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前言 在过去的4年中,至少有5架美国空军飞机以异常姿态与地面相撞,这异常姿态是90度以上的倾角和下俯角。回顾每例这样的空间定向障碍事故情况时,都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飞行员是否有些这样的倾向,实际上操作输入是错误的,而飞行员感受到的操作输入是正确的?地面飞行模拟器上复制不出飞机滚动和旋转时的正确运动信息。方法 在Calspan SRLNT-33飞机上进行此项研究。6名飞行员做4种滚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用于装甲车辆乘员作业姿态测量系统。方法采用微机电系统( MEMS)传感器采集4名乘员头部、颈部、躯干、四肢等重要部位姿态参数,红外追踪辅助测量校准驾驶员双臂姿态参数,利用无线收发器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单元进行预处理,然后发送至数据采集器进行存储,事后数据传输给后端计算机,利用软件系统进行人体姿态参数处理与显示。结果与结论系统可完成乘员作业姿态参数的测试,为今后开展乘员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心眼位和上调眼位时受试者对观察综合显示头盔信息的影响,测定两种眼位下头盔的位移与观察信息的关系,为综合显示头盔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 受试者为6名青年男性健康志愿者,视力良好.受试者佩戴综合显示头盔,头盔显示器为右眼单目,视场20°.中心眼位时,水平视线通过出瞳中心.上调眼位时,出瞳中心调整到水平视线上5°.通过分别施加与2.5Gz~8.0Gz的载荷相对应重量的沙袋模拟静载荷,保持10 s,重复3次;由低到高逐次加载.在AMST-HC-4E型载人离心机上,依次进行G值增长率为3 G/s,峰值分别为3.5Gz~8.0Gz持续10s的离心机试验.由受试者报告观察到的显示信息变化.通过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头盔位移. 结果 静加载时,上调眼位的头盔平均位移约为中心眼位的50%,信息丢失仅在视场上、下端小于2.5°的范围.离心机试验,上调眼位的头盔在6.5Gz10 s时整个视场信息基本可见,但中心眼位的头盔在6.0Gz10s时50%以上的信息丢失.静加载试验和离心机试验,上调眼位观察信息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结论 上调眼位明显好于中心眼位对信息的观察.上调眼位对观察综合显示头盔信息的优势,为综合显示头盔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医学数字成像与通讯标准中患者汉字信息的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数字成像与通讯标准(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中有关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等汉字信息的表示问题.材料和方法:采用在DICOM文件头中增加私有元素组来表示患者的汉字信息.为了在患者的图像文件中增加患者的中文信息,使这些图像能够在中西文操作系统环境下都能正确显示出患者的姓名、性别等信息,在图像服务器上对通过DICOM通讯获取到的原始图像文件头进行修改,即在原图像文件头中增加组号为0011数据元素,使用元素号为0010的数据元素表示患者的姓名,元素号为0040的数据元素表示患者的性别.结果:通过在DICOM文件头中增加私有数据元素组的方法成功解决了患者的汉字信息表示问题.结论:采用在DICOM文件头中增加私有数据元素组的方法解决患者的汉字信息表示问题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倒视刺激前后人体动态姿态平衡功能的测试,观察人体对失定向刺激的稳定性,及失定向刺激对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程度,以评价人体对失匹配感觉信息的整合功能。方法10名健康青年男性在不同的日期分别经受上下倒视、左右倒视刺激试验,并在两种倒视前、后分别用Eq-uiTestsystem进行动态姿态平衡测试。结果倒视刺激可引起明显的定向障碍和运动病症状,并导致姿态平衡功能降低。但不适症状程度不同者,平衡功能的降低程度和表现也有所不同:无症状和症状轻者一般只表现为平衡反应的延迟和轻度重心位移的增大、反应强度的减小;症状严重者,除了这些变化外,还主要有平衡策略、视觉作用的改变,动态平衡能力和反应适应性的降低。结论在倒视前、后的动态姿态平衡功能测试,可能客观地反应人体对失匹配感觉信息的整合功能,有助于运动病易感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盘旋飞行时由飞机姿态突然改变所诱发的超G错觉,为我军飞行员进行该错觉的训练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超G错觉理论和地面试验结果设计飞机以一定坡度盘旋过程中突然改变倾斜角度的飞行方案,在歼教7 飞机上,由1 名飞行教员在前舱按此方案带飞11 名受试飞行员,受试飞行员在后舱闭眼体会飞机姿态,在规定的时间点报告感觉到的飞机姿态,对此知觉与飞行参数记录系统记录的飞机实际姿态进行同步比较,判断飞行员是否出现错觉及错觉程度。每名受试飞行员体验1次。 结果 记录有效架次9架次(9人次),8人次出现对飞机坡度改变夸大的错觉,飞机以60°坡度飞行时实际改变坡度9 8°±0 7°,飞行员感觉到的坡度变化平均为20 4°±8 5°。 结论 超重飞行中,飞行员会对飞机姿态的改变产生夸大的错觉,飞行员可通过体验这种错觉以预防由此引发的事故。本飞行方案可以供该错觉的空中模拟体验训练之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体倾角姿态图对眩晕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反复发作眩晕和/(或)有失平衡感症状的307例患者行眼震电图(ENG)和倾角姿态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1)有失平衡感症状的患者较无失平衡感症状的患者更多地显示了倾角姿态图的异常。(2)冷热水试验诊断外周性前庭病变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中枢性前庭病变(分别为74.6%和34.7%);而倾角姿态图诊断外周性和中枢性前庭病变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6.9%和52.0%);在外周性和中枢性前庭病变中,两种检查结果的不一致率均较高(为43.1%和60.0%)。结论人体倾角姿态图能直接鉴别患者平衡功能的缺损,与ENG结合不仅可全面有效地评估前庭平衡系统的功能状态,而且能提高对前庭病变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ngleII1错牙合面部软组织与切牙倾斜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例AngleII1错牙合病例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共测量6个硬组织项目和5个软组织项目,用SPSS10.0分析矫治前后面部软组织与切牙倾斜度的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上下切牙倾斜度对侧貌美学指标均有相关性,但AngleII1错牙合主要是上切牙倾斜度的减小对侧貌产生影响。结论AngleII1错牙合治疗中通过减小上切牙的倾斜度可使侧貌美观。  相似文献   

