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冠脉)内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冠脉内血栓形成,使血管腔部分或完全堵塞所产生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及病死率高的特点。ACS向临床医师提出了严峻挑战:怎样从那些发生胸痛或胸部不适的患者中尽早识别出ACS并根据其危险程度作出相应的决策?为此,我们将ACS分为两大类:一是ST段抬高型ACS,也就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二是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因ACS住院治疗的高龄患者338例,根据 NT-proBNP 水平分为高水平组84例(NT-proBNP≥1228.7 ng/L)和低水...  相似文献   

3.
该文综述近年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抗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其中抗血小板药有阿司匹林、磷酸腺苷( ADP)受体拮抗剂和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抗凝药有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Xa因子抑制药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均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表现形式。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UAP与NSTEMI治疗指南强调,应对UAP/NSTEMI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并根据危险分层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UAP/NSTEMI的药物治疗进展中,以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的进展最快,本文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5.
陈良华  唐元升 《山东医药》2008,48(2):109-110
2007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2个最新指南相继颁布,分别由欧洲心脏病协会(ESC)、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在各自2002年版指南基础上重新修订,汇集了近5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以进一步更规范的指导临床实践。现重点阐述ESC2007年指南所建议的NSTE-ACS的处理步骤。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近年来,多数学者对ACS的诊断有了高度认识,但是经过对ACS强化药物治疗,临床症状一旦缓解后由于未及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及冠状动脉重建治疗,ACS仍具有较高的猝死率。现对3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醒临床医师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认知ACS的发展,尽早实施CAG,从而减少ACS猝死的发生。1资料[病例1]男性,48岁,干部,主因早餐后在办公室突发胸骨后憋痛伴出汗,向右肩背部放射,休息10min自行好转来院,经查ECG正常,考虑…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庆博  李宗清 《山东医药》2002,42(20):67-6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到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其可分为两类 ,即 ST段抬高的 ACS(Q波心肌梗死 ) ;ST段不抬高的 ACS,包括ST段不提高的心肌梗死 (无 Q波心肌梗死 )和不稳定性心绞痛。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 ,对 ACS的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1  ST段抬高 ACS的治疗决策ST段抬高的 ACS即 Q波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 ,在血小板激活和聚集的基础上有血栓形成 ,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结果。因此 ,治疗 AMI的关键是迅速使闭塞的梗塞相关冠脉 (IRC…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到ST段抬高心肌梗死(MI)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常突然起病,可无先兆症状,危险性大。ACS可分为两类,即ST段抬高的ACS(Q波MI);ST段不抬高ACS,包括ST段不抬高的MI(无Q波MI)和UA。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对ACS的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如为ST段抬高的ACS,可尽早行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以使梗塞相关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9.
张效林  高乃婧 《心脏杂志》2017,29(2):164-167
目的 观察和分析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4~6 h的残余血小板聚集率(RPA)和血浆中趋化因子CCL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STEMI患者107例。入院时均给予氯吡格雷600 mg,阿司匹林300 mg,在服用药物后4~6 h抽取静脉血,用光比浊法(TPA)检测ADP诱导的RPA,ELISA检测血浆中CCL2浓度。依据RPA检测结果分为2组:RPA≥59%为残余血小板高反应组(高反应组,n=51),RPA<59%为残余血小板正常反应组(正常反应组,n=56)。详细收集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和血液生化检测资料。结果 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脑钠尿肽(BNP)等方面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STEMI患者RPA与血浆CCL2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427,P<0.01)。高反应组患者血浆CCL2浓度为(243±80)ng/L,正常反应组患者血浆CCL2浓度为(171±44)ng/L,两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高反应组中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高于正常组〔(3.1±2.3) U/L vs.(2.3±1.4) U/L;(198±16) μg/L vs.(151±13) μg/L,均P<0.05〕。结论 STEMI患者残余血小板聚集率与趋化因子CCL2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朱兴雷  褚熙 《山东医药》2004,44(4):50-5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致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而发生心肌缺血和(或)局部坏死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Q波及Q波心肌梗死(MI)和猝死。近来研究表明,不稳定斑块破裂是导致ACS的主要原因,而炎症与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发展及破裂有极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CC趋化因子19(CCL19)、21(CCL21)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17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109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65例),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CCL19、CCL21和MPO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CCL19、CCL21和MPO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近些年来,趋化因子和各种临床疾病的相关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趋化因子配体21(chemokine ligand 21,CCL21)作为趋化因子大家族中的一员,诱导淋巴细胞向次级淋巴组织归巢,参与了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病过程.现就CCL21与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希望为临床上慢性炎症性疾...  相似文献   

14.
