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脂装备是油脂加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油脂工业向国际化、大型化、自动化方面的发展,加快我国油脂装备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我国油脂装备业的水平至关重要。从我国现有的油脂工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解决油料收获后的干燥、清选、挤压膨化、低温脱溶、植物蛋白质、油脂精深加工等重点油脂加工工艺和装备大型化。以及油脂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等是当前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油脂加工装备业的现状和发展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脂装备是油脂加工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我国油脂工业向国际化、大型化、自动化方面的发展 ,加快我国油脂装备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提高我国油脂装备业的水平至关重要。从我国现有的油脂工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重点解决油料收获后的干燥、清选、挤压膨化、低温脱溶、植物蛋白质、油脂精深加工等重点油脂加工工艺和装备大型化 ,以及油脂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等是当前的重点任务。我国油脂加工设备制造业的现状   1 概述油脂加工技术和装备业是农产品加工和食品机械行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承担着为油料、油脂、植物蛋白和相关副产品的综合加工…  相似文献   

3.
中国油脂工业和科技50年简要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过去50年来我国油脂工业和科技发展的简要历程。从工艺装备、生产规模、产品 开发及科技队伍等多方面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油脂工业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用植物油供求的发展历程。1.入世前我国油料生产我国的油脂加工业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①计划经济30年,油料生产发展非常缓慢;②改革开放的20年,油料生产得以持续增长;③世纪之交的这几年,也是油料生产继续快速发展时期。自1993年我国油脂市场取消统购统销、定量供应政策以来,油脂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杨帆 《中国油脂》2004,29(7):5-10
制油加工工艺标准是我国油脂加工业重要的标准之一,为了适应我国油脂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内外油脂行业的实际情况,从安全防火标准、制油工程工艺设计、验收、生产、制油企业库房工艺设计管理、清洁生产4个方面对油脂行业加工工艺的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针对我国油脂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标准体系建议.  相似文献   

6.
突飞猛进的中国油脂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成立于1985年10月5日,学会成立20年来,中国的油脂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我国油脂、油料生产与消费的快速增长、油脂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用油脂产品、大型化油厂建设、油料资源综合利用、油脂机械装备水平、油脂科研和教育等7个方面分别对学会成立20年来,在促进我国油脂科技进步、油脂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方面所做的贡献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回顾,并对2004年油脂工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我国油脂工业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被人们并列为三大营养物质,而食用油脂对人体的健康有着更重要的影响。现在各种色拉油充斥市场,为保证质量,对色拉油的各项质量标准应作严格检测,其中不皂化物是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1油脂中不皂化物售含量指标测定不皂化物含量是判断油脂纯度和精炼程度的标志,因为不同的油脂不皂化物含量不同,同种油脂不皂化物含量也有一定幅度,如超出幅度范围说明油脂不纯。一般植物油脂不皂化物含量只有0.2~1.8%,谷类油脂中含量均达20%以上,其中米糠油中可达50%以上。2油脂中不皂化物主要成份不皂化物的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8.
方健 《中国油脂》2021,(1):154-154
大豆油脂作为我国大宗植物油脂中的一种,以较高含量的能够促进人体生长且对人体有益的亚油酸、亚麻酸和较低含量的硬脂肪酸等脂肪酸组成,成为人类较为理想的食用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新经济时代下的大豆油脂的质量及产品加工营销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模式。由张东杰、曹冬梅和鹿保鑫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豆油脂质量安全关键技术》一书,以大豆油脂的食品质量安全为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大豆油脂生产全过程中的安全危害来源,并进一步对相关食品安全加工的关键技术、加工工艺改进及质量安全控制进行具体阐述,在产品包装、储运等方面对保证产品质量相关软件的开发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9.
陈立  李建科 《中国油脂》2023,(7):156-157
<正>1 我国油脂行业及高校油脂专业发展1.1 油脂加工业的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提高国民体质和人均寿命的主要发展目标,合理膳食、科学健康用油将在干预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见油脂和国民健康密切相关。油脂包含食用油和脂肪,是人体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油脂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加工,如煎炸、烘焙、人造黄油、蛋黄酱和方便食品等[1]。植物油因安全健康、易加工存储等特性,是居民主要的消费用油。  相似文献   

