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当前采矿方法优选过程中,权重计算时主观权重信息丢失较多且占比过大的问题,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计算出综合权重,并运用于采矿方法优选体系。首先,利用模糊扩展层次分析法(FEAHP)计算主观权重,最大程度地保存主观信息;然后,利用CRITIC客观赋权法计算客观权重,并运用博弈论原理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得到综合权重;最后,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建立基于博弈论的主客观组合权重TOPSIS采矿方法优选模型。将所建立的基于博弈论的主客观组合权重TOPSIS采矿方法优选模型运用于工程实例中,对姑山露天铁矿驻留矿体的采矿方法进行优选,计算出4种备选方案(上向进路胶结充填法、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和下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4547、0.4441、0.5872和0.4072,得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为最优方案。研究结果与矿山工程实例相符,证明基于博弈论组合的主客观权重值比以往单一的赋权法得到的权重值更加合理,建立的模型更科学。  相似文献   

2.
采矿方法的选择是矿山企业众多生产经营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为了确保决策结果科学有效,基于博弈论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基本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信息熵法分别计算评判指标权重,并利用博弈论集结模型对各单一权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加权集结得出评判指标综合权重,然后运用基于相对熵的TOPSIS模型计算各采矿方法的相对贴近度。最后,针对矿山拟选用的4种采矿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基本原理从经济、技术和安全3个方面选取采充成本、矿石回收率和矿石贫化率等10个重要指标建立采矿方法优选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并计算出这4种采矿方法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420,0.401,0.492,0.115,得出采矿方法3最优。该结论与矿山生产实际情况一致,证明该方法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3.
结合当前海外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种类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铀资源海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和VIKOR算法构建了铀资源海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4个铀资源海外投资方案进行择优选择,通过计算群体效益值、个别遗憾值和利益比率对备选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并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运用VIKOR算法对铀资源海外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价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矿山尾砂储存和浓缩装置选择的问题,提出采用变权重分析法和TOPSIS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标准体系,对3种浓缩方案进行优选。首先,建立了综合评判指标体系,以造价、运营成本、场地条件、尾砂性质、放砂浓度、容积有效利用率、检修清洗难易程度和工作效率作为考虑因素。由于层次分析法等常规方法确定的常权在评价各候选方案时可能会导致“状态失衡”的现象,所以依据变权重理论,适当调整各因素的权重,以保证各因素的均衡性;然后利用TOPSIS法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得出各方案的优越度;最后,以河北某铁矿浓密装置优选为例,提出3种方案,分别为卧式砂仓、立式砂仓和深锥浓密机,计算得出各方案的优越度分别为57.5%、72.1%和88.5%,最终的选择方案为深锥浓密机,该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合,表明该综合评判指标对尾砂浓缩装置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为以后工程中的优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述高官营铁矿特有情况和地质条件,提出可能的3种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矿山采矿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多层缓倾斜中厚铁矿矿体采矿方法进行优选,得出比较适合高官营铁矿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采矿方法在一个矿山企业中尤为重要,针对隆子县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的实际生产情况,利用传统的方法选择了5种采矿方案。为减小人为因素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根据模糊积分的理论构造了综合评价模型。从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众多因素中选出9项对本矿山采矿方法选择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群体评价及个体评价,并结合矿山生产现状,得到最优的可行性采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积分的综合评判模型选出的采矿方法是科学合理的,这为矿山合理的选择采矿方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对多种充填方案进行评判优选,建立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指标体系。以某金属矿4种充填方案的选择为基础,从经济、技术及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充填方案的评判指标(充填工艺难易度、充填接顶程度、充填体沉降度和充填体强度等),将待选方案指标转换成多因素决策矩阵,再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进而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AHP-TOPSIS的多因素决策模型,得出4种方案的综合优越度。研究结果表明:4种充填方案的优越度分别为36.2%,85.2%,57.6%,32.0%,从而确定第2种方案(废石胶结充填法)为最优。将该优选方案应用于某实际矿山,充填效果良好。应用实践表明该决策模型可为充填方案优选提供一种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场结构参数优选模型在评价指标趋于边缘状态时易出现“状态失衡”的现象,将变权重理论引入到采场结构参数方案评价中,并结合理想点法从经济、技术和安全3个角度选取对方案决策影响最大的9项指标建立变权重-理想点模型。在各评价指标的常权重基础上,根据各指标取值,通过变权重理论计算得到更符合各方案实际情况的变权重;然后,采用理想点法计算各方案的优劣距离,并给出最终方案的优劣排序。将该模型应用到某矿山采场结构参数方案选择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权重计算上具有优越性,取得的优化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9.
