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以空间环境中的用户情感需求为切入点,借助相关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及用户实验来系统阐述在以人为本的智能空间环境中,如何通过增加人屋交互设计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形成空间的情感设计。研究成果包括面向空间情感识别及计算的相关理论及技术的系统梳理和分析;借助实际设计案例和用户实验形成的以用户情感需求为导向的人屋交互设计方法;对未来智能建筑空间环境中提升用户情感体验的可能方法和方向的探讨。研究将为发展更智能、更具有共情能力的智能建筑环境起到推动作用,并形成更好地满足居住者的情感需求和空间体验的设计方法,对用户中心化的智能建筑设计方法起到扩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3.
4.
当代建筑策展多以图文、模型和三维漫游动画的形式来解析并帮助观展者理解和评价建筑,但往往缺乏直观性和互动性。该文基于建筑策展需求,结合混合现实技术在建筑策展中的效用,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对丽泽SOHO设计过程及建筑结构的信息进行解析并生成全息模型,观看者通过注视和手势与全息模型进行交互,并填写调查问卷以得到此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在建筑策展中带来了多视角、多维度、可交互的体验。研究验证了采用混合现实技术设计的一种交互式用于建筑展示的可行性,以期为建筑策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矫苏平  冯娜 《华中建筑》2008,26(10):51-53
艺术家与观众进行互动及交互创作,是现代艺术的特点之一,当代建筑师也在进行此方面的探索。该文结合对现代艺术的分析,探讨当代建筑领域的交互创作,解读代表性实例,辨析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6.
杨林斌 《亚洲消防》2007,(3):110-112
智能建筑实时系统主要包括现代智能建筑的内涵以及构成智能建筑的三大技术——控制、网络、通信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智能建筑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对三大技术的要求也日益精细。  相似文献   

7.
高天 《河南建材》2012,(6):146-147
探讨了建筑在对社会生活、文化趋向和艺术表现等诸多方面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智能建筑与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四年来,在国内建筑业,房地产业,计算机行业,通讯网络业中悄然兴起一项新兴技术,这就是现在风行一时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在香港和台湾称之为“智慧建筑”或“智慧型建筑”。而建筑居然有智慧或智能,这就意味着这栋建筑可以有感觉,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可以有思想可以针对某种情况进行判断并发出不同的指令:可以有发出信息,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将一座建筑比喻为一个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建筑设计工作者为这个身体提供了合理的内部组织和美观的外形,结构工程师为它提供了坚强的骨骼系统和健康的肌肉。设…  相似文献   

10.
陈哲 《中外建筑》1999,(4):60-61
近几年,增加建筑科技含量的呼声日益高涨。叶如棠副部长多次强调了增加建筑科技含量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的精品不多,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建筑作品的科技含量不够,很少吸收高新技术成果。这几年,主要是在建筑形式上作文章,对改变‘千篇一律’有些效果。但更要重视建筑创作的内涵,注意吸收科技新成果。设计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现在设计这种‘转化’作用很不够。”这些精辟的论述,切中当前中国建筑设计时弊,对中国建筑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在此笔者愿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对有关这一命题的几个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祝晓峰|罗教授,在主持东海大学创意设计暨艺术学院之前,您曾担任建筑系的系主任。作为东海建筑系创办人陈其宽先生的继任者,能否介绍一下您本人与东海大学的渊源?|罗时玮|我于1971年参加大学联考,以第一志愿录取东海大学建筑系,当时由汉宝德先生担任系主任,系的声势正如日中天,我的录取成绩在班上排第五,前面还有四位第一志愿进来的,都是台湾最好的高中毕业生,前三名是北一女,另一位是建国中学。当年全校采用小班制,每班二十位学生左右,  相似文献   

12.
In her concluding ‘Userscape’, Valentina Croci assesses the state of interactive design as it becomes an increasingly mature practice, with over 10 years of activity behind it. Looking at works by som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designers internationally, she emphasises how this new field of spatial design has enabled new sensory investigation and innovative explorations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本假设“3.14Km^2”区域概念,提出对区域范围的总体设计和单体建筑创作关系的思考,强调其演绎和创新的互动性,并结合两项设计实践给出笔的应答与展望,呼吁区域整合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荷兰建筑史学家赫尔曼·凡·贝赫艾克和其博士生团队对荷兰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赫茨伯格的专访。此次采访是为了准备2022年赫茨伯格90岁生日的庆祝活动。讨论的重点包括时间和手绘、结构主义、设计的延续性、建筑教育以及赫茨伯格目前关注的领域。在采访中,凡·贝赫艾克和他的团队成员就手绘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赫茨伯格对结构主义建筑运动的看法以及设计中延续性与时间概念的关系提出了引人思考的问题。此外,讨论还涉及赫茨伯格在建筑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想法,以及他对该领域目前的兴趣。这次专访提供了对赫茨伯格在建筑基本方面看法的宝贵见解,并深入了解了他对于设计标志性建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缘起: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的《建筑与文化》杂志的总策划金凯生先生,在《建筑与文化》的几年实践中,越来越感到周易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之深远而广泛,拟开设“建筑与周易文化”专栏。为此特请示了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长齐康院±,得到高度认可。遂约易学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书有先生与齐康院士会面。  相似文献   

16.
外国建筑史互动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宋波 《华中建筑》2011,29(6):189-190
该文根据外国建筑史的科学内容及其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适应性强、方式灵活而广泛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外国建筑史的强烈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品位.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1):98-101
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文化嵌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目前,乡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需要民俗文化作为支撑点,而少数民族特色节日、特色风俗、特色村寨等的逐步消失,同时需要法治文化对其进行保护。在乡土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既需要规则分明的法治文化,也需要与乡村成员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因此,有必要在乡村振兴中加强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融合。虽然两种文化的理论基础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些许的共同价值。由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多元文化主体、发挥自治功能、机动导入纠纷解决方式、提升多元文化契合度,能够更好加强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相互融合,将两者的精髓嵌入乡风文明中。在文化的嵌入和融合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乡村治理,从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应用了基于VR的BIM数模分离技术、基于物理的动态渲染技术、基于Unity二次开发技术并通过虚拟现实引擎开发完成基于BIM建筑VR交互系统。同时研究主动式3D分时显示技术,形成一套轻便、多人观看的VR展示方案。在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大楼项目的应用验证表明,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可加快现场装饰深化设计方案的制定,减少施工样板房的返工次数,并支持在项目深化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在建筑可视化领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Interactive design has come about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mingling of disciplines. As a consequence, the language it uses has become blurred - borrowed or stolen with little restraint from elsewhere. Though particular terms have become ubiquitous, the original concepts that lie behind them have been lost. This means that all too frequently they are no longer knowingly used. Usman Haque sorts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 and brings clarity to bear on the vocabulary and thinking behind interactivity.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