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拜登政府的十大能源气候政策可能在当下和未来持续产生重大影响。4月22~23日,基本按竞选时宣布的计划,在就任后的第93天,美国总统拜登主持召开了由40位世界领导人参加的气候峰会。在逐一兑现其竞选承诺的同时,拜登政府的能源气候政策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2.
拜登政府将利用外交政策促进气候目标实现、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获取战略竞争优势和中国抗衡。当地时间2020年11月24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公布了由6名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安全和外交团队名单。除了布林肯任国务卿和沙利文担任国家安全顾问之外,最为重量级的任命是,前国务卿约翰·克里将以总统气候特使的身份首次进入国家安全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拜登政府的能源计划是到2035年实现电力生产的脱碳,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为了解拜登政府的能源计划对美国乃至全球石油与天然气产量与市场格局,以及部分地区地缘政治的影响,对IHS Markit和Upstream等机构相关数据和报道进行分析.拜登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政策、颁布60天禁令、对低碳能源领域的投资和政...  相似文献   

4.
拜登总统在大选获胜及入主白宫之后出台了系列雄心勃勃的能源新政,能源新政对美国油气勘探的要求和限制总体比较苛刻,其中不得在联邦公共土地从事水力压裂的政令最具代表性.该政策一经出台便引起舆论波澜,为拜登挣得不少形象分.但纵观新政府执政一年多来的表现,美国的油气政策执行的似乎并不到位.一年来美国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5.
拜登在石油、天然气消费端和生产端的政策大多只停留在总统权力范围之内,并不能越过国会强行推行法案。因此,拜登的能源新政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非常有限。1月21日,国际油价小幅下跌,再度引发疫情打压需求的担忧,但美国推出刺激措施的希望限制了油价跌势。  相似文献   

6.
"发展新能源,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起"生态文明",足以说明,中国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中。自从大规模地利用石油、煤炭,人类就进入了"化石能源时代"。可以说,化石能源已经成了支撑当代工业的血液。众所周知,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终有枯竭那一天。人们  相似文献   

7.
百日新政     
<正>与气候"骗局"一同进入人们视野的,就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在新政府优先处理的6大问题中,它排在第一位。奥巴马任内对传统化石能源发展限制十分明确,推动新能源发展、强烈关注气候变化是其主要政策取向。而特朗普所谓的"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开宗明义地否认了清洁能源先导地位,并将传统化石能源开发提升至"让美国重新伟大"的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5月11日,美国能源部(DOE)化石能源办公室(FE)宣布投资600万美元,用于研究开发化石能源发电储能技术。该项资助旨在研发各种技术方法,将化石能源资产与热能、化学和潜在的能量存储与应用相集成。项目资助目标为:(1)推进短期的、系统集成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以实现化石能源的商业部署;(2)研发  相似文献   

9.
<正>完全实现化石能源的退出,需要一个相对较长、至少是30年以上的过程。欧洲能源危机、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全球能源市场像一片海洋,风起便会掀起波澜。然而,无论波涛如何汹涌,全球能源转型已成既定的目标。化石能源尚未退场,清洁能源要尽快扮演主角,能源系统“去碳”要驶入快车道,使化石燃料成为一个聚焦点。对于已经使用了160多年的化石燃料,人类还可对它依赖多久,在未来多长时间内要逐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美国EIA(能源信息署)的最新数据,在美国能源结构中虽然煤炭份额同比下降了13%,但2015年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气、石油)仍占美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1.5%;可再生能源虽仅占近10%,却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主要由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所贡献。EIA预计,到2040年,在美国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所  相似文献   

11.
正第116届燃料与石化制造商协会(AFPM)年会于2018年3月11日~13日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新奥尔良市举行。今年的AFPM会议压缩了炼厂传统技术报告,取而代之的是关注炼厂的安全生产与未来,以及炼厂如何与终端用户更紧密合作,展望与思考如何确保生产更加环保的化石燃料;同时,对新兴能源产业给传统化石能源产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传统化石能源产业必须要顺  相似文献   

12.
天寒白宫贫     
2月中旬美国的极端天气对短期能源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造成多种能源价格飙涨。2月16日,美国多地出现破纪录的最低温度,其中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出现零下35摄氏度低温,打破了1978年的零下27摄氏度的最低温纪录;南部温暖的德州达拉斯-沃斯堡地区气温也跌至零下17摄氏度,改写了1903年以来的纪录。当天,抵达威斯康星州的美国总统拜登形容那里"冷得像魔鬼一样"。2月中旬横扫美国的寒潮,在创出低温纪录的同时还带来局部地区能源价格的暴涨,让我们见识了极端天气对短期能源市场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气候雄心计划峰会上提出的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25%的发展目标,再一次成为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此前《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提出的相应目标是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达到20%.这一变化再一次体现出我国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锚定碳排放峰值...  相似文献   

14.
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由目前化石能源占比80%以上,转变为非化石能源占比超80%以上,能源体系也将发生革命性重塑。文章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转型面临的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碳中和窗口期偏短、新能源关键矿物供应不足等挑战,提出在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应坚持“立足国情、安全发展,科学创新、务求实效”的方针。能源转型应遵循自主可控和绿色低碳的理念,通过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供给与消费两端发力,分“三步走”:(1)减煤控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2)非化石能源加速替代;(3)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全面建成。系统实施节能、去碳、创新、提效、应急、支撑、合作七大战略工程,支撑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作为"对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地位日益上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后,作为一家化石能源企业,如何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能源转型的背后更显现出天然气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化石能源的重要替代能源之一,生物燃料的发展前景令世人瞩目。与化石燃料相比,虽然生物燃料产量很少,但增长速度很快。美国、欧盟、中国都制定了积极发展生物燃料的计划,各国政府从税收、关税和补贴等方面积极支持本国生物燃料的发展,以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然而,生物燃料发展中的问题也在不断显现,一些人提出政府不应补贴发展效率低下的能源,生物燃料与被替代化石能源相比,对环境带来的好处有限。更多人寄希望于用非食用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17.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满足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最现实举措。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1×10^8t标煤,其中水电、核电、风电等商品化非化石能源消费量约为2.3×10^8t标煤,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4%。到2020年要完成中国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达到15%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解决二氧化碳浓度超标问题,我国提出了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该目标背景下,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上行压力大、高碳能源消费大幅下降难、碳替代碳捕集技术不成熟等多方面的挑战,也迎来了政策支持、市场红利等多重机遇。能源行业自身转型需求和传统能源的技术积累,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建议下一步统筹做好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协同发展,有序推动低碳能源对高碳能源的替代;大力推进智慧能源建设,构建新形态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国家加强相关支持政策,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美国已启动退出《巴黎协定》进程,并将于2020年11月4日完成全部退出程序。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还在不断放宽对国内化石能源领域排放限制。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美国此次退出《巴黎协定》的举动遭到多国指责,全球气候目标的达成预计"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近日在全国能源会议上表示,2016年我国能源发展要实现结构优化、消费总量控制、保障能力增强、效率提升四方面目标。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2%,煤炭消费比重降低为62.6%以下,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2%,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高到3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