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砀山矿区朱楼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的G2、G1煤层;山西组的D2、C2、C1煤层,其中D2煤层多被岩浆岩穿插侵蚀变为天然焦,C2、C1煤层仅在井田南部出现。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了煤层在纵向和横向的起伏变化、褶曲和断层构造,无疑对今后井田的开采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白石沟井田是近年来探明的大巾型井田,位于五指岭-白寨背斜东端之南翼,新密-新郑复向斜之北翼.岗亚腰断层和梁山断层之间的地垒构造上,其基本构造形态为-向东倾伏的宽缓背斜。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为主要开采煤层,探明二1煤资源量7206×10^7t。分析了井田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对断层带及其富水特征进行了研究,从矿床(二1煤层)充水的水源、通道、机理三个方面分析了矿床充水因素,指出二1煤层的主要充水水源为该煤层底板的石炭系岩溶裂隙-承压水,充水通道为断层带和灰岩的岩溶裂隙发育带,充水机理为矿压及高水头压力冲破煤层底板阻水层阻力,形成底鼓,迅速突水。认为该井田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三类二型,提出了排除与隔离地表水体,预留防水安全煤柱,灌浆辅助采掘的井田突水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常红梅 《江苏地质》2007,31(4):315-318
岩、煤层对比是煤田地质勘探工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综合运用岩性段旋回法、测井曲线法、层间距法、标志层法、煤层特征法等对程村井田岩、煤层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针对不同层段采用不同方法组合能取得较好效果,对指导豫北地区岩、煤层对比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井矿区一井田的测井任务是确定B1煤层厚度及分叉合并规律,正确划分煤层层位。依据该井田三个明显的标志层位,确认了该区的含煤层段,并将其西山窑中段B1煤层划分为B1、B11、B12、B11-1、B11-2、B12-1、B12-2等七个煤层编号。为提高层位对比的可靠性,将15条勘探线与十二条联络线进行测井曲线对比,确保两个方向对比结果一致。此次煤层对比可靠程度分为可靠(A)、基本可靠(B)、可靠性差(C)三级。从测井曲线对比结果看,井田的西北部和南部,煤层厚度大,分层小;井田的东北部和东部,煤层分叉多,煤层薄。  相似文献   

5.
杨旭  熊敏  刘志臣 《贵州地质》2012,29(1):29-33
桐梓地区是贵州省最为主要的产煤区之一。本文根据桐梓茅坝狮子山井田煤矿勘探所获取的地质资料,经过系统分析,建立了标志层B1 B5。通过对该区标志层B1 B5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煤层特征的对比分析,阐明了本区含煤岩系煤层对比划分的方法和特点,为本区含煤岩系煤层的对比划分提供依据,指出了茅坝狮子山井田煤层、标志层特征对比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淮南朱集西井田二叠系含煤地层可划分为7个含煤段,下石盒子组为第二含煤段共含煤10层,其中4-1、402、5-1、7—8煤层为可采煤层。根据井田大量地质资料,采用标志层法、古生物法结合物性特征、煤质特征对第二含煤段可采煤层进行划分对比。4煤组中4-1、4-2均为较稳定的中厚煤层,距4-1,煤层下约13m的铝质泥岩是对比本煤组的主要依据;5煤组中5-1,煤下1m左右常见0.5m薄煤层,在39线以西常合并为一层,以此为特征区别于其他煤组:7-2为较稳定煤层,其视电阻率曲线特征呈单峰形态,长源距伽马曲线顶部靠下有一小台阶,本煤组距8煤层15m左右,间距较稳定,也可作为对比标志层;8煤层顶板富含植物化石,以常见较完整的椭圆斜羽叶及栉羊齿富集为特征,8煤层视电阻率幅值为第二含煤段最高,长源距伽马曲线常呈不对称状态,顶部曲线幅值常低于底板而明显区别于其他煤层。  相似文献   

7.
通二井田煤层小构造复杂程度的定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元预测法对研究区主采煤层小构造的复杂程度进行了定量预测,首先,用聚类分析建立起已采单元小构造复杂程度的类结构,将单元小构造复杂程度划分成三大类和四个亚类。然后。用回归分析法建立起小构造复杂程度与影响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对未采单元小构造复杂程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超化井田二1煤层空间展布具有分带性、定向性、等距性和岛列性等基本规律。趋势面分析揭示了井田尺度煤厚变化的主体特征;方向梯度和滑动窗口变异系数分析是对煤厚变异性定量描述的一种新参数。  相似文献   