9.
超重错觉的地面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超重环境下由于动头或座舱姿态变化所引起的定向知觉,探讨在地面用高级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模拟超重错觉的可行性.方法用模拟器匀速旋转产生1.6G的超重环境,12名男性战斗机飞行员分别于俯仰平面内抬头前后和滚转平面内座舱倾斜姿态改变前后报告其定向知觉.结果在俯仰平面,被试者完成抬头动作后,体会到座舱发生了63.8°±48.3°的上仰;在滚转平面,当座舱向左倾斜20°后,被试者体会到座舱向左发生了48.6°±39.4°的倾斜.结论虽然在模拟器上有较强的Cori-olis效应存在,大多数被试者均体验到了超重错觉,在地面用模拟器模拟超重错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述平显、头盔显示器、前视红外成像系统和夜视镜等现代飞机座舱信息显示方式对飞行人员空间定向的影响.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外近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相关文献报道.资料引用国外相关文献20篇.资料综合对上述现代座舱信息显示(主要是空间定向信息显示)的形式特点,以及对飞行人员空间定向的影响和容易发生的空间定向障碍等作了详细论述.结论上述现代信息显示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信息显示方式而言,在某些方面无疑具有许多优越性,但是在飞行中空间定向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座舱显示的特点,飞行人员只有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准确使用这些装备,避免空间定向障碍等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飞行员综合显示头盔位移对观察信息的影响,建立带显示器头盔的位移与信息显示的关系,为带显示器头盔设计、评价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受试者11人,视力良好,佩戴适体的飞行员综合显示头盔.头盔上安装显示器(右眼单目),显示信息为双圆加十字,视场约3.5°.受试者取坐姿,头部放在下颌托上保持不动,显示信息调整到眼睛的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ngle Ⅱ^1错[牙合]面部软组织与切牙倾斜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例Angle Ⅱ^1错[牙合]病例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共测量6个硬组织项目和5个软组织项目,用SPSS 10.0分析矫治前后面部软组织与切牙倾斜度的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上下切牙倾斜度对侧貌美学指标均有相关性,但Angle Ⅱ^1错[牙合]主要是上切牙倾斜度的减小对侧貌产生影响。结论Angle Ⅱ^1错[牙合]治疗中通过减小上切牙的倾斜度可使侧貌美观。  相似文献   

13.
艺术体操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和姿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选修艺术体操课的女大学生为对象,观察1年的艺术体操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和姿态的影响.分别在实验前后1周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身体多个部位的皮脂厚度、三围和下肢的柔韧性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通过1年的艺术体操练习,与选修其他课学生相比,选修艺术体操课的女大学生皮下脂肪含量减少,去脂体重比例增大,三围更接近标准,肢体的柔韧性得到增强;而其他选修课学生的身体成分和柔韧性则无明显变化.说明艺术体操练习有利于塑造女性的优美身材,充分显示女性的曲线美.  相似文献   

