局域网应用的角度,引入无线局域网的概念,介绍WLAN的应用,简单阐述WLAN的关键技术,并对各种WLAN的标准作了比较,最后结合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发展,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WLAN发展现状、WLAN建设中存在的频率分配和无线干扰问题,在RANPLAN公司开发的三维室内网络规划优化工具iBuildNet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说明了借助该软件建设WLAN可以很好地解决频率分配和无线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线局域网技术纵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从有线局域网应用的角度,引入无线局域网的概念,介绍WLAN的应用,简单阐述WLAN的关键技术,并对各种WLAN的标准作了比较,最后结合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发展,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无线城市已成为一个城市信息化代表的名片,而WLAN(无线局域网)凭借其接入速率高、架构使用便捷、系统费用低廉及可扩展性较好等优点成为无线城市发展解决宽带接入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重点介绍无线城市、WLAN概念、WLAN组网方式对比,提供城市热点AP(接入点)接入优化方案,有效提高无线城市热点AP...  相似文献   

6.
详细讨论了未来无线局域网(WLAN)中无线资源的管理。最初的WLAN无线资源管理采用的是相对静态的工作模式,而在未来的WLAN无线资源管理中将采用动态的无线资源管理,它包括动态信道分配、动态功率控制、负荷共享等。通过动态的无线资源管理可以增加WLAN的系统容量,改善WLAN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1WLAN业务在国外发展迅猛WLAN(无线局域网)业务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随着无线局域网的普及,到2006年,全球大部分的机场、会议中心和车站都将拥有WLAN;仅在欧洲,预计将会有2000万人使用约90000个WLAN。由于WLAN可以提供比3G价格低得多的无线互联网服务,可以为拥有笔记本电脑、手持设备的商旅人士提供方便,因此预计未来将会获得持续发展。下面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例,介绍WLAN业务在国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外运营商的策略。誗美国。目前,美国是WLAN业务应用最多的国家。据YankeeGroup公司2002年8月1日…  相似文献   

8.
《电信网技术》2007,(11):4-4
摩托罗拉日前宣布销售出第10万台无线局域网(WLAN)交换机,达到企业移动市场的又一里程碑,摩托罗拉因此成为无线局域网交换机市场中销售量最大的厂商。在并购了讯宝科技公司后,摩托罗拉凭借包括无线交换机在内的诸多业界第一,成为无线局域网市场上的创新者和市场先锋。其中,第10万台无线交换机由比利时的零售商Colruyt集团购买。另外,根据Dell’Oro集团的市场研究统计,摩托罗拉在今年第二季度的WLAN交换机销售中处于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WLAN工程设计     
本文就WLAN工程设计提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包含室内覆盖、室外覆盖、室外(视距内)无线桥接。并就无线侧的规划、优化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0.
无线网络产品供应商Bandspeed公司日前宣布,其Gypsy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已被尚阳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采用,应用于为中国电信运营商提供服务的无线局域网接入交换机上。这次合作将加强Bandspeed在中国无线局域网市场上的地位。 Bandspeed是一家专门开发无线网络产品的公司。Bandspe-ed的解决方案可以显著改善WLAN的性能、扩展性和管理性,并降低整体成本。其Gypsy无线局域网交换技术可以让系统管理员  相似文献   

11.
基于IEEE 802.11协议的WLAN无线资源管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WLAN(无线局域网)中的无线资源管理问题.首先基于MAC分离的思想给出了一种新的WLAN框架结构,然后在此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信道分配、功率控制以及负载均衡等无线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WLAN中引入无线资源管理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WLAN的性能和容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WLAN(无线局域网)中的无线资源管理问题。首先基于MAC分离的思想给出了一种新的WLAN框架结构,然后在此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信道分配、功率控制以及负载均衡等无线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WLAN中引入无线资源管理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WLAN的性能和容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目前广东联通WLAN的认证现状和WLAN无感知应用在其他运营商的部署现状,结合当前主流WLAN无感知技术,提出了针对广东联通的WLAN认证平台解决方案,对其他运营商WLAN平台的认证建设和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Dual‐mode terminals (DMTs) equipped with cellular and WLAN interfaces have become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Users of DMTs can enjoy high‐speed WLAN Internet access and wide area Internet access to cellular networks. However, a DMT may consume power inefficiently when discovering a WLAN with inherently limited service coverage. In this letter, we propose to use smart WLAN discovery (SWD) to minimize the power consumption required for WLAN discovery. To minimiz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 DMT, an SWD DMT activates its WLAN interface only when the DMT transfers data within the WLAN coverage are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SWD show an improved power‐saving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previous WLAN discovery schemes.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业务和用户分类以及几种典型的无线局域网使用模式,给出了移动运营商引入无线局域网技术开办相应业务应有的流程。  相似文献   

16.
3G网络与WLAN协同规划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WLAN的技术特点、承载能力、应用场景;探讨了3G网络如何与WLAN协同规划;指出WLAN可作为3G网络的有效补充,和业主充分合作,在公共热点区域建设WLAN,以分流3G网络的高速数据流量,提升3G网络质量,改善用户体验;最后就如何充分发挥WLAN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的WLAN应用,本文给出一个区域覆盖的大概方案,调制技术的选择;由于区域应用(不同于小区和单位)重点和不同之处在于覆盖,所以本文侧重的是室外覆盖情况下需要考虑的因素及如何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无线性能,节约成本,从而提供一个性能优良的区域性WLAN.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运营商WLAN基础架构及业务层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入手,进而介绍业界最佳安全实践及中国移动前期开展的WLAN安全工作,最后提出围绕WLAN系统生命周期的安全解决方案.本文将重点介绍WLAN安全评估工作的方法、内容及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9.
魏松 《电信快报》2004,(10):17-20
主要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3GPartnershipProject)与无线局域网(WLAN)互连的结构,3GPP用户可通过WLAN开展WLAN接入业务。在WLAN中,通过3GPP预约,使用客户识别模块(SIM)/用户服务识别模块(USIM)接入通用IC卡(UICC),使3GPP与WLAN终端互连。文中还介绍基于3GPP的WLAN接入认证授权、IEEE802.11i中的认证和密钥协定、3G-WLAN互连中的认证和授权、复用3GPP的归属位置注册器等,描述了用户数据如何选路和接入业务,最后介绍WLAN中基于3GPP的计费方法(预付费和后付费),以及如何对这些用户计费和对归属网络中基于IP的计费。  相似文献   

20.
孟俊杰  蔡晓东 《移动信息》2023,45(12):148-149,149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容易被黑客攻击或被各种恶意软件入侵。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文中介绍了无线局域网面对的安全威胁,探讨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测试技术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测试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