15.
16.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紧急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早期应用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我院收治的385例中、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根据药物治疗后病情变化,分别在入院1~2 d内(233例,紧急介入组)或3~14 d(152例,延迟介入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PCI。所有“罪犯”病变均予治疗,介入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支架、直接置入支架等。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心绞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PCI后30 d及6个月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复发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紧急介入组手术成功率与延迟介入组相似,分别为98.1%和95.5%(P>0.05),但入院至心绞痛缓解时间分别为(2.9±1.1)d和(6.0±3.6)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9.7±4.3)d和(14.2±6.6)d(P<0.05);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及心功能恶化发生。30 d随访期间紧急介入组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延迟介入组明显减少,二者分别为2.9%和14.1%(P<0.01)。结论在条件具备的介入中心,由经验丰富和技术娴熟的介入治疗医生施行或在其指导下,对非ST段抬高ACS患者进行早期紧急介入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近、远期临床效果较满意,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较高,可作为大多数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Secondary lymphoid organs (SLOs) provide a niche for the initi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cell responses, but the mechanisms have been poorly understood.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chemokines CCL19 and CCL21 constitutively expressed in SLOs on 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 (AICD) of CD4+ T cells. When paucity of lymph node T cells (plt) mutant mice lacking expression of CCL19/CCL21 were primed with OVA/CFA, both expansion of OVA-responding CD4+ T cells in the draining lymph nodes and an in vitro recall response were prolonged as compared with responses in wild-type (WT) mice. The apoptotic cell frequency among OVA-responding CD4+ T cells was similarly low in plt/plt and WT mice during the clonal expansion phase. However, during the clonal contraction phase, the frequency never increased in plt/plt mice, whereas in WT mice it continuously increased to a peak 18 days after immunization. The presence of CCL19/CCL21 during the in vitro stimulation of CD4+ T cells with anti-CD3 plus anti-CD28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vitro AICD induction of the restimulated T cells, partially through enhancing expression of Fas ligan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CL19/CCL21 produced by stromal cells and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regulate CD4+ T-cell immune responses in SLOs by promoting AIC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XCL16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及对照组20例患者的血清CXCL16和MMP-2水平并作比较,同时分析血清CXCL16与血清MMP-2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AP组和AMI组CXCL16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UAP组相比,AMI组CXCL16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UAP组和AMI组MMP-2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UAP组相比,AMI组MMP-2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XCL16与MMP-2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0.622,P〈0.01)。结论血清CXCL16是ACS一个独立的生物学指标,并可以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红细胞水平和心肌梗死、心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Ⅲ充对象为138例因初发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患者。分析患者入院时的血红蛋白浓度和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梗死发生情况及心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和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目无相关性(rs=0.32,P=0.108);与心肌梗死有关[OR=1.85,95%CI(1.28~2.03),P=0.021];与Killip分级呈负相关(rs=-0.73,P〈0.001);与血清前体脑钠肽浓度呈负相关(rs=-0.82,P〈0.001);与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s=0.62,P=0.014)。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在100~109g/L时,预测无心肌梗死和无心力衰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结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红蛋白质量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目无相关,与心肌梗死和心功能指标相关.100~109g/L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理想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流行病学角度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溶血磷脂酸(L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23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金标免疫层析法测定HCMV-IgG、HCMV-IgM抗体,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散射法检测hs-CRP、比色法测定LPA浓度。结果 ACS患者HCMV-IgG阳性率、HCMV-IgM阳性率、hs-CRP、LPA均显著高于SAP及正常对照者(P〈0.05);ACS患者中HCMV-IgM(+)患者hs-CRP、LPA均高于HCMV-IgM(-)者(P〈0.05);ACS患者hs-CRP水平与LPA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HCMV感染或HCMV潜伏感染的活化与ACS的发生有关,其机制可能是HCMV通过激发和加重冠状动脉炎症反应而导致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