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某锑矿体上盘围岩破碎的复杂条件,为了保证采矿作业的安全,采用模拟环境再造的方法将中厚矿体进行分区开采,首先分层开采靠近上盘破碎围岩的矿体,然后充填形成人工护壁,最后分层开采靠近下盘的矿体。运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对矿体回采过程进行多组典型试验分析,比较人工护壁厚度、矿房长度、回采高度和充填材料等对围岩移动变形影响的主次关系,并分析开采过程中围岩的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护壁厚度对破碎矿体围岩移动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充填材料、矿房长度和回采高度,因此,确定合理的人工护壁厚度是控制围岩变形破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六十年代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以来,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在不稳围岩倾斜中厚矿体中的应用亦逐渐增多。 当围岩不稳固时,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选择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它要兼顾安全、高效、损失贫化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在各类采矿方法中:由于围岩不稳固,空场采矿法不宜采用;或者由于矿石品位及价值低,使成本较高的充填采矿法被放弃。因此,在地表允许崩落的矿山,崩落法就成为开采这类矿体的可行采矿法,从中亦随之出现了开采急倾斜矿体所未曾暴露的新问题,如下盘矿石损失就是其一。  相似文献   

3.
磷矿石回收率再增10% 随着开磷集团矿山充填采矿方法在马路坪矿段进一步推广应用,开磷矿区磷矿石回收率再增10%。开磷集团与中南大学共同研究开发出利用磷矿山地下开采废矸和磷化工生产固体废弃物混合充填矿山采空区,实现矿山生态环保型无废害开采。该项目自2006年实施充填试验以来,完成了注浆站工程建设和磷石膏作为充填料试验的监测工作,对20个矿房进行充填试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高海拔铅锌矿在开采中存在的采场生产能力小、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采场矿石搬运困难、矿石贫损率大、安全条件差等问题,采用C++语言构建了基于未确知理论的采矿方案优选综合评价体系,对5种采矿方法进行了优选,最终确定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法作为该矿急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的首选方案。根据该采矿方法的采场结构参数、采准切割工程和回采工艺,开展了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实现了安全、高效、低成本开采,能较好地适应高海拔地区的矿山开采,可为同类矿山的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改进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步骤,并以某矿山为例,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其采矿方法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从而优选出采矿方法。优选结果表明,该矿山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最优,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次之,自然崩落法相对较差。同时也表明,改进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简单、直观、全面以及有效的决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巴鲁巴铜矿是一座已开采42年的地下老矿山,由于矿山剩余资源大部分是缓倾斜薄矿体,导致开采难度非常大。从经济合理性、社会效益和技术可行性三方面对缓薄矿体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论证。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缓薄矿体的各种开采手段,考虑赞比亚地下矿山现有技术水平,筛选出三种比较适合的采矿方法。然后从经济因素、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效率、安全环境及适用程度等方面,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上述各种采矿方法进行方案优选,最终确定了一种适合巴鲁巴矿缓薄矿体的采矿方法。生产实践表明,改进的爆力运搬空场法,不仅提高了出矿品位,减少了采切工程量,而且保障了矿山正常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空场嗣后充填采矿过程中充填体与围岩的作用机理,以某矿山M1矿体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矿体开采后围岩的应力、应变及塑性分布以及采场被充填以后充填体与围岩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充填体可有效缓解或转移矿房底板及矿柱的应力集中状态,对矿房底板及矿柱的位移抑制作用较明显,能够改善采场围岩的塑性分布范围但改善的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某矿山为例,结合矿山已有开采方法,选取采场生产能力、环保费用,采矿方法转换难易程度等9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获得待选方案的评价等级并将其作为粗糙集的决策属性,对指标进行属性约简。再利用未知测度理论结合约简后的属性指标进行计算,获得各方案的优越度,确定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充填法联合开采以及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作为最优方案,符合矿山实际,对其他类似矿山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矿方法是关系矿山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矿方法的选择对于矿山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采矿方法优选进行研究。将Vague集理论引入采矿方法选择中,目标集为矿山采矿方案,约束集为生产能力、采矿成本、千吨采切比、损失率、贫化率、安全状况、通风条件、劳动强度、工艺复杂程度、对矿体的适应性等10个指标,建立了采矿方案的Vague集模型,并以某铜铁矿为背景,提出了4种采矿方案,应用Vague集模型对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盘区沿走向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是最优的开采方案,这与专家讨论的结论一致,验证了Vague优选模型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新桥矿业公司针对矿岩特点,对原设计的采矿方法进行了改进,详细介绍了多种采矿方法在该矿的发展与应用,重点分析了底盘漏斗分段空场嗣后一次充填采矿法和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对类似矿山选择采矿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湘潭锰矿已有二十多年地下开采历史,缓倾斜矿体开采曾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开采技术条件较复杂,围岩又具有罕见的自燃发火特点,第一期建设的井区(下称一期井区)采用崩落法开采,第二期扩建的井区(下称二期井区)则改用了水砂充填采矿法,从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应编辑同志之约,现就湘锰缓倾斜矿体采矿方法的变革作一探讨,供有关化工矿山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某多金属矿床的赋存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通过对多种适用的采矿方案进行技术分析、经济比较,决定采用阶段大直径深孔采矿尾砂充填法。详细介绍了该采矿方法的采准工程、结构参数、回采工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方法对该矿安全开采有重要意义,对类似矿山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程潮铁矿在将崩落法转为充填法开采时,在崩落法与充填法回采区之间设置了过渡段。由于过渡段留有大量的矿石,拟从备选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上向进路充填法、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3种采矿方法中选取合适的方法开采过渡段的部分矿石。采用相离度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将其权重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构建相离度-灰色关联分析(DDGRA)模型。选取经济和技术方面的8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将3种备选采矿方法作为备选方案,根据8个指标的试生产统计值,应用DD-GRA模型计算各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以关联度最大的备选方案为最优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程潮铁矿过渡段充填采区的最优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采用相离度-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优选的采矿方法与矿山试生产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河北某矿山面临的开采安全、资源回收等问题,选择充填采矿法进行高浓度胶结充填料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矿山现有风化砂、水泥、水等可制备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高浓度胶结充填料。该充填工艺经济环保,为矿山实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云南某铜矿地质条件复杂、矿体形态及产状差异明显的实际情况,为确定最优的采矿方法,提出了一种FAHP-CRITIC组合赋权优选法.首先从技术、经济、安全环保等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该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实际调查结果以及借鉴类似矿山初选出3种采矿方法——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两步骤中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金山店余华寺深部开采方案的选择,采用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综合分析法,对无底柱崩落法和充填法分别进行技术、经济效益的动态评价,得出充填法更优。在该矿现有条件下,充填法不仅技术可行,还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给矿山带来更高的净收益,实现矿山的绿色、安全、经济开采。  相似文献   