14.
医院船不同运动姿态条件下外科手术技术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医院船不同运动姿态条件与适宜采用的外科手术、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多组交叉对照WILLIAMS设计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的方法,以陆基、六自由度模拟舱和920型医院船手术室为实验平台,制订医院船动物手术实验能力综合评分指标体系.结果 明确了船体不同的运动姿态条件下实施外科手术的影响因素,筛选出了适宜采用的外科手术技术种类,得出了船体不同运动姿态条件下外科手术技术总体成功概率及其时间负荷.结论 本研究明确的适于采用的外科手术及其成功概率和时间负荷,为海上外科手术救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前言 当视觉定位系统因暂时注意力分散、工作负荷增加或能见度降低而受到危害时,常常出现空间定向障碍和位置意识丧失。我们提出从飞机传感器通过没有充分利用的触觉通路,向飞行员提供信息,就有可能连续保持空间定向。方法 把复合振动触觉刺激器排放在飞行服躯干的衣服中,用以代表翻滚和俯仰的所有方向。一个标准的飞机陀螺姿态传感器向一  相似文献   

16.
骨盆倾斜度,是指人体直立时骨盆人口平面在与水平面所构成的角度,在产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X线摄片、CT检查能准确测出人体骨盆倾斜度,但因人体需接受X线、检查费用昂贵,许多产科工作者通常采用骨盆倾斜度外测量方法:人体处于直立状态,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线连线与水平面所造成的角度。作者对60例正常女性行骨盆、腰椎CT侧位定位像检查,发现传统的骨盆外测量方法并不能真正反映骨盆倾斜度,以第5腰椎棘突末端做为后点测量是不恰当的。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随机选择19~45岁正常女性60例行CT侧位定位像检查,其中未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快速发展,大量分布异构数字信息随之涌现,这给军队医务工作者检索高质量的信息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如何搞好网上医学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强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为军队医院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医学信息,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军队医院医学信息资源整合进行了探讨。1网上医学信息资源的整合现状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网页搜索请求量累积达1 500亿次,比2007年提升了63.2%。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页总数超过160亿个,较2007年增长90%。PHP网页数量最多,位居全球第一位。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287.8万个,较2007年增长91.4%,网页是互联网内容资源的直接载体,网页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的内容丰富程度。自2002年开始,我国的网页规模一直保持在高位增长。网页的增长速度与网站的增速基本一致。互联网存储有海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大多处于无序状态,返回的大量信息中有大多数是无用的[1]。并且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尤其是大量的、非官方的信息发布,是极其随意的,而大量分布异构...  相似文献   

18.
双侧可调式枢椎侧方椎弓定位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针对单侧可调式枢椎椎弓螺钉定位器的不足 ,研制改进出一种双侧可调式侧方椎弓定位器。方法 将新的定位器各组件加厚 ,使之能对抗较强的外力抗击 ;将长方体框的前后距离变小 ,上下距离增大 ,旋转中心置于长方体框上下壁的中间 ,使之成为双侧可调式角度指示器 ;将旋转中心平面和角度调整中心平面的距离缩小 ,使长方体框上下壁距离无明显加大的情况下 ,能够满足上倾角的调整范围。新增内侧、后方和上下角度指示器三个组件 ,使内倾角和上倾角的调整可以分开进行。结果 研制出的双侧定位器强度增加 ,内倾角范围 0°~ 2 0 0° ,双侧上倾角为 0°~ 30 0° ,对内倾角和上倾角的调整可以分开进行。结论 双侧可调式枢椎侧方椎弓定位器较之单侧可调式定位器对角度的调整更为满意和实用。由于在术前与术中参照系的变化 ,新型定位器对上倾角的引导应在术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既往的工作表明,在1G的重力惯性力(GIF)作用下,视觉所感受的眼水平(VPEL)的升高,随着视野的俯仰按VPEL对俯仰的斜率<1.00,呈线性增加。这说明VPEL是由视俯仰和身体参照机制的影响,共同控制的。身体参照机制是指视网膜局部信号信息与视网膜外与头部的眼和相对于重力的头的定位有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Coriolis加速度刺激对人体动态姿态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 Coriolis加速度刺激对人体动态姿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探索 Coriolis加速度训练对人体空间定向的影响。 方法  18名男性受试者进行了 Coriolis加速度刺激 ,在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进行人体动态姿态平衡的感觉整合测试。 结果  Coriolis加速度刺激在不分组情况下 ,对动态姿态平衡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将受试者分为运动病敏感组和不敏感组 ,发现运动病敏感组Coriolis刺激后 ,动态姿态平衡综合分有显著升高 (P<0 .0 5 )。 结论 适度的前庭刺激训练对提高运动病敏感者的空间定向适应能力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