9.
煤层的对比方法很多,但适用范围各有所限。古生代煤田多为海陆交互相,具明显的旋回特征,使用传统的方法基本上是可行的;而中生代煤田多为陆相,沉积变化大,煤层不稳定,又缺标志层,仅用传统的煤层对比方法,就显得困难。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二维多项式趋势面分析方法分离出通二井田不同级别的构造成分,进而推断出研究区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密是河南省的主要煤炭基地之一。为本省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供了能源保证,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近年来随着开采煤层的加深,矿井突水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论文通过对李岗井田地层、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以及对井田充水因素的全面分析,指出了该矿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三类、第二亚类、第二型。论证了二1煤层的主要充水因素为该煤层底板的石炭系和奥陶系灰岩、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最后,作者结合井田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矿井充水的一些具体措施,从而为安全、合理、高效采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白坪井田二1煤层煤层气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书华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3):27-28,47
研究了豫西白坪井田二1煤层煤层气的成分,含量,储层压力,演化过程及其赋存特征,分析了二1煤层煤层气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划分了两个煤层气地质单元,认为地质构造是控制煤层气分布的主要因素,而构造破坏是造成局部煤层气成分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内蒙古农乃庙井田的具体情况,对研究区的含煤性及煤层分布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采用了地震波层位对比和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对比方法对各煤层进行了对比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淮北煤田刘店井田含煤岩系沉积特征及主煤层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钻孔资料分析,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淮北煤田刘店井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的沉积环境和成煤演化史。研究表明,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煤层都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环境,其中,山西组煤组形成于三角洲低速度的建设与高速度的建设的过渡时期;下石盒子组煤组形成于高速度建设型的三角洲平原环境。运用标志层、层间距、煤层顶底板岩石特征、煤质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分析方法,对7、10煤层进行了对比判定。  相似文献   

15.
绿水洞井田可采煤层为龙潭组一段的K1煤层,通过煤层稳定性探采对比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认为地质勘查阶段在确定煤层稳定性时,应当剔除因褶皱、断层和陷落柱等因素引起煤厚突变的地质点。通过大量地质资料分析了影响矿区煤层稳定性的因素,认为褶皱在侧压力及垂直压力作用下分别导致褶皱核部煤层增厚和变薄;正断层和逆断层分别导致其附近煤层变薄和增厚;陷落柱多使其附近煤层变薄。勘查阶段煤层稳定性的合理确定为煤矿合理布置采掘巷道和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煤中微量元素特征在煤层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珲春煤田的含煤地层为古新统一渐新统珲春组,因其煤层层数多、煤层薄,标志层少且不稳定等,使煤层对比困难。但利用 Ge、V、Mn、Ni 4种元素在各煤层中的分布特征对比煤层,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安鹤煤田伦掌井田二_1煤层瓦斯含量高,对其进行研究对下一步煤层气的开发和矿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勘探阶段资料,对二_1煤层瓦斯成分及含量的控制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_1煤埋藏深,煤层厚,瓦斯含量高,为22 m~3/t左右,瓦斯成分甲烷(CH_4)在95%以上,具有较强的甲烷吸附和储集能力,压力在0.98~2.16 MPa。二_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主要受煤层埋深、煤厚、地质构造、围岩、顶板岩性以及排放条件等因素的控制。结合邻近生产矿井二_1煤层瓦斯的资料,预测出本区二_1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通过对二_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研究,为瓦斯地质灾害的防范治理、煤层气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降低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相似文献   

18.
判别分析在煤层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煤田许瞳井田总面积约58km2,该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自上而下共有10个含煤组,其中五煤组为本区主要勘探对象之一,在提精查报告进行煤层对比的过程中五煤组因其结构特征明显,与其它煤组之间的对比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二井田位于峰峰煤田鼓山以西。该区地形丘陵起伏,地层出露不良,仅见零星露头。本井田所在区的地质构造为一东西两翼翘起的向斜(图1下),北北东向断层比较发育,特別是两翼翘起的地方,因挠曲剧烈,地层突然变陡,勘探过程中,断层易于联错。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测井曲线进行煤层对比及聚煤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保当区测井曲线中普遍存在的小尖峰异常是聚煤过程中短时间内发生的地质事件所引起的煤质及物性变化的反映。利用这种曲线形态,简单、直观、可靠地对比了该区3-1及2-2煤层。据此结合部分地质资料合理地解释了3-1、2-2煤的聚集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