17.
我国拥有丰富的化工矿产资源,迄今已进行开采的矿产即约有二十种。除化工用石灰石和蛇纹石全部采用露天开采,可溶性矿产处于小量生产外,磷矿,硫铁矿,硼矿,以及明矾石等主要矿产多以地下开采为主。按1980年原矿产量计,全国重点化工矿山的地下开采比重占57.4%。其中以磷矿开采规模较大,其次是硫铁矿,两者各占地下原矿总产量的60%和20%左右。基于矿岩硬度所决定,主要化工矿产均沿用凿岩爆破与机械运搬的传统工艺进行开采,因此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常规采矿方法仍将是化工地下矿山的主体技艺。 现 状 随着我国地下采矿技术的进步,化工矿山应用的采矿方法,已由建国初期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如果按照回采时的地压管理方法进行分类,总的可划分为空场法、崩落法和充填法等三个类列。化工矿山地下采矿方法分类参见表1;按矿山数目和1980年原矿产量测算的采矿方法应用比重列于表2。  相似文献   

18.
根据湖北杨柳磷矿区的开采技术条件,将普通空场房柱法和条带式矿柱嗣后充填采矿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条带式矿柱嗣后充填采矿方法既能保证采矿的安全,又可以提高矿石的回采率,是一种较为适合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潘秋川 《河北化工》2015,(2):120-121,123
针对矿山开采时矿体内采空区带来的矿山安全和经济问题,通过对120号矿体内采空区基本情况综合分析,结合对周边矿体采空区治理调研资料和矿方现有充填系统,提出采用充填法综合治理采空区的措施方案。治理后观测结果显示采空区无垮落现象且整体稳定性较好,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效果,为后期矿山开采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充填采矿法的充填效果、采场围岩及充填体稳定性,对空区充填挡墙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充填挡墙结构参数合理适用,降低了矿山充填成本,并对矿山下一步的充填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