10.
我国植物油脂废水常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处理是植物油脂废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工艺 ,对我国生物法 (常规 )处理植物油脂废水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刘超英  于波  霍焰锋 《中国油脂》2000,25(6):224-225
从轧辊在油脂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到油脂轧辊技术的发展、综合、全面地阐明了油脂轧辊从材质、规格、铸造工艺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各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解决的措施,并提出了轧辊生产企业和使用 单位今后应注意的事宜,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植物油脂浸提工厂使用的溶剂一般都是己烷.而己烷气体呈有毒性,逸出后易污染空气.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为了保证健康环境.美国1990年即已提出清洁空气法规.其中制定了生产车间空气允许最高溶剂含量限额,待批准后公布执行.对此已引起美国油脂工业高度重视,对油脂浸出工艺及设备业已作了很大改进.为降低浸提工厂溶剂损耗.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美国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油脂行业的发展,浸出油厂的数量也在明显地增加。在浸出油厂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是离不开能源的,但是目前我国植物油厂的能源消耗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损失比较严重。浸出油厂的能源主要是电、煤和溶剂三种。为了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就成了全国油脂工业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4.
植物油浸提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 《中国食品》2000,(21):1-21
植物油浸提技术的发展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展最快的是近几十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浸出设备日益大型化、自动化、高效化:浸出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混合溶剂浸提工艺、混合油负压蒸发工艺,浸提-精炼一体化技术、膨化浸提技术、液化气体浸提工艺、超临界气体浸出工艺、闪蒸脱溶浸提工艺等,使油脂加工业呈现崭新的发展势气。 混合溶剂浸提工艺 混合溶剂浸提工艺是20世纪70~80年代发展出来的新型浸提技术,其主要手段是将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以萃取油脂中的不同组份,达到快捷有效地完成任务。最初以美国南部…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盐是一类重要的工业添加剂,制备工艺有多种,本文提出了适应一般油脂化工厂的脂肪酸盐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16.
立式蒸炒锅是油脂工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它的技术参数对制油工艺起着重要作用。文中就润湿水分、蒸炒时间、生产能力、排水能力等参数的确定与推导,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成立于1985年10月5日,学会成立20年来,中国的油脂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我国油脂、油料生产与消费的快速增长、油脂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用油脂产品、大型化油厂建设、油料资源综合利用、油脂机械装备水平、油脂科研和教育等7个方面分别对学会成立20年来,在促进我国油脂科技进步、油脂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方面所做的贡献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回顾,并对2004年油脂工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我国油脂工业的美好前景。油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营养素之一,中国的油脂工业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8.
植物油脂连续精炼成套设备简介四川绵阳粮食机械厂李天成我国食品工业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市场大量需求色拉油等高档食油。而对于高品质油脂来说,连续精炼是一种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它的优点是工艺先进.可靠,产品质量档次高,生产能力大,设备运行自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油脂科技发展动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油脂制取及加工、油料植物蛋白的开发、油厂副产品综合利用等三个方面展望我国油脂工业发展前景。并着重评述:油料挤压膨化预处理及饼粕挤压膨化脱毒;几种保健营养油脂的开发;以蛋白产品的应用来促进大豆蛋白产品的生产;水剂法与膜分离相结合的油料蛋白工艺;膜技术在油脂工业中应用;短键醇类对棉籽的浸出及棉籽饲用蛋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油脂工业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余东成 《中国油脂》2000,25(6):30-33
综述国内外油脂工业发展现状,提出我国油脂工业新世纪中规模大型化,产品多样化及某些工艺难题由农业育种解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