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知识和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生物专业师范生是未来的生物教师,是普及生物学知识重要的参与者,对其进行科普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施教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服务社会.因此高师院校要根据时代需求,在课堂教学、科研、课外活动等多方面对学生科普能力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所以,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使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物能源是人类最可开发的能源之一,也是未来生物学家和科学家最可研究和开发的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生物能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如沼气、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制氢等,从而为生物能源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物本体论一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前科学时代的本体论研究,人们只是零散地、分裂地对心理的器官,本质等问题进行生物学的探索,而未形成系统的,有科学根据的实证研究;科学心理学时期的生物本体论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出各种流派;后现代的生物本体论研究,研究目标集中在人类社会行为形式的生物学基础上,通过对这个基础的研究来阐明人类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镜像神经元:从个体认知到社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一项被誉为可与DNA相媲美的神经科学新发现--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逐渐成为未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界的"研究宠儿",众多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系统是人类社会认知的重要神经机制.该系统与人类的动作识别、意图理解、语言进化、共情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文章介绍了该系统在个体认知和社会行为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并对当前研究中所遗留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性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方面,这也包括儿童与青少年在内。它不但对人类繁衍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个体的成熟、异性适应性、未来的婚姻和家庭都有重要意义。性成熟的过程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它受到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社会性的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与未来,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民生。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生物课堂的重要任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常识,同时彰显"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一根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关键的社会问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门利用人类特有的个体特征来验证个人身份的科学,它比传统的基于口令和身份号码的方法更为可靠.基于信息融合技术,利用不同生物特征之间的互补信息,最终得到综合身份判断的多生物特征融合身份识别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而被研究者认为是未来身份识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亲属称谓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在对语言进行宏观研究的视野里,称谓的研究是个引人瞩目的课题.尤其是对人类语言中亲属称谓词语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家以此来研究社会组织形态及其发展演变的窗口.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亲属称谓和亲属关系的研究始终是文化人类学的主题.这是因为,人类两性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婚姻形式.一定的婚姻形成一定的亲属关系.亲属关系的规定即亲属制,带有浓厚的人为倾向:它既考虑生物联系,又不考虑生物联系,往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学会生存"--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观念出发,在生物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生物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当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应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作为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生物科学,应当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个人、科学素质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未来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素质,同时,创新又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主题.然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生物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本人就谈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物是一个备受社会重视的要点,因为生物所包括的知识面特别的广阔,并且人类对自身的未知探索也存在于生物的研究中,生物学对于全世界的人类来说都是一个很有价值以及影响的知识体系。在我国的初中教育中,也设立了生物学科。在未来的探索中国家还需要很多的高新技术人才,需要这些人才来探索更多广阔的生物知识,而初中即为一个培养人才的重要的平台,所以我国对于初中的生物教学课堂效率很为看重。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拥有的恐惧心理构成中包含了许多生物元素,这些元素强化了技术文化的恐惧色彩.由于生物恐惧与人类生存直接关联,我们有必要深入理解它们的类别、特征、扩散方式和社会影响,在保留必要的恐惧启示意义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消解生物恐惧心理的路径,防范生物风险,促进生物技术的理性发展和应用,使人们拥有一个安全的社会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条滔滔不绝、望不见尽头的长河的话,那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把它截成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段。人类社会在这三段发展中,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总有它自己的延续性、衔接性和渗透性。从纵向的宏观角度上说,研究人类社会有三段研究法,即研究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作为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一门学科,蕴含着重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各种各样的生物资源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需要.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引起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的危机.当前应通过宣传和教育,加强法制建设,控制人口,依靠科技进步等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近两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特点1.关注现实热点,兼顾人文精神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活动现象的认识和研究。社会科学认识和研究人类社会活动的规律。历史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之一,就是要结合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关沣社会、关注未来。因此,现代意识和热点意识成为近两年历史高考命题的触发点和归宿点。教育的发展、变革、社会改革与思想解放、美  相似文献   

17.
危机──学生失去了学习动机,家长不再督促关心,有关教育机构也不再对生物教学成绩进行评估表彰,使生物教学工作陷入危机;另一方面,我们已向生物学世纪大步迈进,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到未来社会的高科技发展,都对人的生物知识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当前生物教师最为担忧的──未来人才的生物学素质危机。  相似文献   

18.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科学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SARS等疾病对人类的威胁等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这些生物学的研究,将对我们人类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显而易见,培养下一代人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切合实际地认识问题的方法,灵活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不仅是生物也是未来研究各门科学的工作必备的素质。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管宇红 《科学教育》2005,11(5):47-48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当今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在未来的社会里创造性劳动将成为重要的劳动形式。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在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人类生态意识的产生是对当前全球性危机和人类困境这一社会问题反思的结果,是对人类自我中心化倾向异化后的回归.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信息社会应对未来变化的最有效的响应器,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和合生态性关系到未来社会对变化的适应性.人类生态意识作为一种新的"应然性"价值判断,是指导教育合生态性发展的思想基础,要求确立利益多元、差异发展、和谐共生、价值平等的合生态性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