针对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因素众多,本文运用模糊数学,从劳动生产率、经济、资源利用率、安全、合理程度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综合评价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计算出各个方案的优越度,依次分别为0.644、0.640、0.473,从而确定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为该矿山的最优开采方案。实践证明,该理论的应用在该矿山实际能起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同时,也为相似矿山采矿方案优选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矿方案优选的层次分析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矿方案的优选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涉及到矿山的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方案初选、技术经济分析与方案的综合比较来选择方案的。但有时从经过综合比较后得到的几个非劣方案中确定最后的开采方案却显得非常困难。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充分利用专家经验,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决策来确定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品质缓倾斜薄矿脉的采矿方法优选难题,提出采用变权重分析法与TOPSIS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标准体系,对多种采矿方法进行综合评判优选。首先,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层次分析法等常规方法确定的常权在评价各方案时可能会出现“状态失衡”的现象,引入变权重理论,以保证各因素的均衡性;然后利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得出各方案的优越度;最后,以内蒙古某矿山采矿方法优选为例,提出4种方案,分别为两步骤回采的分条密接充填法(方案Ⅰ)、铲运机出矿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方案Ⅱ)、电耙出矿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方案Ⅲ)和房柱法(方案Ⅳ),对这4种方案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4种方案的优越度依次为82.5%、32.8%、55.3%和53.8%,最终选择的方案为两步骤回采的分条密接充填法(方案Ⅰ),该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合,表明该研究思路对采矿方法的优选具有参考价值,为今后工程中采矿方法优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三维平台下基于资源价值模型的自然崩落法放矿方案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地进行放矿控制和放矿管理,提出三维平台下基于资源价值模型的自然崩落法放矿方案优化方法。在三维平台上根据矿山原始数据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和工程模型,确定出矿水平,以此为基础进行放矿点自动布置;建立块段模型,并在前期对崩落矿石流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各放矿点不同放矿高度分层的品位计算数据搜索模型,通过地质统计学估值得到放矿点品位分布;建立基于放矿分层的资源价值模型,以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及贫损指标为基础参数,计算各放矿分层的价值和利润,确定不同技术经济条件下各放矿点的最佳放矿高度、担负矿量和出矿截止品位,从而确定放矿优化方案,确保矿山经济效益和资源回收率最大化。使用VC++编程语言和hoops软件包实现了该方法,整个过程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进行,方便直观。矿山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凹陷露天矿坑内排水是露天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也是露天矿山有序开采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露天矿泵排系统优选方法多为在简单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基础上的人工优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克服传统露天矿山泵排系统优选中的缺陷,以德兴铜矿富家坞采区为例,综合考虑影响露天矿泵排系统优选的经济、技术、安全和时间等因素,构建了适用于露天矿泵排系统优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熵权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进行了方案的综合优越度计算,获得了各方案的优劣次序,实现了露天矿泵排系统方案的优选,为同类矿山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正确选择矿山初选的采矿方法,提出基于概念格粗糙集的采矿方法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众多因素后,对指标进行分层处理,利用改进的粗糙集建立采矿方法评价体系,生成最少决策规则集。属性约简是粗糙集中的核心问题,选择概念格作为约简工具,对条件属性进行约简。将模型用于15种采矿方法的优选,得到了最大可约简属性集,决策规则集的分类质量为100%。最后,将约简概念格与传统粗糙集中的分辨矩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概念格在属性约简方面比分辨矩阵更有效,利用概念格的粗糙集构建采矿方法评价体系对矿山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目标决策密切值法在采矿方法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邓建 《黄金》1996,17(9):26-29
本文介绍多目标决策的优选方法--密切值法的数学原理和应用模型,将这种新方法应用于地下采矿方法的选择中、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6.
矿山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研究复杂空区群三维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对空区治理具有现实意义。为精确分析矿山地下工程围岩移动和应力变化规律,特别是不同采矿方法形成的复杂空区的稳定性和矿柱应力变化,提出了3DMine-Surfer-Rhino-ANSYS-FLAC3D多软件联合建模方法,解决了复杂空区群三维数值模型构建和大数量小尺寸矿房矿柱网格剖分问题。以广西大新锰矿矿体开采为案例,构建了留矿法与房柱法形成的采空区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分析空区的稳定性和决策胶结充填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大新锰矿留矿法开采的空区部分顶柱有垮落风险;(2)房柱法开采的空区部分矿柱变形大,有塑性破坏;(3)对于胶结充填留矿法的空区,隔一充一充填方案治理效果更好,在治理初期地表沉降更小。  相似文献   

17.
以程潮铁矿为工程背景,将采矿方法初选视为分类问题来处理,采用模糊聚类法从技术影响因素方面按照相似程度对采矿方法进行了分类初选,避免了以往采用工程类比进行初选的主观随意性,提高了采矿方法初选方法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经济、资源、效率、安全及环境等五大类因素,构建了较为全面的采矿方法选择综合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到了合理的权重矩阵,较好地解决了多因素决策时各方案评判指标出现优越性交叉时的权重分配问题.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最优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