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 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室上性和室性逸搏.患者可出现头晕、黑朦、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阿斯综合征甚至心脏停搏.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迅速增高,治疗本病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安装人工起搏器 ,因其价格昂贵目前尚难普及.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阿斯综合征是心律失常造成的晕厥和眩晕。这种晕厥与眩晕的发作与心脏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尤其是心输出量减低时脑缺血有关。众所周知,正常的心律和适当的心率是维持心输出量所必需的,任何一种非窦性心律都对心输出量产生影响,现已证明,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长时间无心室收缩引起的经典的阿斯综合征发作外,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往往是发作原因,其他心律失常也可引起阿斯综合征的发作。另外,阿斯综合征发作与否不仅取决于心律失常类型本身,而且基础心脏病的有无及其严重的瓣膜病、心肌病等也起重要作用,此外脑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史润琴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0):1088-1089
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属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上性和室性逸搏等[1].窦性心动过缓属于心律失常的1种,是临床常见疾病,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需治疗.  相似文献   

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或称窦房结病综合征,是由于冠心病及各类心肌炎或心肌病等招致窦房结供血不足或窦房结动脉血栓形成,窦房结的激动形成或传出发生障碍,产生迟脉(通常<50~60次/分)、虚弱、眩晕、心悸、心律快慢交替甚至昏厥等的一组综合征。所以,有的称为窦房结功能衰竭、窦房结功能失调(Inadequatesinus mechanism)、窦房结迟钝综合征(Slu-gglish sinus syndrome)、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脏停搏综合征(Bra-dy-Tachy-Asystole Syndrome)  相似文献   

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Syndrome)简称病窦综合征(下同),是指窦性激动形成或传出障碍引起的伴有晕厥的过缓和过速心律失常交替出现的综合征,常以缓慢心律为基础。初期名称很多,如过慢的窦性心律,窦房结性晕厥,心动过缓—过速—停搏综合征,窦房结功能衰竭等。1967年Lown氏提出窦房结病变综合征的概念,近年来己被多数人公认,最近国内常用病窦综合征这一名称。它属于祖国医学的“迟脉”、“屋漏脉”的范畴。以往被认为极为少见近年报告逐渐增多,见于青海并不少见,将我们三年来发现的32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Syndrome,以下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改变,起搏功能(冲动的形成)和/或冲动的传出发生障碍或衰竭,产生一系列心律失常,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构成的一组综合征。心律失常以严重持久的心动过缓、实性仃搏、窦房传导阻滞为主,常可并发逸搏心律或异位性心动过速。严重病例可发生阿一斯综合征和猝死。  相似文献   

7.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可累及心脏表现为心脏扩大,心肌去极化及复极化过程受损(心电图表现为R波降低及ST段从等电位线向上、下偏移、T波形态的改变及其振幅降低,)除此以外尚可引起异位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內传导阻滞等。作者报导一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并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8.
正常心脏节律活动受窦房结的控制,当窦房结受到抑制不能按时发放冲动(窦性停搏、窦率缓慢)或是由于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过早搏动造成基本心律延迟发生时,次级起搏点便发出激动,引起心脏的除极.这种异位起搏点的激动,只出现一两次称为逸搏;如果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则称为逸搏心律.根据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将逸搏与逸搏心律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三种,以交界性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冲动起源失常的过缓性心律和异位心律以及冲动传导功能障碍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等,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心律失常.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引起主要脏器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0.
生脉注射液治疗缓慢心律失常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脉注射液是根据中医传统古方“生脉散”由华西医科大学开发生产的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冠心病及扩张性心肌病等疾病的药物.我院从1995年~1997年应用该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治疗对象 15例心室率为28~50次/分(平均43.2± 3.5次/分)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病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在15岁~75岁.原发病中冠心病10例,其中2例下壁心肌梗塞,窦性节律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性逸搏心律,3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心房纤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结性逸搏心律,1例伴陈旧性广泛前壁、下壁心肌便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舒止伴结性逸搏心律,5例为慢性心肌炎,窦性节律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性逸搏.  相似文献   

1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以下简称病窦)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之一。它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永久性、器质性病变,导致起搏和/或传导功能低下,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及其他心律失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脑、肾供血不足的一组综合征。如果单纯窦房结病变因房室结逸搏心律代偿维持心率不致过慢,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出现。所以当心  相似文献   

12.
窦房结功能衰竭的心电图表现包括:显著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快一慢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伴下传或未下传房性早搏、非洋地黄或心得安所致的缓慢房颤、房颤与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房传导阻滞交替出现,以及房颤电击去颤后窦性心律不能发现等。其中快一慢综合征的快速心率大都是房颤、  相似文献   

13.
第Ⅴ类药物一、异搏定(Verapamil,Isoptine,1962年)(一)药理作用阻滞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自律性,延长房室结传导(A-H间期延长),使单向阻滞转为双向阻滞而阻断折返激动,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抑制心肌收缩力.(二)适应证室上性异位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减慢心室率(如心房扑动或颤动);窦性心动过速;偶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三)禁忌证心力衰竭、不稳定的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源性休克、其他低血压  相似文献   

14.
心源性昏厥是由于心脏输出量突然减少或暂停导致昏厥,如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短暂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引起的阿斯综合征。一般心脏停搏5-10s即可引起昏厥,停搏15s以上便出现昏厥和抽搐,其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系指由于窦房结病变导致冲动形成或传导障碍、心搏出量减少、心脑血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心电图和以心脑缺血为主的临床表现。现将我院1976年5月~1979年5月住院诊治的10例报道如下。诊断依据及分型具备下列一项或一项以上可诊为本病。 1.Ⅰ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50次/分,且窦房结功能激发试验证实窦房结功能低下者。 2.Ⅱ型: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伴有或无房室交界处心律或逸搏,且排除药物所致者。 3.Ⅲ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窦性过缓或停搏或窦房阻滞后,随之发生室上性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综合征患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简称ss综合症)病人的平均年龄约65岁,很多病人出现由间歇性心动过缓所致的多次眩晕发作或晕厥,一些病人出现由阵发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悸或心绞痛。过缓性心律失常包括:暂短的窦性停搏或持续的不适宜的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对其无效。有些病人还可以看到Ⅰ°房室传导阻滞或间断性更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在正常的心脏中,自律性存在于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系统的细胞内。在ss综合症所见的心动过缓的特性,进一步证明:自律性的障碍不仅限于窦房结内,还影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功能减退非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其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或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引起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较为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致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了探讨,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致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应以积极改善甲状腺功能为主,并动态观察心律,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改变,使冲动的形成和(或)冲动的传出发生障碍或衰竭而产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阻滞、心动过速与心动过缓交替等一系列心律失常。临床上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心、肾供血不足的症  相似文献   

19.
30例病例均为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经我院确诊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对其心电图改变类型整理分析,发现单纯性持续性严重窦性心动过缓8例,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7例,慢快综合征8例,有1例仅表现为交界性逸搏心律无窦性P波,可能为窦性停搏或高度窦房传导阻滞所致,有4例表现为双结病变,其中2例为窦性心动过缓伴Ⅱ°~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为Ⅱ°窦房阻滞伴Ⅰ°房室传导阻滞,1例为窦性心动过缓伴严重窦性停搏,其时间大于3s,且在长间歇中无逸搏出现。讨论 SSS是一组严重的缓慢性心…  相似文献   

20.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动过缓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而有临床症状者.主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心电图(ECG)常有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50次/min)、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快慢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表现,早期药物治疗疗效差,中晚期常需心脏起搏治疗。我院2003年4月~2005年4月对12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心先安)治疗,并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ECG、动态心电图(DCG)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